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屠家子 >

第106章

汉末屠家子-第106章

小说: 汉末屠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军来得好快!”关羽惊道,“大哥快走!此处由某来抵挡一阵!”

    “二弟……”

    “大哥难道不相信羽的武艺吗?”关羽怒问道。

    刘备垂泪欲滴道:“三弟生死不知……二弟一定要保重性命,事不可为则不为,勿要死战!”

    “大哥放心!羽省得!”关羽一抱拳,轻磕战马,领着麾下的军士返身迎了上去。

第二百三十九章 悲催的关二爷() 
华雄领着郭汜,李傕,张济,樊稠四将与数千西凉骑兵追至函谷道口,却见一员大将,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手持一柄青龙偃月刀刀,威风凛凛地挡在路间。

    “拦路者何人?”华雄喝问道。

    “某乃左将军刘备麾下校尉关羽!何人敢来送死?”关羽丹凤眼一眯,杀气凛然道。

    华雄大怒,欲拍马出战。郭汜,李傕有了战张飞的教训,赶紧策马阻拦道:“华校尉,此人勇武不在方才那位黑脸大汉张飞之下!不宜与其斗将为好!”

    华雄一听有道理,再这么耽搁下去,董卓要的人头可就要逃走了。

    “儿郎们!莫要听那红脸汉胡诌!随我冲杀!”华雄长刀一引,后面的西凉骑兵蜂拥而上。

    大刀、长矛对着关云长劈头盖脸招呼而去,把关二哥给气得啊!

    关羽挥舞着青龙偃月刀,左一刀右一刀,那些寻找的西凉骑兵对付普通郡兵还算悍勇,面对关羽只有挨宰的份儿!没有一人能与关羽交战第二个回合!

    关羽一刀一个砍着,一边破口大骂道:“尔等鼠辈!难道连拼死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吗?”

    华雄等人见识到关羽的绝世武力,纷纷充耳不闻,心底还暗自庆幸方才没有冲动去和关羽单挑。

    关羽虽然不惧这些普通骑兵的袭击,但关羽麾下的长安军士可不行。在一波一波的侵袭之中,关羽麾下的军士越战越少。

    “校尉!兄弟们顶不住了!再不退,就来不及了!”关羽麾下的司马大喊着。

    关羽回头一看,只见己方队伍的伤亡人数已成超过了五层,若不是关羽依旧还挺立在队伍的最前方,长安军士估计早就溃奔而逃。

    关羽估摸着已经顶了半柱香的时间,刘备应该跑出去不少的距离。便且战且退,领着残余的部将退出了函谷道。转而往东北孟津渡口的方向而去。那里,也驻扎着一支守关的汉军。关羽企图祸水东引,给刘备更多的逃跑时间。

    然而,华雄是员一根筋的武将,不善机变,但分得清主次轻重。他果断放弃了关羽,再往洛阳的方向追去。

    悲催的关二爷不但没能斩杀华雄,连这诱敌之计,也没能成功。

    一炷香的时间之后,华雄等人终于再次追上了逃亡的长安军!

    “杀死领头的那人!”

    “那个骑白马的就是左将军刘备!”

    凉州军士们争先恐后地朝着刘备袭去!因为华雄下了重赏:杀死刘备者,官升两级,赏金百两!

    ”咻!“一只白羽箭划破夜幕,精准地射在”刘备“的后背之上!

    ”刘备“惨叫一声,跌落马下。

    ”将军死了!“不知哪位长安军士大喊了一声!

    正在逃命的长安军士看到自家的主将被射杀,顿时没了主心骨,一哄而散,往哪个方向逃去的人都有。

    华雄收起手中的硬弓,顾不上那些四散逃亡的散兵,领着亲卫策马找到了被射杀的刘备!

    ”校尉,这个刘备的耳朵不够大诶!“

    ”手臂也不够长!“

    亲卫将地上躺着的”刘备“翻过身来,又掏出一副卷轴进行了比对之后,尴尬对华雄回禀道。

    华雄推进亲卫,亲自下马过来一比对,果真不是那刘备!

    画卷中的刘备双耳奇大,双手过膝,现在被射杀之人,虽然穿戴鱼鳞铠甲,骑着白马,貌似是主将,但绝对不是刘备。

    ”糟糕!中了这大耳贼的掉包计了!“华雄环顾四周,只见那些一哄而散的军士早已经消失在夜色之中。

    ”传令下去,以十人为一队,展开地毯式搜查,寻找大耳长臂的刘备!天亮之后,到此汇合!“

    ”诺!“郭汜,李傕,张济,樊稠四人领命,纷纷率领麾下的军士,朝着四个方向追杀那些逃亡的长安军士而去。

    及至天亮,华雄麾下的凉州骑兵割回来数百个人头,但是却没有一个是左将军刘备。

    华雄只能仰天长叹,收兵回到函谷关找董卓复命!

    刘备战败的消息传来,刘辩如五雷轰顶,焦得不能生活自理。本想着,凭借函谷天险,怎么都能坚持一段时间。没想到,只有短短三天!三天,刘辩什么心理准备都没有!不用宦官的提醒,刘辩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袁隗!

    “擢拜司徒袁隗为太傅,拜太仆袁逢为司徒,即可前往谷城负责劝降董卓!”

    函谷关失陷,洛阳可以凭借的只剩下东边的一座谷城可以依靠。但谷城地势远没有函谷关险要,注定不能抵挡董卓的锋芒!

    小黄门领旨,准备下去通传。

    ”等等!“刘辩喊住小黄门,“迁右中郎将袁绍为渤海郡守,虎贲中郎将袁术为汝南郡守,左中郎将曹操为陈留郡守……算了,准备车辇,朕要亲自去司徒府上探望!“

    ……

    司徒府书房,袁逢正拿着战报,兴奋地将递给袁隗。

    ”李肃果然不负重托,顺利将那董卓放进了函谷关!如此一来,小皇帝就算不想启用大哥,都不可能了!“

    ”想必陛下的旨意也就快到了!“袁隗接过战报,细细看来。

    ”如此说来,我等应该准备一下,前往谷城,劝降那良家子去了!“袁逢捋着胡须,一脸得意说道。

    ”周阳慎言!“袁隗轻声斥责道,”小皇帝不足为虑!老夫现在反而担心的,是这董仲颖!“

    ”董卓?“袁逢蹙眉,不解道:”董卓有何可担心的?大哥既然能招他来洛阳,捧他上位,自然也能让他滚回西凉去吃沙子!”

    “想不到这董仲颖竟然能够劝降得了韩遂、马腾反贼,实力暴涨至此!二十万大军啊……”袁隗放心战报,揉了揉眉心,“老夫现在有些怀疑,招这位西凉猛将进京,是否会失策啊~”

    “哎~大哥无须担忧!董卓一介武夫,就算骄横一点,还能翻了天?想那何进,想那十常侍,哪个不是骄横毒辣之辈?现如今,不全都老老实实躺进了土里吗?”袁逢满不在乎道。

    “但愿是老夫多虑了啊~”袁隗低声喃语道。

第二百四十章 李儒献计() 
这一次,在汉帝刘辩的亲自邀请之下,司徒袁隗,不,现在已经进封为太傅袁隗,领着圣旨,抱恙前往谷城,说降董卓!

    谷城外,凉州军大营,中军帐,董卓正与军师李儒商议大事。

    “明日,太傅袁隗即将抵达谷城,劝某退兵!文优,你怎么看?”董卓看完袁氏送来的密信,将他递给了李儒,瓮声瓮气地问道。

    想当初,董卓就是接到了袁隗的密信,才下定决定,起兵于陇西之地,入洛阳清君侧。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大汉如今竟然虚弱到了如此的地步。在击溃卢植的中央军之后,董卓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当然,这其中不乏袁氏力量的配合。比如那个函谷关副将李肃,就是袁氏送给自己的内应。

    随着战事的节节顺利,董卓的野心入春草一般疯狂生长!假如起兵陇西的时候,他的目标还只是封个乡侯,领个卫将军的实职,那么现在,他已经将眼光盯上三公之一的太尉。或者说,并列与三公的大将军,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李儒看完密信之后,嘿然一笑道:“太傅此次匆匆前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洛阳实力不足以抵挡主公的前进的脚步。第二,小皇帝与太傅都着急了,因为主公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

    董卓闻言,咧嘴一笑道:“当不了忠臣,当一个让皇帝害怕的权臣似乎也不错!不过,明日太傅一定会再提废帝之事,本将该如何拒绝?”

    “拒绝?主公何须拒绝呢?”李儒在一旁幽幽说道。

    “哦?文优有何妙计?速速道来。”董卓眼前一亮,知道李儒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有好的计谋。

    “回主公之前,下官需要先问主公一个问题,请主公如实回答。”李儒郑重道。

    “有何问题,文优只管问来。”董卓爽朗道。

    “吾先前在凉州时,曾与主公谋划,依靠袁氏,不外乎袁氏能给加官、进爵、封地,将军手握重兵以待时机,以图大业。然则相爱,吾观洛阳之状况,这时机恐怕就在眼前。不知主公是准备按照原来稳妥之计,步步推进,还是想趁乱而起,一步登天呢?”

    “何谓一步登天?”董卓细长的小眼睛精光闪闪,不停地转了起来。

    李儒一指手中的密信,森然道:“既然要做恶人,主公不妨做绝一点!假意同意退兵,以废立皇帝需要护卫为由,带领五千甲士入洛阳!一旦进入洛阳,立即控制全城!洛阳既入主公之手,就连袁氏,也需要看主公的脸色行事!”

    董卓闻言,脸上一条条的横丝肉都红彤彤地闪亮了起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此计甚合我意!只是洛阳尚有数千兵马掌握在五官中郎将吕布手中,该当如何?”

    “主公不必担心!吾观那吕布,先事丁原,后投何氏,现在效忠皇帝,非忠义之辈。主公只需暗中遣人结交吕布,送之以厚礼,许之以高官,那吕布必会动摇。若吕布想要做那忠诚义士……主公身后的二十万岂是吃素的!”

    董卓一愣,击节交好道:“就这么办!给这吕布送什么礼物合适?”

    “武将者,所喜好者不外乎一柄趁手的神兵利器,一匹善跑的宝马良驹。所贪者,不过爵位、美女、财富。”

    “唔~”董卓点点头,同意李儒的意见:“何人游说合适?”

    “原函谷关守将李肃可为使!其与吕布同为并州五原人,有同乡之情。且曾为太傅袁隗之人,吕布必定以为主公与袁氏乃一条船上之人……”

    “善!来人!着李肃带本将之密信,将本将的坐骑赤兔,并黄金百斤,一并交于吕布。并许诺,有我董某人位列三公之日,必少不了他吕奉先!”

    李肃领命,快马赶往洛阳城。

    第二日,在谷城外,太傅袁隗会见了前将军董卓。

    董卓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杀佞臣刘洪、刘备,还天下一个太平。第二,加封太皇太后董氏、骠骑将军董重,以慰其在天之灵。

    当然,董卓的这些理由都是瞎扯。因为董卓起兵之初最大的理由,袁氏复起的目的已经达到。刘洪与刘备,一个已经罢官在家、另一个被他打得不知所踪,杀与不杀,哪里还有什么区别?至于太皇太后董氏、骠骑将军董重,不过是董卓抬高血缘身价,攀附的亲戚。

    因为古人讲究师出有名,更何况是起兵对抗朝廷这种大事,必须要有喊得响亮的口号。

    汉帝刘辩一看董卓这些要求,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还暗自庆幸董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骄狂!

    事实上,董卓只是收起了爪牙,静待逼近自己的猎物。

    董卓本来要求携带五千凉州骑兵入京,被太傅袁隗否决。董卓以不安全为由,拒不入洛阳。最后经过妥协,汉帝刘辩拜董卓为光禄勋,允许其携带三千精锐入洛阳,所属人马充实为左中郎将、右中郎将和虎贲中郎将。

    刘辩天真地以为,有五官中郎将吕布、羽林中郎将鲍鴻坐镇,其可以用皇帝的名义慢慢得到董卓系三位中郎将的效忠。

    董卓令女婿牛辅为主将,华雄、张济为副将,统领二十万西凉大军退回函谷关以西的长安地区驻扎。自领李儒,郭汜,李傕,樊稠三将并三千西凉精骑进入洛阳城。

    一时之间,董卓的凉州军,吕布麾下的中央军,洛阳城内呈现两强鼎立之势。此外,执金吾丁原麾下的原并州军算是一只力量,可惜并不强大。

    当天,因为天色渐晚,太傅袁隗并未领着董卓去觐见皇帝。而是在太傅府内摆下了酒宴,邀请朝中大臣前来赴宴。等第二天,再领董卓上朝。

    如今的洛阳城内,袁氏一门两公,权势最大。而那董卓,以清君侧紧逼洛阳,最后也拜在袁太傅的威名之下,更增添了袁氏的风采!

    执金吾丁原曾经与董卓平起平坐,却因为抱错了大腿,何进短命,丁原夹在皇帝,三公势力的中间,左右不是人。虽然今天得到了袁氏的邀请,但心中并不快活。坐在酒席当中,闷闷不乐的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却听董卓开口道:“诸公可知,卓冒死清君侧,却是何故?”

第二百四十一章 屠刀见血() 
坐在首席的袁隗当下一愣,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五官中郎将吕布顺势问道:“哦?难道光禄勋大人别有苦衷?”

    董卓长叹一声道:“实不相瞒,卓乃太皇太后董氏族侄。太皇太后遇害之前,曾密诏于卓。言先帝曾有旨意,欲由陈留王继承帝位。可惜当时外戚势大,朝中又有刘洪、刘备等奸佞助纣为虐,先帝的旨意传不出内宮……天子乃天下之主,无威仪则不可以奉宗庙社稷。当今圣上懦弱,陈留王聪颖,当为明主。此乃太后懿诏,我欲请诸公见证,行废立之事,可否?”

    说着,董卓身后的李儒呈上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太后懿诏,传递下去。

    所有人都惊住了……包括袁隗!

    谁也没有想到,董卓会在袁隗的酒宴中提起这件事情。不由得一个个心中惶恐不安起来。纷纷看向袁隗,此事究竟是不是袁隗授意?

    袁隗心中也是万般无奈,他的确授意过董卓,就连这份太后的懿诏实际上也是袁隗命人暗中递交给董卓的。但废立之事,明面上,袁隗是不想沾染的。故而招来了董卓,将董卓推到了前台……

    太后懿诏传入手中,看了几眼,确实是真的。但懿诏为真,并不代表诏书中所言的改立皇子协为帝的事情为真。在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