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百工匠心 >

第60章

百工匠心-第60章

小说: 百工匠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印谱,乃胡经精心收藏,逃难都不忘随身携带,可见其珍贵程度。现在自己的篆刻水平也登堂入室,这份印谱加上几十枚印章简直就是最佳副本,老天爷故意送来让他刷经验!

    先把田黄冻收起来,跟封门青和桃花冻放在一起,现在四方印章已经得到三枚,只差一方鸡血大红袍就能全部收齐。

    然后是胡经印章,之所以能发现线索,就是因为金手指的缘故。胡经制印水平之高不用说,最厉害的还是仿古技术,很多都是独门秘技。

    一个真正全面的书画家,必须通晓书法、画法、篆刻,近现代如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等。不仅精书画技法,而且自己也会篆刻印章,更不用说古代名家大师。

    印文粗细,边框宽窄、破损,印迹清晰与模糊,都是鉴定的主要因素。一方印章初用和久用必然不同,初用印章,字迹会清楚,用久后,清晰程度会发生变化。

    此外印泥的好坏、浓淡、干湿,也会使印章钤盖后产生变化。边框的宽窄与盖印时的用力和下垫物有关,有时会产生宽窄不同的变化。

    清晰程度与使用印章的人的手法也有关系,有人盖印用力大,有人用力小,有人稍加摇晃,效果都有微妙差别,长期习惯下来,就是鉴定真伪的决定性因素。

    一幅古画印章的颜色,虽然可能鲜艳,但总会有饱经岁月、历尽沧桑的变化,颜色会变得浑厚而沉着。

    书画的印章必须与时代风格相一致,否则必然是赝品,好像如清中期以前的书画作品,绝不可能出现甲骨文字的印章,这是基本原理。

    书画至风雅,亦必以印为重。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

    不光如此,高手作画,有时候连印章位置都考虑周全,甚至把它作为一种另类艺术装饰。

    比如齐白石有张荷花倒影图,夏日池塘水面上荡起粼粼波纹,半开的荷花倒影在水中,小蝌蚪争相戏影。

    一方“木人”朱红印章,正好钤在荷梗和倒影之间的空灵处。说明不仅题跋讲究,而且善于押章用印,使其与整个画面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明唐伯虎的枯槎鹳鹆图,画面上有一株蟠曲少叶的枯槎,栖着一只翘首鸣叫的鹳鹆,构图简雅,笔墨不多,右上方和左下方均为空白。

    右上方题诗两行,落款后押“唐寅”名印一方,黑红相映成趣。左下方空灵处补钤压角章两枚,与名章遥相呼应,形成对称,使构图稳而不板,静中有动。

    鲁善工拿起胡经印章,比对十钟山房印谱,两两参照之下,对篆刻有更深认识。特别是仿古,如何临摹出古人的精气神,才是精髓所在。

    一连看过几块,金手指都没有反应,就在拿起第五块的时候,突然眼前一花,再次进入幻境,见到胡经制印的全部过程,又一次得到高人经验值。

    “原来如此,经历岁月沧桑的金石作品,如果想要古意盎然,就人为的采取敲边,锥刺、磨擦等动作,使印面变得更加有剥蚀感,呈现古意。”

    鲁善工恍然大悟,比如手里这方吴昌硕的“破荷亭”,经过胡经处理,上边栏完全破掉,而下边栏几乎完全保留,固然有章法上的安排,但后期做旧也起到不小功夫。

    破上边是为透气,左右两边更是直接借边,使整个印面就像是一座亭子,意趣佳妙。

    鲁善工拿起刻刀和自己刻好的印章,轻轻敲击碰撞,这是胡经的秘技之一。用刀刃、刀角、刀杆或者专门的金属硬块,甚至用其他较硬印石,利用不同手法,敲打印章边缘。

    力度要适中,太轻不出痕迹,太重容易破碎,宜轻不宜重地慢慢敲打,从而达到仿古效果。

    然后把细砂、细盐、碎木屑等东西包扎起来,做成软布包扎起来的小锤子,用它直接锤打印面,磨擦印面印角。

    使新刻印面的边角不再锐利,变柔和,模仿多年使用过的痕迹,瞒天过海,掩人耳目。

    最后把印章放进木头盒里,里面在放上细沙,一天到晚不停地摇动,最后呈现出来天然的磕碰痕迹。反复按上印泥,阴干晾晒后,绝对以假乱真,天衣无缝。

第136章 待价而沽() 
    接下来的两天鲁善工闭门不出,全心研究胡经印章,通过金手指吸收心得,狂刷一大波经验值。

    不是每个印章都能进入幻境,可就算如此,八十多块也让他的篆刻再次提升一个大境界。不光是对历代名家的风格有深入了解,做旧水平更是一路飙升,直接变成高手。

    回头再看松石苍鹰图上的四方印章,暗自庆幸没有提前动手篆刻极品印石,否则绝对后悔。

    对于修复书画来说,很多时候做旧是一种必须手段,目的不是为造假牟利,而是完美重现古人的精神面貌。

    这次得到胡经的毕生经验心得,让他的篆刻水平再次飞跃,产生更深刻理解,各种刀法融会贯通,随心所欲,不亚于苦练多年的各路名家。

    可惜除去田黄冻以外,其他印章都是普通货色,能再次利用的寥寥无几。现在手里已经收齐三方极品,田黄冻刻白石之印,封门青刻齐璜,桃花冻刻三百石印富翁。

    只差一方鸡血大红袍,刻人长寿之印,四枚印章就能圆满,可惜……

    记得前几年南方发现一块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鸡血石,色泽红艳,形态似龙又似龟,故得名龙龟献瑞。

    来自桂林龙胜县,重达50多吨,属于鸡血红,这么大的鸡血石,不仅在国内,就是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有人估价两亿!

    到底真假没有亲眼看见不好说,不过鸡血石这几年也是一路飙升,数量越来越少,极品不比田黄差,也是印章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上等石材。

    上次自己问过杨兰杰,英古斋倒是有鸡血石,甚至还真有几块精品,可惜没有大红袍这种极品。

    已经托他打听消息,原本鲁善工不太自信,收藏圈很多时候钱再多也不一定能得到心头挚爱。毕竟能玩起极品的人都不差钱,很多甚至比自己有钱的多,自己这点身家在京城还真不值一提。

    不过得到十钟山房印谱后,情况大为不同,这可是光绪九年真迹,虽然只有十二册,但里面涵盖明清众多名家大师精品印章拓片,研究价值极高,毫不夸张的说,遇见合适的人,简直是无价之宝。

    放下印谱,鲁善工一阵轻松,原本是自己去求人,现在手里有筹码,嘿嘿,坐等别人来求自己吧!

    “什么?你有光绪九年的十钟山房?”

    鲁善工给杨兰杰打电话,把消息告诉对方,听声音都知道那边肯定大惊失色,马上挂掉,直接赶来。

    “杨哥,用不用这么赶?”

    不到五分钟,鲁善工听见咣咣咣的砸门声,开门看见气喘吁吁的杨兰杰,笑道:“直接跑着来?”

    杨兰杰瞪了一眼,赶紧关上门,二话不说拉着鲁善工就往屋里走,急切道:“在哪?快让我看看!”

    鲁善工嘿嘿一笑,对方如此反应更加肯定十钟山房的价值不菲,从柜子里拿出十二册,摆在杨兰杰面前。

    “真迹!”

    “居然真是光绪九年版!”

    “孤本!百年孤本啊!”

    杨兰杰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捧着十钟山房,双手颤抖着,许久才震撼道:“没想到有生之年能亲眼见到孤本现世,死而无憾!”

    鲁善工也坐下,有些迷惑道:“孤本?不至于吧?”

    “哎,老弟,你太小看传世印谱的价值喽!”

    杨兰杰恋恋不舍放下印谱,深吸口气,冷静下来道:“六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典籍作为重要标志文明的牌记,一直与文明社会并驾齐驱,见证着历史的冷峻和丰富。”

    “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对典籍的尊重程度,几乎成为对一个历史阶段的盛与衰的评判准则。”

    “然而随着朝代更换、天灾**,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有文献价值,还具有文物价值的古籍善本,更是觅足珍贵,变成世代文人一直无法忘怀的珍宝。”

    鲁善工点头认同,古人得到知识的途径很少,书对于文人来说是笔巨大财富,所以才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典故。

    因为版本出处的不同,收录文献的多寡,校检程度的精劣,印刷质量的高低,出版时间的早晚等等,就让古籍有足本与残本、精本与劣本、古本与今本、孤本与复本等方面的差别。

    杨兰杰还是忍不住,又把十钟山房捧起来,用手慢慢抚摩道:“清以前出版并存世的虽有不少善本,可大多被藏在国家图书馆或博物馆里,不可能出现在市场中。”

    “还有少数在海内外私人藏家手里,也轻易不会出手,所以市场上常见的大多为唐人写经、宋版残页、元明清前期古籍,可谓乏善可陈,难成系统。”

    “剩下大量是清中后期与民国书籍,更得让人沙里淘金,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像宋元刻本、明清以及民国成体系的精刻本都是拍卖场上的常客,墨迹本更是近年来最为抢眼的品种之一,大多是孤品,其中凝结古代收藏家毕生的心血。如果拍卖场上的墨迹本出自名家之手,自然会引起激烈争夺。”

    这点不用他说,鲁善工昨天也在网上做好功课,2010年12月10日,北宋唐垧致胡宗愈伸慰帖页以9128万在道明拍卖成交。

    2012年5月22日,佳德古籍善本专场上,一件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共16册以900万元起拍,经过近70次激烈叫价,传世孤本最终以6830万元成交。

    最厉害的是2013年6月,京城匡时拍卖上江南第一藏书家,顾氏过云楼将古籍善本推向巅峰,一百七十九种传世古籍最终成交价格达到2。1亿,其中失传千年的宋刻本锦绣万花谷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重现天日,引起巨大轰动。

    杨兰杰看着鲁善工稳坐钓鱼台的样子,知道对方也是行家,干脆开门见山道:“老弟给句话,要钱还是匀东西,只要有个条件,英古斋志在必得!”

    鲁善工摇摇头,笑道:“十钟山房我的确要出手,我要的其实杨哥已经知道不是?”

    “鸡血大红袍?”杨兰杰一愣,好像想起什么,随即苦笑道:“要说英古斋也算百年老字号,也经手过不少鸡血石精品,可大红袍……”

第137章 愿者上钩() 
    说到这里咬牙道:“如果老弟能让步,英古斋所有镇店之宝你随便挑如何?”

    鲁善工摆摆手,遗憾道:“不是我强人所难,而是大红袍对我有特殊意义,所以也是志在必得。”

    说完随手从桌上拿起两块印章,递给对方道:“善工堂虽然家传瓷器手艺,但我一直对篆刻有兴趣,这是游戏所刻两枚闲章,请杨哥指点一下。”

    “这……”杨兰杰接过印章,眼前一亮,赞叹道:“好刀法,好布局!”

    手上两枚印章,虽然石材普通,但所刻善工堂三个大字,刀法凌厉,布局和谐,章法自然有道,气势磅礴,隐隐透出自成一家的独特风格。

    “这是老弟你的手笔?”杨兰杰震撼道:“简直不亚于成名已久的篆刻高手,就连杨某都自愧不如!”

    鲁善工哈哈一笑,摆摆手道:“杨哥谬赞,这点水平何足挂齿,不过鲁某对篆刻也是痴迷已久,可想而知十钟山房对本人的吸引力,所以……”

    杨兰杰点点头,原本还有点小情绪,认为鲁善工不太给面子。现在看来对方篆刻功力深厚,若非有必要原因,也不会舍得出手十钟山房这套传世孤本,可是鸡血大红袍……

    “哎,也罢!”长叹口气,恋恋不舍放下古籍,无奈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强人所难。如果老弟真要大红袍,估计只能去西泠印社问一问,可能还有希望。”

    鲁善工眼前一亮,追问道:“西泠印社有大红袍?”

    杨兰杰端起茶杯,喝口茶道:“如果真说篆刻底蕴,英古斋还是不如西泠印社深厚。毕竟也是百年传承,而且名家众多,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内建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说到这里,再次拿起十钟山房,可惜道:“如果老弟用其他之物去西泠印社交换大红袍,成功率很低。可如果用这十钟山房?相信只要把消息放出去,自然愿者上钩!”

    鲁善工灵机一动,突然想起什么,脱口道:“难道剩下的十钟山房在……”

    杨兰杰笑而不语,鲁善工心知肚明,微微一笑道:“多谢杨哥指点迷津,不管交易成功与否,这份人情善工堂铭记于心。”

    “老弟这话太见外,大家都是琉璃厂出身,自然要守望相助。”杨兰杰老谋深算,虽然买卖不成,但鲁善工绝对是值得大力投资的潜力股,卖个人情道:“我在圈里还有点人脉关系,这个消息就有英古斋放出去如何?”

    鲁善工自然求之不得,由琉璃厂百年老字号替自己摇旗呐喊,分量自然不同。感谢道:“杨哥放心,如果西泠印社拿不出令鲁某满意的大红袍,那十钟山房还是英古斋的!”

    “好,一言为定!”

    杨兰杰一拍大腿,双方口头约定,现在就看西泠印社能不能满足鲁善工的要求。当然英古斋也不能坐以待毙,回去全力寻找鸡血大红袍,十钟山房孤本志在必得。

    看着杨兰杰离开,鲁善工轻松下来,这种事让别人出面最好,自己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

    这样才能要上价,如果传言如实,那消息一旦发出,西泠印社绝对坐不住,马上就会托关系联系自己,到时候主动权就在善工堂手里。

    果然事情比预想更顺利,第二天一大早,鲁善工就接到纪文峰电话,说西泠印社托关系找到华诚拍卖,希望做中间人联系善工堂面谈。

    鲁善工哈哈大笑,看来传言属实,十钟山房光绪九年版剩下部分真在西泠印社!

    “老方,这就是琉璃厂后起之秀,善工堂堂主,鲁善工!”

    很快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