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41章

诸天我为帝-第41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给面子。”

    顾承微微一笑,毫无诧异。

    既然天意愿意臣服,自然要有诚意,区区祥瑞,只是开胃小菜。

    果不其然,当封禅正式进行,霞光化虹,居然没入顾承眉心,化作无数感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化育,而有生灵……”

    “天授神功?!”

    顾承闭目感悟。

    铁木真的待遇,他享受到了。

    甚至犹有过之。

    太玄经至少要异兽引导,自行参悟,现在则是直接传承,这其中的差距可是极大。

    以顾承目前神而明之的武学境界,炼精神勇,炼神如意的修为,一时间都消化不了,唯有存于神龙内,作为积蓄。

    仿佛过了许久,但在外界官员眼中却仅仅是片刻,顾承睁开双眼,看着一股宏大浩瀚,广博无边的意念降临。

    这回不再是玄之又玄的意念沟通,天意竟化作一道虚虚茫茫的轻烟,飘飘悠悠,出现在面前。

    “初具形体,仙武的点拨果然立竿见影。”

    顾承对天意所化的轻烟颔首,轻烟一颤,将一道波动率先传来——

    那是一段影像,里面有一轮昊日坠落,直入临安皇城。

    “那是我初入此世?可是这时间不对!”

    顾承脸色一变,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火德,我是灵魂穿越,还是身体穿越?”

    “火”飘出,理所当然地道:“殿下当然是身体穿越,否则我们也不会耗费那么大的神力,灵魂同样无法承载大汉龙灵之力。”

    顾承问:“那我是哪一年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个画面,明明不是绍熙四年!对了,可以从张角三魂来此的时间反推!”

    天意对于世上发生的一切都有显示,顾承查看,很快发现,相对于绍熙四年——

    韩侂胄是十年前发现了地宫;

    冯笙也是十年前入天忍教,成为左护法;

    苍狼则是十年前将铁木真引入洞穴,发现太玄经的石刻……

    时间都对得上。

    如今看来,“苏醒”的那一刻,不是穿越之时,而是整整十年后。

    便类似于仙人转世的胎中之谜,顾承实际上早早取代了赵扩,只是那时尚未清醒,因此才显得浑浑噩噩,懦弱无能。

    “所以张角三魂搅风搅雨整整十年,我却在嘉王府内发痴!”

    顾承觉得这个信息,异常关键。

    日后穿越其他小世界,附身对象都是帝王,欲扭转国家危局,越早苏醒,优势越大。

    张角三魂能够即刻行动,是元神修为,那么他在炼神一系上的修炼,必须抓紧了。

    “你的三个礼物,我收到了!现在来吧!”

    顾承伸手一招,轻烟漂浮过来,绕着腰间的一枚金色圆环旋转。

    这便是张角元神化身寄托的日精轮,三魂齐聚的那日,被顾承以火德天意,三方镇压。

    然而玄器的威力,理论上连无双境的强者都发挥不出全部,顾承的实力不足,无法强行炼化。

    何况三仙教既然将这等仙道重宝交给张角,自然在里面做下了手脚。

    此刻轻烟每每想要进入日精轮中,都被一道玄妙的法仪阻挡,隐隐有一尊伟岸的存在,手持拂尘,镇压大千。

    “那是三仙掌教,南华老仙,左慈和于吉虽与他并列,却都是散仙一流,不足为惧,唯有这南华道行深不可测,乃是真正的圣仙之境。”

    通过“火”的介绍,顾承知道了法仪正是南华老仙布置。

    倘若大汉识破了张角元神化身的诡计,就直接催动日精轮,令其于皇城中自爆,搅得天崩地裂,为黄巾军增势。

    南华老仙无疑将一切变数都算计在内,可他也万万想不到,张角的元神化身会随着顾承穿梭诸天,来到了一个天地元气稀薄的小世界。

    日精轮得不到补充,直接沉寂,现在更是被天意一点点消磨,法仪只能困兽犹斗,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

    不错,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顾承知道事不可为,便将日精轮交予天意消磨。

    整个过程中,顾承以山河社稷印为提供支援,蒙古大军正在横扫欧洲各国,收割来的龙气全部祭祀,山河社稷印再将部分供给天意,增其伟力。

    如此一来,天意尝到了甜头,终于心甘情愿地归附。

    同时与南华法仪对抗,也能助天意晋升,整个世界突破到新的层次!

    实际上,龙灵的到来,玄器的入世,已经一定程度促成了世界元气的提升。

    否则也不可能在同一时代,出现四尊神而明之,数十武学障的存在,百花齐放,诸武争雄。

    当然,这些是个例,由于顾承是大宋太子,执掌皇权,才能聚拢到如此多的高手,演武切磋,互相促进。

    如果顾承就这么离开,世界衰退或许会缓慢,但武道实力一代不如一代的势头,依旧无法改变。

    除非世界整体提升,由低武变为中武。

    如边荒传说、大唐双龙传、日月当空、覆雨翻云,随着朝代的推移,武道并未削弱,历代都有惊才绝艳之辈,破碎虚空。

    “中武相较于低武,最为显著的区别,就是精神力量的运用。”

    顾承眉心神龙一动,于天地中游走。

    当神元不再是神而明之特有的标志,精神秘法,心灵交锋,高手都能涉猎,整个世界的武道水平,就突破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

    而那时,也是这个世界的大宋军队,正式开赴诸天之日!

    ……

    ……

    (拜求推荐票收藏支持,又是一年高考季,祝愿广大学子前程似锦,加油!)

    (感谢书友“紫幽幻心(心莲)”“天晶浑天宝鉴”“凤羽舞菲”“新爷newey”“尔等终究是太子”的打赏。)

第七十五章 华山论剑 天下九绝() 
春去秋来,眨眼间已是定天三年。

    自天下一统以来,大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帝立贵妃冯氏为皇后,更是大赦天下。

    江湖之中,又恢复到各大门派割据,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日常。

    只是这回,拥有赫赫威名,武功顶尖的高手们,绝口不敢提天下第一的名号。

    仿佛那个位置,已经实至名归。

    不过当一个消息传遍整个武林时,依旧引发了轰动。

    月圆之夜,华山之巅,演武论剑,天下九绝。

    九绝的名头,吸引了无数武者,向着华山而去,希望亲眼见识武林绝顶,巅峰对决。

    可这些江湖小虾米太想当然了,等到了山下,他们才发现自己连上山的资格都没有。

    少林、丐帮、铁掌等六大门派早已抵达华山,设下外场,邀请武林名宿及各派精锐入内,至于邪魔外道,也不赶尽杀绝。

    绝大部分武林人士被拦下,有些知难而退,静候结果,有些喧哗冲突,自讨没趣。

    这百年难见的盛会,还未开始,就是一幕人间百态。

    然而不是猛龙不过江,终究也有六大派拦不住的。

    这一日,一道高大身影赫然从山脚闯关,右手负后,仅出左手,就将六大派留守下来的弟子玩弄于股掌之间,看似闲庭信步,实则迅疾绝伦地向着山上闯去。

    “那是何人?一人独挡六大派,好大的威风!”

    “看那服饰,似乎是明教?”

    “嘶!这可是被朝廷明令禁止的反贼,当年不就是被六大派所灭么?”

    “有好戏看了!”

    ……

    原本就不服六大派守卫的江湖人士纷纷大喜,趁着乱子,一并向着山上涌去。

    那人也不驱赶,一路连闯数关,后面已经跟了数百号人,浩浩荡荡。

    终于,到了丐帮的坚壁阵前。

    “石元亮!你果然来了!”

    洪七排众而出。

    众人哗然,方知来者正是昔日的明教教主,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最后,手下自焚牺牲,为其争取时间,最终才洒下伤心泪,从密道逃走的石元亮。

    “今日我要灭尽六大派,为我教中弟子报仇!”

    石元亮肃立,他双鬓花白,眉头紧拧,苦大仇深,但周身气息却是幽深无比,凝如实质的目光罩定洪七,登时生出一种万夫莫挡的气势,压得在场众人都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恐怕还要扬名立万,争争天下第一吧!”

    洪七却是怡然不惧,真气外放,气势抗衡,竟不落下风:“你这是在深山老林里苦练了多久?居然还看不清天下大势,妄自尊大!”

    石元亮轻咦一声,眼中浮现出惊色。

    此时的洪七已是丐帮帮主,但石元亮根本没把他放在眼中,没想到这叫花子功力深厚,气脉悠长,短短数年不到,功力居然精进如斯!

    “妄自尊大?等我败尽天下高手,你便知道我教神功的无上威仪!”

    但石元亮依旧信心满满,他蛰伏了整整七年,乾坤大挪移已经修炼到了巅峰,甚至发现了最高层中有错漏之处,加以修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此底气,六大派在石元亮眼中,已是土鸡瓦狗!

    “自取灭亡!”

    洪七摇了摇头,也不以坚壁阵围攻,反倒侧身让过。

    “本尊岂会怕你们围攻?”

    石元亮扬了扬眉,艺高人胆大,大摇大摆地往山上而去。

    他此次借助华山论剑的机会,不仅要报仇雪恨,扬名立万,更要收拢高手,重建明教。

    丐帮并没有追上来,而是将那些乱糟糟的武林人士拦住,石元亮步履极快,上了南峰。

    华山离光明顶不远,这五岳名山气象峥嵘,山高万仞,石元亮也是来过的。

    可眼见着峰顶遥遥在望,他的步履突然变得沉重起来,额头泌出汗珠。

    “怎么回事?”

    石元亮目露骇然。

    因为山风呼啸,罡风猎猎中,竟有股浩大沉凝的威仪,压在肩上。

    他运起毕生功力,硬生生支撑,腰杆一点一点低沉,片刻后大汗淋漓,摇摇欲坠。

    不过他终究是武学障存在,绝世强者,就在倒下的前一刻,终于登上了峰顶。

    华山南峰是最高主峰,更是五岳最高峰,登上这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

    能在这样的地方论剑演武,一较高下,再名列九绝,威震天下,简直是武者毕生所愿。

    可此时此刻,当石元亮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峰顶时,却发现这里并没有刀剑相拼。

    十几个人零零散散地坐在地上,正在仔细聆听中央一位讲武。

    “武之意,乃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从石元亮的角度,只能看到一道侧影,散发出如狱如海的威严。

    “不!”

    只是一眼,石元亮就明白了,洪七口中的自取灭亡是什么意思。

    即便将乾坤大挪移练到天际,也绝对不是此人的对手。

    没有最强的武功,只有最强的人!

    “既然来了,就坐下吧!”

    石元亮应该庆幸的是,顾承的观念已经改变。

    曾经攮外必先安内,所以在北上伐金前,明教必须灭了。

    现在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石元亮能上顶峰,就是可造之材,便可加以培养。

    石元亮满嘴苦涩,脑海中激烈斗争,最终还是长叹一声,徐徐坐下。

    明教自此,再也不复存在。

    而这一服从,带来的收获亦是前所未有,因为顾承传授众人的,正是天授神功!

    在场的如黄裳等人,功参造化,学究天人,都听得如痴如醉,更何况石元亮?

    天下群雄中,或许也唯有立于东侧的一位昂藏大汉,不为所动了。

    他是铁木真,修炼的本就是天授太玄,乃是货真价实的天之骄子。

    此时此刻的蒙古帝国已然进行了第一次西征,铁蹄遍及欧亚广大地区,建立三大汗国。

    铁木真又岂是臣服他人之辈?

    但在帝者威严下,纵使头生反骨的枭雄巨擘,也得蛇盘虎踞,凛然遵从。

    “谢陛下!”

    说来话长,当顾承讲完,众人齐齐拜下。

    这一拜不仅是帝皇之位,还有武道之尊,开明共通,无私分享。

    顾承无私,是因为这个世界都是他的了,召开这场盛会,正是为了促进此世武道进步。

    当然,天授神功的精要非常人所能领悟,想要真正有所收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要真正动手切磋。

    顾承一步迈开,出了峰巅,端坐于茫茫云海中,俯视下方,大袖一挥:

    “论剑开始!”

    ……

    ……

    (下章发大章,写完本卷,拜求推荐收藏支持!)

第七十六章 十年帝涯 踏上归途() 
华山之巅,不足二十之数。

    争夺九个名额,看似淘汰率不高。

    实际上,能在此的,哪个不是大浪淘沙,一派宗师,眼光武功都是当世绝顶!

    这些强者的交锋,简直精彩绝伦。

    哪怕彼此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知根知底,都能推陈出新,你来我往,武道灵光不断闪烁。

    场场交锋,以铁木真被挑战得最多。

    神而明之,天授太玄,在顾承不下场的情况下,铁木真战力无疑是此世最强,真正的天花板。

    但当诸多强者层出不穷地爆发,铁木真的散漫飞速收起,郑重地面对每一位对手。

    他成为了最佳的磨砺石,此起彼伏的气息突破,证明了这场武道盛会的意义——

    黄裳、魏进忠、斗酒僧、段誉晋升神而明之!

    这不仅是厚积薄发,更代表着整个世界,正在突破原有的界限。

    而铁木真吃了异族身份的亏,元气大损,天意又不再眷顾,最终在黄裳的阴阳交融,万气归一下,败了半招。

    自此,天下九绝排出座次——

    第一,黄裳,大宋宰相,神功绝艺:九阴真经。

    第二,铁木真,蒙古可汗,神功绝艺:太玄经。

    第三,虚竹,逍遥掌门,神功绝艺:北冥神功。

    第四,斗酒僧,少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