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419章

诸天我为帝-第419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事情,朝歌之中,又生波澜。

    王叔比干入内禀告:“陛下,十五日后乃女娲娘娘圣诞之辰,娘娘捏土造人,补天救世,始有我人族今日,请陛下轻万乘而往降香,得四时康泰,国祚绵长,夙调雨顺,灾害潜消!”

    顾承目光一动:“每十二载的女娲祭祀……”

    来了么,封神演义中,纣王命运的转折点,正是从女娲庙开始!

    不过鸿蒙大世界原本的历史中,是没有这一段的,纣王再昏庸,也不敢冒犯女娲,女娲娘娘也不会因为这等事情,就派出妖狐祸害人族皇朝。

    现在的女娲庙降香,又当如何?

    联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鸿钧那边不可能毫无反应,必然有所反击。

    只是应在女娲娘娘身上,不免显得奇怪,毕竟没有女娲娘娘的布局,他根本没有机会来到这个时代,而女娲娘娘的超脱之日也难以确定,只知道是在乾坤鼎炼制,大禹治水之后。

    如果真是女娲,顾承倒是很想一见的。

    如果不是……

    顾承微微颔首,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准卿所奏。”

    比干退下准备。

    三月十五,朝歌之民家家户户焚香设火,结彩铺毡,同贺女娲娘娘圣诞。

    顾承亲帅文武百官,前往南门外女娲庙进香拜贺。

    女娲混元有成,造化人族,相比起皇天后土,更得人族祭祀香火,所修的庙宇装饰精巧,风格朴实,正中央的沉香宝座上立着一座面容慈和的圣像,两旁有金童玉女侍立,座下还有舞鹤翔鸾,香炉中升起袅袅紫雾,看上去庄重而神秘。

    顾承先得女娲石,后在无上大罗天中见过女娲娘娘留影,自然知道眼前的圣像只是人族的想象,并非真正的女娲模样。

    不过香火本就是一种心理安慰,对于女娲而言,她创造人族,希望人族能自强不息,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天地间争得一席地位,而非整日跪拜,向神明祈求所谓仁慈宽宥,所以更加不会显圣,让人族横生依赖之心。

    然而就在顾承念诵完祈文,祭祀之礼进行到高潮,文武百官尽皆拜下之际,女娲圣象之上,突然流转出光芒。

    一时间瑞彩千条,祥云缭绕,似有无上神圣降临,别说文武百官,就连在庙外虔诚祭拜的黎民都是激动不已,恨不得狂呼出声。

    唯有顾承目光一厉,长袖轻动,一层无形的屏障立刻隔绝内外。

    近在咫尺的群臣和大商子民只觉得眼前一花,纣王陛下已然笼罩在一片五色奇光中,顿时又惊又喜起来。

    女娲娘娘寿诞每十二年举办一次,上一次帝乙降香时,毫无动静,此次轮到纣王陛下,却是有此祥瑞,岂不预兆着大商有大兴之兆?

    可惜事与愿违。

    顾承隔绝内外后,看着那显圣的雕像,冷声斥道:“何方妖邪,胆敢冒充女娲娘娘?”

第三十一章 真假女娲(求订阅!)() 
“你不是商君!”

    圣像瞬间“活”了过来,化作一位仪态万千,尊贵无上的女子:“到底是谁,胆敢夺舍商君,以代人皇,无怪乎大商国祚将……”

    她话未说完,顾承已然出手,五指探出,直接按向这女子的眉间。

    天地翻覆,万物沉沦。

    如此距离,面对终结之力,即便是混元道祖,也难免吃上大亏,可这女子手掌升起,汇聚五彩华光,竟是化作无穷无尽的生命本源,挡下终结之力。

    两股力量轰击在一起,恰如诸天万物诞生与毁灭的对立,以圣像为中心的周围十丈,瞬间转为一片虚无。

    那是比暗黑还要黑暗,比真空还要空无的“空”之域,万物生灵所能认知,所能熟悉,所能接触,所能借助的一切,全部消失不见,一切仿佛回到天地开辟之前的无垠太虚,只余下两股力量对拼消磨。

    顾承眉宇间露出惊异。

    女娲所走之道,为生之大道,看似不如起源命运轮回那么强大,但以女娲娘娘的境界,化腐朽为神奇已经不足以形容她对于大道的感悟,自有一种万世不易,亘古不变的意境。

    正因如此,眼前之敌令他震惊。

    他得到女娲石的传承,对于女娲的力量极为熟悉,对方所掌握的确实是女娲的生之大道,偏偏不是真正的女娲娘娘……

    以假成真!

    “真的生之大道,假的女娲娘娘,鸿钧,这就是你的反击么?”

    这一招十分阴毒。

    女娲对于人族的意义自不必说,如果女娲站出来斥责纣王是昏君,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那么天下人会怎么想?

    人心向背,大势所趋,这八个字绝不是危言耸听!

    所以顾承察觉到一丝不妙,当机立断地下手,隔绝内外,根本不让这个伪女娲有显圣大众的机会。

    “看来女娲娘娘此时已然超脱了,否则幕后主使无法安排这一出!”

    “这个伪女娲,到底是怎么诞生的?”

    麻烦的地方正在于此。

    混元道祖万劫不灭,除了盘古斧外,几乎没有能直接灭杀的手段,哪怕顾承能赢,也仅仅是镇压封禁。

    可现在顾承的终结之道一边受到天地限制,如果再花费精力镇压伪女娲,那就根本腾不出手对付鸿钧了。

    两难之局。

    因此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必须以最小的代价,解决眼前的敌人。

    想要办到这点,必须弄清楚,伪女娲是怎么诞生的?

    且不说生之大道,一尊混元道祖总不会莫名出现。

    如今的鸿蒙大世界,混元道祖就该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这道家三清,和接引道人、准提道人那西方教二圣。

    鸿蒙之外,诸天世界的道祖也都有数,甚至那些跨越纪元的古老存在,顾承从盘武神尊处,都已经知晓清楚,没有眼前这位的存在。

    “总不会是幕后主使创造出来的吧?”

    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闪过脑海,顾承自己都感到不可置信,但偏偏有股冥冥中的直觉,仿佛这答案已经颇为接近。

    说实话讲道理,幕后主使身上有种种矛盾,明明牠拥有凌驾于混元之上,可以把一众混元道祖玩弄于鼓掌,偏偏躲在幕后,小心翼翼推进着计划,而已然超脱的女娲都奈何不了牠,要将诸天之外的顾承带入,再联系到如今的伪女娲……

    顾承目光闪动,很快抛开杂念,终结之力化作无量风暴,疯狂爆发。

    轰隆!

    女娲庙中猛然一震,圣像咔擦作响开裂,灵光消逝,顾承即刻拂袖,将之重新组合,恢复原样。

    隔绝内外的屏障消失,顾承在众臣子民崇敬的目光下走出庙宇,结束了祭祀。

    不过他的脸色微微有些苍白,同时人界之上,娲皇宫中,“女娲”也通体一震,气息变得紊乱。

    回想起刚刚那颠覆寰宇,终结万物的可怕大道,“女娲”的眼中露出浓浓的担忧。

    若不是这次降香,她也察觉不到,如今人界的人皇竟是混元之尊。

    毫无疑问,真正的纣王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混元不是单纯的天赋所成,必须拥有无数机缘积累,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有一丝微薄的机会。

    人皇固然尊贵,但相比起能渡过纪元之劫的混元道祖,又算不得什么,这位混元取代人皇代之,到底有何图谋?

    唯一令“女娲”心安的是,方才一战其实是两败俱伤。

    看似顾承胜了,直接将她逐出了女娲庙,实则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生之道力留在体内,对终结之力予以压制。

    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隐隐形成制衡。

    但“女娲”掐指一算,感觉其中又有颇多蹊跷,恐疑有诈,开口唤道:“彩云童儿,将招妖幡取来。”

    童子遵命,片刻之后,取来一个葫芦,揭去芦盖,其中一道白光飞了出来,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道奇幡来,周围有五彩光芒环绕。

    “女娲”看着这招妖幡,眸光闪动。

    这是昔日东皇太一所赠,汇聚天下群妖精血于上,甘心听供差遣,但同样也是庇护之责。

    巫妖大战后,巫族亡去,妖族式微,藏于十万大山内,不到万不得已,真的不愿相招。

    只是此次对手的人皇,人族不可能用之,天界又签封神榜,下界应劫,似乎唯有妖族能用一二。

    “女娲”轻轻一叹,那招妖幡开始抖动,不多时,妖风飒飒,云雾迷漫,风过数阵,十万大山上升腾出数千光芒,来到娲皇宫外,听候法旨。

    “女娲”看了看群妖:“天下将杀劫渐起,尔等可避山修行,莫惹劫难,若有心应劫者,也可相机行事。”

    群妖一震,一头猿妖赶忙发问:“敢问娘娘,这应劫之辈,有何利弊?”

    “女娲”道:“福缘深厚者,可窥仙道,逍遥长生,次之可享神道,司职天庭,根器浅薄者便化为飞灰,不存于世间,当好自为之!”

    群妖齐齐拜谢,大多数立刻回归大山,他们如今是休养生息之际,实在不敢参与到人道洪流中。

    当然也有部分跃跃欲试的,“女娲”各有安排,最后目光落在靠后的三个女妖身上。

    三妖一是千年狐狸精,一是九头雉鸡精,一是玉石琵琶精。

    “女娲”推演天机,发现三妖与其他不同,沉吟片刻道:“我赐你们凤格之力,可入宫为妃,今天意已定,气数使然,商灭周兴,若能顺天应命,拨乱反正,自可得天道功德!”

    三妖先是一怔,然后狂喜拜下:“多谢娘娘提点之恩!”

第三十二章 大乱之始(求订阅!)() 
顾承从女娲庙回归后,立刻闭关。

    他故意与“女娲”两败俱伤,由得生之道力侵入,正是兵行险着,借此感悟生之大道,借此摆脱天地的压制。

    生死的对立,与起源终结的对立颇为相似,若能功成,顾承就真正踏入阴极阳生,死生入灭,本源末法的转化之境。

    也即是混元巅峰。

    他的战斗力足够强大,趋至混元极致,是因为有着三件神器,人皇剑、东皇钟和女娲石,与妖皇分身和魔主化身相配合,自然没有其他混元道祖比得上。

    但战斗力并不等同于境界高下。

    若论境界,顾承毕竟入混元道境未久,还达不到东皇太一,三清道祖的境界。

    好在祸兮福所倚,末法之劫的来临,也展现出了本源末法的对立,又得女娲指点,对于接下来的道路怎么走,顾承已经了然于心。

    别小看这点,许多混元道祖参悟数万年,直到经历纪元更迭,才略有所悟,顾承能如此之快的找到目标,已经省却无数苦功心血。

    有了目标,为之努力,这原本又是数万年的时间,但来到这个时代,终结之道受到压制,天枢十二卷的著作传播,都是一次成功的反抗,这种磨砺让他的进境十分喜人,现在又有了“女娲”的制衡,都足以成为冲刺混元巅峰的助力。

    于是乎,纣王深居简出,大商政事平静,鸟飞兔走,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知觉又是三年时光。

    这一日,马匹疾行而至,一个浑身血迹斑斑的人倒在朝歌城门前。

    “咦,这是冀州的腰牌!”

    “啊!此人是冀州小侯爷苏全忠,我曾在冀州远远见过他,出了什么事?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

    “速速将他抬进去,找医官的大夫来。”

    众人围了过去,医家弟子很快赶至,待得苏全忠苏醒后,道出石破天惊的消息,黄飞虎立刻入宫禀告,冀州侯苏护麾下的奴隶造反,北原出兵相助,战火四起。

    顾承正在赏花,随意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飞虎目光凝重,如实禀报:“据苏全忠所言,是北伯侯崇侯虎行诡计,谋冀州,有不臣之心!”

    冀州位处北地,是大禹所划九州之一,在夏朝时期是中心地带,如今则在北原和西岐的中间,也就是后世春秋的晋国,战国赵魏韩的范围,战略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苏护坐镇冀州多年,发展原本平稳,但自从四大诸侯开始改制,连带着他们这些处于第二梯队的诸侯也受到影响。

    有些诸侯意动,随之改变,有些则是坚定的阶层拥护者,压制治下的奴隶,不惜以铁血手段,维护贵族和奴隶主的绝对统治权。

    苏护就是后者。

    年轻时的他性如烈火,刚方正直,年长后则变得沉稳许多,但身为宗族显贵,在奴隶方面,决不妥协。

    这边冀州不变,周围却已风起云涌。

    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开始对犬戎动兵,局势变得极为微妙。

    以前是犬戎侵扰大商边境,四大诸侯能避则避,如今崇侯虎和鄂崇禹在费仲尤浑的游说下,主动出兵,以达到练兵强军的目的,确实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奴隶的死伤他们并不心疼,练兵功成后留下的军队,却能有效威慑四方,这种买卖自然是好的,但也不是没有弊端。

    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供应。

    犬戎是游猎民族,马上来去,纵横如风,比起东夷还要难缠,南北双侯麾下的军队虽然占据上风,但战线拉长,粮草供应也显得越来越麻烦。

    尤其是北原地广人稀,五谷收获本就不足,若不是东平城的商铺收益与日俱增,根本支持不住这种消耗,趁此机会,费仲向崇侯虎献计,是时候对其他诸侯下手了。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本就是诸侯之间优胜劣汰的规则。

    商朝初立时,有三千诸侯,如今六百年过去,只剩下八百诸侯,那两千多诸侯自然是被淘汰吸收掉了。

    北原想要真正强盛,强军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的则是需要更加富饶广阔的地盘。

    那还有什么地方比富饶的冀州,更让崇侯虎垂涎的呢?

    为了师出有名,崇侯虎派出费仲,潜入冀州,挑唆奴隶暴动。

    过程十分顺利。

    人性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冀州的奴隶听得其他地方的奴隶有了盼头,再也不甘过眼前这毫无希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