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427章

诸天我为帝-第427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除了太任和太姬外,姬昌的九十多个儿子也全部集齐大殿,一眼望去,规模十分壮观,跟一支先锋军队似的。

    最先的几人,正是儒雅的伯邑考、英气的姬发和姬鲜、姬旦等排在前十的兄弟。

    再加上西岐的臣子,名义上,他们都是来祭奠南宫适的。

    这位老将军为西岐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不是他,此次三万大军绝对要溃败而回,当他的死讯带回西岐,姬昌悲声恸哭,几乎昏厥,为其送行,也是应有之理。

    不过殿中的气氛,不止是悲伤,还有惊惧与恐慌。

    因为冀州侯苏护,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岐逼来。

    昔日大商灭东夷,只是用了十万大军,如今军力远胜从前,谁也没想到,报复来得如此之快。

    而且更让他们惊怒交集的是,明明挑起冀州城之难的罪魁祸首是北伯侯崇侯虎,苏护竟第一个将西岐当作进攻目标!

    无论如何,大军已经攻来了,再懊恼也是无用,在祭奠完南宫适后,姬昌大部分的儿子退出,殿内只留下寥寥十数人,正是西岐的绝对高层。

    鬻(欲)熊子禀告:“侯爷,已经查明,苏护虽对外号称十五万大军,然真正的王师仅有五万,剩下的十万正是奴隶主与小诸侯支持,良莠不齐,不足为惧。”

    他本是商臣,后投奔西岐,历史上他正是楚国开国君主的曾祖父,也就是楚国的先祖。

    此次鬻熊子受命探查情报,第一时间将苏护军队的真实情况汇报。

    众人听了微微松了口气。

    这是个好消息,不仅是因为敌人的实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更关键的是从这点就能看出,苏护没有得到纣王的全部支持。

    上大夫散宜生提议道:“侯爷,陛下既无意为苏护出头,只要遵循祖制,重立奴籍,再引犬戎来攻,我西岐之危可解!”

    历史上,姬昌被纣囚禁于羑(yǒu)里时,就是此人进谏姬发,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进献给纣王,赎出了姬昌,后又佐武王灭商,是和南宫适并列的文王四友之一。

    在伯邑考带来改制的提议时,反对最为激烈的就是散宜生。

    要知道,散宜氏可是大族,早在唐尧时,也就是五帝中的“尧”,散宜氏就已势力庞大,唐尧为得到这个部族的支持,娶散宜氏之女为妻,将她称为女皇,生了两个极有名的女儿,也就是娥皇女英。

    如今千年已过,散宜氏不复当年辉煌,但在西岐,依旧是第一名门,解放奴隶,利益受损最大的,自然就是他们家。

    要不是姬昌手腕极强,换个君王,早就反目成仇。

    听了散宜生之言,姬昌白须轻拂,沉默不语。

    对于解放奴隶,姬昌起初也不同意。

    他不可能同意,或许很多人有所遗忘,姬昌初任西伯侯时,由于姬历是被帝乙囚禁杀死,地位并不稳固,他为整顿吏治,针对奴隶逃亡现象采取了措施,大规模清查逃亡奴隶,保证追捕后奴隶交还原主。

    这项政策,称为“有亡荒阅”,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也就是有奴隶逃亡就大搜索,谁的奴隶归谁,不许藏匿逃亡奴隶。

    这在后世看来很常规的操作,在这个年代实现起来可不容易,姬昌一力贯彻,得到了奴隶主和贵族的一致拥护,对巩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等到姬昌坐稳了西伯侯之位,又开始“克明德慎罚”,赢得了爱民如子的声望。

    种种政策拿捏得恰到好处,将每个阶层都团结在身边,贵族信任他,子民爱戴他,每一项举措都能最大程度的得到拥护,西岐才有腾飞之势。

    若论治国行政能力,帝乙和姬昌的差距,大概有十个原纣王那么大。

    那姬昌为什么要解放奴隶,改制文武?

    没办法,东鲁先变法了,西岐不变不行。

    四大诸侯之间的关系,属于既联合又竞争,牵一发而动全身。

    东夷被灭,大商无后顾之忧,东鲁被逼改制,深思熟虑之后,姬昌知道西岐现在不变,将来北原南疆齐动,还是要变,与其落后与人,更加被动,不如当机立断,抢占先机。

    不仅如此,相比起东鲁的强硬,全靠姜桓楚姜文焕两父子的威望和军中兵力镇压,姬昌的手段就怀柔了许多。

    他先向奴隶主、小贵族和平民传播文化知识,要知道这个年代,知识只掌握在最小一部分人手中,即便是奴隶主和小贵族,也基本是不识字的,更别提平民了,姬昌让伯邑考开办学堂,传授文化,此举得到了空前拥戴,再解放奴隶。

    这其实属于转移注意力,实际上矛盾依旧存在,只是等奴隶成军,日夜操练,军力大盛后,那些反应过来的奴隶主贵族想要反悔,也来不及了。

    而现在趁着王师进军,反扑立刻开始,散宜生出口后,又有数位臣子予以附和。

    要知道在场的都是西岐的绝对高层,这已经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反对势力。

    “此言差矣,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这是东鲁姜文焕所言,那鲁莽的小子尚知此理,大夫又何出此言,大战之前,自断一臂?”

    不过有反对,自然也有支持,姬昌的儿子们不方便出面,太颠颤悠悠地上前一步道。

    他也是文王四友之一,伯邑考身为世子,名义上由他开设的学堂,实则主要传授知识的,都是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毫无疑问,太颠是坚定的变法拥护者,因为他并非西岐人,是慕文王“善养老”而归向的贤士,德高望重,得西岐子民尊敬。

    不仅是太颠,还有一位白袍的中年男子闳夭hóng yāo,也站在支持变法的一边,正是文王四友的最后一位,武王伐纣时,执剑以卫,是为亲卫首领。

    南宫适掌兵权,散宜生擅政务,太颠管教育,闳夭为内侍之首,如此四人,正是西岐班底。

    可南宫适一死,四方崩塌一角,大军压境,两派臣子又开始争吵。

    西岐的天,要变了吗?

第四十九章 都请外援(求订阅!)() 
“呼!”

    当殿外清新的空气吸入胸腔,姬发精神一振,摆了摆胳膊。

    众臣争论良久,方才散去,但实际上明眼人都清楚,争不出什么结果的。

    攮外必先安内,西岐内部的矛盾其实酝酿很久,一直被姬昌以高明的手段压制住,此刻爆发出来,已是再难阻止。

    不过没关系,外力既是矛盾爆发的催化剂,也是矛盾平息的调和剂。

    即便是反对变法的散宜生,也不会过于激烈,散宜氏早就被彻底绑在西岐的战车上,在这个时候拖后腿,一损俱损。

    所以重新把士兵贬为奴隶是不可能的,那是自杀行为,让贵族反对派将心中的不满抒发出来,等到面对敌人时,才能劲往一处使。

    姬昌这种御下的手段,是姬发极为佩服,且一直在学习的,单从他称呼臣子为贤友,就能看出其高明。

    不过如今的局势,权谋手段已经被大大的削弱,苏护大军压境,是真刀真枪交锋的时候了。

    “这是我的机会!”

    姬发的眼中露出振奋之色。

    伯邑考平日里悲天悯人,此刻却拿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而他将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到那时姬昌自然能看清楚,西伯侯的位置该给谁继承,谁才能带领西岐继续腾飞。

    带着这样的信念,姬发回到自己院中,就见一阵阵歌舞之声从中传出,眉头微微一凝,脸上没有露出半点不悦之色,走了进去。

    就见正厅之上,舞姬翩翩起舞,乐师在钟鼓上敲击出优美动听的节奏,身姿曼妙的侍女端着一盘盘美食,如蝴蝶般来回穿梭,那席上之人大多相貌奇特,还有些搂住侍女调笑,放浪形骸。

    姬发走入,有些人起身,有些干脆视而不见。

    姬发也不以为意,坐在主位,挥了挥手,舞姬乐师顿时更加卖力,各色菜式,端得更加勤快。

    如此礼遇,席上的异人这才满意。

    他们都是这段时间投奔西岐的奇人异士,冀州城一战中,姬发对于张奎高兰英夫妇和哼哈二将的神通之力十分眼热,回到西岐后,立刻重金求取世外高人。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凡俗的荣华富贵足以打动部分方外之人,再加上姬发爱才若渴,礼贤下士,但凡与他相处,都感如沐春风,所谓投桃报李,吃饱喝足后,其中一位五大三粗的男子就起身道:“殿下,听闻冀州侯苏护率军压境,有什么帮得到忙的地方,尽管说!”

    众人纷纷应和,姬发拱手道:“多谢高壮士,苏护逆天欺心,必败无疑,只是可怜我西岐子民,要受兵灾祸乱了!”

    他叹了口气,高继能本就是苦寒出身,见姬发果然如其父一般爱民如子,心中钦佩,拍着胸脯道:“请殿下放心,吾等一定将苏护之军阻于金鸡岭外,不叫他们犯我西岐分毫!”

    汜水关外金鸡岭,是东出的必经之处,封神演义中,孔宣兵阻金鸡岭,将西岐打得几乎自闭,如今苏护大军也直逼金鸡岭而来。

    说来也巧,这高继能原本该是孔宣麾下干将,正是在金鸡岭与西岐大军酣战,战绩不小,黄天化都是他手下亡魂。

    若论沙场武艺,神通实力,他其实不如黄天化,但有一法宝为蜈蜂袋,可以放出铺天盖地的蜈蜂,如飞蝗般干扰敌军,黄天化坐骑玉麒麟的眼睛被咬伤,大战中颠下地来,遭一枪刺死。

    高继能这蜈蜂袋的克星,唯有崇黑虎的铁嘴神鹰,现在北原同为被讨伐的对象,自然不怕被破,因此信心满满,要阻敌于外。

    姬发大是感动,起身遥遥一礼,其他人见高继能表态,也不甘其后,纷纷表示定让苏护来得去不得,唯独一位光头道人不言不语,只是在把玩一辆纸做的风车。

    姬发看向此人,恳切地道:“法戒道长,不知可否助我?”

    “自然!”

    光头道人将风车儿一抛,原本数寸大小的万物陡然放大,落在厅中,化作一辆奇车。

    正中有转盘,上有四首幡,幡上有符有印,分别对应地水火风。

    众人下意识上前,就听里面突然有机关转动,四首幡接连转开,云雾陡生,阴风飒飒,火焰冲天,更有千万刀刃飞出,嗖嗖嗖直斩面门。

    众人大惊失色,纷纷躲避,一时间乱作一团。

    法戒哈哈一笑,道袍拂动,风车倏然收回,只余下大殿上七零八落的痕迹,证明方才并非幻术。

    法戒逞了威风,这才慢条斯理地起身,介绍道:“此物名万刃车,单辆就可破百员精兵,贫道已备三千辆,即便是十万大军,也弹指即灭,殿下又何必烦恼?”

    “好!好!好!”

    姬发喜不自禁,连连称赞。

    姬发原本对于机关之术并不看重,这个年代的生产力确实还不足以支持奇思妙想的研究,投入和收获太不成正比了。

    但冀州城下墨家所制的百弩连机逞威,几乎是屠戮般的灭杀了数百轻骑,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

    如果能获得这种技术,无论是抵挡苏护的大军,还是日后东进,都有了更强的底气。

    当然,大商看似早已有所研究,正常情况下追赶,不过法戒乃是术士异人,所研究的机关非凡俗可比。

    这倒不是盲目的信心,万刃车在封神中确实大展神威,是第一群攻利器,曾将周军杀得血流成河,溃不成军,黄天禄也死于其中。

    高继能和法戒都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手段,两个黄氏杀手,最得看重,剩下的众人也都各有所长,眼见人才济济一堂,姬发志得意满,长笑出声。

    “得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

    ……

    另一边。

    大军开赴金鸡岭,苏护命各将安营扎寨,在咽喉要道派以重兵把守。

    申公豹眺望西岐气象,眉头微动,对着苏护道:“西岐之内,怕是有些变数!”

    苏护请教:“依道长之间,当如何是好?”

    申公豹长袖一拂:“无妨,我这便前往名山,邀一二道术高明之士,前来助阵!”

    

第五十章 初战金鸡岭(求订阅!)() 
不数日,姬昌亲率八万大军,一路度燕山、首阳山,至金鸡岭,与苏护大军对峙。

    遥遥可见,两军都是精神抖擞,衣甲鲜明,幡旗有序,队伍整齐。

    剑戟森森飞瑞彩,旌旗掩映舞朝霞。

    眼见西岐如此军容,都是奴隶所转,苏护心中更见怒火,策马上前,大声道:“西岐听好,吾今奉诏,得专征伐,尔等速速恢复旧制,散去奴兵,谨守臣节,可保家国,若半字迟延,吾定永靖西土!”

    姬昌年迈,不作答复,姬发得应允后,上前喝道:“一派胡言,西岐本为我姬氏封地,改策变法,一应自制,至今民丰财阜,行人让路,老幼不欺,市井谦和,实乃尧天舜日!然你苏护专横冀州,天怒民怨,始有奴隶动乱,再不应天顺人,定悔之晚矣!”

    苏护斥道:“秽污之言,惑乱民心,罪在不赦,谁能为本帅挫敌之锐,博得首功?”

    惯例的对喷后,进入正题。

    苏护军队冲出一员大将,手持长戈,身穿银盔,大声喝道:“张桂芳在此,西岐何人来引颈受戮?”

    西岐军中奔出一将,手持长枪,英姿勃发,正是姬昌的第十二子,性急如火,武艺超群:“姬叔乾来会你!”

    所谓先声夺人,首战的胜利对于两军士气的影响自不必说,双方看似是随意派遣,实则都是一等一的干将,志在必得。

    两将拍马迎上,一个长枪起去似飞龙,一个长戈展开惊紫电,杀得征云四起,锣鼓喧天。

    不过两者的差距十分明显,若论沙场武艺,姬叔乾逊色张桂芳良多,全靠初生牛犊不怕虎,连连强攻,张桂芳则以逸待劳。

    酣战仅三十合,姬叔乾已有后继无力之势,眼见不妙,拍马欲走,张桂芳突然大喝:“姬叔乾不下马,更待何时?”

    这话好没道理,似这种斗将,武艺是一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