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盛世第一娇 >

第217章

盛世第一娇-第217章

小说: 盛世第一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换了旁人,慢上一慢也无妨,但对眼前这两个人来说,这点时间就足够了。

    少女单足一点整个人凌空向后仰去,身轻如燕,不出片刻就已经落到了山下的官道上,好巧不巧,正在那一队优哉游哉的仪仗队之后。

    整个过程十分迅速,不过转眼之间,而另一旁的徒弟也早趁这个时候不见了踪影。

    天光大师叹了口气,将锡杖收回身前,看月下人影迅速闪过,很快便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阿弥陀佛。”要追也不是追不上,但现在时间不多了,他得赶回仪仗队去,把人调换出来,前方文武百官就在准备着跪迎了,若是这种时候出什么事,那才会引起混乱呢!

    实际寺天光大师在点化日来临的黄道吉日突然不见了踪影,必然会引起诸多猜测。更是明晃晃的在打大楚皇室的脸。自大楚建立,实际寺与皇室一直互相尊崇,若是在他手里坏了规矩,皇权这等东西,可不能轻易触碰,尤其是如此重要的时候,更为重要了。

    所以,这是算好了天时地利人和么?算准了他即便早有应对也不敢追么?若真是如此,那当真后生可畏啊!

    算了,不追了,反正两人去了哪里他也能算到,大不了此行速速离去就是了,说不定还能再回寺的时候捉个正着。

    ……

    ……

    抬天光大师仪仗的队伍实则并不累,走的并不快,一路走走停停,晚上还能歇息,除却今晚特殊,需连夜赶路之外。

    跟在身后提前几日迎接到天光大师的礼部官员打了个哈欠,便见眼前似乎有人影闪过,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了下去,好在被一旁的小沙弥及时拉住了。

    道了两声“多谢小师傅”之后,礼部的官员抬头只看到帐蔓动了动,里头的人影晃了晃,再看时,又正襟危坐的坐着了。看了大师坐的笔直的身影半晌之后,官员感慨:“大师也不容易啊!”

    起码这打坐的功夫是真厉害,这一路上都在里头坐的稳稳当当,跟个活佛似的不动一下,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眼下官员见天光大师身影微晃,不由更生亲切之感:原来大师也有吃不消的时候呢!

    其实大师的仪仗队走的早,时间很宽松,所以走的慢,几乎没有夜行的时候,原本算着今日也不需要夜行的。可钦天监的官员临时改了吉时,将原本的巳时改为了寅时,这才披星戴月,早早赶路。

    眼看远远的已能看到前方的灯笼长队了,几乎照亮了整个官道,远远看去,气势惊人。

    帐蔓后的天光大师突然开口了:“改了吉时的是何人?”

    一旁使劲甩着脑袋保持清醒的礼部官员连忙回道:“回大师的话,是钦天监的卫监正,不,如今应该要叫卫天师了,这是她在钦天监当值给出的最后一分吉时表呢!”

    礼部的官员说的滔滔不绝:“卫监正,不,卫天师的测算在钦天监就一贯以准著称,原来的巳时确实也是吉时,但与寅时相比,却远远不如,大家都这么说呢!天光大师您的身份自然只有最好的吉时才能匹配。”

    帐蔓后的天光大师微微拢了拢袖子,半晌之后,终于开口了:“吉时……果然是吉时啊,算的真准!”

    一天十二时辰,吉时经常有不止一个的时候,如今日就是如此,有寅时与巳时两个吉时,原先定的就是巳时,今晚也不需要披星戴月的赶路,没想到她竟然换成了寅时,而且理由还狠充分:天光大师自然要配一日之中最吉之时,所以百官提前出城,所以他需要披星戴月的赶路。

    关键这件事有早起不来困倦的官员说不定还要在背后怪他一两声,偏偏他还无法反驳。

    如此一心为天光大师考虑的官员谁能说个不字?

    真是明知道她在耍小心眼,还不能拿她如何,毕竟这说来说去,除了折腾人一些,算是小事,他天光要真在此事上跟她计较,反而是他的不是了。

    小心机,却能让人不舒服呢!

    看来那么多年在外,那个孩子越来越难缠了,或者说,这才是她的本性,原先张家人在,还有人管着,现在谁人能管?。。

    天光大师看眼前百官跪迎的阵仗,不知为何,想起了那一年她刚出生时的状况。

    先贤曾云“异人出生有异象”,虽然不是每一个能在这世间掀起风云的人出生都带异象,不过但凡天降异象的,日后必能引起一方轰动。

    她出生便有异象,生在子时,长安城附近阴阳之气流转,这一点,寻常人可能察觉不到,但阴阳术士是能察觉到的。而且出生便发现为天生道骨,张家举家庆贺,当晚,老天师张昌明便修书一封送往实际寺分享喜讯。

    彼时他身边已有裴宗之这个难得一见的国祚良才,但闻有异才出世,他也是十分高兴的。当即便算了一算,只可惜因为年岁太小,算不出什么来,他也并不以为意,更是早早的与张昌明约定,将那个孩子送来实际寺。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那孩子五岁那年被送来实际寺,一如每一个传闻中天生道骨的异才一般,聪慧远超同龄人,又生的玉雪可爱,很是讨人喜欢。

    他只算国祚走向,按照惯例又算了一次,这一次却清晰了不少,他算出这个孩子很可能会对大楚未来的国祚产生影响,甚至大楚未来的国祚因为她的存在而变得模糊不清了起来。

    这个结果没有证据表明全然是坏的,但与好却一点都搭不上边。

    于是平生头一次,他考虑了一整晚之后,食言了。

第四百九十五章 虚惊() 
天光大师前来长安,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待到大师进入皇城之后,天还没亮,官道上的百姓这才回去,有些迷糊的接着睡了,现在不是谈事的时候,待到睡一觉,长安城里才会热闹开来。

    但不少茶楼里眼下却是灯火通明,说书先生开始排练讲说,从来不缺新鲜事的长安城即便是说书先生,也得时刻保持有新料可说,适逢天光大师入京,有什么比说天光大师更适合的呢?早有茶楼养的秀才们开始准备稿子,说书先生认真的记着。

    百姓可以散去补觉,但作为长安府尹的何太平却不能了,带着长安县衙的县令谢殊在城中四处巡查。见茶楼中说书先生与养的文书秀才在认真探讨,不由感慨:“当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不容易啊!”

    “长安居,大不易。”谢殊应道,“要在这长安城站稳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是啊,多少人就如此昙花一现,不乏小有名气的才子,在长安城风光过销声匿迹了。”

    “要让长安城的百姓记住一个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话音刚落便看到一对夫妇匆匆从巷道中走出,手里抱着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快……快去医馆看看,也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样了?”

    “医馆得要不少钱吧,孩他娘,你还有……”

    抱着孩子的妇人从头上拔下钗子,“拿去当了吧!”

    “可这是……”

    “死物无什么用,人才最重要。”

    汉子声音哽咽了起来,抬手拭了拭泪:“要是……要是七安先生在就好了……”

    何太平脚下一顿,那对夫妇说话间已然远去了。

    “六安,给他们……”何太平本能的出声喊道,等话到一半却又停了下来,摆了摆手:“算了,本官不是神,救得了一人,却救不了这世间万人,就这样吧!”

    “七安先生啊!”一旁沉默了片刻的谢殊却突然开口了,“没想到如今还有人提及。”

    三街九巷的百姓还是日复一日的昼出夜伏的劳作,但是提起七安先生,却有无数人会停下来,愿意与你说上一两句,这就是厉害啊!

    人虽走,茶不凉。这是当真在百姓心里留了印象才会如此的。

    何太平低头沉思,却听一旁的谢殊突然“咦”了一声。

    “七安?六安?何大人,你身边这个属下名字倒与七安先生的名字有几分相似呢!”谢殊感慨道,“六安七安一字之差啊!”

    何太平心中狂跳,差点忘了这一茬了,她当时图省事直接选了名字叫作“七安”就是因为六安的名字顺口提的。

    看了眼一旁面容有些扭曲凝滞的六安,何太平干咳了两声:“什么话?他那是凑巧的,刚好撞了七安先生的名,七安应当另有意义。”

    六安默默的抬头看了眼何太平,低下了头,站到一旁不敢说话。什么另有意义,分明就是看到他,顺口提的。

    “另有意义么?”谢殊踱了两步陷入了沉思,好似当真开始想起了“七安”这个名字中的意义。

    何太平瞄了一眼一旁的六安,示意他不要说话露馅,便听谢殊突然抚掌而笑。。。

    “妙极妙极,我想到七安先生之名的出处了。”

    这都能想到?何太平呆住。

    谢殊却双眼发亮,似乎很是兴奋的踱着步,开口道:“七安,即为七情六欲皆安,娶首尾二字,取名七安,这一句‘七情六欲皆安’的话好似是出自前朝一位很有名的阴阳术大师……”

    这……当真是想多了,何太平也不欲他乱想下去,转头看向一旁,便看到有一行人神色有些焦灼古怪,东张西望,似乎在寻着什么人一般。而这一行人,他也熟悉,不是卫家那一家子又是哪个?

    这一家子是要去做什么?何太平倒是想跟上去,但是想起身边神神叨叨,钻进“七安”这个名字里无法自拔的谢殊还是叹了口气,算了吧,他回头拜访也是一样的。

    ……

    ……

    “找到没有?”卫瑶玉看了看四周,“六妹妹好端端的在房间里怎么不见了?”

    “房间里头干干净净的,被子也叠的整整齐齐。”枣糕看向四周,“跟六小姐平日里去宫里当值一样,没有什么两样呢!”

    “你的意思是六妹妹是自己走的?”卫瑶玉一对柳眉竖起,眉头一沉,“怎么可能?白日里还说得好好的,门房那里也没有叫开门。”

    “说不定六姐不是走的门,”卫君宁道。

    卫瑶玉甩手一巴掌拍到了他脑袋上:“胡说八道什么?在自己家里,六妹妹会不走门,你以为她是你么?惹祸精!”

    “论惹祸谁比得上六姐啊!”卫君宁眼神飘了飘,他们顶天了也就惹小祸,六姐真要惹祸必然是大祸,就像她做事一样,做事定要做大事。

    “还乱说!还乱说!”卫瑶玉拍着他脑袋,训斥道。

    卫君宁伸手抵抗:“二姐,你别拍了啊!拍笨了怎么办?”

    “本来就不怎么聪明,拍笨了影响也不大!”

    “如此凶看谁敢要你!”

    “你……”手扬至半空中顿住了,卫瑶玉似乎想到什么一般,脸上现出几分赧色,瞪了他一眼,默默的收回了手。

    在街上找了半晌,也没找到人。

    “六姐是什么人,孤身能独闯南疆,又不是一般的女子,怎会走丢?”卫君宁看的直摇头,“还不如回家去,看看六姐回来了没有。”

    眼看天光渐亮,再找下去不合适了,一行人才回府。

    回到府里,卫瑶卿确实没回来,却早有客人登门,巧巧与他们错开了。原本准备进荣泰苑同老夫人说一声的,结果才走进荣泰苑,就听到了周老夫人的笑声。

    有人似乎在说什么,说的周老夫人很是高兴。

    进门便看到荣泰苑大堂中坐着一个中年男人,一生长袍,典型的文士打扮。

    卫君宁当场便变了变脸色,不情不愿的上前喊了一句“先生”。

    “你们来的正好,这是黄石先生。”周老夫人说道,顿了顿,又开口道,“他来,是跟咱们说一声,六丫头有事去一趟实际寺了,因事出突然,便先行离开了。你们才走,黄石先生便来了,恰好错开,倒是虚惊一场。”

第四百九十六章 恩泽() 
“怎么如此突然?”卫瑶玉看了一眼一旁自己不敢开口撺掇她开口的李氏,有些无奈,罢了罢了,摊上一对善良懦弱的父母,也只有多担待些了。

    “事出紧急嘛!”黄石先生笑道,“也是无法,你们多担待则个。”

    卫瑶玉想了想,又问:“她是独自一人离开的还是有伙伴同行?”

    “有同行。”黄石先生说道,“天光大师的弟子,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

    “那人是男是女?”卫瑶玉不依不饶的继续追问。

    “当然是……”黄石先生话到嘴边,突然警醒,连忙把话吞了下去,离经叛道的人却未必有离经叛道的亲人。看眼前这个女孩子,分明是一副一家长姐的模样,父母懦弱,则长姐如母,性子要强,黄石先生自然而然的掠过了这个话题,看向门口走进来的年轻人。

    “这是……”

    这是长房唯一的男丁卫君临,比起纨绔卫君宁来说,卫君临眼下在国子监读书,倒是个肯读书的孩子,若不是今年的意外,他是要参加科举的。不过眼下只能等下一次科举了。

    如此也未必不好,若是今年他便下场,名次并不会很好,不如耐心研究文章,等待三年后的科举。

    今天卫君临来,当真只是为了向周老夫人请安的,却没有想到在这里碰到了黄石先生。

    卫君临可不是卫君宁那种纨绔,也曾远远见到过黄石先生一面,知晓这位黄石先生是科举应试的高手,是以突然被问及姓名,顿时激动了起来。

    黄石先生脸上笑容不变,很是和蔼的问了卫君临几个问题,很自然的得出“一见如故,想要将这孩子收为弟子”的想法,卫君临自然愿意,说到这等事情,就不能再在荣泰苑商议了,两人便去了长房。

    卫瑶玉在原地怔了片刻,这才出声道:“黄石先生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但这话没有人在意。

    真是个和稀泥的老手!卫瑶玉有些无奈。但黄石先生人都走远了,这个问题,自然无人回答她了。

    ……

    ……

    晨光渐亮,官道边的树底下坐了两个人,衣袍灰扑扑的,似乎是吃了不少灰,拿着水壶在小口小口的喝水。

    喝了点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