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封神同人)[封神]不要叫朕大王 >

第92章

(封神同人)[封神]不要叫朕大王-第92章

小说: (封神同人)[封神]不要叫朕大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再像以前那样走过一条街道吆喝过一条街道,这条街道上的生意就算完了!
  环都不禁对这种新的经商模式大大地激动了一番,仿佛见到数不清的钱财从各个州府里向他陈州奔涌而来一般。同时他也对伯邑考这个西岐来的大公子跨目相看,原本还觉得对方歧视经商之人,不通庶务,现在看来却是比他这个经商多年的老商人于上商道更加真知灼见。
  不可否认,此时环都已有了拜伯邑考为师的念头。
  而大公子呢?这些连锁商铺、作坊的事情他本就是从纣皇那里听得的,因此只以为这是世上常有的经商伎俩,并不认为多稀奇。直到环都一脸崇拜地看向自己,伯邑考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刚刚所说的事情,或许……呃……并不那么常见……
  但是大公子毕竟是贵族出身,非是商人,环都虽然很钦佩对方在商道上的眼界,却也不能真的拜对方为师,但是这份欣赏却是存在了心上,一来二去如何不能与之真心相交,结为知己之情?
  而那冀州竟真是打着陈州货商的脚力,在见了陈州新给出的交换条件后并没有多作犹豫,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只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不允许陈州将大量的棉花销售到特定的一个地方,比如东鲁这些诸侯之地,要将棉花公平地销售到各个地方。
  一心想要拿下棉花的陈州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并没有多想什么。反而是伯邑考在听说了这件附加的条件后略有所思,渐渐明白了棉花没有被大肆推广的原因。
  不说冀州与陈州在棉花的买卖上各自进项多少,却说环都将伯邑考引为知己后是再不将他当做客人看待,时常将一些事务拿出来与他商讨一番。
  而这日女医官芳忧将纣皇坑了陈州两个“老师”的事情说了出来后,环都那是一千一万个郁闷、不高兴。只是狗皇帝身居天子之位,不是他一个小小诸侯的幕僚能够置喙的,于是恼火郁闷的环都只好找上伯邑考,愤愤地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并且想要跟他一起声讨狗皇帝的行事不公!
  伯邑考听了环都的抱怨,面上笑笑,心里却早已经皱紧了眉头,以他对纣皇的了解,当初既然能够将棉花的销售交托在陈州手上,必然是已经将陈州看重,甚至存了促进陈州成为商业重地的打算,如今如何会这般马虎,将陈州份额内的两名“老师”给漏了?需知道这两个“老师”可是能传授算术的,对陈州的发展可比其他地方重要许多!
  伯邑考思来想去,最后却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要么是纣皇真的犯了糊涂,要么就是对方在报复自己,报复自己宁可来到陈州帮助陈合也不肯留在朝歌陪在他身边。
  虽然按照常理,前者的可能性高一些,但是熟知狗皇帝别扭心性的伯邑考就是觉得后者才是真正的原因!

  想到此;伯邑考便不免得头疼起来,不禁扶了扶额,劝解环都道:“此事先生无需这般愤慨;许是其中出了差错才会漏了陈州的份额。”说罢见环都依旧愤恨;大公子便叹了口气道:“若只是‘天。。朝’文字与算术之类;邑考也曾学过;或许可以教授陈州百姓。”想必那狗皇帝也是存了这份心思,一面气他一面充分压榨他的价值,便省了这两个人没有送来陈州——伯邑考心中叹息一声,而后道;“如此一来邑考于陈州也能有所贡献,不再如过去那般白吃白住于此,叫邑考心中不安!”

  环都闻言;先是心头一喜,然后又连忙对伯邑考说道:“公子千万不要这般说,您是侯爷恩师,对侯爷有教导之恩,陈州百姓供养公子本就是分内之事。而今公子不嫌弃陈州百姓愚钝,亲自来教导,我等更是感恩不尽,若是公子还要这般自谦,岂非要羞煞我等?”

  伯邑考闻言,也不再谦虚,只将此事绕过,重新与环都商量起在学校开设学堂的事情来。

  这学堂之事却是老早就有的,只是因为文字非是百姓能够学习,所以能够上学的人也只有贵族世家的子弟,但是套路却是可以沿用的。环都得了伯邑考的承诺,立即着手安排,却是并没有将所有的老百姓都编排进学堂里去学习,而是专门弄来了二十几个十一二岁的学生,放在学堂中专门跟着伯邑考学习文字、算术。

  伯邑考本意上更乐意传授圣人道理与诗词歌赋,但他不是迂腐之人,知道陈州的情况,课业的设定上是半点也没有涉及诗词歌赋,连他最擅长的乐理也没有教授,只教这些学生写字与算数,以及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这些被挑中的学生,可谓个个被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几乎每一个都被家人和环都督促了一番,来到学堂后自然学得十分认真。这还不止,回到家中还要将自己在学堂上学到的东西交给自己的家人与朋友。渐渐的,虽然大公子只收了二十来个学生,陈州的百姓却有许多跟着“自学成才”,字学会了一些,算数也学会了一些,跑出去经商也不用再用打结计数这样粗犷原始的办法来记录买卖出入!

  如此这般,陈州百姓对自家侯爷的师父更加钦佩与崇敬起来,而伯邑考见到自己传授的东西确实能够帮助陈州的百姓,心里也很高兴,于是更加用心地教导这二十几个学生。

  却是好景不长,学堂办起来之后不久,陈州忽然迎来了一位贵客,不是别人,正是受了纣皇旨意,领兵巡视全国的太师金甲!

  这金甲而今贵为太师,手握重兵不说,又深得狗皇帝重视,手中一道旨意更是让他有对诸侯生杀予夺的权力,而今这大商,除了纣皇,哪里还有人敢与他对抗?便是诸侯之长姜桓楚见了他也要七分客气,远远地就带了人将他迎入城中好生招待!

  陈州不比东鲁有权有势,见了金甲自然更要好生巴结,谨慎地伺候着。好在陈州如今的守将郑伦乃是金甲的旧将,金甲也不会特意地去与陈州刁难。

  但是不管如何,自从陈州在许多地方购买了店铺后,其财大气粗的名声就渐渐传播开来,现在金甲来到陈州,一点点孝敬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在环都的示意下,陈州侯陈合怀着忐忑不安地心情将一大份礼品送到了金甲面前。

  那金甲只轻轻地瞥了一眼礼盒,也没有说什么话,便让手下将礼盒收了下去。

  陈合见到礼盒被收走,一时尴尬起来,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是个老实人,即便环都事前教授了一些巴结谄媚的话与他,此刻也只咯咯巴巴地说了一些,却是说得颠三倒四,没一会儿就静默了下来,生生地在金甲冷酷强大的气压下软了腰板,低下了头颅,明明是八月秋老虎的季节,却是一滴滴冷汗从额头上泌出,掉落在地上,浑身都泛起了惊悚的冷意。

  结果就这样,那金甲只端坐在侯府的大堂内,似笑非笑地收了一份大礼,喝了一杯清茶,而后一句话也没说,便抽身走了出去。

  金甲一离开,那陈州侯便如一条离水许久的鱼儿终于回到水中,浑身都松快了下来,一面抹汗一面大口地喘息,同时叫人赶快去通知环都,告诉他礼物已经送出去了!

  却说金甲来到陈州的消息,与环都亲近的伯邑考自然一早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只是他虽明白金甲与纣皇是同一人,但是过往印象实在太差,便是这段时日时常想起纣皇那混蛋,也并不想与金甲这家伙相见。

  只是他不想见别人,却并不能阻止别人来见他!

  很快伯邑考便发现,金甲,亦如过去一样,只要有机会逮到与他独处那就一定会将他逮住,绝不会让他轻易地逃过去!



  ☆、七年之养(十六)

  作者有话要说:
  若是过去,金甲来寻伯邑考必然是抱着调戏的极大目的而来,只是如今真面目被揭穿,在伯邑考与纣皇本尊吵翻的情况下,金甲这受控于本尊的分。。身心境与纣皇一般无二,又哪里还能与过去一般?
  因此这人虽是寻来了伯邑考,人却一直是冷心冷肺的模样,眉宇间还是不是闪现狠狞的神色,叫伯邑考不得不想起那日在朝歌时,自己说要前往陈州时纣皇的神态。
  那时的纣皇阴沉着一张脸,分明已有了火气,只是不肯表现出来而已。只是可惜伯邑考当时先一步被御七激怒,再来又被纣皇亲自嘲讽,酒醉刚刚醒来的人根本不能细心地去观察对方的一切。
  何况当时的他确实并不想那么快地与纣皇相见,不论是渭水河边还是在冀州,不论是纣皇还是江一春,说出的话做出的事情都已经超过伯邑考的容忍,大公子便是知道对方性情别扭与人不同,但在找到改变这一切的方法之前他都不想与纣皇相见,更不要说想过去一般日日相处在一起。
  如今金甲来寻伯邑考,从他面上神情,伯邑考也知道纣皇并没有因为这段时间的分别而有所改变,在对方的心中依旧不能接受自己的这份爱慕,甚至不相信自己是爱着他的,至于要对方回应这份“爱意”更是不可能!
  思及此,伯邑考也不禁露出沉郁的神情,一双灰暗失望的眼睛远远低看着金甲。
  这金甲却是忽然抬头朝伯邑考笑了一下:“看你在学堂里倒是自得其乐,难道真要将陛下抛弃不成?”
  就在刚刚,金甲来寻伯邑考时,伯邑考正在学堂里教导学生,结果一回头就见到这个煞神依靠在门框上,引得学堂内的气氛一变,原本活泼积极的学生被这混蛋冰冷的气压压得一个个正襟危坐,不敢抬头。
  伯邑考见此,没有办法,只能提前下课。
  现在,学生早已走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伯邑考一人站在课堂内,倚着讲桌看着金甲。
  这金甲嘴里竟然还叼着一根烟,烟头已经点着,明明暗暗地被他抽了起来。
  这烟是去年年末时冀州上贡来的一批贡品,在过去是从来没人见过的东西,用上好的宣纸将烧烤好的烟丝卷住,要用时便用玉制的烟嘴合在一起,点燃烟头便能使用。
  伯邑考不知道这烟丝是如何得来,却是知道宣纸本身就是贡品,由此也看出此物的珍贵。而纣皇显然也十分喜欢此物。只是此物冀州上贡极少,便是纣皇也只能偶尔抽出一根来抽一抽。却是。每每在这种时候纣皇绝不肯让伯邑考与他单独相处在一起,也从来没有递上一根给伯邑考,让他与自己一同吞云吐雾。
  就如此时,金甲点上烟后便叫伯邑考远远地站在一旁,并不肯两人亲近在一起,
  而伯邑考本就不喜欢与金甲亲近,对此自然十分乐意。
  而此时听了金甲的问话,思维因为那一根烟而远远拉长的伯邑考猛然回神,却是忍不住反唇相讥道:“难道不是陛下不愿伯邑考回到朝歌?特意抽取陈州两名老师的名额,为的不就是叫邑考留在此间教学?如此情况三五年内邑考如何还能离开陈州?”
  金甲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抿起嘴,嘴角微微上勾,勾起一抹淡漠讥讽的笑意道:“这点伎俩果然没能将你瞒过。”金甲与那纣皇本是一源同生的魂魄,自然了解纣皇的一举一动,而陈州那两名老师确实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从朝歌送来。
  但金甲此言一出,却还是叫伯邑考心中难受了起来,此前毕竟只是他的猜测,多少还能自欺欺人一下,如今被金甲亲言点破,叫他顿时难堪起来。那金甲却又淡淡说道:“那日在朝歌时,便已对你说过,你完全可以不走;而今,同样,你若愿意回去,又有谁会去阻止你?”
  “选择从来都在你手中,只是你不肯这般选罢了,何必又将责任推脱在旁人身上?”金甲轻笑戏谑道,“这可与大公子的品性不合呀!”
  “……”伯邑考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摇摇头,许久才轻声叹道:“你我心知肚明,非是邑考不愿那般选择,实是邑考即便那样选择,陛下也会断去那条去路。”
  “渭水河畔时,陛下亲自下令送我离开;冀州时借江一春之口,陛下视我真情如虚情假意;两个月前在朝歌,陛下再次冷言拒绝相信邑考,更借御七之手将邑考推拒在外。邑考想了许久,终于明白或许真如陛下所言,邑考并没有爱上陛下,不过是被一时迷惘所蒙蔽了……”
  金甲微微抬眼,嘴角的笑意渐渐地消失,而后他将手中的烟卷从烟嘴里抽了出来,扔在了地上,并且用脚用力地踩了踩,同时佯装不经意地语带“笑意”说道:“说,你继续说。”
  伯邑考低头看着金甲将那根可怜的烟卷碾压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垂下了眼帘,道:“既然如此,陛下也早已经放了伯邑考自由之身,伯邑考虽是罪臣之子,却有自知之明,自然不能再去朝歌平添陛下的烦恼。”
  说罢,伯邑考缓缓抬起了头看向远比自己高大的金甲。却发现对方正一眨也不眨,双眼笔直地盯着自己瞧着,眼里有阴沉沉的怒意,却始终被很好地压制了没有爆发出来。
  大公子不禁又想起了纣皇,想起这个人明明表现在外的是一个易怒而暴躁的人,但是这些表现出来的怒火却从来都不是真的,真正的怒意这个男人都很好地掩藏了起来。
  便是与自己的几次针锋相对中爆发出的怒火,伯邑考都能感觉得出,那也不过是对方心中怒意中的十分之一罢了,对方总能及时控制住自己,在紧要的关头收手,这才让自己三番两次从这些怒火中幸存下来。
  也正是从对方对自己的这份忍无可忍之下的忍而再忍的对待中,伯邑考推断出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地位,绝不是对方所说的那般只是“喜欢”而已。
  这才叫他能够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靠近这个男人,想要让这个男人看清自己的心意。
  但是现在,伯邑考却很厌恶这种忍耐,一次次在对方面前碰壁,已经足够伯邑考看出,对方不仅忍耐住了这份怒意,同样也忍耐住了去探究这份怒意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这叫伯邑考十分的茫然,以至于上一次见到纣皇,甚至是御七时他便不可遏制地想要与对方争吵,想要彻底引出对方的怒火。
  但是对方还是忍耐住了,用一句极讽刺的话语便顺利地将自己从他的身边赶走了。

  而现在;他又一次从金甲的眼中看到了这份隐忍的怒意。伯邑考不禁庆幸站在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