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鉴宝风云 >

第61章

鉴宝风云-第61章

小说: 鉴宝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坏哥,你这是?”

    “店铺是盘下来了,但店里只有那么几件假瓷器,你拿着这些钱想办法弄点像样点的古玩,到时候咱们开张,我也趁着这些天养好腿,然后开店。”

    郝坏本想自己解决店铺货源问题,可现在腿还没好,虽然有影子推着,可总该是麻烦,所以他暂且将任务交给了小鸡男。

    “坏哥,我知道了,那我们店铺的定位?”

    郝坏明白小鸡男的意思,所以他暂且将店铺定位,定为了瓷器也就是专做瓷器的店铺,这样一来,以后捡漏的其他文物和和赌石来的东西立刻变现,瓷器就放到店里经营。

    “坏哥,我还是怕我完不成这么艰巨的任务,毕竟淘宝捡漏可不是我的专长。”

    郝坏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小鸡男的肩膀:“大胆干吧,钱在你手上我放心,胖子在过十天半个月就能出院了,到时候我腿上的石膏也就卸了,我们兄弟三人一起干。”

    小鸡男得到指使后,也笑了,随后转身走出了房间

    整整半个月,郝坏在家里养伤,影子一直细心的呵呵,而他也得知唐菲儿进入到了地质大学,并且一有时间就来看他,两个人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影子和邢美琪而疏远,因为郝坏坚持着最初的那份承诺。

    邢美琪有时间也会来看郝坏,而且有几次还跟唐菲儿撞在了一起,两人因为有了上次庆祝接下的“梁子”,所以也是互不相让。但邢美琪并没有退让,她也再次明确了对郝坏的追求,不愿意放弃心中唯一爱上了的男人。

    戴妖娆自从上次就一直没有出现过,不知道为什么,郝坏有几次还想起了她,上次盘店时候她大姐姐般的作风也让郝坏颇为感动。

    这天中午,郝坏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着喜剧电影,一个桥段让他不免开怀大笑起来,刚刚填进嘴里的香梨也被吐出了大半。

    “嘟嘟嘟”手机响起,郝坏笑着接通了电话,但电话另外一头的小鸡男却是满嘴的苦涩。

    “坏哥,出事了,你赶快来看一下吧?”

    郝坏收起了一脸的笑容,随后叫来了影子,由她负责开车直奔潘家园古玩市场。

    影子推着郝坏刚走到店门口,便看到了小鸡男已经等在了店铺门口,门口更是放着一杆扁担和两个大竹藤编制的大特大号的大框。

    “这是怎么回事?”郝坏问了一句,随后店里传来了李墩儿的声音。

    “老坏,你可来了。”

第126章 外销瓷() 
“胖子,你怎么也在这里?”

    郝坏见李墩儿也在,不用想也明白是小鸡男叫他来的,但还是担心他肚子上的伤口。

    “哈哈,小鸡说有事,我能耽误吗。”李墩儿听郝坏让自己赶紧回医院,伸手使劲拍了拍浑圆的肚子,哈哈大笑道:“老坏,我可是好了,这都养了半个多月,都把我憋坏了,你就让我透透气吧。”

    郝坏笑了笑,也没有在催促李墩儿回去养伤,可门口这两个大竹筐可真就让他猜不出是怎么回事,当然就算李墩儿安然无恙也不可能用这东西锻炼身体。

    李墩儿小心的看了看左右尤其是对面甄小仁的店铺,随后对郝坏道:“坏哥,里面说吧,外边不方便。”

    郝坏自然明白小鸡男的意思,随后立刻让影子将自己推进了店内,而店里的沙发上正做着一个五十岁上下,满身泥泞的中年男子,看样子是个典型的憨厚农民。

    “他这是?”

    郝坏刚刚说话的时候,农民也看到了他,刚刚就听小鸡男说叫老板过来,而他也看出了郝坏就是老板,随后他赶忙站了起来,看样子有些拘禁,也许是因为身上的衣服过于脏乱了一些。

    “您做着,不用站起来。”郝坏很客气的露出了笑容,并让店里的小伙计又是倒水又是递烟,这自然也是做生意的一套手段。

    郝坏趁着小伙计和男子献殷勤的时候,对小鸡男小声道:“是不是来出货的?”。

    “老坏,还是你够聪明,如果不是有大主顾,小鸡一个人就做主了,还能把我和你都叫来。”

    李墩儿说话间,从身后拿出了一个白色底色的小瓷碟子,看起来就是一个餐具的样子,而上面的图案更是有意思,那明显是个外国女人的样子。

    郝坏心中纳闷为什么中国瓷器上会出现“洋鬼子”的图案,但他可刚要用手去拿,影子便开口了。

    “外销瓷。”

    郝坏第一次听到“外销瓷?”这个名词,他也不清楚这到底是一种瓷器的名称还是什么。

    影子看出了郝坏的疑问,并开口讲述起了他所知道的有关外销瓷的历史。

    说起“外销瓷”就要先提一下英语中的“a”一词,这个其实大家都非常清楚,他就是我国的英文名,当然他还有另外的一种解释,那就是“瓷器”。

    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不但征服了古时候的国人,更是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赏,所以操英语的国家干脆就把“瓷器”当成了我国的同义词,我国也由此博得了“瓷国”的美誉。

    中国瓷器作为中华民族宝贵历史遗产之一,其发明要比国外的瓷器烧制技术早了一千多年。并且从唐代开始就向国外大量的输出,比如出口到了当时的“朝鲜”、“弹丸岛国”、“菲律宾”、“泰国”、“印度”、“伊朗”、“伊拉克”、“埃及”和“东非”等地。

    十四世纪以后,中国瓷器已远销到了世界各地。我国古代瓷器外销的途径有陆路和水路两种。其中的水路运输又分为东南亚和西亚、东非两条线路。

    陆路主要是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送瓷器的,而位于亚洲西部“波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就是中转站之一。

    中国和伊朗两国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历史比较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大概从公元7世纪起,中国瓷器便随同丝绸,一起沿着这条古道运往到了西方。

    在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时期,曾有过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国王收藏了一只精美绝伦的中国瓷盘,有一天被管理者不小心打碎了。

    管理者知道国外对那盘子的喜爱程度,所以不敢大意,暗中派人到中国去买一只同样的瓷盘,以便交差。很快,两年过去了,派出去的人却迟迟没有回归。

    国王最终还是发现了心爱之物被打碎的事情,大怒之下,将管理者被毒打一顿,并没收了全部财产。后来皇帝决定发还给他四分之一被没收的财产,并给他五千里拉钱,要他出国去寻找类似的瓷盘,找不到就不准回国。

    这个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波斯国王那里找到了类似的盘子,并且花了一笔巨款说服波斯国王将盘了卖给了他。他才终于得以回到自己的国家,与家人团聚。

    据说这位国王就是印度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阿巴斯大帝”。他有一个嗜好,这就是特别喜爱中国瓷器。只要是比较高级的中国瓷器,就非搞到手不可。

    “阿巴斯大帝”继位之后,随着国力的增强,和中国的贸易不断扩大,于是大量精美的中国瓷器便落到他的手里。

    “阿巴斯大帝”在阿尔德比勒建造了一座中国瓷器陈列馆,并将自己珍藏的一千多件中国瓷器摆放在那里。有趣地是他在每件瓷器的底部,都刻上阿拉伯文“高贵而神圣的奴隶阿巴斯奉献给沙法维寺”。

    中国瓷器外销的最主要途径,当然还是海上的“陶瓷之路”。据史料记载,自唐代起我国政府就相继在广州、宁波、泉州等地设置市舶司,专管对外贸易。

    近年来,在红海附近的科塞尔、尼罗河上游的底比斯、库夫特、开罗近郊的福斯塔遗址等地,都发现有大量中国瓷器。其中,福斯塔遗址出土的遗物特别丰富,不仅有“唐三彩”、“越窑青瓷”,而且还有“邢窑白瓷”、“元青花”、“长沙窑青瓷”等,仅碎片就达一万余片之多。

    宋代中国瓷器运销到国外的数量大增,陶瓷贸易进入一个繁盛期。

    李墩儿听影子讲述时,一双眼睛都大了,他对瓷器非常喜欢,但远远没有影子那样的专业,这让他不禁开口道:“我的天,影子,你怎么对这些东西这么了解,就好像在背诵教科书一样?”

    “没什么?我脑子里有就说了出来。”影子随口说了一句。

    “坏哥,没想到影子嫂居然这么牛。”

    “小鸡,虽然你李哥我没有影子那么厉害,但我也算半个瓷器专家,你这么说话,我可不爱听了。”

    影子的话本没有说完,见抢了李墩儿的风头,也不在说话,而是摇了摇头,大有让李墩儿继续后面没有讲完的意思。

    郝坏对古玩知识非常喜欢,所以也不免对李墩儿道:“胖子,到你装逼的时候了。”

    李墩儿大笑了几声,随后道:“好,那就让我讲讲。”

第127 拒绝河淘宝() 
李墩儿讲述了前些年我国打捞的“南海一号”,那是我国南宋时期的一艘沉船。

    南宋时,由于疆土被吞并了大半,朝廷财政越发的困难,国外贸易就成了国库的重要收入来源。随着对外贸易地快速发展,当时来我国通商的国家多时达到了几十个。

    为防止钱币流出海外,南宋继唐代关于钱币禁止输出之后,又做出了凡买外货须以丝帛、锦绮、瓷器、漆器等为代价交换的规定。这样一来,宋代瓷器就源源不断地输出海外,有的更是远销到东非一代国家。

    由于欧洲离我国较远,所以最早出现在欧洲的瓷器并不是直接从我国运去的。

    大多是通过波斯、埃及等国传运去的,有的甚至是通过地中海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贩运。

    由于阿拉伯商人卖给欧洲人的中国瓷器数量很少,因此,传到欧洲去的中国瓷器多被看作无价之宝珍藏起来。有的中国瓷器甚至被欧洲贵族用金、银等镶嵌起来。

    公元一五一七年,葡萄牙的商船第一次驶入我国,就此,葡萄牙也成为欧洲第一个同中国进行直接贸易的国家。自此,先前最远只运到地中海和东非海岸的中国瓷器,便直接登陆到了欧洲。

    中国陶瓷的美名在欧洲影响深远,欧洲贵族热衷于中国的瓷器,以致在漫长的几百年里,都以拥有中国陶瓷为荣,以陈设中国陶瓷为时尚。

    有一本叫葡萄牙王国记述的书中就曾这样赞美中国瓷器:“这种瓷瓶是人们所发明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比所有的金、银或水晶都更为可爱。”由此可见,瓷器在当时的欧洲是贵重的奢侈品,它的价值同于黄金,一般人是无法问津的。

    法国曾有一首诗,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中国优美的瓷器传到欧洲的过程。

    “去找那种瓷器吧,它那美丽在吸引着,在引诱着我。它来自一个新的世界,我们不可能看到更美的东西了。它是多么迷人,多么精美,它是来自中国的产品。”

    由此可见,中国陶瓷能在西方变成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精美的外销瓷功不可没。

    郝坏听了李墩儿的话,想了想道:“难怪那碟子上的图案怪怪的,弄了半天有可能是欧洲风格?”

    郝坏说的没有错,其实外销瓷可以简单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国式样、中国题材,但属于外国风格。第二类是中国式样、外国题材,或者外国式样、中国题材。

    第三类是外国式样、外国题材。这听着似乎有点儿像绕口令。其实按今天的说法,它们都属于“来样加工”。

    郝坏自然对这些还不了解,在影子和李墩儿的简单的介绍下,也大概明白了。

    “影子,我知道你对古玩鉴别很在行,那你给这小碟子估个价吧?”郝坏自然对那小碟子的价格产生了兴趣,想来包括自己在内的四人中影子的专业知识应该是最好的一个。

    “价格也就在一万块左右。”

    郝坏禁不住说了一句:“不会吧?说的这么热闹,才一万块?”

    “任何古玩类的定价都要从完整程度,存世量,和工艺等等方面评判,而这碟子显然是康熙时期外销瓷风格”

    影子的介绍下,郝坏才明白,原来,清朝是中国海上贸易最大化时期。康熙二十三年开放海禁,我国沿海几个地方可以对外开展贸易。

    从此,中国瓷器开始了大量出口,主要销往欧洲。据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的统计数字,仅他们一家地每年运往欧洲的瓷器就达三百万万件。所以存世量不少,而且眼下的这只碟子显然不是什么外销瓷的精品,所以只有一万块的价格。

    影子的话彻底让郝坏失望了,可转念一想虽然小鸡和李墩儿都不是科班出身,但李墩儿可是个土夫子出身,对瓷器的了解也算不错,他们二人不可能为了几千块的东西把自己给叫出来。

    “小鸡,我不会相信你会因为万八千的东西叫我跑一趟?”

    李墩儿听了郝坏的话后,露出了一脸诡异的笑容,随后看了也是满脸笑容的小鸡男一眼,挑了挑眉对郝坏道:“万八千不假,但如果是一百二十只呢?”

    “一百二十只?”

    郝坏差点从椅子上做起来,他也终于明白了门外那两个大框中装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按照一万算的话,那一百二十只外销瓷最少也是一百万的价格,这就不单单是一百万的问题,而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古瓷。

    古玩之所以有收藏价值一来是因为其精美,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它的稀缺,虽然是存世量不少的外销瓷,可突然一下子出现一百多只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足够让郝坏震惊一下。

    “别的别说,先把那东西弄进店里,被让其他人看到。”

    郝坏最不想让甄小仁闻风而来,上次自己侥幸赢了他一局,他肯定憋着劲要找回颜面,所以这件事不能让他知道。

    “那东西死沉死沉的,一件一件拿又怕人认不清,所以我们也没敢动。”小鸡男自然明白郝坏的意思,可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郝坏看了一眼农民男子,看他累的样子也清楚他是没有了力气,估计也是远道而来,此时让他去扛估计也不可能。

    “笨蛋,找十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