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屠家子 >

第33章

汉末屠家子-第33章

小说: 汉末屠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墙之上有城楼、垛口、枪眼,下有券门洞,也就是城门。何家庄几乎是东南西三面围水,北面靠山。所以何咸在设计的时候只在南北方位留下了城门。

第72章 夜袭黄巾贼() 
是夜,中军帐,刘辟一脑袋惆怅,辗转难眠。何家庄的防御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他的想象,单凭手上这5000人实在有些不够用啊!攻城陷地,哪个不得使用十倍的兵力。可如今,军令状已立,贸然是回不去宛城了。他绞尽脑汁,所思考的,不外乎能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派使者回宛城再讨要来万把人的兵力。

    “失火啦!失火啦!”

    迷迷糊糊中,刘辟听闻帐外兵卒凄厉的呼喊。

    失火?无缘无故怎么会失火呢?难不成是敌袭?

    刘辟一个激灵,翻坐起身,大声呼喊帐外亲兵披挂。

    铠甲尚未上身,帐外传来牛角吹号之声。

    随即,呼喊声起。

    “外面何事喧哗?”刘辟大急问道。

    “回禀大帅!大事不好了!”刘辟帐下一小头目,急匆匆跑过来,“何家庄的青壮打过来了!”

    “什么?”刘辟万万没有想到,何家竟然还有如此胆量,敢进行夜袭。

    宛城的官军尚且不能抵挡黄巾力士,难不成何家庄这些青壮竟能强过汉军吗?

    一听不是汉军,而是何家庄的青壮,刘辟心中大定。

    一把掀开大帐,远望何家庄的方向。

    只见无数火把自何家庄城门而出,蜿蜒如同一条火蛇,直奔营地而来。

    再环顾四周,营地因为失火,已经乱成一片。是战是退,刘辟需迅速做出决定。

    “好一个何氏屠家子!胆量真是不小!若是乖乖缩在坞堡之内,本帅一时之间确是没有法子,可现在竟敢主动撩拨本帅,难不成真当我5000黄巾精兵是吃素的吗?真是欺人太甚!”

    刘辟把心一横,怒吼道:“黄巾力士何在?”

    不同于那些拿起武器就造反的流民,黄巾力士乃是太平道十数年来积累下来的嫡系武装力量。张曼成作为南阳地区大方,也不过区区三千黄巾力士。刘辟作为张曼成的亲传弟子,有幸掌握其中其中一校,也就是500人的人马。这次出动,刘辟首个要求便是这500人的黄巾力士。张曼成也极为大方地批准。

    有着500人在,刘辟有强烈的信心可以自保无虞。

    “黄巾力士何在?”

    “黄精力士何在?”

    刘辟的呼喊被一层一层传递下去。

    黄巾军的整体战斗力不行,但不得不承认,黄巾力士确是太平道之精锐。

    500人的黄巾力士,50人一队,在各自的队正率领下,穿越纷乱的营区,迅速赶到中军大帐前集结。

    火光照映,刘辟身披铁甲,手持缳首刀,一脸狰狞吼道:“黄天大神在上,护佑我黄巾力士刀枪不入,战无不胜!开寨门,随本帅杀!”

    “杀!杀!杀!”

    营寨大门打开,刘辟率领着500黄巾力士嚎叫着冲向何家庄的青壮。其余的黄巾兵,在黄巾力士的激励之下,也有样学样,抄起手中的武器,加入了冲锋的队伍。

    困兽犹斗!

    有黄巾力士在的黄巾兵,并不如何咸小说中看到的那般容易对付。

    幸好,统兵的文祥并没有小觑黄巾兵。

    “面甲!”

    随着文聘一声暴喝,刘辟正前方的百步远的地上,突兀地爬起来五百名身着黑色,黑色面甲的汉军,犹如幽灵一般端起来五百把黑黝黝的强弩。

    “有埋伏!”

    刘辟双目圆睁,惊骇欲裂。

    “这些汉军的装备打扮明显就是一只精锐汉军!可是,这个地方,怎么会出现这样一只精锐的汉军?”

    刘辟想不明白。

    “五段式,弩,一击!”

    五百人的面甲军一百人一列,排成五列,正阻挡在黄巾军冲锋的道路上。

    “第一列,放!”

    “笃!”百只强弩同一时间扣动扳机,黑色的箭矢在黑夜中如同隐形一般,根本无法闪避。

    “啊~~~”

    冲锋在最前面的数十名黄巾力士纷纷中箭倒地,嚎叫声四起。

    “第二列,放!”

    文祥这边的攻击自然不会因为黄巾力士的嚎叫而有半分的迟缓,第二列的百只弩箭按照的固有的频率发射而出。

    “杀过去!屠光面前的弓弩手!”这只全副武装的汉军队伍,为什么会出现在何家庄,刘辟已经无暇顾及。现在的他只是本能地觉得冲锋的队伍不可以停止下来,好不容易召集起来的气势,一旦停止,便是立马崩溃的结局。为今之计,只能拼死冲过这百步的弩箭攻击区域。一旦近身,刘辟有七层的把握,可以冲散面前的这只几百人的汉军。毕竟他的身后,500人的黄巾力士的背后,仍有数千人的黄巾兵。

    刘辟的应急策略不可谓不对,但是他所不知道的是,敢于阻拦他们五千黄巾兵的可不是一般的汉军,更不是一只单纯的弓弩兵。

    五段式一轮射击完毕,战场之上出现了短暂了平静期。

    没有弩箭呼啸之声,没有铁矢破骨之声。

    刘辟环顾四周,五百黄巾力士仍在冲锋路上的,不足两百人,而后面跟风而来的普通黄巾兵在听闻前方遇袭的痛苦嚎叫之后已经大大放缓了冲锋的脚步,和刘辟率领的黄巾力士拉开了距离。

    刘辟欲哭无泪,只能将满腔的悲愤化为仇恨。劫后余生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癫狂。

    “杀光!杀光这些汉军!”刘辟带着哭腔嚎叫着。

    “弃弩!长枪兵在前,短刀手居后!刀盾手护卫侧翼!”文祥继续有条不紊地传达着命令。

    五百面甲军迅速更换武器,变换阵型。

    前排的200人,体能最优者,为长枪兵,着全身甲,负责开路推进;两侧各50名,攻击100人的刀盾手,着半甲,铁片覆盖全身主要关键部位,负责保护侧翼的安全,保证阵型完整推进;中间的200人短刀兵,着全身皮甲,保持灵敏性,负责补刀被长枪兵刺倒的敌人,解决阵型突进之后,漏进阵中的敌人。

    黄巾力士?伤亡比超过五成竟然还没有崩溃!有趣!

    文祥刚毅的脸庞浮现一丝冷笑,面甲阖上,手中镔铁长枪在空中划过一道虚影。

第73章 有进无退() 
“面甲!有进无退!”文祥冷酷的声音在冰冷的面甲里面响起。

    “有进无退!”

    “有进无退!”

    500人的面甲方阵喊着口号,犹如一只钢铁怪兽,缓缓向前推进。

    站在何家庄城墙的高台之上,何咸趁着黄巾军寨的大火,眯着眼睛着关注着战局的变化。刘辟的癫狂,文祥的冷静,尽在何咸眼底。

    这500人的面甲军是何咸以100人的边军老兵为班底,从数千青壮里面挑选出来的精英中的精英,用最好的伙食、生活待遇作保障,最锋利的武器、最精良的盔甲作武装,花费数年时间,倾注了全部心血打造出来的强军。

    这是面甲军战场上的第一站,也是何咸战场对垒的第一站,说不紧张都是假的。但何咸对面甲军有十层的信心可以击溃对面的黄巾兵。

    战争,终究比拼的是资源。

    拥有最好武器,最好训练,最好体魄的军队终将占据战场的优势!

    要接触了!

    黄色的黄巾力士和黑色的面甲军犹如两只箭头,狠狠地碰撞在一起。

    兵器撞击声,呼喊嚎叫声,此刻,在本该寂静的暗夜里达到了顶峰。

    短暂的停滞之后,黑色的洪流以势不可挡的优势吞噬了黄色箭头。

    战争不同于好勇斗狠。黄巾力士固然都是强壮精锐之辈,但面对训练有素的战阵,个人的勇武实在太过于渺小。

    一名持缳首刀的黄巾力士刚刚劈开面前第一排的长枪,第二排的长枪就犹如毒蛇一般钻进健壮的胸膛。他没有来得及呼号,长枪已经回撤。面前的敌人看都不看一眼,一脚将他踢翻,踏着他喷血的胸膛,前进,再前进!

    一名持短斧的黄巾力士,左右格挡,付出轻伤的代价,好不容易突入阵中,迎接他的却是两柄当头砍来的短刀。他怒吼一声,企图甩出手中的短斧击杀其中一名汉军,侧面却悄无声息地挥过来一道光亮。一柄短刀准确无误地砍在了他的脖颈之间,热血喷注而起。

    “刘丹~~~”同一时间突入阵中的刘辟眼睁睁看着短斧黄巾力士被无情枭首,却无能为力,经不住发出一声悲呼。

    刘辟本是汝南人士,八年前大荒,全家奔逃南阳,途中一家二十几口,父母,兄弟,妻儿,全部饿死,刘辟和侄儿刘丹因为体魄强健,尚剩一口气,躺在破庙等死,恰逢张曼成传道至此,救了叔侄二人。二人就此入了太平道,追随张曼成。对于这个侄儿,刘辟一直当作亲生儿子看待。本以为入了黄巾力士,反了万恶的大汉朝,好日子就会降临。不曾想……

    “啊~~~啊~~~”

    刘辟彻底放弃了防守,以生抗了背部的一刀为代价,将挡在面前的短刀手劈翻,一个滚地翻,躲过背后的刀锋,冲到刘丹身边,想要找斩杀刘丹的短刀手报仇。

    一柄镔铁长枪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突然从阵后刺来,越过围攻刘辟的短刀手,一吐一伸,无情地刺穿了毫无防备的刘辟的后脖颈。

    刘辟高举的缳首刀再也无力看下,呲嘴裂目之下,就此死去。

    来人,正是文祥。

    按照刘辟的武艺,本不该不是文祥一合之敌。但眼见着黄巾力士一个个被迅速击杀,包括自己的亲侄儿刘丹惨被枭首,刘辟自知求生无望,萌生死志,六识自然不再灵敏。被文祥一枪击杀,也是情理之中。

    刘辟战死,最后的百余名黄巾力士也纷纷倒在面甲军的长枪短刀之下,500黄巾力士的覆灭彻底击溃了黄巾军的战意,跟风的数千黄巾兵一哄而散,再无人敢面对滚动前进的面甲军。

    “降者不杀!”

    文祥见状,发布了新的命令。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面甲军一边保持推进的状态,一边呼喊震慑。

    早有机敏的黄巾兵丢弃了手中的武器,抱头蹲在了路侧。

    随着面甲军的呼喊,越来越多的黄巾兵加入了投降的队伍。

    何咸松开紧攥的拳头,长舒一口气道:“命文聘率特战队扩大范围保持警戒,命面甲军原地带甲休整,文祥带青壮打扫战场。至于俘虏登记造册,押解移送欧阳大家处的工作,就要劳烦方正兄了。”

    “严之本分,公子且放心!”李严一甩袖袍,领命下去。

    是役,何咸先以文聘的特战小分队趁夜火烧刘辟大营,制造混乱,再以李严带领的青壮佯攻,引诱刘辟召集黄巾力士出营迎战,最后以文祥带领面甲军中道劫杀,一举击溃黄巾军的主战力黄巾力士,击杀主将刘辟。

    环环相扣,步步杀机。

    何家庄以死七人,伤五十余人的代价,击败5000黄巾军,杀七百余人,俘虏两千余人,另有两千黄巾溃兵四散而逃,回到宛城者不足五百人。

    一战而震惊南阳地界。

    自黄巾之乱爆发以来,已有月余。南阳郡冶所宛城沦陷,大县复阳沦陷,随县沦陷,比阳县沦陷,南阳地界数个县城,纷纷被黄巾贼占领,搞得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何家庄之战的胜利在此时此刻有着无比寻常的意义。

    它打破了黄巾贼无敌金身的神话,让地主豪强们意识到,黄巾贼和以往其他的贼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谓的黄天大神,不过是蛾贼增添勇气的外衣罢了。这样的手段,他们并不陌生。

    由此,南阳地界掀起了地主豪强为求自保,散布家财,组织乡勇,开启了抵御黄巾军劫掠的序幕。

    在此之前,何咸曾绞尽脑汁想要阻止黄巾之乱的爆发或者减少黄巾贼带来的危害,却不得要领。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场看似无心的战斗,却是取得了超乎意料的效果。

    南阳局势本已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现在竟然有僵持下去的趋势。只要能拖到大汉中央军的到来,黄巾贼必败无异,南阳地区的伤害必然就能大幅度地减轻。众多无辜的百姓也免得被胁裹着去当黄巾贼的同党。

    太平道虽然传播广泛,信徒众多,但也并不意味着所以的南阳数百万百姓都愿意揭竿而起,提着脑袋去造反。

    大汉数百年之正统,余威尚在。

第74章 张曼成的怒火() 
宛城,郡守府,灯火通明!

    “刘辟这个傻子!太TM无能!5000黄巾精兵,竟被他葬送在一个小小的何家庄!他若不死,老子必抽他的筋,扒他的皮!”大堂之上,南阳大方,渠帅张曼城面目狰狞,正在咆哮。张曼成恨何家庄的狡猾,更恨刘辟的无脑。5000武装的黄巾士兵竟然被何家庄的家丁们打得近乎全进覆没,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命,正在进攻舞阴县的孙仲、正在进攻新野的韩忠、正在进攻郦国县的孙夏,各分兵五千,三天之内,回援宛城!本帅要亲自领宛城精兵三万,征伐何家庄,杀他个鸡犬不留!”

    “万万不可!”说话的是一位身着黑色衣袍的书生,也是张曼成最信任的军师…赵弘!

    “渠帅息怒!此举万万不可!刘辟无能,中了何氏小儿的奸计,死有余辜!然,何家庄大小不过一个坞堡,无足轻重。汉帝已经派出北中郎将卢植,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三路兵马出虎牢关而来!颍川渠帅波才一旦抵挡不住汉军,下一个就是咱们南阳!渠帅不如集中兵力,先攻陷新野,击败屯兵于邓县、蔡阳一代的荆州军主力,回过身来,对决汉家精锐!只要击败了汉军,何家庄何愁不灭!”

    “不行!不灭何家庄,老子这口气咽不下!”张曼成断然回绝道!

    赵弘叹了一口气,他早就料到,依照张曼成睚眦必报的个性,必然不肯就此放过何家庄。

    “既如此,弘不才,愿领黄巾精兵一万,攻打何家庄!请渠帅率兵援助韩忠,攻新野,战荆州军!”

    “军师不必多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