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屠家子 >

第190章

汉末屠家子-第190章

小说: 汉末屠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问:“许褚杀了吾弟,徐庶、黄忠、孟达、王累、阎圃之辈皆为帮凶!我恨不得啖其肉而灭其族,方能雪恨。军师为何阻我,不让我去报仇?”

    荀攸道:“我军新败,士气不振;汉中联军新胜,且人数不下五万,又有剑阁天堑作为依靠。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我军皆不占上风,主公当三思而后行!”

    荀攸苦谏,刘备的另一位谋士张松也同意荀攸的意见,认为报仇之事当缓缓图之。刘备心中的理性稍微恢复了一些,准备暂时按兵不动,忽报蜀郡郡守关羽到来,刘备赶紧召其相见。

    原来,关羽围攻江州久而不下,派人去成都求援,恰逢葭萌关的使者抵达。关羽得知张飞被许褚杀害的事实,旦夕号泣,血湿衣襟,仰天长叹道:“昔我三人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今不幸三弟半途而逝,吾安得独享富贵耶!吾当面见大哥,愿为前部先锋,挂孝讨伐许褚,生擒逆贼,祭告三弟,以践前盟!”

    说完,关羽命副将廖化、赵累统领全军撤回成都,自己带着周仓,双人双骑,披星戴月赶赴梓潼前线。

    关羽走进中军大帐,拜伏于地,失声痛哭道:“三弟被宵小所害,大哥为何不兴兵报仇,难道是忘记了桃园之誓吗?”

    刘备垂泪道:“多官谏阻,大军未至,不敢轻举妄动。”

    关羽怒道:“大军自成都而来,行动缓慢。等大军到齐,敌军在剑阁的防守也将更胜一筹。不如趁现在,剑阁、葭萌关尚未加固之际,挥兵狂攻!别人怕南阳军,关羽不怕!大哥只需给我一万兵马,我愿立下军令状,不破剑阁,不杀许褚,誓不回转!”

    “好!二弟之言正合兄意!”刘备拍案而起道,“我这就给你点齐两万兵马,全权负责剑阁之战!等成都大军抵达之后,大哥再率大军前来增援!”

    “大哥放心,就在梓潼等我的好消息!”关羽说完,点齐刘备给的两万步卒,兵进剑阁。

第四百四十五章 关羽剑阁关下欲单挑 许褚顾全大局遵将令() 
话说徐庶拿下葭萌关之后,当即带领全部兵力推进至剑阁。黄忠因为受了一些内伤需要修养,就留在葭萌关镇守。葭萌关成为了汉中联军的后勤基地。

    “贼将许褚,杀我三弟,可敢与关羽单挑,一决生死!”关羽领兵来到剑阁关下之后,策马持刀,独自出来溺战!

    剑阁关上,徐庶在许褚、阎圃、王累、孟达的陪同之下,观察来军的情况。

    “我军四万,敌军两万。这关羽是怎么想的,竟然带弱势兵力来攻击剑阁雄关,莫不是找死不成?”阎圃冷笑一声,出言讥讽道。

    王累也道:“这关羽号称刘备麾下第一大将,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好勇斗狠之辈,真是令人失望。”

    孟达没有说话,徐庶也没有说话。

    孟达不说话,是因为他见识过关羽的文韬武略,知道其绝对不是一个好勇斗狠之人,今天的状态,要么另有玄机,要么就是关羽被张飞之事刺激到了,失去了理智。

    徐庶不说话,是因为他需要听听许褚的意见。何咸交给他的绝密资料中,关于刘备集团的武将评级,关羽,是排名第一的危险人物。不但武艺高强,谋略也不低,唯一的缺点是为人高傲,容易意气用事。从徐庶的角度而言,他是不希望许褚答应关羽单挑的请求。因为汉中联军兵力占优,又有剑阁关天堑作为倚仗,许褚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和关羽单挑。但是武将有武将的骄傲,徐庶不知道在许褚的心中,“骄傲”值多少分量,与理智想比,许褚最终会怎么选择。

    许褚望向徐庶,徐庶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示意许褚可以自行决断。应战或者不应战,徐庶都没有异议。

    许褚大步来到城墙边缘,对着关下的关羽喊道:“张翼德算条汉子,被我破关之后杀死!你若是有本事,尽管杀上关上,许某在关上静候!”

    关羽大骂道:“无胆之辈!为何不敢出关与我一决高下?”

    许褚冷笑:“此乃沙场征战,岂能仿效匹夫之勇?只要你敢登上城墙,许某保证,绝对给你一个单挑的机会!”

    “无耻之徒!胆小如鼠之辈!枉称南阳大将!”

    关羽在关下大骂,许褚毫不理会,径直退回到徐庶身边。

    徐庶有些吃惊地看着许褚,凭他对许褚的了解,许褚应该是一个快意恩仇之辈,理性稍显不足。

    许褚仿佛猜到了徐庶的疑虑,憨憨道:“临行之前,主公曾有一言叮嘱。说蜀中之人任我单挑,唯独见了一人,要多加小心,能避则避。”

    “主公所说的那人就是关羽?”

    “不错!主公说,关羽乃吕布之后,大汉最难缠的武将。纯粹比武艺,末将或许并不逊色。但那关羽擅长运用一些特殊的门道,增强其刀法的杀伤力,与之对战,不能以常理度之。”

    ”特殊的门道?什么特殊的门道?”徐庶再问。

    “这个主公没有明说!我猜,可能是一些暗器什么的加持吧!”

    “主公麾下有专门收集天下武将的密探,他的话,应该不会有错!”

    许褚点点头:“末将省得!主公不让我战,肯定是为了我好!”

    徐庶很满意许褚的决定,只要许褚不出战,关羽只剩下强攻剑阁一条路可以走。只要关羽开始强攻,徐庶保证,绝对杀得益州兵血流成河!

    关羽叫骂无果,挥兵冲杀。双方激战一阵,益州军丢下上千余具尸体之后,无奈退去。

    以弱势兵力强攻优势兵力镇守的雄关,就算关羽有万人敌,想要成功也是徒之奈何。一连几天,仍凭关羽安排军士在关下如何咒骂,许褚都不理会。而一旦关羽驱兵攻城,许褚就第一时间出现在城头大杀四方。摆明了是在引诱关羽登城,关羽倒是想亲自登城来着,但是被众亲卫死死劝住。

    刘备的大军呢?还没有到吗?其实不然。成都过来的大军早已抵达剑阁外二十里。只不过,刘备迟迟不肯现身,是想以关羽为饵,引诱徐庶出城作战。

    葭萌关、剑阁陷落之后,双方的攻守之势发生了更本性的转变。刘备从最初的攻击方变成了现在的防守方,而徐庶率领的汉中联军则由一开始的守御汉中,变成了攻略巴蜀。

    但问题是作为攻击方的汉中联军却躲在剑阁迟迟不肯入蜀决战,令刘备、关羽操碎了心。根本的原因是徐庶断断续续收到了张任从巴郡发来的密信。自从剑阁沦陷之后,刘备想要完全切断蜀中和汉中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没有可能。徐庶与张任之间的联系已经慢慢恢复。

    关羽的大军撤离江州之后,张任在严颜的帮助之下,几乎收复了巴郡全境。兵员数量也从入蜀时候的两万人增加到了四万人。现如今,张任正在江州练兵、积蓄粮草、打造兵器,为下一步反攻成都做好准备。

    有张任这枚锋锐的钉子埋在刘备的后方,徐庶完全没有必要在剑阁与关羽血拼。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蜀中大乱,等待刘备军分兵。

    此时此刻,刘备大营之中,气氛凝重。张飞之死只是刘备集团重大危机的开始。巴郡传来的消息显示,蜀中还是多有不满刘备之人,不然的话,张任的发展也不会如此迅速。攘外必先安内。如果刘备不能想出行之有效的办法遏制张任,继续放任他在蜀中发展,益州将从内部率先奔溃。

    “关将军不该来梓潼!如果不来梓潼,张任应该还窝在江州城中,不可能控制巴郡。甚至,已经死在了关将军的大刀之下。”关羽不在,张松直言不讳说道。

    “已经过去的事情,子乔休要再提!现在的问题,如何消灭张任,如何击败徐庶。”刘备一拂衣袖,制止了张松对关羽的诋毁之言。关羽弃江州于不顾,匆忙而来,确实打乱了益州军的节奏。但是关羽之所以赶来,是为了兄弟义气,刘备想来以仁义自居,难道能因此而责怪关羽吗?

第四百四十六章 陈到欲平巴郡 幽州重兵集结() 
张松也知道刘备与关羽、张飞兄弟情深,不再纠结关羽行为的对错,继续道:“为今之计,只能退兵!退回梓潼城,重建涪水关。同时再遣一大将统领成都的大军出兵巴郡,务必要消灭张任叛军。

    一说到退兵,刘备便皱起眉头,心中不悦,转而问荀攸道:”公达可有其他的办法?“

    荀攸其实是赞同张松的意见,退守梓潼是老成之计,没有毛病。但看刘备现在的表情,再结合张飞之死,刘备摆明了在说:不退兵!

    ”不退兵也不是不行!“荀攸心中暗叹,缓缓道,”但分兵是必须的!”

    “公达快快说来!”刘备一听可以不退兵,顿时来了精神。

    “对于我军而言,剑阁这边,最重要的是坚守。退守梓潼城,更安全;不退回梓潼城,风险大一些,军队必须顶在剑阁关下,不能令敌军下关出城!巴郡张任那边,必须集结大军,快速剿灭!”

    刘备一听,荀攸所言基本和他心中想的一样,便点头再问:”公达认为,何人可担此重任?“

    荀攸:“关将军本是最佳人选!但鉴于关将军个人意见,攸推荐护军陈到担任平叛主将!”

    “陈叔至?”

    “正是!陈将军文韬武略不在张任之下,对主公又忠心耿耿,除了关将军,唯有他最适合担任平叛主将!”

    陈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为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

    刘备手下,现在的高端战力严重不足。张任、严颜好歹都是蜀中名将,若是派遣廖化、泠苞之流去对付,想想就不靠谱。而关兴、张苞等小将,坚守成都还能一用,若要带领大军出征平叛,尚且稚嫩。无奈之下,刘备只得同意荀攸的建议,任命陈到为巴郡郡守,全面主持平定巴郡叛乱之事。免去关羽蜀郡郡守的职务,蜀郡郡守由法正暂领,配合陈到平叛。

    陈到领命,领着两万大军前往成都。他会先到成都与法正汇合,补充兵员粮草器械之后,再往巴郡进发。

    益州局势进入到了新的平衡阶段。

    何咸收到徐庶战报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的春天。在刚刚过去的建安三年中,除了益州战火纷纷,大汉总体处于平静的状态。没有战火,风调雨顺。豫州、荆州、青州接连丰收,一个个粮仓迅速被填满,曾经困扰南阳军的军粮问题已经不复存在。

    “没想到徐元直竟然以一己之力扭转了益州局势,果真为良将之才啊!”

    大将军府的书房内,南阳军谋士层集聚一堂。何咸,郭嘉,贾诩,程昱,鲁肃,陈群,庞统皆在序列。只缺了身在益州的徐庶,身在凉州的诸葛亮,身在冀州的沮授和身在扬州的桥瑁。

    郭嘉与徐庶最熟,丝毫不吝赞美道。

    “刘备强占益州不得人心,覆亡不过在旦夕之间。元直既然拿下了葭萌、剑阁天险,收复蜀中不过是时日问题!”程昱也毫不讳言道。

    “汉中局势无忧之后,便是主公开启北方战略的时刻了!”贾诩道出了众人最关心的话题。此语一出,所有人都目光炯炯地望向何咸,等待何咸的意见。平定北方,在所有人心中不等同于平定大汉。汉中、凉州、江东,皆不过是皮疥之患。

    何咸从书柜之上抽出几分密报,分递给众人道:“匈奴单于呼厨泉、匈奴左贤王刘豹将兵七万,鲜卑王步度根,鲜卑大人轲比能领兵八万,自草原而来,囤聚幽州边界。”

    “难不成曹操要勾结异族,洗劫冀州?”鲁肃惊问道。

    何咸:“暂时意图不明。”

    “匈奴、鲜卑倾全族之力而来,恐怕不是洗劫冀州这么简单。”贾诩皱眉道,“胡族对于我大汉幽州、并州之、凉州之地一直觊觎良久。此番前来,莫不是与曹操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

    “难道是割土求荣?若是那样,曹操实在不当为人子!”鲁肃摇头痛骂道。

    “且不管曹操与胡族达成了什么协议,此番幽州之战不容小觑。加上曹操在幽州囤积的七万曹军,敌军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二万!更何况,还有并州的高干、袁尚,态度不明,也不可不防。”

    何咸一边说着,一边命人抬出了一个沙盘。沙盘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之后,仿照着幽州地势制造的。大致的山川地势应有尽有,看得一帮谋士“啧啧”称赞。

    郭嘉和贾诩已经提前见识过,故而一副高人的模样,不做声。

    何咸将代表呼厨泉、刘豹的“匈奴”小旗帜插到了上谷郡的边境地区,将代表步度根、轲比能的“鲜卑”小旗帜插到了渔阳边境地区,将代表高干、袁尚的“袁”字小旗帜插到了代郡西侧的并州境内,最后将代表曹操的“曹”字小旗帜插到了幽州蓟县。这些,代表敌人的主要势力,用的都是黑色的旗帜。

    而在冀州,河间地区插了一面红色的“高”字战旗,代表的是驻守于此的高顺率领三万陷阵营;邺城西侧插了一面红色的“张”字战旗,代表的是驻守于此的张郃、麴义的三万先登军。

    冀州往南,则是驻守兖州陈留的魏延、庞德率领五万浮槎军,驻守青州的臧霸率领的三万丹阳精锐,驻守河内的徐晃率领的三万白波精兵。

    “徐晃的白波精兵不能动!河内位置关键,既能防御并州军南下偷袭洛阳,也能保护大军的后路。张郃、麴义的先登军也不能动,壶关屯驻这袁尚的残兵,大军的侧翼不能暴露。除此之外,本将拟将臧霸的三万丹阳劲卒、魏延的五万浮槎军、还有张辽的飞骑军三万一并出战!”

    何咸说着,将“魏”、“臧”两面红旗插到了河间地区。又在沙盘外面拿出另外一面代表张辽的“张”字红旗、一面代表自己的“何”字红旗插到了河间地区的最中央。这样一来,南阳军在河间的兵力也将达到十四万!虽然与曹操与胡族的联军相比还有八万的差距,但已经算得是旷世大战,规模甚至要超过与袁曹联军的中牟之战。

第四百四十七章 吕温侯主动请战 曹孟德进退两难() 
“此战得胜,大汉北方可安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