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30章

诸天我为帝-第30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淡,一生三起三落。

    现在是顾承掌权,早早将辛弃疾启用,这位老将军虽已五十多岁了,却依旧满腔激情,欣然领命。

    不过顾承早就向孝宗分析过天下大局,南宋如今的国力和士气,经不起哪怕一次失败。

    所以顾承对于辛弃疾是有考验之意的。

    平叛江西,也就是明教又一次造反,就是看看辛弃疾闲居十年后,带兵打仗的本事有没有荒废。

    结果辛弃疾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统筹全局,剿抚兼用,仅用两月时间,就将叛乱彻底平复,其中还包括了来回行军!

    有了这份功绩,顾承接下来的嘉奖,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辛弃疾也不是贪图官职之辈,他真正需要的还是重视和信任。

    比如现在的飞虎扩军!

    飞虎军乃是十多年前,辛弃疾平匪时的设想,正如同后世鼎鼎大名的飞虎队,这就是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

    飞虎军初立时,名额仅有一千,偷偷扩充,也只有两千多,但人员都是从各地厢军中,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再加上辛弃疾的训练,雄镇一方,成为江上诸军之冠。

    原历史上,飞虎军被金人称为虎儿军,闻风丧胆,十分畏惧,可惜后来也免不了受武备废弛拖累,军力渐致糜烂。

    现在顾承看上这支军队,准备扩军,一下子就引发了各方利益冲突。

    “殿下,飞虎军乃是厢军,若是不听湖南安抚使节制调度,恐怕不妥!”

    “殿下,飞虎军初立时皆乌合无赖,在帅府成军时,服帖无事,若使出戍,无异于虎兕(si)出柙,后患无穷啊!”

    “殿下,请三思啊!”

    ……

    顾承看着酝酿完毕,开始纷纷劝谏的文官们,表情淡然。

    大宋的文武之争,不是喊一次热血口号就能改变的,他早有心理准备。

    不过此时他记下每个反对的大臣,如果处于公心,哪怕是畏战,顾承也不与他计较,但如果处于私心,哼哼!

    外戚李氏已被削去荣宠,未来的奸臣叛徒,如史弥远、吴曦、安丙等人,以各种办法贬官,一一灭去。

    顾承才没有好脾气,去给这些人机会,看他们会不会在英明神武的自己领导下幡然醒悟。

    都已经知道这些家伙心怀不轨了,还玩这种游戏,不是自讨没趣吗?

    当然,想把所有大臣换成一心为国的忠肝义胆之辈,也不现实。

    而且忠心不代表能力,有些人确实忠心耿耿,但他们没有能力担任要务,好心办坏事,还不如不用。

    所以这种换班底的活儿可不轻松,有冯蘅劳心劳力,智囊团扩充,顾承估计,从太子身份监国,掌控大权开始,至少需要三年,他才能有一批自己用得顺手的班底。

    这已经相当不错,大宋目前已进入积极备战,边境兵力调动,时刻表现出进逼状。

    如果金国打过来,那再好不过,守城可比攻城要占太多便宜,单单一座襄阳,就足以让金国欲仙欲死。

    如果金国按捺不动,顾承就派出使者,联络鼓动四方,合纵连横,比如如今跳得很欢的漠北诸部和一向见风使舵的西夏。

    “飞虎増募再议,将奏章送入东宫,我自会批示,散吧!”

    顾承开口,这种循序渐进,平衡文武的态度,无疑让众臣吃了定心丸。

    他们就害怕太子年纪轻轻,急功近利,现在太子在规则内行使权力,哪怕偏袒一方,只要有礼有节,自没有不接招的道理。

    顾承回到东宫,下了命令,很快风尘仆仆的欧阳锋和利空法王走了进来。

    “你们做得不错!说说吧,怎么攻入光明顶的?”

    辛弃疾平的是明教在江西发动的叛乱,洪七、苦慧、欧阳锋、利空法王灭的是明教在江湖上的势力,也是它真正的道统根基,光明顶!

    平心而论,顾承原本认为,成功率不足五成。

    毕竟明教经营光明顶已有数百年,凭借危崖天险,有七颠十三崖,金城汤池之固,更有密道蜿蜒曲折,上下相继,外人极难攻入。

    倚天屠龙记中,六大派之所以将明教打得落花流水,那是因为阳顶天暴毙,明教群龙无首,为争教主之位还内讧,有机可趁。

    此次四大法王虽然死了,五行旗在江西也损失惨重,但还有光明左右使和五散人,一味防守,还真不易攻上。

    “这还多亏了欧阳庄主,找到水源,下了剧毒……”

    “法王客气了,若不是你以密宗身份,取得了明教上下信任,里应外合,难以成功!”

    在欧阳锋和利空法王的商业互吹中,顾承明白了大致的过程。

    不得不说,有时候反派就是比正义人士用起来顺手,至少让丐帮和少林就水源下毒,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此次两位反派看对了眼,一拍即合,同时半跪,托举一份密卷,朗声道:“属下幸不辱命,此乃乾坤大挪移,请殿下过目!”

    “好!”

    顾承伸手一抓,那密卷从两人手中自行飞起,落了过去。

    如此神乎其神的真气控制,已然堪比百年前乔峰的擒龙功。

    欧阳锋和利空法王浑身一震,半年不见,这位主子的武功修为居然更上一层楼,令他们心中慑服。

    顾承翻看着乾坤大挪移,虽然没有修炼的打算,也不由赞叹创功者的奇思妙想。

    其实武功修炼到最高深的境界,借力打力,挪移劲力都是自行领悟,正如绝代双骄的移花接玉,完全是邀月怜星冠绝天下的实力所成就。

    只是乾坤大挪移和斗转星移提前做到了这点,方才使人感到不可思议。

    “明教教主石元亮,死了吗?”

第五十四章 欲创九阳 无上武道() 
“请殿下恕罪,石元亮逃了。”

    顾承验证着乾坤大挪移的真伪,随口问着生死。

    欧阳锋和利空法王脸色难看,刚刚起身,又半跪下去。

    “逃了?”

    顾承抬起头来:“是见事不可为,抽身而走,还是在最终关头,才通过密道逃离?”

    石元亮作为明教教主,至少也是绝顶强者,一定概率触摸到了武学障。

    这样的人物以六大派的阵容,击败可能,但他若真要一心逃跑,确实难以拦住。

    不过按照倚天屠龙记里明教的烈性,教主不该与光明顶共存亡的么?

    所以顾承要知道石元亮逃跑的时机。

    利空法王答道:“是明教左右光明使者和五散人拼死拦截,石元亮才由密道逃跑。”

    “不足为惧!”

    顾承重新低下头去。

    如果石元亮当断则断,带着教内精锐由密道撤退,说明此人是枭雄之辈,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偏偏要玩那种江湖义气,同生共死的戏码,一定要手下声嘶力竭地喊着教主快走,才洒下一把伤心泪,独自逃入密道,这种就只是江湖草莽,武功再高,也不足为惧。

    “你们办得不错!随我来吧!”

    顾承看了一遍乾坤大挪移,已经将它的内容牢牢记住,起身道。

    欧阳锋和利空法王有些疑惑,赏赐不该在东宫中给予嘛,这是去哪里?

    天牢!

    最深处,一间方圆十丈的空阔牢房内,整整十二条粗大的锁链纵横交错,锁住中央的人。

    九九八十一根绣花针,刺入其周身上下各大要穴,再加上各种点穴封气手段,万无一失。

    此人当然就是林玄清,神而明之,疑为天下第一的存在。

    但现在,也只是个废人兼阶下囚。

    而顾承一进入牢房,林玄清就猛地抬起头来,披头散发之下,居然还有笑容:“殿下,你来啦!”

    顾承理都不理,看向黄裳和魏进忠:“怎么样了?”

    黄裳和魏进忠摇了摇头,林玄清则大笑起来:“想从我身上探知武学至高之境的玄妙?好啊,我告诉你们!”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林玄清语气低沉,字字诱惑:“要有大自在,大破灭之心,冥冥念想,悟得神元,才能勘破!如你们这样的……唔!”

    话音戛然而至,却是顾承弹指,直接点了他的哑穴。

    黄裳和魏进忠原本听得聚精会神,这才神色一清,露出骇然。

    没想到林玄清都到了这种地步了,居然还能施展类似移魂大法的手段,要迷惑他们的心神。

    如果让林玄清说下去,接下来或许就是:“头上还有主子,怎可能抵达武学至高,必须要无法无天,让身心得到解放,才能踏出那一步!”

    黄裳和魏进忠若是听了这种挑唆,哪怕心中留下一点种子,都足以埋下祸根了。

    可惜林玄清不知道顾承六识有成,这点小手段简直是班门弄斧。

    不仅被化解,还暴露出了重要的信息——

    “冥冥念想,悟得神元吗?原来如此!”

    顾承本就来自仙武三国,见识远超此世武者,此时得了提醒,高屋建瓴下,若有所悟。

    单纯以武学修炼,内力积蓄,武学技巧,武学障境界,其实已经是这个低武世界的极限。

    神而明之,则打破了极限,到达一个全新的层次,涉及到冥冥中的精神修炼。

    化腐朽为神奇,使一分力,可达十分效果,举手投足间的运用,自然有不可思议的神妙。

    “有了方向,就是巨大的收获!”

    至少神元如何悟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恐怕让林玄清自己去说,也描述不明白。

    顾承弹指点开哑穴,让四人留下,听林玄清那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讲述,磨练心境。

    有了心理准备,林玄清就是块磨刀石,如果连这点考验都通不过,那也没有资格去攀登武学的至高之境了。

    出了天牢,迎面段誉和斗酒神僧走来,前者抱拳一礼:“殿下,我将往天山,今日特来辞行!”

    段誉之前提出过,想带林玄清去天山灵鹫宫,被顾承断然拒绝。

    不过段誉毕竟对他有半师之谊,此次又多亏其请来强援,出手相帮,顾承还是很感激的:“前辈一路顺风,若是见到你的义兄虚竹子,代我问好!”

    说实话,在听到林玄清述说将他老爹三百年功力被吸走时,顾承就认为虚竹挂了。

    毕竟此世的武者想要长寿,唯有修炼正道内功,而一旦内力全被吸走,那自然再无生机。

    然而虚竹不愧得天独厚,被吸的只是逍遥三老的功力,自身的百年内力竟是岿然不动,连北冥神功都奈何不得。

    但他那时也打不过林玄清,被抢走七宝指环后,更是心灰意冷,回天山飘渺峰闭关,再不入尘世。

    此次段誉去看望虚竹,也是说明林玄清和林朝英的情况。

    一旦虚竹知道自己的孙女提前出世,绝不会无动于衷。

    若是再得灵鹫宫相助,顾承麾下的武林势力就彻底成型,足以成为影响宋金胜负的一张关键底牌。

    送走段誉,顾承看向斗酒神僧:“大师可想好了?”

    斗酒神僧双手合十:“殿下慷慨,九阴真经确是旷世绝学,你欲创出九阳神功,阴阳相济,归于一身,更是武林中前所未有的壮举,此等盛事,贫僧岂有拒绝的道理?”

    斗酒神僧一身所学横跨儒道释三门,最后投身少林,顾承觉得他很可能得到了扫地僧的教导,已是武学障巅峰,才能创出九阳神功那等旷古烁今的绝学。

    这是有依据的,南少林如今已经搭建起来,如此快的速度,弟子自然是由北少林偷渡。

    一路上有丐帮安排小道,官府接应,少林僧人如今已经转移三成,更将藏经阁内的众多佛经运来,防止战乱损毁。

    这些佛经,由斗酒神僧一路护送,想想扫地僧是怎么出场的,还不是天龙四绝大闹藏经阁,将他逼了出来。

    段誉能将他请来临安,也是顾承先前结了善因,如今得到善果。

    既然九阴九阳的创始人齐聚,顾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起钻研神功,先创九阳,再阴阳相合,成就此世完美的无上武道。

第五十五章 任督贯通 金国叛乱() 
“龙象般若,龙象乃力,般若为智,修炼到十重境时,表现出来的还是茫茫大力,没有二者兼修,要到十三重巅峰,才能探得神元?”

    “蛤蟆功要领在于积劲蓄力,与降龙十八掌有余不尽的武学原理,有相似之处,同时它也与道家钓蟾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创始者恐怕就是从钓蟾劲中悟出。可它为什么会被一阳指克制?”

    “易筋经不愧是达摩老祖所创,集少林武学于大成,可谓是总纲,当年天龙四绝如果先学易筋经,再去学七十二绝技,恐怕就算不参悟佛法,也不会有走火入魔的危险了。”

    “乾坤大挪移……”

    “先天功……”

    ……

    地宫内,顾承双目神光湛然。

    此世九成的神功秘典,于脑海中缓缓流淌,化作无数的武道灵光,不断闪烁。

    这一日,丹田内那积蓄已久的九阳真气蓦然涌出,滞涩的督脉被节节贯通,好似水到渠成。

    阳脉之海成就,任督二脉,终于彻底打通!

    这自古以来便是天堑的难关,不知道挡住了多少武林豪侠,而一旦成就,也代表着百脉畅通,内力趋至绝顶。

    但对于顾承而言,这仅仅是开始。

    他借助这重要关头,不断壮大九阳真气,循着与九阴真经对立,却又浑然天成的路线,行功大周天。

    霎那间,顾承的气势再度攀升,并无氤氲紫气,而是恍若一个散发出无穷热量的大火球,室内温度骤然飙升,热浪滚滚,浩然无尽。

    这便是他集合众多强者武道智慧,所创出最适合自己修炼的九阳神功!

    继承了原本九阳神功的部分特点,却又有着新的特长,尤其是当九阳真气在体内汹涌澎湃的流动,最终汇聚于丹田,不断压缩之际,一缕至阴至纯的九阴真气又诞生出来。

    阳极生阴!

    “九阴九阳,聚于我身,六脉神剑,剑气成阵!”

    顾承腾身而起,右手五指外加左手小指先后点出,道道剑气或大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