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卡牌大明星 >

第79章

卡牌大明星-第79章

小说: 卡牌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茶馆,林霄穿着一身长褂,一副说书人的模样。

    今天老茶馆的人特别多,有老茶馆的常客,有林霄的朋友们,对于陈鹤,肖洁他们而言,在茶馆喝茶听书,还真的是一次特别有意思的体验。

    虽然,对林霄直播说评书他们也没啥信心,但是到老茶馆坐下,一边喝茶一边闲聊着等候着林霄开播,这种悠然惬意的感受,反倒是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不少信心。

    宣传方面该做的都做的差不多了,作为虎猫直播的股东之一,林霄在宣传方面享受的待遇自然是和其他人不同的。

    再加上林霄自己的微博宣传,还有一些个林霄认识的明星们,林霄都打了招呼,没办法,现在的林霄影响力还是不太足。

    不过,明星朋友们都蛮给面子的,比如楚妃儿,比如许诗韵,比如李昭君,方君瑶等等,都在微博上为林霄刷了一**广。

    这个事情也着实让不少人诧异不已,没想到林霄一个刚出道不久的新人,竟然已经有了不小的人脉了。

    周娅林霄没通知,不过,她却是第一时间推送了林霄直播的微博,倒是让不少周娅的粉丝惊讶不已。

    所以,虎猫直播林霄开播的直播间内,林霄还没有开播,就已经有了不小的流量了。

    当然,宣传到位了,接下来,还是得看林霄能不能留住他们,毕竟,这些人大多数都不是真的冲着林霄来的。

    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看在他们偶像明星的份上过来给林霄捧捧场的。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人是林霄的爷爷拉过来的,都是评书圈子里仅剩的一些老艺人。

    许妖妖是周娅的铁杆粉丝,对于林霄她其实没啥印象,在周娅在微博上推荐过之后,许妖妖还特意去了解了一番。

    林霄的经历倒是让许妖妖惊讶了一番,曾经是个250斤的大胖子,现在居然是标准帅哥。

    唱歌唱的不错,还会跳舞,会魔术。

    对于林霄,许妖妖算是有了一定的认识,不过,对于评书之类的,许妖妖却是没啥感觉,她总觉得,那玩意不是她这个年纪的人该喜欢的东西。

    许妖妖和一众周娅的粉丝,一同组团来代表周娅给林霄捧场,也仅仅只是捧场而已。

    许妖妖其实也很不理解,你说好好的一帅哥,一年轻的帅哥,唱歌跳舞表演魔术多好?非得玩什么评书?

    随着时间的流逝,来到了林霄开播的时间。

    手机屏幕上出现了林霄直播的画面。

    “咦,没想到这个林霄穿这种大长褂竟然也挺帅的。”

    林霄还是有一些铁杆粉丝的,这不,林霄刚一开播,什么都还没说呢,屏幕上就飘起了航空母舰。

    粉丝是可爱的,特别是对于一个明星来说,那些不管明星好坏,都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他的粉丝们,绝对是真爱啊。

    “啪!”林霄拿起桌子上的惊堂木,一拍,那气势顿时就出来了。

    “废话不多说,诸位看官,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是一部我自己写的关于明朝的故事,名字就叫《明朝那些事儿》。”

    “说明朝,这个朝代有一个特别的开国皇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的草根皇帝,按照我们现代话说就是,朱元璋是真正的吊丝逆袭。”

    “我们先从一份档案开始说,姓名朱元璋,别名或者说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没啥好说的,男,民族,汉族,血型,这个有待考究。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统统的不是,不过,他后来却自学过一个相当牛的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贫农。

    生于1328年,卒于1398年。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我想这个应该没得选吧?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

    说实话,《明朝那些事儿》有些怪,特别是拿来说,就更怪异了。

    因为《明朝那些事儿》是讲人物,是通过叙事的方式,不像其他的评书那样,往往讲对话,讲打斗,可是更怪异的是。

    当林霄讲到第一章结束,朱重八,来吧,命运之神正在等待着你的时候,许多人才惊觉,他们竟然看了这么久,听了这么久?

    许妖妖就是其中之一,她讶然地发现,这个评书和自己印象中的评书,截然不同。

    明明是在讲述历史故事,但是却一点也不会让人感觉到枯燥,而且关键在于,她竟然还有要听后面的故事的冲动。

    这让许妖妖也是倍感惊讶,要知道,她平时喜欢看的都是诸如一些偶像剧啊,综艺节目啊之类的,像那些历史大剧啊,之类的,她根本就提不起兴致,可是偏偏,林霄这么讲她却能听的下去,而且迫切地有种想要知道后续的想法。

    这种感觉太怪异了。

    而更目瞪口呆的是林霄的爷爷和那一群评书圈的艺人们,他们头一次发现原来评书还能这么讲?

    

第167章 掀起历史热 4/5() 
随着林霄直播的《明朝那些事儿》越发地火热,其实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去买点击啊,买票房啊之类的,为的就是想要营造一个,这个作品很畅销,很热,很流行的错觉。

    因为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好在《明朝那些事儿》本就是一部面向大众的,甚至可以说,像《明朝那些事儿》这种痞说历史的白话写法,本来就是让基本上只要听的懂普通话的人都能听的懂。

    而随着《明朝那些事儿》的热度上涨,逐渐地开始掀起了一股明史热。

    甚至有不少人都称回去查了史书,发现,竟然几乎没有漏洞,完全可以看做是一部史书。

    在虎猫直播平台上,自然而然地林霄的直播间的广告横幅长挂首页。

    林霄之名,《明朝那些事儿》之名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

    当然,人红了是非也就多了,虽然一些小说里面写的,什么一出作品就被人怼,好像天生就是拉仇恨的,可是实际上呢?

    现实当中,哪一部成功的作品不是伴随着无数的争议的?

    人红是非多,你要是名不见经传,自然不会有人眼红,可是一旦你凭借某个东西成功了,那么自然而然地有人喜欢,就会有人不喜欢。

    更何况《明朝那些事儿》也不是就真的无懈可击。

    林霄《明朝那些事儿》掀起一股明史热,微博话题,搜索指数,关于明史一类的都翻了很多倍。

    喜欢的人几乎就差没把林霄捧上天去了,自然会引起一些人的眼红,或者不爽。

    特别是随着《明朝那些事儿》口口相传,话题高热。

    人们讨论的话题不再局限于《明朝那些事儿》是不是有趣,故事是不是生动,而是开始偏转向更大的方向。

    比如,史学!

    一些比较年轻的史学学者们觉得《明朝那些事儿》令他们耳目一新,恍然大悟,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写。

    他们认为《明朝那些事儿》给当代史学界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创新。

    但是更多的史学界的老学者们,却是对《明朝那些事儿》非常不满。

    在他们看来,历史是什么?历史是非常认真,严肃,严谨的,哪里能像林霄这般恣意妄为。

    于是,双方分成两派,这边说史学界也应该与时俱进,他们认为《明朝那些事儿》恰恰地就表明了历史可以写得很活泼,就算是专业研究,也可以不必枯燥。

    这种将历史用比较诙谐的语言翻译解读出来,让大众都能听的懂,都能听的乐呵,这是严谨,传统,严肃的史书所无法做到的。

    而另外一派认为,历史就是历史,就应该是严谨,严肃的。

    他们认为,像《明朝那些事儿》不过是从史书里拉来一小部分材料进行主观臆断,甚至直接在原有的史书的内容上,进行翻译之后,再夹带私货,这根本不是治史的态度,如果那样,人人皆可称历史学家。

    一时间各路神仙,或者是纯粹的带着矫正学术风气的,或者是别有图谋的,都纷纷粉末登场。

    报纸上,网络媒体上,甚至电视台上面也开始报道双方的观点,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明朝那些事儿》开始,说到“痞说历史”和“正说历史”到底哪个好,哪个才是正确的。

    反倒是林霄这个始作俑者,却是变成了小透明。

    随着争议越来越火爆,参与进去的各路学术界人士,评论家,名人等等,一时间,竟然再一次推动的历史热。

    本来各方人马你来我往地,大家互相辩论,反倒是没有涉及到林霄本人,林霄也乐的清净。

    可是,他想清净,任凭他人评说,但是别人可不这么想,作为始作俑者,你能逃得过去?

    西周大学历史学教授冯之远专门就《明朝那些事儿》和时下的“痞说历史”热写了一篇评论。

    近期因为一个歌手,一个非历史学术学者在网络上大谈明朝历史。

    在古代,治史者,是史官,历史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编撰的,一个歌手,好好唱你的歌就是了,跑来说史,竟然还有那么多人追捧,认为,他为历史学术界趟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在我看来,之所以会产生如此荒诞的事情,正是世风日下的写照。

    当今时代,人人浮躁,处处是快餐,开历史的快餐者,林霄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人。

    只是没想到,连当今学术界的很多年轻人竟然也都开始浮躁起来,到处都是加快脚步,开历史的快车,这对于历史的研究是有问题的,是需要坚决抵制的!

    现在对于明朝历史讨论火热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明朝的那些事儿》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社会热潮,其实质是什么?

    我觉得就四个字:“痞说历史”。

    将原本严肃枯燥的历史,用痞子的语言述说,再加入强烈的个人感情,迎合最通俗的心态。。。。。。这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会火的原因。

    可是学术著作本身就是要严谨性,要客观,要站得住脚,这才是学术研究的态度!

    不错,许多人说《明朝那些事儿》还是比较尊重基本史实的,可是实际上呢?

    他不过是摊开几本明史和其他各种史料,看一段,然后将之翻译成“痞说历史”的风格,抖几个包袱,加入一点个人的主观臆断,夹带一点私货,逗引各位看官一乐,充其量,他(林霄)至多也不过是一个历史的翻译者而已。

    可是好好的历史为什么要痞着说?

    真正的治史者哪个不是严肃,客观,谨慎地对待每一个史书当中的文字,再来看《明朝那些事儿》,首先,语言就很不靠谱,很不严肃,很主观,可以说林霄开了一个极为不好的头,《明朝那些事儿》却正因为如此,才火起来。

    《明朝那些事儿》会火,痞说历史会被一些人评价成历史学术界的新方向,这个现象背后体现了整个时代的浮躁。

    可叹人心浮躁,世风日下,踏踏实实坐下来搞些个真东西的越来越少,虽然这有客观的原因,但是他(林霄)也难辞其咎。

    。。。。。。

    林霄也没想到,因为《明朝那些事儿》竟然会有人会这么上纲上线,居然把自己说自己开了个很不好的头,甚至上升到,难辞其咎的程度。

    林霄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p的,有句话我不知道当不当讲。

    

第168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 5/5() 
更让林霄不爽的是,竟然还有不少人拿林霄是歌手,而不是学术研究者这个事情来说事

    说他一个歌手,有什么资格说历史?

    然后一堆牛鬼蛇神跑出来。

    比如某三流大学的历史系的副教授宋德,也学者冯之远,写了一篇评论,评论当中称,他不赞同冯教授的观点,他认为痞说历史,的确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但是痞说历史,那也是说历史,所以,首先你必须真的懂史,然后才有资格去“痞说历史”,而林霄呢?一个二十郎当的年轻人,而且本身还不是学史的,抱着几部明史,不知道从哪找的一些材料,然后就堂而皇之地立书著说,他有什么资格?

    并且宋德还表示,真正有资格“痞说历史”的应该是历史学术研究者,而不是什么歌手,演员之流。

    虽然有不少网友为林霄辩白,反驳冯之远,宋德等人。

    “我就呵呵了,歌手怎么了?歌手就不能对历史有研究?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这种想法。”

    “史官也是人,冯教授你就敢说史官在编史的时候没有带有一点主观想法?”

    “最烦这些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的权威了,《明朝那些事儿》有没有偏颇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比起那些枯燥乏味的历史典籍来,《明朝那些事儿》我听的懂,听的爽。”

    “冯教授你说的没错,这是个人心浮躁,世风日下的时代,可是你也活在当下,你敢说你写这篇评论,就没有一点点私心?我看你也很浮躁!”

    “讲真,认真你就输了,宋德是谁?要不是《明朝那些事儿》火了,他哪有机会出来哔哔?蹭热度就蹭热度,还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好像自己真有多高尚一样,那么多穿越小说,历史小说,你怎么不说,偏偏说《明朝那些事儿》,痞说历史是《明朝那些事儿》带出来的热潮,你居然说人家没资格,也是醉了。”

    冯之远在评论文章发出之后,对于网友的反驳之类的倒是没有什么回复,可是宋德不同,他本身动机就不纯,巴不得别人反驳。

    于是,宋德的名字开始随着这波争论,而粉墨登场,从原本一文不名的三流大学副教授,到现在竟然成了那些反《明朝那些事儿》的人群的桥头堡。

    有粉就有黑,喜欢《明朝那些事儿》的人不少,可是不喜欢,或者说眼红林霄的人也不少,于是宋德出名了。

    连带着他此前编撰的历史类的书籍,也被扒拉出来,销量竟然上升了不少。

    关键是宋德很快地凭借这一波,竟然开始频繁接受采访,上一些电视节目,活跃的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