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60章

诸天我为帝-第60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宋代,就是满门忠烈的杨家将。

    这个姓氏,贯穿了千年历史,最让顾承佩服的,还是其长盛不衰,历朝历代都留下清誉美名。

    那么这一任家主杨赐忠心吗?

    顾承没有答案,也许忠心耿耿,也许大奸似忠。

    但他能确定一点,至少杨氏与汉室不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

    这就是韬光养晦的妙处,明明拥有强大的实力,却不在风口浪尖之上,双方都能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现在,顾承却是逼杨赐表态。

    值此被大逆行刺,愤怒失态,理智不再,都是完全正常的。

    所以太子表面上越平静,众臣心越慌,杨赐更是满嘴发苦,叹息道:“殿下,老臣并非不想尽忠,而是不知你到底要什么啊?”

    这话就是掏心窝子了,顾承也不再绕弯,直接道:“袁氏党羽尽除!”

    杨赐早就料到太子年轻气盛,却直接摇了摇头:“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此为之,恐大乱再起!”

    汝南袁氏为什么这么强盛?

    他们现在又不是诸侯,至少明面上没兵没将,全是在朝当官,按理来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实际上,袁氏四世三公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是让汉室最忌惮的地方,正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倘若贸然与其撕破脸皮,那么袁氏谋反,比起黄巾之乱席卷天下之势都不遑多让!

    杨赐此言倒是真为大汉着想,然而顾承讶然道:“袁氏的门生故吏,不在洛阳吗?”

    杨赐一怔,猛然变色。

    是的,黄巾大捷,太子选妃,大殿盛宴,各地官员,太守刺史都入洛阳。

    所以,袁氏一派官员,有许多都在洛阳,而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上。

    这一刻,杨赐只觉得一股寒意直冲天灵。

    是巧合?

    还是早有图谋?

    可太子不会算到袁术献书,黄巾妖道正好藏于其中吧?

    饶是杨赐一生历经风浪,也有些迷糊了,眼前之人有种深不可测的威仪,他双腿一颤,就要跪下。

    顾承扶住,手掌微微用力:“若弘农杨氏弟子入各州,令郡县平稳交接,我大汉又度过了一场劫数,杨公居功至伟啊!”

    杨赐吓得脸色发白,连连摇头:“老臣愿助殿下平稳世局,但郡县之职,万不敢受!”

    弘农杨氏不显山不露水,却是稳坐天下世家第二把交椅,而锋芒毕露的袁氏却遭嫉恨。

    如果袁氏被打落尘埃,党羽尽除,那么顺位上升,成为众矢之的的,不就变成了杨氏?

    这是杨赐绝对不愿看到的。

    顾承微微颔首:“既如此,颍川陈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曾遭党锢之祸,河内司马也有报效之心,就让他们家族的子弟为孤分忧!”

    杨赐闻言,长舒一口气:“殿下英明!”

    杨赐最怕的就是太子免去了袁氏门生,将官位赐予二等三流世家,甚至寒门子弟。

    如今看来,太子殿下虽然心狠手辣,但还是知道轻重的,将野心最大的汝南袁氏打落尘埃,所空出的官位依旧由顶尖世家瓜分。

    这完全能够接受。

    不过杨赐又难免生疑,难不成太子殿下就只为铲除袁氏,好处全给世家所得,自己白忙活一场?

    虽说汝南袁氏乃汉室大敌,但事已至此,不可能不争取利益啊!

    下一刻,他就知道了答案——

    “长文,将你的奏议给杨公一看!”

    顾承招手,陈群上前拜下。

    陈群面庞温润如玉,身姿优雅挺拔,乃标准的世族子弟,此时双手奉上:“请杨公过目!”

    杨赐展开,细细看之,脸上露出沉吟。

    各地举荐,划分九品,这九品并非官员的大小,而是资格,评议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品级越高,起点越高,升官越快,品级低下,则受人轻视,升迁也慢。

    看似这种制度就是察举的规范化,让世家权力变得更加明显,但杨赐注意到了,审查、考核、监督、惩戒、定职等等一系列措施,都由皇帝指派尚书台官员担任。

    所以这新设的尚书台,才是关键。

    这是与历史上九品中正制极为不同的一点,中正可以评定,却无最后的决定权,若有不公,立刻罢免,永不录用。

    如此一来,官员虽然还由世家子弟担任,但权力无形中已经转向皇帝。

    对此,杨赐先是心有不甘,但仔细一想,反倒觉得这是长远之举。

    毕竟对于不想造反的世家而言,家族的延续才是重要,只要有才能的子弟能够出仕,一展抱负,受皇室制约也是应该。

    杨赐老成持重,再仔细看了一遍,尤其是考核惩戒制度,猛然醒悟,太子此时改革,还有一个关键用处。

    袁氏一脉的官员虽然心向袁家,但他们本身并没有犯错,统统拿下,师出无名。

    可九品中正制一出,所有官员都将受尚书台监察,考核品级。

    这家世倒罢了,道德和才能两方面,还怕挑不出毛病?

    即便无可挑剔,那给个二品,将其升入中央,赐下闲职,权力也被剥夺了。

    贬官罢官,明升实降,一场官场大地震,就随着新制度的诞生,消弭于无形,还能将之落到实处,尚书台定下权威,太子皇权大握,无上地位。

    这一刻,杨赐算是领教到了什么叫帝王权术,心中又是惊惧,又感钦佩,最终拜下:“殿下英明仁德,弘农杨氏,愿效全力!”

已尽全力,求支持!()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w ww。xxbi quge。c0m新笔趣阁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忍不住瞅了眼数据() 
忍不住瞅了眼数据,毕竟过了半天,这半天的订阅占绝大部分,现在感觉睡不好了……

    从更新后,我看到了很多帖子,很多本章说,大家的支持真心感动,本不应该奢求,但毕竟两万多的收藏,现在的订阅比还是很低啊,近二十人里面只有一位订阅吗?

    当然这不是最终成绩,所以还是贪心地求一下,从零点到明天十二点,还有半天,而一整天的订阅才是网站的数据,有条件的书友,能不能助我一臂之力?

    反正睡不着,干脆继续码字,这本书的爆发不会连续,我可以稳定更新,却没办法每天都大爆,保证存稿才有质量,只能这样,攒到一定数目的稿子就大爆发,立刻给大家看爽。

    最后,给误以为是更新的书友道个歉,捂脸求支持!

第三十五章 西方佛教(求订阅!)() 
光和七年,秋。

    曹嵩任司空,彻查袁术谋逆一案,曹操持御赐杀威龙棒,查处数十洛阳官员,其中包括原太尉袁逢左右手,太常与卫尉,均属九卿。

    东宫门下通事陈群,献九品中正制,太子采纳,建制九品官人之法,设尚书台,监察百官,南顿太守袁空、丹阳太守袁安、济阴太守袁叙等十二郡最高官员,皆因无德无能被撤。

    各地初显动荡,然颍川陈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河内司马四族弟子出仕,纷赴任职,大刀阔斧,清除僚属,将原本根深蒂固的袁氏势力一一拔起。

    这个过程无法一蹴而就,短要半年,长至一年,各州郡才能全部完成交接。

    传承千年,四世三公,荣耀到极致的汝南袁氏,短短一年内就将衰败,天下还平稳度过,唯有皇室领头,各大顶尖世家同时出手,才能功成。

    到那时,太子的威望也将达到极致,根本毋须逼父禅让,百官上书,皇族请命,表人君之德,号天顺民意,让灵帝自己乖乖去做太上皇。

    黄巾终平,大汉初定。

    ……

    驾!驾!

    山路之上,袁绍正在策马飞奔。

    明明是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却是马蹄生风,离地寸许,快如闪电。

    此马名乌云踏雪,据说有天马的血脉,千沟万壑,如履平地,马王更能上九天,入幽冥。

    袁绍平日里极是喜欢,现在却觉得那毫无杂色的毛色太过刺眼,恨不得低调,再低调些。

    没办法,任谁经过近月逃亡,身边亲随全部牺牲,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由于那首民谣,曹操怀疑袁绍与袁术本是同盟,事前暴露,才慌张离城,因此下令抓捕,各郡县都张贴了告示,发现行踪者就有重赏。

    再加上州郡的官员调动,新官上任三把火,涉及刺杀太子,谋逆犯上的重犯,谁敢不提起十二分精神?

    袁绍给碾得东躲西藏,根本回不了汝南。

    “我倒不信,天下之大,无我袁本初容身之处!”

    袁绍却是越挫越勇,他端坐于马上,通天桥沟通星空,浩荡的星力灌注下来,于灵台之上,一枚星辰徐徐转动,已近凝实。

    这便是无双第三境聚曜,星辰之影由虚转实,形成自己的本命星辰,星力便可淬体淬神,如臂指使。

    换而言之,这就是仙武世界的内力。

    袁绍已经到了聚曜境的巅峰,未过三十岁,就有如此成就,在天下八大世家的后辈中,绝对数一数二。

    可惜在这个世界,除非能以武封圣,否则个人的勇武永远是次要。

    甚至项羽以武成圣,天下无敌,依旧战败自尽。

    “袁氏败落,我日后岂不是要成为剑客游侠,为豪门士族卖命?这身勇武,可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啊!”

    “不对,那又岂是我的胸襟抱负?何人敢惑我心神!”

    袁绍心中刚刚涌起悲哀,身体一震,双目凌厉,拔出腰间长剑,向后方直劈过去。

    “嘻嘻!”

    一道轻盈悦耳,不含一丝杂质的声线响起:“袁公子身陷此境,依旧志比天高,小女子佩服!”

    袁绍一剑劈空,旋风转身,就见到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凭虚御空,款款走来。

    她柳腰轻摆,就似天上的神女,画中的仙子,忽然降临凡间,那出尘的美丽,令人呼吸屏止。

    “鱼肠剑?”

    袁绍却顾不上美色,目光落在女子手中转动的一柄短剑上,喝问道:“你是何人?”

    “小女子任红昌,久慕汝南袁氏威名,想要入贵府做个门客!”

    女子温婉地福礼,盈盈而笑,百花齐放,美不胜收,袁绍终于为之一怔。

    哪怕是庶出,但袁绍从小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什么样的女子得不到,这一刻竟有种目眩神迷之感,仿佛只要博得她的欢喜,什么事情都愿意做。

    “玄媚天生?妖女,休得惑我!”

    然而就在这时,袁绍胸前一热,一枚玉佩光芒流动,他双目一清,勃然变色,挥剑斩出。

    “中原就是富足,随便一人就有玄器!”

    任红昌灿若星辰的双目大亮,长袖拂扬,鱼肠剑刺,行云流水般将袁绍的剑势卸开,一股奇特的波动荡漾开来。

    “娘留下的玉佩,是玄器?”

    “不好!她在召集援手!”

    袁绍先是震惊,然后发现情势不妙,毫不恋战,拍马就走。

    “汉室在各地布下重重封锁,我的师弟们受到牵连,死伤了不少,袁公子不用玄器赔偿么?”

    任红昌俏生生地伸出嫩白的手掌,上有一卷天书沉浮:“还有你们袁氏从黄巾军内夺走的五万道兵,可是费了我教不少心血呢,一并还回来!”

    “原来是海外三仙教之人!”

    那巧笑倩兮的声音飘入耳中,袁绍连头也不敢回,埋头狂冲,却见彩云一飘,任红昌莲足轻点,立于前方的山石上。

    地遁——穿山透石!

    “遁甲天书?”

    袁绍心沉了下去。

    遁甲天书是道家玄器,攻伐方面并不擅长,却是困敌追遁的无双利器。

    而动静一旦闹大,被朝廷发现,这妖女遁术逃走,自己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不行,必须往深山老林中走!”

    袁绍咬紧牙关,调转方向,往马头一按,乌云踏雪闪电飞奔,速度竟是比正常快出数倍。

    直到一片浓密森林前,袁术翻身下马,毫不迟疑地窜入林中,身后骏马呜咽一声,软软倒下,没了气息。

    此时任红昌身后,已经多了数名三仙教弟子,目光却凝重起来:“此人不凡,你们三人一组,结小三才阵,入林追拿!”

    “是!”

    ……

    “呼哧!呼哧!”

    一天后,袁绍背靠一颗参天大树,遍体鳞伤,剧烈喘息。

    他已是穷途末路。

    跟随任红昌来神州的,本就是三仙教最精锐的弟子,还有除葛玄外的八英,皆是无双第三境的修为,他受这么多强者围攻,还能活下来,全靠胸前的玄器。

    “娘!你在天之灵,在保佑我么?”

    他伸手将玉佩取出,看着上面幽幽的光泽。

    这块玉佩正是袁绍母亲的遗物,能被袁逢宠幸,生下长子,自不是一般的婢女,撒手人寰之际,给袁绍留下这块玉佩,一直贴身藏着。

    现在突然迸射出玄器的力量,保袁绍性命,他是又喜又悲。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可惜我终究无法得成大业!”

    就在绝望之际,那玉佩突然绽放出千万道明黄色的光泽,一道庞大的虚影升起,法相庄严,拈花一笑。

    “这是?”

    袁绍目瞪口呆,浑身再度涌现出力量,情不自禁地跟着玉佩,向着密林深处而去。

    两侧参天巨木飞速倒退,最终视野变得开阔,在空阔的深谷中,那玉佩升入半空,向下投射出一条通道,那头隐隐露出一座陵墓的轮廓。

    “原陵?不好!”

    袁绍莫名,怔怔看着,然后瞳孔猛然收缩,掉头就跑。

    可那金色巨影五指一招,浩荡漩涡将袁绍直接卷起,抛入陵墓之内,同时不断扩大,化作一道气柱直升。

    金色巨影,盘坐于上,一手指天,一手划地。

    “西方佛教?完了,这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漩涡扩散,所有追踪袁绍的三仙教弟子都被卷入,任红昌俏脸变色,催动遁甲天书连连逃遁,最终还是消失在漩涡之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