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147章

帝国海权-第147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英国人则开始有些担忧。

    法国人反应过激自然是有理由的。法德可是世仇,虽然近几年德国人在欧洲事务上比较低调,因此双方的关系并没有恶化,但是要说好转那也是绝对没有的。法国国内的仇德势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让他们安安静静别来给政府添堵的。

    而只要这些家伙还存在。德国人就还是把自己那庞大的陆军堆在的西部,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关系怎么好的起来。也因此,法国人在自己的边境建立了一系列要塞群,不过现在看看,貌似自己那些坚固的要塞好像不是很靠谱了嘛。

    从德国方面发布的一些数据来看。这些大雪茄能够带着最少5吨炸药(这个时候还没有炸弹这个概念),飞行数百千米,然后在1000米以上的高度丢下来。按照那些该死的德国佬的性格,这个数据只会更大不会更小,那么自己的要塞根本不够硬啊!

    这个发现让法国人坐立不安,要知道我们法兰西才是飞艇技术研究的先驱啊!现在被该死的汉斯先搞出这么可怕的东西,这怎么能忍?!

    不过高傲的法兰西人表示,我们有悠久的飞艇研究历史,有着雄厚的技术积累,我们绝对不需要找那些讨厌的德国佬。向他们低头,我大法兰西完全可以自己造出不下于,不,是绝对比那些德国佬更好的飞艇嘛!

    法国人第一个先掉进坑里了,可喜可贺。

    英国人的反应可比法国人缓和多了,虽然现在英德之间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德国人仗着拥有地中海港口这一便利条件,在向外输出的商品成本上大幅降低,加上德国人的商品不得不承认比英国人的东西更好,这挤占了英国人的市场。

    英国国内的资本家对此不满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但是两国政府之间现在看上去还是一团和气的。

    德国人在欧洲事务上尊重英国人的意见,那么我大英帝国施舍你们一点友好还是可以的嘛。

    不过飞艇这种东西的出现让英国人开始意识到,强大的海军貌似并不能完全保护伟大的大不列颠远离攻击了!原本对英国人来说宛若护城河一般的英吉利海峡现在已经不能在成为自己的屏障的时候,英国人有些急了。

    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是对此极为关注的。作为首相的他很清楚,现在德国人拥有了这样的一种新技术,并且现在德国人的国力正在蒸蒸日上,把事情往最坏的地方去想总是没有坏处的,尤其是英德关系早已没有以前那样和谐的情况下。

    无论如何,防患于未然总是有必要的。因此索尔兹伯里找来了第一海军大臣乔治?戈申和第一海务大臣弗雷德里克?理查兹。

    “对于德国人的那种巨型飞艇。它们有没有威胁到帝国的本土的能力,这种技术对我们来说有没有价值,我们能不能够造出类似的东西?”索尔兹伯里对着海军大臣和海务大臣一下子就抛出了好几个问题。

    海军大臣乔治?戈申是搞经济出身,虽然担任海军大臣期间对海军建设颇为支持,但是技术和军事并不是他的强项,因此回答索尔兹伯里问题的是第一海务大臣弗雷德里克?理查兹。

    “侯爵阁下,对于这种飞艇的具体情况我们并不清楚,但是我们已知的是,这种飞艇能够从斯图加特飞到柏林,然后再返航,德国人公开的信息是飞行速度80千米每小时,载重量5吨,飞行高度2000米。

    从数据上的确是能够威胁到我国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几个问题,首先德国人的这次展示并没有携带载重,因此我认为如果携带5吨载荷的话,这种飞艇的飞行距离应该会有所缩减,飞行高度也应该没有那么高。

    其次,德国人公布的速度数据是平均速度,但是飞艇这种物体很容易受到强风的影响,逆风状态下也应该是达不到这个速度的。

    考虑到德国和我国之间的距离,我认为德国人想要用这种飞艇在实战中对我国造成威胁是很困难的,当然我认为这种技术的继续进步是必然的,不过现在来看它们对我国没有威胁。” 弗雷德里克相当可观的评价到。

    听第一海务大臣大臣这么一说,索尔兹伯里稍微有些放心,不过弗雷德里克立刻话锋一转就将索尔兹伯里继续给弄紧张了起来:“虽然德国离我们较远,因此这种飞艇威胁不大,但是法国人想要用这种飞艇越过英吉利海峡来攻击我们的话对我国的威胁还是很大的。”

    “法国人又没有这种飞艇,我们应该不用担心。”戈申在一旁说到,这句话索尔兹伯里还是比较认同的,所以听了以后点了点头。

    “阁下,虽然法国人现在是没有,但是我们并不能判断法国人以后也没有。法国是飞艇研究的先驱,最早的可控飞艇也是法国人制造的。他们有着足够的积累,也许以前他们无法认识到飞艇的价值,因此没有太大的进展,但是德国人现在给他们指明了方向——飞艇是可以造成这样的!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信号!”

    作为海务大臣的弗雷德里克是个真正的军人,他可不管英国和德国之间的什么经济摩擦,现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头号敌人就是法国人,这一点不变,他就绝对会强调法国威胁论。

    至于德国人的什么《海军法》,弗雷德里克根本没放在眼里,在德国人通过海军法后,皇家海军就进行过分析,33艘战列舰的舰队规模看上去的确庞大。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对皇家海军来说威胁并不大,德国海军现在只有战列舰10艘,在建造的还有4艘。对于现在拥有32艘战列舰,12艘在建的英国皇家海军来说根本不够看。

    而接下来的19艘战舰的建造计划长达10年,也就是每年开工2艘战列舰的水平,也跟不上皇家海军每年3…4艘的开工速度。

    另外德国人还要兼顾地中海,因此可以在北海作战的德国海军也不过就是24艘的标准,因此德国海军的实力根本不值一提,这种程度的扩军对皇家海军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注1),所以我们现在只要专心的黑法国人和俄国人就行。

    正因为有皇家海军的这种判断,也才能让索尔兹伯里还能慢悠悠的询问这种东西对英国有没有威胁,而不是立刻火烧屁股一样的叫嚣要找出反制的办法并且给德国人“一点教训”。

    “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索尔兹伯里询问到。

    “我们可以向德国人购买这种技术,然后进行研究,无论是寻找反制的方法,还是用同样的办法来收拾法国人都是有利的。” 弗雷德里克回答到。

    反正英德关系现在还不错,直接买现成的最方便了,料想那些德国人也不会拒绝大英帝国的请求。

    索尔兹伯里想了一会,点了点头:“可以,我们会尽快和德国进行沟通的。”

    英国人也掉进坑里了。(未完待续。)

    PS:  注1:历史上德国人是准备在6年内在北海部署19艘战列舰,英国人表示可以接受,所以我这里估计10年内部署24艘战列舰也许对英国人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

第203章 卡普里维的离去() 
对于能够继续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英国人的动作从来都不慢,仅仅2天后,英国人的订购意向书就出现在约亨的办公桌上了。英国人还特意保持了购买行为的非政府性,出面求购飞艇以及全套飞艇技术的并非英国政府或者英国军方,而是和HK公司在马克沁机枪上有过合作的维克斯公司。

    虽然维克斯公司是以商业上的名义来求购,不过约亨知道这必然是英国政府的授意,要知道维克斯公司凭借着维克斯机枪已经成为了英国陆军的重要供货商,像飞艇这样的装备被一个军火公司掌握之后,肯定是优先向本国军队进行推销。

    而飞艇这种玩意可不是步枪,维克斯公司这种武器生产商在硬式飞艇刚刚面世没多久的情况下就来购买全套生产技术,这种大手笔可不是现在的维克斯公司能玩得出来的。要是放到一战后成长起来的超级军火帝国,约亨到还会稍微怀疑一下,现在?没有政府和军方的影子在后面怎么可能?

    不过硬式飞艇本来就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坑人,有人买,那么当然卖,约亨大嘴一张,一艘完整的木质框架飞艇3万英镑,如果是木质框架飞艇的散件,那么2万英镑。想要全套技术也可以,购买5艘木质框架飞艇外加15套散件,我赠送全套技术。当然这只是飞艇的技术,BMW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咱们另算。

    约亨这个价开的够黑,飞艇最贵的部分就是铝合金框架和氢气的提炼,然而木质框架省去了制造铝合金框架的昂贵价格,而出售散件则又免去了提炼氢气这一个花钱的步骤。就这样还给英国人开出这种价格自然是能从中大捞特捞一把,而BMW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同样可以狠狠的敲英国人一笔。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原本用来建设航空技术实验室的基础建设以及前期技术研究所投入的资金全给赚回来,而且实验室也会用更多的研究资金进行进一步的技术深化,这样以保持自己在该领域的技术继续保持领先。

    晚卖不如早卖,硬式飞艇的技术说简单并不简单,但是要说难,倒也不是太难。尤其是像英国这样有着强大工业以及研发力量的国家。德国人给他们指出了方向,他们要是下决心集中力量进行研究,想要做出差不多的东西也就2…3年的事情。

    到那个时候自己再想将飞艇卖个好价钱估计就不那么容易了。而且BMW的汽车现在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不是什么稀罕货了,约亨有理由相信。BMW的发动机早就被各国的研究机构拆的七零八落,彻彻底底从里到外研究个遍了。

    虽然现在在市面上流通的大都是20马力左右的小功率发动机,高档型号的汽车的发动机也不过40马力,但是对于欧美各国来说,只要把你的基本原理给摸透了依葫芦画瓢搞出还能用的内燃机也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那么到时候在发动机这块,也同样很难有足够吸引人的东西了。

    当然在BMW的内燃机研究团队里,更小巧,更轻便,更强劲的发动机也在研发当中,这玩意如果拿出来也基本能闪瞎一票狗眼,但是这种玩意是绝对不可能卖的,甚至是不能让人知道的。

    所以,现在出售飞艇技术,也就是赚个快钱。当然约亨也不会那么痛痛快快的让英国人得偿所愿的。因此指示航空技术实验室回复维克斯公司。交易我们当然做,但是交货速度估计要对你们说抱歉了。

    我们现在产能不足啊,你看,我们现在一个月只能组装出1艘飞艇,如果只是提供散件我们每个月可以提供2艘,就算我们现在将实验室里两艘快完工的优先提供给您,全部20艘交货最快也要1年,全套技术也必须在完全交货后才能移交给贵公司,您这边只能先等着。

    约亨倒是不怕英国人在这1年内就能取得重大突破,自己的硬式飞艇的内部框架和之间的张力线所需要承受的的应力的计算就需要上百人的技术团队进行2年左右的计算才能完成。英国人想要自己搞那进展绝对酸爽。

    德国人有礼有节,维克斯公司只能乖乖接受,然后坐等德国人交货。不过英国人也不是干坐着,在等待的这个时间段里。英国人也开始建立自己的飞艇研究团队,准备之后飞艇交货后将其里里外外研究个透做准备。

    40马力的发动机制造技术连同一条生产线一起出售,两笔生意一共能为约亨带来近百万英镑的收益。这些收益会继续投入新技术的研究中去,产生的良性循环是约亨愿意看到的。

    尤其是对飞机的技术研究的投入,的确,现在BMW能提供的60马力发动机已经远远超出历史上莱特兄弟的那架飞行者一号的个只有可怜的16马力的发动机了。但是问题是虽然功率大了,但是重量也高了。

    功重比较低的情况下,作为飞机发动机依然不是那么合适,虽然在制造了不少木头架子积累了大量滑翔机的飞行数据,但是想要依靠飞机自身的动力进行飞行,估计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但是根据BMW的研究进度来看,约亨应该不需要等待太久。

    不过1899年上半年传来的并非都是喜讯,帝国首相卡普里维在6月6日因病去世,享年68岁,虽然与历史上不同,卡普里维度过了自己的68岁生日,但是依然没有能够摆脱命运的惯性。

    在任9年,作为帝国第二任首相,和皇帝腓特烈三世关系良好,深得器重的卡普里维,虽然没有前任俾斯麦那样有着辉煌的成就,但是在帝国经济和工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有着杰出的贡献,而且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以德国实业巨头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和工业容克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利益结合体和政治力量。

    而这一股政治力量在帝国的政坛开始拥有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为帝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政策的推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并且在他的任上,德国也取得了外交、殖民对外贸易的一系列成功,因此在腓特烈三世的授意下,为其举行了极为隆重的葬礼,向这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首相的致敬。

    卡普里维去世后,帝国需要一位新的首相,原本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亲王是非常合适的接任人选。然而刚刚接手国防部没多久的亲王殿下要是一离任,国防部又交给谁管?德国可不是政坛一团乱的法国,尽可能保持人事变动少也是维稳的重要一环。

    最终腓特烈三世决定让外交大臣阿道夫?赫尔曼?马沙尔?冯?比伯斯坦担任新的帝国元首,而他原本的外交部长的位置则由伯恩哈德?海因里希?马丁?冯?比洛接任。

    在约亨看来这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原本应该在历史上与1900年担任帝国首相的比洛和自己的下属的位置正好掉了个个。不过约亨对这个变化乐见其成,因为比洛是一个反对帝国海军扩军的家伙。

    这个在历史上认为自己可以成为第二个俾斯麦的帝国首相一方面推行向外扩张政策,另一个方面却和俾斯麦一个调调的认为帝国不需要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