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卡牌大明星 >

第286章

卡牌大明星-第286章

小说: 卡牌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09章 点映() 
很快地,电影来到了尾声部分,也是开头的《那些年》同名歌曲剧透的那一幕。

    沈佳宜要结婚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那个女孩,要结婚了,可惜的是,新郎不是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

    虽然之前听《那些年》这首歌的时候,就知道,结局肯定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当真正的看到了这里,很多观众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特别是当林霄说出那句:“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女生,那你就会知道,要祝福她和别人永远真心快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而当新娘沈佳宜走过林霄身边时。

    她稍微的脸红了一下,然后朝对方轻轻地眨了下眼,但很快就害羞的低下了头,当然了。林霄也理所当然的还以了微笑。

    画外音响起,还是林霄的声音:“我错了。原来,当你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真心真意的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

    看到这里,很多人终于忍不住泪奔了。

    或许这个时候,会真心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但是自己的心里,怕是却一抽一抽的疼吧?

    正在这时,银幕画面突然一黑,再次亮起时面前出现的却是摄影师的相机。

    婚宴结束了,众人准备跟新娘新郎合影。

    几个中学时代的死党特意等到最后才上前合影。

    刚照完照片,谢新就毫不客气的搭着新郎的肩膀,然后猥琐的提出了一个非分的要求:“新郎大哥,打个商量,我们包了这么大的红包,想亲新娘不知道可不可以啊?”

    无名氏新郎,也是那个抢走了沈佳宜的家伙,毫不在意的耸了耸肩:“新娘说行就行啊!”

    结果沈佳宜嫣然一笑:好啊!

    一众老同学一阵欢呼,心急的已经要扑上去了。

    不过,新郎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范?他立即张开双臂拦住了速度最快的两个家伙说道:“等一下,想亲新娘当然没问题!但是待会你们想怎么亲新娘就必须先怎么亲我!”

    众人纷纷傻眼。

    观影的观众一个个也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哪有这样的?没听说亲吻新娘还要过关斩将的!”

    “就是,你这样太小气了!”

    新郎却是耸了耸肩道:“这样才公平啊!”

    一众老同学都是无可奈何,沈佳宜笑而不语,新郎则是洋洋得意。。。。。。

    不过,就在所有人以为这场吻戏要就此打住的时候,这时,让银幕内外全都傻眼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一直站在最外围的林霄却突然毫不犹豫的冲了过去!然后抱住了新郎!

    他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狠狠的吻了下去!

    伴随着吻戏这时候终于使出来的的主题曲,两个男人侧面移动的镜头很清晰。

    两人的嘴唇紧紧贴在一起,镜头下甚至可以看到林霄贪婪的伸出了舌头并强行挤进了对方的牙关中,因为用力过猛,控制不住平衡竟然推着对方一路后退,最后把一脸惊恐的新郎按倒在桌子上然后恶狠狠的继续亲吻了下去!

    很多看电影的观众都纷纷被逗笑的同时,又有点感动。

    还有种说不出的伤感,这个时候,大概,他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了吧?

    因为谁都看的出来,电影当中,林霄是在用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证明自己对沈佳宜的那份爱意,他内心所吻的毫无疑问是旁边那个已经嫁为人妇的沈佳宜!

    看着林霄紧紧的抱着自己的新郎在桌子上亲吻,沈佳宜捂着嘴似乎是要掩饰自己的泪意,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与此同时,两人过往的片段就出现在了她的脑海里。

    镜头回闪,赫然是那个因为把书给了沈佳宜却被英语老师给撵出去罚站的林霄,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这个叫沈佳宜的女生第一次对这个叫林霄的男生心动了。

    音乐继续,是那幕还书道谢的镜头,这么一借一还,两人情愫已生。

    再往后,两人在中学里的那些点点滴滴和感情发生变化的节点在银幕上一一闪过。

    这是在回忆两人的过往。

    镜头再次快速的切换,让人在心驰目眩中回到了那个分别的雨夜,但银幕上放出的却是一组之前未曾播放的镜头争吵后,两人一个坐在自动贩卖机前的长椅上泪如雨下,一个坐在雨中操场的台阶上痛哭流涕。

    然后镜头再变,一个身影出现在了暗自垂泪的沈佳宜面前,正是刚才操场雨中哭泣的林霄,他轻轻伸出手,抹去对方脸上的一滴眼泪,然后盯着对方的红肿的眼睛坦然的说道:

    “对不起,是我太幼稚了!”

    但是,一转头,林霄却依旧在操场那里痛哭。

    虽然这一组镜头转变转换的很快,但是大家还是看懂了,刚才那是一个平行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混剪。

    是如果的话,那么就的一种可能性!

    如果当初的林霄选择了道歉,那么两人最终或许会不留下任何误解和遗憾的走到了一起,最后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是,现实就是现实,人生没有如果,更不是一场彩排,而是现场直播,美好的东西一闪而过,随着那个暴风雨的夜晚,随着远在蜀都的沈佳宜那一句“谢谢你喜欢我”,所有的一切又都被拉回到了现实。

    只是到了这一刻,一切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不是吗?

    林霄松开了依然一脸懵逼,被糟蹋的不成样子的新郎,和沈佳宜坦然的大笑。

    那些曾经喜欢沈佳宜的男同学,开始一个个如狼似虎地朝着新郎扑了过去。

    背景中新郎的挣扎还在继续,而林霄则坦然的整理好衣服,然后走到了镜头中间和沈佳宜对视而立。

    抹了下嘴角,林霄微笑着向对方告明心迹:“那我…就继续幼稚下去了。”

    “一定要哦!”满含着泪水的沈佳宜勉力笑着答道。

    当镜头再次挪开,集中到了旁边桌子上的一个婚宴红包上,上面赫然写着这么一竖排的八个字:

    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那些年》的旋律响起。

    字幕出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全片放映结束!

第610章 我们的青春() 
《那些年》不是一部全年龄段的作品,而是一部富有针对性的电影。

    里面的故事,懂的人,看了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感,而不懂的人,会觉得,这是什么玩意啊?

    情怀这东西,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会懂!

    而显然,对于刚刚从高中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来说,这部片子,绝对是他们的菜!

    那一幕幕,或许未必和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曾经见到过的一模一样,但是却能够从中找到曾经的自己。

    近年来,随着电影产业的繁荣,高校校园影院也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地也诞生了不少大学生影评人。

    他们或许未必像那些已经被职业化,商业化的影评人那样出名,但是却更纯粹。

    《那些年》的高校点映取得的效果相当好。

    金海大学校园影评学生廖晨:“有幸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先睹为快,校园影院里,有不少人看的红了眼眶,滴下了泪水,原本我也以为我会感动到哭,然而其实并没有。”

    “我以为看完电影后会细琢电影的细节,然而并没有。看完电影,我甚至无心回顾荧幕上掠过的精彩,只是纠结于电影勾起的青葱回忆。或许是因为我的故事没有电影那般精彩,但并不妨碍我把自己的青春投射进去。”

    “我的那些年,并没有像电影里面那样,上课打手枪,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的那些年的老师,并没有方君瑶,也没有许诗韵。我也没有和老师对抗而受罚,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是优等生吧,也没有被大声骂过“幼稚”或者“大笨蛋”。”

    “当然了,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那么的精彩,但是并不是说这部电影不够优秀,相反,这部电影让我看了很羡慕。”

    “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有一个身份定位,我大概是那种‘看客’或者‘吃瓜群众’吧,所以,电影里面的那些人物,他们的故事我没有经历过,但是却能够从中找到记忆当中这些人物的原型。”

    “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大概就是在于,它能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许是男主角,或许是女主角,或许是那些年被很多人追过的那个女孩,又或许是那些年,没有被人追过的女孩,而我,大概就是电影当中,坐在那个镜头以外的角落的人吧。”

    “这大概就是我看完电影之后的失落和羡慕吧,或许真的像林霄说的那样,青春不傻逼,岁月怎牛逼?我的青春不傻逼,所以回忆起来记忆深刻的往往都是别人的故事。”

    京华传媒大学电影学刊物《现代电影》在首刊上也刊登了一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影评。

    “《那些年》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中小成本的电影,但是老实说,这部电影的宣传做的非常不错,这或许也是林霄的电影的特点吧,未拍先火,一首《那些年》同名主题曲,几首缅怀青春的歌曲,在电影点映之前,就营造出来了一个“怀念青春”的氛围。

    为此这部电影在点映之前,就备受关注,不得不说林霄打的好算盘,高校点映,将首批观众针对性地面向我们的大学生。

    说实话,从电影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很难被称得上优秀,和台词中反复出现的“幼稚”一样,它的电影技法也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和林霄此前拍摄《暗战》的水平,感觉差了许多。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回来以后时常想起它,有强烈的再看一遍的冲动,因为电影院散场时零星的掌声和一整片的低低的哭腔,这令我非常讶异。

    当然了,综合来讲,这部电影还是能够称得上优秀的,因为情感,因为回忆,因为真诚。

    因为这部影片本身就不是一部需要炫技的影片,而是一部情怀,一部回忆,一部关于青春的那些事。

    因为我们的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这样的。虽然有些剧情,略显夸张,但是除此之外,大多数我们都经历过。

    我们也光着脚丫并排坐在操场边的旗杆下聊未来,也折过小船灯放到学校边哄臭的河塘里,也在大雨倾盆的夜晚狂按她家楼下的廊灯,也在地震来临的当口疯狂地把手机打到没电;

    我们在女生面前,变过魔术,写过情书,打过篮球耍帅,借过橡皮搭讪;

    我们拔过喜欢的女孩的自行车的气门芯,剪过喜欢的女孩的马尾辫,用圆珠笔画花过她的白衬衣,也抓过小宠物放到她的抽屉中;

    我们会故意留下来和她一起值日,故意提着沉重的水桶从她面前走过,故意理直气壮地和她吵架,故意绕个弯骑车——跟在明明放学不同路的她的身后;

    我们在她伤心时一起落泪,在她高兴时一起大笑,在她难堪时为她解围,在她离开时默默祝福……

    我们都在青春的当下,期待快快长大,又在长大的当下,感动自己的青春……

    电影里面的那段用平行世界,现实世界,时空交错的镜头转换,是用一种很微妙的方式表达一种种如果:

    如果青春可以再来一次的话,我会珍惜。

    如果曾经的那个好女孩没有走,好好对她。

    如果兄弟再让我递情书,揍丫一拳。

    如果还是那样的一个夜晚,我会说出“我喜欢你”四个字。

    如果她哭了,吻她,如果她笑了,吻她,如果她什么都不做,吻她。

    如果你说,现在就可以告诉我答案,我一定说好,我要听……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青春一样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的机会,所以最后留下了一双双红着眼眶的眼睛,因为那也是他们的青春啊。”

    学校是学生聚集地,口碑发散发酵自然也是最快在学生圈子里面,然后再扩散到外界。

    总体上来说《那些年》的提前释放口碑的目标,已经初步达成了。

    当然了,《那些年》接下来的点映还是需要经受考验,毕竟学生天然的对校园片更容易产生共鸣。

    而接下来的点映需要接受的是来自大众的考验,这一方面《那些年》或许未必能够像之前那样如鱼得水了。

第611章 如果。。。。() 
第二轮点映,不再局限于高校,当然了,本身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也大多都是林霄的同龄人。

    事实上,《那些年》因为是林霄本人主演的,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就算剧情再差,也照样有粉丝买账。

    没办法,谁让林霄虽然不是偶像派,但是人家是实力偶像派。

    林霄的人气比那些流量明星还高,这一点,而且难得的是,林霄的粉丝群体,不像流量明星那样,nc粉居多,这就很给力了。

    事实上,林霄此前的电影,屡屡大获成功,自然而然地也吸引了不少人想要去研究,其电影成功的秘诀。

    《无间道》和《暗战》这两部影片比较不同,不太好说去研究,因为不太具备可复制性,但是此前的《羞羞的铁拳》和《我的野蛮女友》却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两部影片的受众都是年轻人。

    在高校点映的时候,《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可以说是口碑爆棚,而且好评如潮,差评很少,当然,这也可能和会去观影的一部分是林霄的粉丝,一部分是对这类影片感兴趣的,所以自然而然地对这部影片比较容易接受和产生共鸣点。

    但是在第二轮点映之后,《那些年》的口碑就开始出现了两极分化。

    是的,就是两极分化。

    王举可以说是老牌影评人了,他对林霄倒是没有什么恶感,起码林霄的一些歌曲,特别是华国风的歌曲,他还是比较喜欢的。

    像王举这样的真正的老影评人,相对来说,比较专业,一向比较爱惜羽毛,不会因为谁给的钱多就吹,给钱少,不给钱就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