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屠家子 >

第150章

汉末屠家子-第150章

小说: 汉末屠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的资深谋士逢纪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作为跟随袁绍最久的谋士,他从袁绍犹豫的神情之中,探知袁绍十分渴望得到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再贵重,不过身外之物。食不可咽,寝不可暖,得之徒引诸侯侧目,有之何用?主公先今之计,应当一鼓作气,彻底打败公孙瓒,将他逐出幽州,而后再据北望南,当是正途!”田丰是个直肠子,智商极高,情商欠费,若是投个明主或许能一展才华,投了袁绍,迟早冤死的下场。

    田丰之言,字字珠玑,袁绍明知有理,却狠不下心来。

    许攸,荀谌、郭图等皆为人精,看到袁绍脸色阴晴不定,如何不知袁绍心中所想。但弃幽州而追逐玉玺,无异于舍本求末,于是他们干脆选择闭上嘴,且看袁绍如何抉择。

    袁绍环视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审配身上。审配为人正直,且处事懂得斡旋,深得袁绍器重,被任命为总幕府,相当于谋士之首。

    审配知道自己不给意见不行,沉思良久以后,咬牙道:“主公,幽州重要,传国玉玺也重要。弃幽州而逐玉玺不智,逐幽州而弃玉玺不忠。为今之计,不如响应朝廷号召,发檄文痛斥刘表之小人行径,命其送归玉玺。同时,加紧攻燕步伐,务必要击溃公孙瓒主力,方能有暇南顾。如此一来,增加了主公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保全了与曹操的友情,改善了与何咸的关系,还不影响既定的战略计划,可谓完全之策!”

    袁绍听完,长叹一声:“当真不可兼顾焉?”

    审配道:“玉玺虽美,却是毒药也!主公威震海内,已无须玉玺加持。不如冷眼旁观,看这玉玺会掀起何等的腥风血雨!”

    “檄文一事就交由正南和孔璋斟酌吧!”袁绍说罢,长身而起,离开议事厅,转入内堂。审配,陈琳赶紧躬身领命。

    与冀州的纠结不同,扬州寿春就痛快得多。袁术不像袁绍,他不喜欢收集谋士,乌泱泱一大片各抒己见,最后搞得自己很纠结。他直接明了的告诉自己的谋主阎象:为得到传国玉玺,我准备救援刘表、吕布,你说说看,该怎么办?

    阎象心中分析了一下袁术现在的兵力构成、辎重粮草,然后对袁术说:“主公啊,要出兵兖州,则必须收回攻击江夏的十万大军。扬州不可能再派出五万以上的大军,除非孙坚愿意领兵出征!“

    说起孙坚这个二五仔,袁术就是一肚子的火。想当初,老子给你兵,给你粮,给你武器甲械命你攻略江东。没想到你现在江东站稳了脚跟,翻脸不认人,让你打个江夏,还推三阻四,忒不是东西!

    ”不召孙坚!兵力不足,那就召回纪灵大军!何咸主力已经增援江夏,如此死磕下去也不是办法!等本州得到传国玉玺,得到天下第一武将吕布之后,翻过身来,先收拾孙坚那个背信弃义之人!“袁术一脸戾气地说道。

    阎象深谙袁术的性格,知道他是个睚眦必报的主。他说要收拾孙坚,还真是极有可能大动干戈。但阎象收了孙坚不少的好处,每个月都有不少的金银玉石等物从江东捎带过来,阎象若是不通知孙坚这件事情,有点说不过去。于是,他暗暗记下这一事,准备找机会暗中知会孙坚。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就算消不了灾,也得提前通风报信,好让孙坚有所准备。总体来说,阎象是个贪财,但是有原则的人。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月,扬州军攻打江夏四个多月、围攻西陵城两个多月之后,正式宣告撤军。甘宁本想尾衔追击,吃掉扬州军后军。没想到,纪灵竟然亲自断后,和甘宁率领的南阳军在蕲春城外大战一场,不分胜负。甘宁讨不到便宜,便不再追击,专心整理江夏军务,设置水军大寨,招募水性好的青壮,组建南阳水军。

第三百四十二章 好一场大混战()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一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纷纷发表檄文,响应朝廷号召,谴责刘表、吕布的窃贼行径。陶谦则直接发兵,援助曹操攻打兖州。此时的曹操还未与陶谦翻脸,因为曹操的老爹曹嵩还安稳地待在老家谯县养老。

    袁术果然还是按耐不住贪婪之心,出兵援助兖州军!出兵的理由则是曹操迫害兖州牧刘岱,作为正义的使者,他要站出来主持公道。但对于兖州刘表、吕布偷窃传国玉玺之事,袁术却只字不提,置若罔闻。赤果果地鄙视了天下群雄的智商,无视了天下人的目光,任性地表达了对传国玉玺深深的渴望。袁术就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四世三公的名头,反而害了他。

    于是,一场牵扯兖州、青州、徐州、豫州、扬州五个州、至少四股势力的大战,在中原腹地展开。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混战。参战人数至少四十万以上,大小战役不下百场,持续时间长达15个月之久。一直从大汉初平三年的冬天,打到了初平五年的春天。打到最后,连黄河以北的袁绍和公孙瓒也忍不住参与进来插一扛子,想要谋求一份利益。袁绍在暗中支持曹操打袁术,公孙瓒则在暗中支持袁术打曹操,总之,中原腹地乱成了一锅粥。

    唯有南阳军,始终按兵不动。宛城的汉帝行宫中,还时不时会抛出几份密诏,暗中将兖州许给袁绍,将青州许给袁术,将扬州许给曹操,将冀州许给公孙瓒,试图不断挑起诸侯们的贪欲,引得中原地区征战不休。军师祭酒贾诩,凭借一己之力,将传国玉玺丢失之后带来的利益发挥到了极致!

    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大的好处!

    混战期间,大量的百姓从兖州、豫州等地涌向南阳和洛阳,何咸早命人做好准备,将这些难民统一安置,设立屯营,开垦荒地。南阳军现在对于安置流民、难民和降卒已经有了一套完善的措施,能尽快将发挥这些劳动力的力量,建设自己的家园。乱世之中,什么资源最宝贵?当然是人力!

    曹操、袁术等人当然也知道人口的宝贵,但因为战事紧张,一日三变,根本无暇顾及冶下这些百姓逃亡何咸的领地。最终的结果就是,曹操经过层层的血战,杀出重围,最终夺得了兖州和青州的统治权,却悲催地发现,两州的百姓少了将近三分之一!战死者不过数十万人,但却有两百多万人,逃离了青、兖两州,往北去了冀州,往南去了荆州和扬州,往东去了徐州,往西去了司隶校尉地区。其中,逃去南阳和洛阳地区的百姓尤其多,不下于百万人,相当于南阳全郡的人口之多。

    曹操看着满目苍夷的两州,心中悲愤莫名,誓要将刘表、吕布、刘岱三人斩杀!

    刘表、吕布、刘岱三人虽然被曹操赶出了兖州,但看在传国玉玺的份上,袁术将他们安置在了豫州。豫州北接兖州,西南接荆州,东南接扬州,正是袁术势力与曹操,何咸接壤的前沿战场。袁术将三人安置在豫州,正是看中吕布的统兵能力,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抵御来自曹、何两方势力的反攻!

    会稽郡,诸暨,孙坚大营。

    话说诸侯在中原混战,孙坚在江东也没有闲着。他击败了盘踞在曲阿、乌程一代的严白虎势力,完全控制吴郡之后,又将战火燃烧到了会稽郡。在会稽郡诸暨县,孙坚接到了阎象的密报,得知袁术对此前孙坚不愿出兵攻打江夏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现在袁术结束中原战事之后,开始想起这件事情,阎象令其早作准备。

    孙坚赶紧召集麾下文武,商议对策。

    孙坚现在武有孙策、程普、黄盖、韩当、祖茂、朱治等将,文有张昭、张纮和周瑜等人,人才势力大增,并不逊于中原诸侯之下。

    孙策率先进言道:”父亲无忧,袁术虽然兵多将广,人数众多,但麾下皆泛泛之辈。若是真敢兴兵来战,只会自取其辱!“

    张昭摇摇头,笑道:”大公子所言不错!我军虽不惧袁术,但在平定王朗军的这个节骨眼上,战,不如不战。袁术所为者,不过争一口气。主公若是能主动上表请罪,袁术之气必然会稍减。若是能够献上与龙相关的宝贝若干,袁术必定会大悦,说不定赏赐主公更多的钱粮也不一定!“

    ”与龙相关的宝贝?张公的意思是,引诱袁术心生非分之想?“孙坚问道。

    ”袁术早有不臣之心,最近得到传国玉玺,心中的邪念必然更加旺盛。主公所为者,不过是让袁术正视心中所想。“张昭解释道。

    ”诱使袁术造反?这样做会不会显得有些龌蹉?“孙策终于听懂张昭的意思,有些犹豫问道。现在的孙策不过二十岁初头,因为何咸占了荆州,所以孙坚拒绝攻打荆州;因为孙坚没有攻打荆州,所以就没有死在黄祖的暗箭之下;孙坚活得健健康康,孙策就不用过早地背负打天下的压力。在孙坚的羽翼之下,孙策相对而言要活得更为单纯,他是一员猛将,多过一员政客。

    ”兵者,诡道也!袁术既有亡我之心,少将军便不能与之有妇人之仁!诚如子布所言,袁术心地不正,想当皇帝,这不是谁能够阻挡的事情。对于我军而言,不过是投其所好,避免一场兵祸罢了!”张纮也站出来支持张昭道。

    “只是这与龙相关的宝贝,该去哪里寻找呢?”既然两位谋主都这么说了,认为这样做最符合孙氏的发展,孙坚自然没有道理拒绝。

    “主公何须寻找,这诸暨城内就有一件现成的宝贝!”位列两张后面的周瑜,终于逮到一个机会,抱拳出列道。

    “哦?公瑾倒是说说,这诸暨城内藏有一件什么宝贝?”孙坚好奇地看着这位身材高大、相貌俊美的美周郎问道。

第三百四十三章 美女配英雄() 
周瑜,庐江大族周氏之后,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曾官至太尉。简单讲,周瑜至少也是一个官二代,或者官是三代。在庐江地界,周瑜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公子哥。家世好,有才华,关键人还长得帅,简直是优秀到没有朋友。直到那一年,从吴郡迁来了孙氏一家。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孙坚被朱儁推荐为佐军司马攻打黄巾,孙策和母亲幼弟留在寿春居住。孙策容貌俊美,性格阔达,武艺高强,号称“江东小霸王”,名声逐渐从寿春往周边传播开来。舒县离寿春不远,周瑜听说孙策这个“江东小霸王”之名,专程跑到寿春拜访。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英达夙成。因而于寿春一见如故,便推诚相待。

    这是民间传言,是为了美化两人友谊而编的故事。事实上,周瑜跑去寿春见孙策,不是因为仰慕,而是不因为不服!你想啊,原本在淮南地区,人们说起英俊潇洒,文武双全的翩翩佳公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庐江周瑜!现在孙策来了之后,周瑜这个曾经的第一人选就变成了孙策。孰可忍孰不可忍!周瑜这个本土小霸王,当然要去会一会孙策这位“江东小霸王”啦!

    于是,两人比诗词歌赋,比文才武略。总体而言,孙策诗词歌赋等文采不如周瑜,但是武艺却高出周瑜几个档次。更重要的是孙策胸襟开阔,气魄不凡,为人极为洒脱。输就输,并不在意。赢就赢,也不傲娇。用现代人人的话讲,就是极有大佬的气质。于是,周瑜最终被孙策折服,甘拜下风,认了孙策做大哥,从此就跟着孙策混了。

    不久之后,孙坚经袁氏举荐当上了长沙郡守,孙策便随父去了长沙。两人不能见面,但书信联系,友谊一直不断。

    及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孙坚又响应关东诸侯的号召,经荆州前去讨伐董卓。周瑜便写信劝孙策携母亲弟弟移居庐江舒县,孙策应允。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一家居住,且升堂拜母,互通有无,世称为“总角之好”。

    此番,孙坚攻略江东。孙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召唤自己的这位义弟前来共襄大业。

    彼时,周瑜正在自己的从父丹阳郡守周尚麾下效力。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但周瑜认为袁术此人,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不想与他有太深的瓜葛,便自请做居巢县长。在听到孙策的召唤之后,周瑜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居巢县长,投效到了孙坚的麾下。

    “诸暨,史传乃大禹会聚诸侯,共商治水大业之地。故诸暨苎萝山上,一直供奉着一座大禹鼎。鼎有三足,上刻九条五爪九龙,传言有稳定天下的神奇力量!瑜以为,袁术会非常钟意这件礼物!”周瑜自信道。

    孙坚眼前一亮,显然非常认可周瑜挑选的这件“礼物”。张昭、张纮也纷纷点头,同意周瑜的意见。

    “礼物既已选定,谁愿前往寿春面见袁术,带去本将的自罪书?”孙坚再问。

    ”父亲,孩儿愿往!“孙策再次出列自荐。

    ”你?性子鲁莽了些!万一袁术有心刁难,我怕你受不了那个侮辱,坏了我军的大事!“孙坚否定道。

    ”父亲!您若是不放心,就派公瑾陪着我一起去,不就结了?公瑾先来稳重,您是知道的?“孙策犹不放弃,恳求道。

    孙坚望向张昭、张纮,询问两人的意见。

    张昭笑着回复道:”寿春之行不至于有凶险,主公不妨顺了大公子的心意,前去历练一番也好!“

    听到张昭为孙策求情,孙坚才勉强同意下来,再三叮嘱孙策要控制好自己的爆脾气,切莫冲动行事。孙策全部应允下来,然后迫不及待领着周瑜离开了大帐,前去准备寿春一行。

    ”伯符,快实招来,你此行寿春有何阴谋?能让你放弃会稽郡的战事于不顾,肯定不是为了给袁术送礼这么简单!“刚出中军大帐,周瑜就拉着孙策要问个清楚。

    孙策一脸色迷迷的样子,神秘道:”鲁子敬前日来信,言庐江郡皖口县的桥氏家族,从北边迁回来一位避祸的大人物,乃前太尉乔玄族子,原东郡郡守桥瑁。“

    ”桥元伟之名,我听过。他曾为十八路诸侯之一,参加过反董卓之战。据说在经史方面也颇有建树,乃一位道德高尚,性情耿直的长者。但这与伯符有何干系?难道伯符你不爱打猎,开始喜欢研读经史了?“周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