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403章

诸天我为帝-第403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事奇妙,同样……

    游戏结束了!

    顾承惋惜感叹后,突然出手,一指点在了天皇镜的中心。

    在众混元怔然的注目下,这面神镜发出不可置信的颤动,轰然间四分五裂!

    “你毁去了天皇镜?”

    这一刻就连盘武神尊都怔住了,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

    “它不肯降服,留下只会成为拖累,不毁还等什么?”

    顾承挥手将天皇镜的碎片收走,就像做了一件轻描淡写的小事,而不是毁去了天帝权柄的象征。

    天皇镜的威力,确实直逼全盛时期的盘古斧,但它的器灵是个祸害,与封神榜形成鲜明的对比。

    前者代表天帝权柄,后者是天庭根基,两者同样没有主人,但天皇镜至始至终都是一副高傲的模样,非要强行将之降服不可,封神榜则知道大局为重。

    正常情况下,如紫微大帝、长生大帝那样的四御,也得拼命巴结着天皇镜,顾承则是敬而远之,现在诸天大劫,天皇镜还在耍大牌,不毁了你毁谁去?

    “何况诸天至尊之位,哪里需要一件神器认可?”

    顾承把玩着手中的天皇镜碎片,感受其中那分散的起源之道,淡然地道。

    他毁去天皇镜,倒不是义愤填膺,或心血来潮,正是要研究这种奇特的状态,怎么样在去除混沌魔神的情况下,还能保留大道。

    一旦功成,那么所有神器就能重回位阶,且不受制衡。

    这点至关重要。

    解决了天皇镜,顾承又看向盘古斧。

    盘古斧的命运之道,是布局中的关键一环,这件神器不容有失。

    盘武神尊松开了手,盘古斧飞出,诸天第一神器几经辗转,终于握在了顾承手中。

    一股并不狂暴但难缠至极,仿佛洞悉每个弱点的力量袭来。

    命运魔神的抗争。

    有了菩提老祖、盘武神尊的前车之鉴,顾承作为新任主人,驾轻就熟地开启对抗。

    论及实力,他本就强出菩提老祖和如今正处于虚弱状态下的盘武神尊良多,在魔界中又曾参悟命运之道,此刻与命运魔神正是针锋相对,短兵相接。

    人皇、妖皇、魔主轮番上场,与命运魔神斗得激烈绝伦,顾承再分心他用,开始操纵九鼎,隐隐有合一的趋势。

    很快,虚空齐奏,天地共尊,似乎在呼应那件无与伦比的神器重回。

    乾坤鼎另开天地的宏图抱负确实有这个资格,但盘武神尊立刻阻止:“陛下,九鼎一旦合一,被分割镇压的混沌魔神也会苏醒,千万不能这么做!”

    九鼎分裂本是坏事,却被顾承灵活运用,用来镇压魔神,可谓祸兮福所倚,但如此一来,倘若重回乾坤鼎的状态,其内分散镇压的混沌魔神也将苏醒,十数尊魔神一同爆发的冲击,必然将这件神器从内至外彻底毁去。

    这就相当于兑子,魔神之患虽然暂时压下,但乾坤鼎和一众神器也不足为依了。

    “放心吧,不是现在!”

    顾承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九鼎合一,乾坤重回是必须的,那是为进入命运节点后所做的准备。

    幕后主使将乾坤鼎轰碎,当时女娲和三皇皆在,三皇未成混元倒也罢了,以女娲娘娘的境界,却未立刻复原九鼎,肯定有原因。

    最大的可能,就是幕后主使在鼎内埋下了后手,一旦强行聚合九鼎,必有大祸。

    这点顾承必须做出尝试。

    哪怕是一丝一毫的线索,都可能帮助他在另一条命运轨迹逢凶化吉,更别提九鼎合一这种重中之重。

    “请陛下登上天帝之位!”

    盘武神尊又开口道。

    “不必了,我等万众一心,比有名无实的天帝之位要强!”

    天帝之位,何等诱惑,然而顾承摇头拒绝,毫不迟疑:“此战朕与诸天共存亡,望诸位也能奋战到最后一刻!”

    “向死而生,方能死而后生!”

第三十五章 决战来临(求订阅!)() 
“朱雀十三就位,护城河建立完毕!”

    “传送通道丁位七十四测试完成,开启传送!”

    黄月英背负双手,身姿挺拔,听着各方汇报,有条不紊地做出种种安排。

    如果从她的金印紫绶来看,那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但看她身后跟着圆滚滚的机关鼠柿饼,肩膀上蹲着一头毛茸茸的狸猫,又仿佛回到昔日俏皮可爱的少女时代。

    所幸这两者并不冲突,大汉的女官早已不在少数,任人唯贤唯才,有才华能力的女子能大放异彩,远没有后世三从四德抛头露面的束缚。

    黄月英命令下达,无有不从,统管全局,一座座防御壁垒如雨后春笋,在人界九十九州上拔地而起,并且都有环绕的护城河保护。

    以前的城池是以阵法为主,城墙为辅,护城河反倒最是少见,因为仙武世界的护城河都是内成洞天,看似遥遥数百丈距离,实则无比遥远,里面滔滔江河之水,一个浪卷下去,即便是通天境的武将也是尸骨无存。

    如此强大防御措施,只有洛阳长安等寥寥十数座大城才有配备,现在则是处处可见。

    因为护城河用来对付数目庞大,但平均实力略低的神孽,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而除了护城河外,所有城镇的下方还建立了地下城,供老弱妇孺躲避生活,四通八达的传送通道铺设,即使一座城池将被彻底攻破,也能第一时间转移。

    这些都是墨家弟子的功劳。

    天枢十二卷所分的十二家中,原本以儒家、兵家和法家最为热门,现在墨家后来居上。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排名不是关键,人族的延续才是众志成城的目标。

    同时,不止是人界,各界都在做着类似的防御工事。

    “快喵!快喵!”

    “大咪!小咪!动起来,再偷懒决不轻饶喵!”

    妖界之中,雪落狸王叉着腰,呼呼喝喝,原本懒散的狸猫一族也来来回回,背上扛着砖块,汇入到建设的浪潮里。

    妖族对于自然的运用更偏向于先天,在五方圣兽的带领下,他们对于后天的改造很少,直接将天地之力往妖庭中心汇聚,不断收缩防线,基于日月星周天神禁,将妖界核心建立得固若金汤。

    天界之中,转生池内则不断诞生出天兵。

    同样的无限复活,转生池虽然在速度和频率上,都比不上神孽与末法的自如转化,但也有一战之力,尤其是如今的天庭四御摒弃旧怨,一心对外,整合三十三天之力,更加不容小觑。

    魔界则在磨剑。

    他们的武器自然不都是剑,但作为末法之气诞生的种族,他们是唯一可以对神孽造成直接杀伤的种族。

    女娲娘娘超脱,总览全局,定下的堵不如疏,六界循环之策,是重中之重,有了魔族,双方才有你来我往,互相交锋的基础。

    顾承立于无上大罗天,一边参悟天皇镜碎片,九鼎合一玄妙,一边看着各界备战。

    天庭之内依旧冷清。

    顾承没有让天界众神入位,享受最后的天帝虚名,只为争分夺秒,尽可能地加强己方力量。

    不仅是六界的备战,还拜托了盘武神尊,去寻找盟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诸天之中的道祖,不止现在出现的寥寥数十位。

    幕后主使曾经有言,牠灭了盘武神尊,那些老家伙就不敢出现,这点得到了确认。

    四个纪元积蓄下的混元道祖,数目是可观的,只是许多经历了纪元更迭后,就开始避世不出,一心参悟,以求超脱,剩下的则目睹了幕后主使的盖世凶威,不敢出现了。

    那些闭关的不说,有心无胆的还是可以争取一下。

    据盘武神尊所言,牠们正位于纪元隙间。

    隙间是不完美的空间,没有完整的生态循环,好比归墟,好比那曾经四凶所封印的四凶绝境。

    纪元隙间也是同理,天地虽不完整,但其中某种或某些大道之力特别活跃,因此古老的存在才会盘桓其中。

    对于道祖来说,确实没有比这更合适的隐居之地了。

    如今的诸天阵营里,也只有盘武神尊有能力去请援军,而且顾承还从他那里了解到所有古老道祖的信息。

    “罗喉尊神、太荒真君、无方浑沌……”

    “这些都是曾经在鸿蒙大世界露过踪迹的,我去往夏商之时,极可能会遇到牠们!”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顾承回到历史上夏商的命运节点,面对的不仅是幕后主使的威胁,还有当世的凶险。

    真要是不问世事的倒也罢了,这些古老的存在既然在鸿蒙大世界中现过行迹,必然就有图谋或野心。

    欲成天帝,这些都是隐性的敌手,不得不防。

    所以提前了解,未雨绸缪。

    用“后世”的情报,去针对“曾经”的道祖。

    “来了!”

    顾承修炼等待,一切按部就班,平静得根本不像是即将迎来终局。

    直到鸿蒙大世界外,一道道恢宏的流光出现,盘武神尊带着七八位古老的混元,现身界外。

    第一批援军到达。

    有了牠们,高端战力就能一拼。

    但很可惜的是,没有下一批了。

    因为盘武神尊带着一众古老道祖,尚未进入大罗天,各大世界外徘徊的神孽洪流突然发生变化,化作一片浓密厚重的云层,乌泱泱地落了下来。

    各界生灵抬头仰望,只觉得天地漆黑如墨,再也看不到日月星光,云层从数万丈的高空下降,翻滚沸腾,一股被关押囚禁的气闷之感笼罩心头。

    而在无上大罗天看来,便是四面八方的神孽渐渐合拢,将硕果仅存的数个大世界倒扣在一个个锅盖之中。

    一尊尊魔神立于其上,正是那些原本游离于混沌中,尚未被捕捉的混沌元神,牠们被幕后主使唤醒,成为了灭世一方的高端战力。

    顾承目光扫去,发现魔神的数目在六十尊左右,这是一股可怕的力量,却还没有到完全不可抵挡的地步。

    显然双方都在争分夺秒,幕后主使不愿拖延,不给机会,直接发动!

    第五纪元!

    鸿蒙纪!

    最后的决战来临!

第三十六章 诸天脊梁(求订阅!)() 
“撤去世界壁障!”

    面对灭世大军,顾承起身,挥手下达第一个命令。

    虚空震荡,原本固若金汤的世界壁障,缓缓褪去。

    这不是要放弃抵抗,恰恰相反,是破釜沉舟,奋起反抗。

    世界壁障固然能抵挡外敌的进攻,却也急速耗损本源之力,如鸿蒙攻玄黄时,玉皇大天尊就完全依仗世界壁障抵挡鸿蒙的攻势,结果一被破,立刻兵败如山倒,再无还手的余地。

    因此顾承早就下定决心,一旦魔神大规模出现,就撤去壁障,转守为攻。

    说时迟那时快,随着命令下达,六道长河滚滚而出。

    天地人魔妖佛,六界的本源之力蜿蜒,于虚空中聚合,化作一朵通天彻地的功德之花,花开六瓣,在虚空中徐徐盛开。

    那些智慧低下,只知破坏的神孽第一时间蜂拥而入,齐齐没入花蕊之中,消失不见。

    剩下的刚刚停下,花瓣旋转,化作漩涡,无匹的吸力爆发,不仅将神孽统统收入,还探出无形的触手,朝魔神抓去。

    “以天地之名宣判,尔等当斩形灭神,万物将死亡终结!”

    魔神震怒,放声怒啸。

    天地共鸣,万物响应。

    三千大世界本就是混沌魔神的气血所化,当牠们的元神脱出,毋须使用神通招法,只需与世界相合,那亿亿万万的呼啸回声,就如世界的呐喊,疯狂回荡。

    可惜无用。

    这股功德之花漩涡内诞生的,是万物源头的力量。

    “起源!”

    在惊恐的叫声中,魔神的气息被其克制,兔起鹘落之间,身不由己地没入漩涡之中。

    这朵功德之花,正是顾承参照十二神寂大阵所设,其内关键的核心,则是中天鼎内女娲所留的超脱之力镇压的起源魔神。

    起源之道是三千大道之首,仅仅是残缺的一半,就有恐怖的威仪。

    同理作为三千魔神之首,牠对于其他魔神也是克制效果满满,在顾承眼中,便可拿来以毒攻毒!

    起源爆发,天旋地转,待得众魔神从漩涡中吐出,却是发现牠们和之前的神孽一起,分流进入了各大世界,眼前正有无数拔地而起的堡垒,混元与大能坐镇,无数军阵,蓄势以待。

    这是分割敌势。

    数十尊魔神一起,哪怕牠们不通阵法之道,诸天一方也毫无胜算可言,唯有将牠们分开,才能各个击破。

    然而敌人的数目太多了。

    即便盘武神尊请来了数位古老的混元,以作援手,数目上也完全不对等,几乎是一对二的劣势。

    所以必然有战场分担起最大的压力!

    正在交锋的双方身处局内,看不真切,但所有混元道祖看得清楚,数量最多的敌人正送往鸿蒙大世界。

    不是逞英雄。

    而是在这种关头,最强者必须承担起最重的责任,否则一旦弱小的世界被摧毁,形成滚雪球的效应,全面崩溃立刻到来。

    当无穷无尽的神孽化作灭世洪水,当足足二十多股魔神撼天动地的气息闯入鸿蒙,功德之花散入六界。

    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功成身退的同时,也正式拉开了战斗的序幕。

    出手最快的是魔族。

    无数浑沉的光芒出击,化作一道席卷天地,横扫乾坤的无定风暴,与神孽那浩瀚无尽的洪涛,毫无花俏地对冲在一起。

    鸿蒙虚空,无数辉光明灭闪烁,跳跃震荡,两股滔天洪流犹如两尊通天彻地的巨人,疯狂进击,四周的空间翻卷蜷缩,一团乱麻。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发生了——

    落于下风的,赫然是数目占据绝对优势的神孽。

    因为它们不再具有重生优势了。

    魔族与它们都是由末法之气转化而来,只是一者以终结为主,毁灭诸天生灵,一者则是融入鸿蒙世界,成为保护诸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