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黄金农场 >

第41章

黄金农场-第41章

小说: 黄金农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那是打雷了,嘿嘿!”张小天笑着道。

    一句打雷了缓解了两个人之间的尴尬,张小天找了一把伞递给王丽丽道:“趁着天还没黑透你早点回去吧,不然七叔该担心了!”

    王丽丽一想也对,自己大晚上出来可不能太晚回去,不然的话父亲该寻思自己去了哪里再出来找自己就麻烦了。

    王丽丽恋恋不舍的告别了张小天趁着雨还没下大就走了,只是她心里却有一些小小的遗憾,她觉得应该跟张小天发生点什么的,可惜都被这莫名其妙的一场雨给打乱了。

    她甚至于有点开始抱怨这场说来就来的雨了,王丽丽悻悻的离开了张小天的院子,张小天把铁门关好之后大大舒了一口气,他有点感激这场不期而遇的惊雷和雨了,若不然的话他都不知道自己会跟王丽丽发生些什么。

    七月的天气就是这样,孩儿脸说变不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来场雨,但有时候却不一会就停了。

    张小天回到屋里之后,雷也不打了,只是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张小天叹了一口气赶紧给电脑安装了电脑卫士和杀毒软件,防止刚才的尴尬之事再次发生。

    把电脑软件安装好以后,张小天就在网上搜了一些鱼苗的供应商。

    不过却只是搜到了一些平常鱼苗的品种,张小天本意是养殖一些营养价值比较高和价格昂贵的鱼种,因为他不想浪费妈祖仙井的井水,用妈祖仙井的井水伴着鱼食来喂养,不仅仅只是几小桶而已,是每天都得需要很多桶,要知道整个水库的面积可是不小的,这种大批量的引用仙井的井水如果只是养殖普通的鱼种,张小天觉得太可惜太浪费了。

    搜罗了一通鱼苗的供应信息,张小天索性也就没了兴趣,他关了电脑之后突然想到吴琼脂。

    吴琼脂作为大酒店的经理她肯定是知道哪种鱼最值钱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找她在合适不过了。

    想到这里,张小天就拨通了吴琼脂的电话。

    吴琼脂对于张小天主动给自己打电话,感到很惊讶,接起来就问道:“张老板,怎么主动给我打电话了?可真是稀奇!”

    “我找你问点事!”张小天直接挑明道:“我想问问你,现在哪种鱼最值钱?”

    吴琼脂被问了个楞,随即一想张小天的身份,于是才说道:“原来是你要养鱼!我记得你上次送来的那两条就很不错,大面积的养殖那种鱼不行吗?”

    “那种鱼只有五十多条,我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水库,想着养殖一些市场需求量大,而且价格比较高的,你有推荐的鱼种吗?”张小天问道。

    吴琼脂想了想才说道:“淡水鱼真的没有特别昂贵的鱼种,你不如试试海里的鱼,比如黄花鱼就卖的比较好,而且这种鱼做鱼锅饼子卖的特别好,咱们这个城市属于北方市场,这种鱼也比较好销,很多供货商都是去沿海城市拉来卖,但是成本较高,不过也比一般的淡水鱼赚得多,你可以试试这个!”

    吴琼脂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张小天听完之后也觉得不错,毕竟对于内陆城市而言,养一些海里的鱼肯定能卖的好。

    张小天对吴琼脂道了谢,吴琼脂那边问了问张小天下一次黄瓜什么时候能有货,因为她饭店现在黄瓜卖的太好了,是饭店里最畅销的一款菜,每个去消费的顾客点名就要带黄瓜的菜。

    张小天估算了一下扇子空间这一茬的黄瓜应该在十天左右就能收成,于是就让吴琼脂十天之后****拉货就行了。

第73章 购置鱼苗() 
吴琼脂当即表示一定准时过来,俩人又聊了一下野生鱼的供货,张小天说了十五天左右的时间,正好秋黄瓜上货之后搭配一下黄瓜来卖,不过仅仅供应五十条,再多得等到月底'

    吴琼脂对此也没说什么,毕竟当初张小天提前就说好了野生鱼的数量没有那么多,他还没有大面积的开始养殖。

    张小天跟吴琼脂通完电话以后就查了一下有关黄花鱼养殖的信息,得出了几条关键信息之后,张小天有些犯愁,淡水地区养殖海水鱼不是不可以,但是很少。

    黄花鱼对于水温的要求比较高,这个水温不是它生长环境的水温,而是产卵的水温,黄花鱼喜欢在水温二十五六度的环境下产卵,如果要达到这个水温那就必须在夏季的时候让黄花鱼产卵,可是张小天这边是淡水,又不如海水那么深,黄花鱼生长的环境都是海水很深的水下,那里的温度肯定适合它。

    现在的季节是夏季,如果在秋冬季来临之际让黄花鱼尽快成长的话,那就得依靠丰富的营养液,过了夏季它即使不产卵的话到了冬天,水面结冰,那水下的温度就比较高了,温度的问题不是问题了,所以最大的问题还是在黄花鱼的成长上面。

    张小天马上就想到了妈祖仙井的井水,有了妈祖仙井的井水来充当丰富的营养液拌在鱼食里面,那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张小天当即就决定养殖黄花鱼,他要养殖生长周期跟一般黄花鱼不同的黄花鱼,以此来打破正常鱼种的市场供应。

    张小天查阅了几家黄花鱼的供应商,发现沿海城市居多,不过现在的养殖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内陆城市也有很多供应商,张小天找了一家邹东市的供应商,不过看时间已经很晚了,这个时间在联系的话人家肯定下班了,就把电话记下来准备明天等人家上班之后在联系。

    张小天把水库鱼苗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剩下的就是产业一条龙的规划了,他躺在床上想着如何把这些产业联系在一起,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

    四不像因为外面下雨就回来了,它围在张小天身边帮主任驱赶蚊子,乐此不彼!

    淅淅沥沥的小雨并未下多久,夏天的雨来得也快走的更快,因为下雨的原因,早晨的大王村很是凉,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张小天起了个大早,围着水库边跑了一圈锻炼身体,而后做了早餐美美的吃完之后就按照昨晚记下来的那个黄花鱼供应商的电话打了过去。

    这次遇到的供应商却没有像上次那个元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服专业,对方的电话也没有什么公司彩铃,而且接电话的还是一个男人,听声音也得是一个大叔级别的。

    对方操着一口本地口音问道:“你是谁?”

    张小天顿时觉得这家可以放弃了,不过他出于礼貌还是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对方一听是买鱼苗的这才换了口气乐呵呵的说道:“我还以为是催货的呢,你要黄花鱼的话我这里有,刚才抱歉,这两天催货的太多,我这边供应不上,所以语气有点不对,您别生气!”

    对方这样一说,张小天也就理解了,毕竟谁打电话也不能一直有好语气的,于是说道:“我想去实地考察一下你们的鱼种,如果合适的话我想进一批黄花鱼的鱼苗!”

    “可以,先生贵姓”!对方问起了张小天。

    “免贵姓张,您贵姓?”张小天也礼貌问了对方。

    “张老板你好,我叫汤阳,叫我老汤就行,你要的这种鱼苗我们这不多,但是别家还没有我家多,所以你找我算是找对了,这种海水鱼养殖的不多,大都是从沿海城市有经验的渔民过来当了技术师傅才养殖的,你这边需不需要技师指导?”汤阳问道。

    “不用汤经理,我只需要鱼苗”!张小天说道。

    张小天的确不需要技师,因为他有妈祖仙井的井水,这种富含神奇营养液的东西是抵得过任何技师的。

    汤阳也没推销自己的技师,于是跟着说道:“不需要的话,那你什么时候方便直接来厂子考察一下就行了,我们也是欢迎有意向长期合作的客户!”

    “可以,那我现在就直接动身过去,你把地址发到我手机上吧”!张小天决定现在就去市里把这个事情敲定下来。

    汤阳道了一声好,而后客气的挂了电话随后就把地址发到了张小天的手机上。

    张小天将地址记好,对于邹东市他也不陌生,毕竟在这生活了不少年,大王村属于城前镇,城前镇又属于邹东市,本就是一个地级市的归属。

    张小天上高中的时候虽然在镇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跑去市里办事,如今却要去市里考察鱼苗,跟之前去市里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去市里,张小天还真就担心碰上徐冉,她在市里工作,要是碰上的话他担心上一次因为石昆的事情这女人对自己有意见,毕竟当时自己太过于出风头,把她和她男朋友石昆的风头都给抢了,张小天担心徐冉心里有坎,再或者石昆因为自己太出风头而对徐冉在有意见,引起她两人的不合。

    但是张小天是去市里购置鱼苗,而且也不是去单纯看望徐冉,世界上哪有那么巧的事情,这说碰上就能碰上。

    张小天打下心思,揣好钱就在村里的大道上等城郊公交车。

    顺利等到城郊公交车以后,张小天就坐了上去。

    因为是农忙季节,去镇上的很少,除了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大王村坐车的人也就张小天一个人。

    张小天也就省却了跟村里人聊天的麻烦,找了一个后排的靠窗位置做好以后随着车子的起起伏伏向城里进发了。

    城郊公交车到了镇上之后,张小天又得倒客车去市里。

    等到了市里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张小天也没做休息,照着收到的那个黄花鱼供应商的厂子地址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目的地。

    汤阳的厂子在邹东市的近郊,打车花了三十多块,把张小天心疼的够呛,但是想到这一趟是为了购置鱼苗养殖,将来能赚的比这还多,他也就收起了这份心疼。

    鱼苗厂到了之后,张小天看到了厂子的牌子写着东阳鱼苗养殖基地。

    厂子很大,门口还有保安,张小天想起来打电话时候对方一上来的不客气,当时他还以为对方不是专业干这个的,现在看来是自己多想了。

    张小天上前登记了来访信息,而后在保安的带领下找到了厂长汤阳。

    汤阳四十多岁的年纪,留了一圈络腮胡,跟打篮球那个哈登有得一拼,不过他没哈登那么高那么壮,汤阳也就一米七左右的个头。

    汤阳一看张小天居然才二十多岁的年纪,这下有点意外,不过来者是客再加上张小天是来购置鱼苗的,他也没表现出什么,亲切的跟张小天握着手道:“张老板这年纪养鱼可真是最年轻的企业家了!”

    汤阳很会说话,他不仅称呼张小天为老板,还称呼企业家,这一下子就把人捧了很高。

    张小天笑着道:“汤经理言重了,顶多就是个渔民,咱去看看鱼苗吧!”

    汤阳没想到张小天如此低调,而且直奔主题,来厂子看鱼苗的人的确很少如张小天这么年轻的,而且大都是来到厂子以后变着法子的让汤阳请个客吃一顿好的在聊购置鱼苗的事情。

    张小天这一到地方就赶紧办正事,这一点倒是博得了汤阳的好印象。

    汤阳觉得张小天这青年是一个干劲十足的青年,为人上虽然暂时看不出来什么,但是冲这一份事业心就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青年。

    张小天就在汤阳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很大规模的育苗基地,顶棚是玻璃质地,周围是钢建房,通风也很好,温度适中,里面的通氧设备也很大,还有专业人员在喂养。

    张小天是第一次见识这种规模的鱼苗基地,顿时觉得自己是来对地方了。

    来之前张小天做了一些功课在网上搜了一些有关鱼苗培植的图片,这一看很多地方都极尽相同,出入不大。

    汤阳做了介绍,什么鲤鱼苗、鲫鱼苗等等,也介绍了一些每种鱼产卵的数量。

    对于黄花鱼的介绍,因为张小天是来购买黄花鱼鱼苗的,汤阳介绍的最多,什么黄花鱼的产地,黄花鱼的水温条件,包括产卵的数量,都一一作了介绍。

    张小天回忆了一下,跟自己在网上了解的出入不大,黄花鱼的产卵数量不少,每只基本都达到三十万左右的数量,但是并非产下三十万数量的卵就能出来三十万的鱼苗,说到底就跟成活率差不多。

    张小天在汤阳的介绍下查看了黄花鱼的鱼苗,小鱼很小很小,跟大米的个头差不多,一群一群的很是可爱。张小天有个疑问打来,这玩意这么小,回去之后放养到水库里面,不都被大鱼给吃了吗?

    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的说法虽然老套,但是却很在理的!张小天揣着这个疑问听着汤阳的介绍,准备一会问一问。

第74章 黑石() 
汤阳介绍了一下黄花鱼的鱼苗价格,鱼苗有的厂家按照公斤定价,但是那个基本不靠谱,水分很大,有的还按照一缸来计算,就是直接定价每一缸鱼苗是多少只直接报价,汤阳这边是按照每一尾来算的,他在初期已经把数量定好了,一个偌大的池子里,分成若干块区域,每一块区域里面放置了十万的鱼苗。( 》’小‘說’)

    一尾鱼苗是三分钱,十万尾就是三千块钱,至于那些按照公斤来算钱的厂家实际也是根据一尾多少钱来算的,毕竟一尾鱼苗的份量其实很小,几千只才算得上一斤,有的鱼甚至一万尾才几斤左右。

    张小天估算了一下自己水库的面积,觉得十万尾就差不多了,毕竟还得加上成活率来算的。

    不过正当张小天准备购置这种最小的鱼苗的时候,汤阳却让张小天自己搞了笑话。

    因为这些鱼苗不是往外卖的,他们要卖的是已经长大了一些的鱼苗,汤阳带着张小天只是来考察一番,也是先让张小天熟悉一下厂子的条件和规模为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

    张小天真的是一个新手,被汤阳这样一说自嘲道:“汤经理,我还以为我要买回去这大米粒大小的鱼苗呢!刚才我还嘀咕着呢!”

    汤阳听完之后哈哈大笑道:“张老板啊,怪我怪我,我还以为你有经验呢!这小鱼苗哪能回去养?这一路上颠簸还没等到家就死不少,我们哪能那么做生意,我们要卖的是比这大一些的,走去那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