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296章

诸天我为帝-第296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合情合理,但伍子胥显然不愿接受,目光中寒光凛冽:“楚王昏馈,奸臣当道,只知争权夺利,应变缓慢,我命你以雷霆之势,迅而击之,为何不从?”

    “请相国恕罪”

    伯嚭唯有再度重复,声音里满是恳切。

    每位将领的用兵之法都有不同,他虽然也想为全家老小报仇雪恨,却生性谨慎,再者刚刚在吴国立足,胜利捞不到多少功绩,一旦打了败仗,必然万劫不复,岂会愿意冒险?

    “你畏首畏尾,坐失军机,无力领军了!”

    伍子胥不管这些,看向身侧的男子道:“长卿,你看我军可否一战胜之?”

    表字长卿的男子,迎着一位位面色有异的将领注视,开口道:“兵者,勇武之道,谋略之法,死生之地,无计不可用,无法不可施,伯嚭将军重不败,并无不对……”

    伯嚭一怔,就听男子接着道:“然兵贵胜,不贵久,用兵之法,当以全国为上,破军次之,上兵伐谋,将军若能以逸待劳,以实击虚,知己知彼,自可百战不殆!”

    伯嚭身体一颤。

    这看似是为他说话,实际上他出于楚国,不正是知己知彼?

    守而不进,还是私心之故!

    他当然不会承认,冷声道:“说易行难,叛军得楚之助,避而不战,我又能奈何?”

    男子指着地图,划出几条行军路线:“只需伪装叛军,攻此战线,楚军自危,必逼掩余烛庸与我军正面开战,攻守逆转,以逸待劳,岂有不胜之理?”

    众将顺着他的路线看去,思索片刻,顿时惊为天人。

    原本听伍子胥之意,竟是要阵前换帅,心中难免不满。

    伍子胥本就是外人,若不是助吴王篡位,哪里能有此时的地位?

    他上位后竟还要安插亲信,这是要将吴国的高层,全部换成别国人?

    然而此人一开口,就连自视甚高的伯嚭,都有种振聋发聩之感。

    不攻叛军,而是直击楚军,令楚国逼迫叛军,与吴军交锋。

    这种攻守之间的转换,将一切都考虑得极致完美,更未有人从全局的战略角度,对战争进行如此细微周到的分析。

    诸侯列国,战事从未停下过,军事确实是国之第一等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但用兵不贵久战,贵速战速决,谋略之道,可无所不用其极,不必顾忌法理,这就把兵摘了出去,独立一家。

    而且接下来,此人还指出,战争没有常胜之法,只有不败之道。

    名将之所以能创下一个个战争奇迹,不是掌握了胜利法门,而是掌握了如何不去打败仗的诀窍。

    常胜遇上不败,不败者胜。

    这完全颠覆了攻守之间的关系,以往将领都以攻为荣,以守为耻,但此刻就连复仇心切的伍子胥都不得不承认,上兵伐谋,按照男子之法,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

    这份震撼仅仅只是开始。

    接下来,此人就形、势、谋、天时地利、兵勇质素、资源供应、练兵策略、用兵赏罚等十二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他显然做足了功夫,所用的都是吴国的军事实例,用作参考,众将听得晕乎乎的,一时间都觉得仿佛自己是外人,这位才是正宗的吴国人。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此战当以庆忌头颅,祭我军威浩荡!”

    最终铿锵有力的总结后,男子拱手一礼:

    “我名孙武,字长卿,愿与诸位共事,辅佐大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第三十三章 兵家道境(求订阅!)() 
“杀!”

    战马狂啸,血腥刺鼻,死者的惨号,悲呼成连天愁云。

    而烽火硝烟,又化作冲天光柱,将云层撕裂出道道裂口,久久不能愈合。

    天穹之上,一艘轻舟飘然而过。

    这是鲁妙子设计的低配版青冥舟,不为战争所用,纯为代步,作为姜国真正打开商路的关键。

    姜国原本名满天下的是神纹刺绣,但那属于原料,大多数公卿贵族都喜欢成品衣饰,肯收原料的,都是打着低买高卖的心思,从中谋利。

    所以摆脱了鲁国的盘剥,自己打开商路后,姜国虽然飞速富裕起来,但还是处于商道的底层,卖的是手艺活,赚的是辛苦钱。

    可青冥舟一旦设计出来,一切就都不同了。

    仙武世界的大夫公卿乃至王侯出行,都有专用马车。

    如之前鲁国大夫展获,乘坐的马车就是八匹雏龙驹所拉,飞行天际,看似威风,实则高空罡风吹拂,必须得运气抵挡,左右护御,那感觉当真是冷暖自知。

    而青冥舟线条流畅,双翼舒展,不仅美观大气,封闭的内舱又有灵镜旋动,视野宽广,端坐其中,俯瞰八方,那才是真正的高高在上,极致享受。

    离开越国后,顾承向西而来,正是要让楚国贵族们,大开眼界。

    天下三大超级强国中,以楚国最“离经叛道”。

    楚王曾有言,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楚庄王更有问鼎中原之意,不尊周天子,所以晋国齐国不尊周礼,还要稍加掩饰,楚国则是明明白白,对新奇之物接受最快。

    一旦楚国上层追捧青冥舟,销量打开,风靡列国,指日可待。

    而且商人身份更方面行走天下,否则在这大战关头,还真的不好拜访。

    因为庆忌在陈国边境的山谷内,练兵蛰伏了半年,再度杀了回来。

    除了军容焕然的两万精兵,还有杨素、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四将,各自率领的五千姜国精兵相助。

    吴国这边还没有大举伐楚,所谓征讨叛军,也不过五万兵力,若再算上庆忌两位王叔的残存军队,背靠楚国支持,天时地利人和,双方的硬实力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如此交锋,将帅之能,就占据了绝对的比例。

    公子庆忌,勇冠三军,有勇有谋,堪比后世霸王项羽。

    隋朝四大名将,在将星闪耀的年代大浪淘沙,更有世界交流,见闻广博。

    如此阵容,对敌百世兵家之师孙武!

    此时以大别山中心,针对柏举、英氏、下蔡一线,各军展开激烈的厮杀。

    距离战场越来越近,青冥舟开始晃动起来。

    仙武世界既然能上天入地,遨游青冥,自然有禁空的概念。

    但凡重镇重城,都有大阵护御,飞舟飞车无法行于上空。

    大战之际,军气血气化作冲天之势,更是飞鸟禁绝,万兽退避。

    “公子!”

    眼见顾承一无所觉,直直地飞过去,文种范蠡不禁惊呼出声。

    他们吃苦耐劳惯了,并没有什么享乐之感,反倒有点恐高,现在更是心惊肉跳。

    越女则是淡定无比,盘坐角落,自顾自地推演剑术。

    “有王兄在,放心吧!”

    龙葵则满是新奇,看向下方的大战,坚定心神,凝神细观。

    发动进攻的是庆忌一方。

    但一马当前,身先士卒的,却不止是庆忌,还有史万岁。

    一柄长刀握于手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史万岁所到之处,哀号惨嘶,鲜血碎肉共一线,盔甲瞬间被涂抹成鲜红。

    吴军亦是百战之师,但面对如此杀神降世,许多士兵仍旧被吓得连连后退,望风而逃。

    庆忌更是勇不可当,齐头并进,中路战场,所向披靡。

    不光是一味的推进,两侧还有贺若弼麾下护持左右。

    那阵势松垮,看似毫无章法,实则随时变动,化整为零,聚零为整,弥补先锋不足。

    与此同时,韩擒虎悄然行军,转进敌后,声东击西,奔忽来去,让吴军首尾不能兼顾。

    杨素则坐镇中军,麾下将士飚悍勇猛,冷血嗜杀,凝聚出滔天军威,威压而至。

    如此配合,别说伯嚭和吴军众将手足冰凉,就连伍子胥都惊呆了。

    庆忌消失仅仅半年,不仅兵力翻倍,麾下竟训练招揽了如此多的精兵猛将?

    简直不可思议!

    更是无法正面力敌!

    “来得好!”

    唯有孙武抿起嘴唇,眼神中不惊反喜,猛然挥手。

    “挡!”

    面对那奔腾漫卷狂涌的洪流,吴军阵形一变,外圆内方,直直迎上。

    顿时间,平地生起一股巨大的风暴!

    令敌我双方为之震撼的一幕发生了!

    吴军挡下来了!

    那勇冠三军的猛将,那势不可挡的军团,竟如陷入泥沼,困于其中,不得寸进。

    血气搅动风云,飞舟剧烈震颤,顾承反手下压,范蠡文种已是顾不上害怕,看得目不转睛,就连越女都暂离剑道,转而观战。

    实在是孙武的统军,简直超越了兵法的界限,趋至大道的追求,足以引发共鸣。

    在绝对严格的军事纪律,饱经洗礼的血火之魂推动下,吴军兵戈交错,战阵相生,每一位士兵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成为了孙武身体的延伸。

    如臂指使,这在凡俗世界是根本无法达成的。

    统军将领的能力再强,信息传递的不对等,是制约军队战力的最大阻碍,所以历史上孙武治军首重法,次重术,以法治军,纪律森严,才能让士兵最大程度地跟上将领的调度。

    可仙武世界的优势,让孙武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正如主世界孙策的风林火山,此刻吴军也趋至一种绝对完美的状态——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动!”

    当庆忌和史万岁硬生生被挡下,孙武长剑一指,锋芒毕露,吴军顿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雷火之势。

    反击!

    “兵家之圣,没有让我失望!”

    下方兵凶战危,打得激烈绝伦,顾承目露异彩,识海中浮现出天枢十二卷。

    兵家之道,呼应光辉。

    顾承很清楚,人皇剑的本源参悟,与先天生灵飞蓬的时间积累,足以让他在返回主世界后,晋入归元至境。

    但他所求的,不仅是自身的突破,更是人族大境界的突破。

    天枢十二卷,助人族突破无双境的阻碍,使得大批圣者出现,缩短了人界与天界的差距。

    但一日人族无法诞生混沌境的大能,人界与天界就不可能齐平。

    所以值此仙武春秋,推动诸子百家诞生,可令天枢十二卷突破巅峰。

    这场大争之世,同样也是……

    求道之路!

第三十四章 大成至圣(求订阅!)() 
呜呜!

    号角吹响,两军分开,各自后撤,鸣金收兵。

    吴国上下将领齐齐松了口气,那扑面而来的巨大压力,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庆忌得了他国之助,已成气候!”

    伍子胥则拧起眉头,大为烦恼。

    “此战之后,他们也不容于楚国了……”

    孙武却是意犹未尽,目光闪烁“希望庆忌不忘父仇,再来交锋!”

    表面上,他受伍子胥之邀,是为了辅佐吴王成就霸业,其实那只是为了凝聚士气的官话。

    孙武看重的,是吴国的好战,以此为舞台,征战四方,籍此完善理念。

    他要著一部兵书。

    兵书不同于普通文章,文章可以花团锦簇,人人称好,兵书却是用于实战,最要不得纸上谈兵。

    如何将千变万化的军事交锋,以文字阐述出来,让后世武将有所得有所悟,比起带兵打胜仗,要难得太多了。

    唯有悟道,方能传道。

    所以孙武期待着,与大隋四将再度交锋。

    他不会失望的。

    下回来的,不止四将了。

    另一边,庆忌归营后,目露坚定,对杨素道“愿入贵国,以效全力!”

    短短的八个字,他就再不是吴国公子。

    如果说要离还是卑鄙的暗杀,伍子胥请出孙武,执掌吴军,就是真正的实力。

    庆忌固然自负勇武,经过此战,也知道若无杨素四将的相助,他必然惨败身死。

    所以这一刻,庆忌下定了决心。

    投效他国。

    唯有如此,他才有复仇的机会。

    “将军英明!”

    杨素改了称呼,众人的神情也变得亲近起来“太子殿下正在周游列国,等回国都,我们同去拜见!”

    “不知国都在哪?”

    反正都入了伙,庆忌不再掩饰自己的好奇。

    他实在很想知道,能够神不知鬼不觉派出四将的,到底是哪个野心勃勃的强大国家。

    不会是晋齐楚,但该是顶尖的中等国家吧……

    杨素笑道“现在的国都不重要,太子殿下有言,未来我姜国的国都,将定在天下之中!”

    “姜国?”

    庆忌呆住。

    “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在酝酿,很快我们就能让诸侯列国都为之颤栗!”

    贺若弼拍了拍他的肩膀,豪迈笑道“且看好吧!”

    ……

    ……

    纪山之南,楚都郢城。

    这是天下一等一的雄城,繁华如画,山河锦绣,城墙高达千丈,上面铭刻着无数玄奥的火红神纹,形成炎神大阵。

    行人往来,川流不息,单单是城门税,每年就是一大笔收入,依旧让人趋之若鹜。

    这就是大国气象。

    而城外三十里之地,所有飞行车马都必须落地,以示尊重,青冥舟也按落云光,降了下去。

    “这是何物?”

    尚未下舟,外面就传来议论声,不少目光汇聚过来。

    能在此处的,都是世家贵族,有代步工具,原本以为横行天际已足够威风,没想到还有青冥舟这等奇妙之物,当真大开眼界。

    眼见顾承一行走下,不少性急的贵族子弟都派侍从过来询问。

    “此乃青冥舟,为我姜国特制……”

    顾承不语,龙葵和越女立于他身侧,由得范蠡和文种上前介绍。

    这两位本就是楚人,对于各大贵族世家有所了解,范蠡是商业奇才,文种又与他配合默契,两位相国之才联手推销商品,那真是无往不利。

    侍从询问,是自重身份,实际上每个人都侧着耳朵聆听,没几句话就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