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屠家子 >

第149章

汉末屠家子-第149章

小说: 汉末屠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世界上最好的皇兄() 
对于何咸而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接连吞下白波降卒,西凉张济军之后,南阳军的兵力大增,地盘也扩大了一倍有余,但实际上,粮草辎重方面却出现了极为紧缺的状态。毫不夸张地说,何咸已经打不起一场五万级别以上的战役。如果强行开战,南阳的经济就要受到极大的重创,这将带来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所以,对于何咸与南阳军而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hé ping与稳定,闷头发展经济,囤积粮草,才是重中之重。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汉帝的车驾顺利抵达南阳宛城。宛城百姓自发涌上街头,热烈欢迎自己的皇帝陛下到此暂住。何咸并没有迁都,而是以洛阳重修为由,请汉帝到宛城暂住。郭嘉早已命人将南阳郡守府改成了皇帝的行宫,虽然面积较但是纯青砖红瓦的建筑结构,到也显得别具一格。

    汉帝刘协入城之后,明显发现宛城的百姓与洛阳、长安的百姓不同。这里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幸福的笑容,这是长安、洛阳百姓所不具有的。宛城,自中平元年的黄巾之乱后,便再无战事袭扰,承平已有八年之久。在何氏的治理之下,盗匪绝迹,经济繁荣,物资充沛,百姓们只要你能劳动,几乎不存在饿肚子的情况。莫说是刘协,就连一路黑着脸的司徒王允,在见到了宛城的盛况之后,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了解这个城市,了解南阳这些年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想当初,老夫奉先帝之命,前来南阳平定蛾贼的时候,宛城已经被糟蹋地不成样子。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当时老夫心中就在想,这好好的南阳想要再恢复起来,恐怕得需要百八十年的功夫。真是没有想到,不过短短八年的功夫,忠信不但恢复了南阳生气,而且繁荣更胜一筹。若对外乡人说这是长安,恐怕也是有人相信啊!”太尉朱儁发自肺腑感慨道。

    何咸谦虚道:“太尉大人过誉了!当初若不是您开一面,饶了那些投降的黄巾贼众,宛城岂有今天,南阳岂有今天?”

    ”宛城都是那些贼寇建设起来的吗?“刘协听到何咸和朱儁,异常惊讶。

    何咸回到:“陛下,这么说虽然有些偏颇,但他们确实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想当初,南阳郡乃黄巾乱贼肆虐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不管是自愿还是被强迫,将近一半以上的南阳百姓,或多或少于黄巾贼扯上了一些瓜葛。若是严格按照大汉律,从贼者死的规定,南阳之地恐怕已经成为鬼蜮。”

    刘协闻言,唏嘘不已:“如此说来,南阳能有今天,太尉功不可没啊!”

    朱儁摆摆手道:“陛下莫要听着小子胡扯!想当初,老夫也是年轻气盛,对于这些乱臣贼子,是坚决支持就地斩首的!还不是这小子,软磨硬泡,硬是与我打赌,引了赌注,才得到了这些降卒的处置权!”

    ”骠骑将军怎会有先见之明,知道这些乱贼,不会复反呢?“刘协好奇问何咸道。

    ”微臣那会儿年幼,哪有什么先见之明!只不过,微臣一直以来相信一点,这些反贼曾经都是大汉的百姓,陛下的子民。哪个百姓不想安安稳稳、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他们之所以要反,是因为负责管理他们的官员尽到自己的职责,没有带领好他们,导致他们没有吃,没有穿,没有安居乐业的基础。所以,罪不在百姓,而在乎管理百姓的人。“

    什么是管理百姓的人?当然是上至皇帝,下到县令的大小统治者。何咸可以抨击官员,却不可直接说皇帝,所以只能用”管理百姓的人“来替代。如果刘协足够聪慧,自然能够体会其中的含义。

    ”听闻骠骑将军一言,朕深感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敢问将军,若是朕想要前往颍川书院学习,可否?“刘协问。

    ”这有何不可?颍川书院乃陛下的书院,陛下若是愿意前往,书院上下欢迎还来不及。只不过,为了不必要的麻烦,陛下的身份可能需要隐藏一下!“何咸道。

    太傅!”刘协转向马日磾:“朕冒充一下太傅的子侄辈,可否?”

    马日磾躬身道:”此乃扶风马氏之荣幸!“

    ”那就此说定!朕以马协的名义,入学就读吧!“刘协很开心道。

    ”太尉,司马,两位大人皆我大汉之名将,若是能在书院开一门军事战阵课,传授沙场征战的经验,想必一定会收到学子们的热烈欢迎!“何咸趁机在旁边怂恿朱儁和皇甫嵩加入颍川书院的教授队伍。

    朱儁与皇甫嵩对视一眼,问道:”我俩可以吗?“

    ”当然!两位大人若是愿意,我可说服司马夫子,单独开辟一个军事学院,专门培训书院学子和大汉的中级将领。不出数年,两位大人必将桃李满天下!“

    朱儁与皇甫嵩皆过了”知天命“的年岁,在大汉,已然不算短寿。何咸掌权之后,虽然对他俩尊崇有加,但毕竟不可能再让他们领兵出征。授课讲学,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不能直接被你小子给蒙了!“朱儁道:”老夫与义真兄要亲自去颍川书院看看之后,再来回复你的提议!“

    ”没问题!只要您二老高兴就好!“何咸道。只要两人感兴趣,何咸相信,颍川书院百家争鸣的氛围,最终会成为这两位名将的归宿。

    刘协随后去拜见了太后何莹,又去探望了皇兄刘辩。刘辩经过张机几年的诊治,始终不见好转,基本上可以宣告治疗失败。刘辩再想恢复到神智清醒,概率已经微乎其微。何太后已经看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神智不清,对于刘辩而言,未必不是好事。起码,他与其他人都没有了利害的冲突。凭借着身份,在哪里都能够平平安安活到死为止。而一位精神失常的废帝,对于刘协而言,也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皇兄。

第三百四十章 给袁术下套()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大汉依旧不太平,就连骠骑将军何咸迁汉帝于南阳这样的大事,都引不起关东诸侯们太多的关注力。

    在北方,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事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袁绍想要公孙瓒的幽州,公孙瓒想要袁绍的冀州。这一世,公孙瓒经过何咸的提醒和点拨之后,明显比较抗揍。接连几场大战下来,袁绍都没有占到太明显的便宜。因为公孙瓒的牵制,袁绍迟迟腾不出手来介入黄河以南的战事。

    在中部,曹操本来有一统兖州,青州,徐州的趋势,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一个吕布,将他的老巢兖州都给占据了。历史上,吕布也曾占据过曹操的兖州,但因为彼时刘岱已死,吕布没有坚持多久,就被曹操击溃,逃亡去了徐州。但这一世,刘岱没死,只是被曹操拘禁。吕布、刘表救出刘岱之后,刘岱作为原兖州牧,振臂一呼,号召力可是比吕布一人强大许多。于是,曹操就抓瞎了,早知道,还不如当初就找个理由,将刘岱咔嚓掉,埋进土里就一了百了。

    在南部,主要的势力,其实就是何咸与袁术。何咸占了荆州,袁术得了豫州和扬州大部。从地域而言,袁术的实力要强于何咸,从人口而言,袁术冶下的百姓数量要多于何咸。袁术自然而然将目光盯下了荆州。只要拿下荆州,袁术相当于是拿下了大汉三分之一的江山。但事实上,何咸的便宜岂是那么容易占的。

    孔伷舞水兵败被杀的消息传回寿春,袁术大怒,再命桥蕤领兵五万出征荆州。这一次,袁术没有选择南阳,而是选择了江夏。因为袁术也知道,何咸的大军已经回到南阳。再攻南阳,已经错过了好机会。倒不如攻江夏,因为纪灵在江夏的战事比较顺利,现如今,已经下了三城,将战线推进至了江夏冶所西陵城百里的地方。黄祖的告急求援公文,也由最初的半月一发,改成了三日一发。

    ”主公,黄祖已经被熬得差不多了,再熬恐怕要生反意,若是直接投了袁术,可就不美了。“郭嘉拿着江夏的急报,来找何咸禀告。

    何咸笑道:“那就派员出征吧!奉孝觉得,派遣哪一位将领出征比较合适?”

    郭嘉道:“江夏作为我军与袁术军交战的前沿,最近一段时期,都需要一位大将驻防!且江夏位置重要,紧邻长江,乃最适合打造南阳水军的基地。”

    何咸眼前一亮:“奉孝的意思我已明了!请速招长水校尉甘宁前来大帐!”

    郭嘉双手微供:“主公英明!”

    “甘宁见过助攻,见过军师!”舞水一战,甘宁名声大噪,从原来的锦帆校尉迁为长水校尉。虽然同为校尉一级,但锦帆校尉乃一杂号校尉,长水校尉却是北军五校之一,大汉精锐中的精锐,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兴霸,现在江夏战事吃紧,袁术先后派出了十万大军攻城。本将想要派你驰援江夏,但是只能给你三万南阳步卒,你可敢领兵出征?”何咸问甘宁道。

    甘宁毫不犹豫接战道:“主公放心,袁术军尽是一些怂包,三人南阳精兵足以解决袁术的十万的乌合之众!”

    “兴霸莫要大意,纪灵还是有些才能的,不是孔伷那个纸上谈兵的腐儒所能比拟。你去江夏之后,不求你击溃袁术军,只需守住西陵城,便是大功一件。令袁术退兵的事情,我与军师已经另有计谋!不出旬月,袁术必然退兵!”何咸笃定道。

    “光是守城,那便更不在话下!”甘宁极有信心道。

    “除了守城,兴霸还有两个任务需要一并完成!”

    “主公请讲!”

    “其一,我会以战事为由,命黄祖将其手中的江夏兵统一交由你统领!你趁这次作战的机会,将江夏军力牢牢把握在手里。必要的时候,可以杀一些人立威!政事交给黄祖,军事由你决断,这个分工不可乱!”

    “其二,建立南阳水军,刻不容缓!从今天起,本将任命你为长水校尉领南阳水军都督,三年之内,需要你为本将练出一只至少三万人的可战水师!兴霸,可敢立下军令状?”

    甘宁郑重道:“主公以真心相托,甘宁岂有退缩之理?三年之内,若不能给主公带来一只悍勇水师,甘宁愿提头来见!”甘宁单膝跪地,抱拳领命。

    “好!期间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物资,皆可直接找军师。南阳军将保证你的这份物资,不受短缺!”

    甘宁出去之后,何咸又命人请来了贾诩和程昱。想要转移袁术的注意力,避免其追求南阳军不放,而导致更多战事的发生,只能祭出传国玉玺这件法宝。

    程昱提出质疑:“如此阳谋,袁公路真的会中计吗?”

    “其他的诸侯会不会中计我不清楚,但袁术绝对会动心。”何咸肯定道。

    历史上的袁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手握一堆的好牌最终却打成了渣渣。为了圆自己的皇帝梦,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揣着传国玉玺就登上了帝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孙策、吕布、曹操三方的叛盟与打击之下,袁术势力迅速衰败。首先是孙策在江东脱离袁术而自立,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并连带使得袁术的广陵太守吴景、将军孙贲在收到孙策的书信后弃袁术投孙策(两人皆是孙策亲戚),使得袁术丧失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势力为之一挫;其次是吕布大败袁术军,在淮北大肆抄掠;第三是曹操在袁术入侵陈郡时,大败袁术,袁术再度奔逃到淮南。最后,袁术在走投无路之中呕血斗余而死。

    现在的袁术与历史上的袁术也相差无已。其一,任人唯亲,麾下文武没有出彩的人才。唯一的强人孙坚,还闷头在江东发展,离脱离袁术只差一个借口。其二,兄弟不和。其与袁绍,占据了大半个关东地区,却始终不肯联手,反而相互扯台,给了何咸和曹操发展壮大的机会。

    何咸若是告诉袁术,吕布、刘表的手中,有传国玉玺,袁术还会淡定地与南阳军死磕吗?

第三百四十一章 谁要传国玉玺?()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八月,桥蕤领着五万扬州兵抵达江夏,与纪灵军汇合。甘宁也领着三万南阳精兵抵达西陵,接过了江夏的防御工作。甘宁抵达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令江夏军退守西陵城,摆出一副坚守的姿态,任由纪灵引兵围城。双方依托西陵城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纪灵围攻三日,损失兵将上万,却拿甘宁没有办法。

    及九月,宛城发生了一件大事。汉帝刘协以吕布、刘表两人盗走传国玉玺为由,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讨伐之!

    皇帝丢失传国玉玺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这直接影响皇帝统治的合法性。照理说,何咸控制了皇帝和朝廷,应该想尽办法隐瞒这件事情。但出乎刘表意外的是,何咸竟然敢以昭告天下的形式,号令天下诸侯来讨伐他,顿时大慌。刘表将传国玉玺作为自己保命的护身符,想着一旦战事不利,走投无路的时候,可以将宝贝献于袁绍或者袁术,换来他们的庇护。

    何咸这么一来,等于是将刘表的护身符变成了催命符。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有罪”,刘表与吕布占据兖州,已经与曹操打得不可开交,若是在引来袁绍或者袁术的觊觎,那基本就没有活路了啊!经过于吕布的紧急磋商,刘表决定以传国玉玺为代价,向袁绍、袁术求援。谁能帮忙将曹操打跑,刘表就将传国玉玺献给谁。

    刘表与吕布的应对等于在南阳军的预料之中,接下来,就要看两袁之中,谁先上钩。在何咸看来,袁术中招的可能性更大。

    冀州,邺城。

    袁绍接到刘表的求援信之后,召集文武将领,商议是否出兵兖州之事。

    “主公,万万不可,此乃何咸小儿的二虎竟食之计!他以传国玉玺为饵,引诱我军进入中原战事,与曹操交恶,他好坐收渔人之利!”率先站出来反对的,是袁绍新招收的谋士田丰。

    “元皓此言差矣!传国玉玺乃国之重器,有德者居之。主公如今虎踞冀、并之地,环视宇内,岂可因为担心与曹操交恶而对重宝视而不见?”袁绍的资深谋士逢纪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作为跟随袁绍最久的谋士,他从袁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