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昭华未央 >

第147章

昭华未央-第147章

小说: 昭华未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了人满门性命去,也是震惊,一回吃酒时说与了李演武知道。李演武当时也就那么一听,倒还劝了李敦武几句,道是:“父亲可都是为着咱们呢,若是不斩草除根,日后沈如兰反口起来,岂不是全家受累?”可真到了生死关头,为着妻子儿女,李演武也顾不得李源当日是为着谁了,左右李源都是死罪,多个罪名又能如何,意欲拿着此事与乾元帝换他妻儿两条性命。

    不想乾元帝听完,沉吟了片刻,便使罗士信将李演武带回去,依旧阖家处斩,并不曾宽赦一人。

    在如意看来,这案中前前后后总要有四百余条性命,血淋淋的,宸妃虽是心眼儿多些,到底也是个娇弱女子,听着这些,哪能不怕,若是吓出个好歹来,便是他师父昌盛也未必能保住他。且宸妃要问这些,也不过是为着防备揣摩乾元帝心思,好固宠罢了,是以只是不敢说,还劝道:“奴婢多句嘴。这事与娘娘很不相干,娘娘不知道还好些。”

    可如意越是这样,玉娘便越是急迫,听着这话,脸上甚至露了些冷厉,只道:“我不过是瞧着圣上不喜欢,所以白问你句,不想你竟这样搪塞我!罢了,你即不想说,我也不逼你,你自去。”

    如意看着宸妃神色俱厉,知道这是真恼了。如意也是个明白人,略想了回也就定准了主意,宸妃如今是宸妃,日后多半儿是要做皇后的,很不该得罪她,她即执意要知道,也只好告诉了她,便将事情往和缓里说,更交代了乾元帝厌恶李演武为着妻儿出卖父兄,将他的斩首改为了腰斩。

    玉娘虽早知自家的冤枉,李源脱不了干系,可这事亲耳听着,也似万把钢刀插心一般,脸上一片雪白,抖着唇问:“圣上是如何处置的?”

    她问的是乾元帝是如何处置沈家一案的,不想如意却误会了,只以为宸妃听着连不足一岁的婴孩一并被杀,吓坏了,倒还劝了几句。

第224章 易辙() 
玉娘岂止是个明白人,简直好说冰雪聪明,知道若是乾元帝要为沈家昭雪,必要将李源性命留下,才好将从前案情查问明白,还沈如兰以清白。可如今他连问也不问李源,按着原定的行刑时间将李源一家处斩,这分明是不想为沈家昭雪沉冤。

    一想着这一节,玉娘只觉得身堕冰窟一般,冷得说不出话来,看着如意的嘴张张合合,说的是甚却是一个字也听不着,只觉得双耳隆隆作响,连站立的力气也没有,缓缓地在宝座上坐了。

    如意看着宸妃脸色如雪,只当她是真吓着了,正后悔自家抗压不过,将实情说了与宸妃知道,如今宸妃这个模样,圣上见了还不定如何呢,怕是自家师父也不一定能保全他。如意正后悔,却看着宸妃将个手慢慢地探出,死死地按在宝座的扶手上,慢慢道:“阖家被诛,李庶人那里可知道了?“

    如意正担忧宸妃吓坏了的时候,不提防宸妃忽然发问,且思绪跳跃,一时楞了愣。他倒是知道李家死无遗类这事儿且没人去告诉从前的李皇后,如今的李庶人呢,只是这也难怪。

    李庶人由皇后废为庶人之后移居永巷的一处偏殿,虽地段儿偏僻些,胜在屋宇扩深,倒是装得下李庶人从椒房殿带出来的那些人。

    说来历朝历代以来惯例,废后废的只是尊位,供奉大多是不变的。做皇后时多少人服侍,日用多少柴米油盐、猪羊鸡鸭,被废之后依旧是多少。这是为着皇后到底是正妻,要是皇后被废之后,要是日子凄苦了,皇帝脸上须不好看,是以一应供给不变,左右皇家也不差这些银子。可李庶人不知做了什么,圣上竟是将她待遇一应消减,又将她从椒房殿带出来的人都打散了,只余黄女官并两个洒扫上的小宫女伺候,一日三餐都有人送了来。只乾元帝明旨了送饭送水的小太监,不许与李庶人交通,乾元帝的旨意又有哪个敢违背呢。

    且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事儿,死了那许多人,连着几岁的孩子也没逃过这一劫,一样身首异处,听说顶小的那个才十个月,连话也不会说呢。虽李源夫妇论罪当诛,可这样小的婴儿又有什么罪呢,实在有些可怜。李庶人如今已这样凄惨,叫她知道了一家子都死了,只怕她也活不下去,因此自然无人愿意去告诉李庶人。

    可宸妃这时提起是为着什么?如意想了回,自以为明白了:“是了,李庶人在位时多番为难过宸妃,李源又暗使家人以巫蛊诅咒宸妃,宸妃记恨,要籍此羞辱李庶人一番也是有的。”当下便道,“娘娘说得是,李庶人到底还是李家的女儿,虽宫中不能带孝守孝,哪有父母兄弟死了,她却不知情不守孝的道理。这都是奴婢疏忽了,奴婢这就使人说去。”

    玉娘将手从扶手上挪开,轻声道:“不许叫李庶人知道,哪个在她面前走漏了消息,以后就不用说话了。”李氏由云端落下,又已叫乾元帝药哑,再叫她知道李家死剩她一个,她必无生趣,定然一死。李氏死了并无甚坏处,可也没甚好处。倒是她活着,还能有些用。

    若是昌盛此刻在这里听着宸妃这话,自然知道,宸妃这是要在世人跟前卖好,左右李庶人已绝不可能翻身,倒不如拿她来装个慈悲,以示她宽仁大度。到底如意年轻些,听着玉娘严令不许告诉李庶人知道,虽一时想不明白,只他也知道,若是惹恼了乾元帝,宸妃还好救他一救,若是真得罪了宸妃,宸妃都不需自家翻脸,只消对着乾元帝哭上一哭,自家就好去死上一死,故此连声答应。

    只如意也乖巧从合欢殿出来,马不停蹄地到了永巷,招来永巷令,将宸妃的吩咐说了。永巷令自是满口称是,看李媛也看得越发紧了。

    如意回来寻着师父昌盛,便将今日宸妃的情形一一回了,又问道:“师父,您看娘娘这是要作甚哩。她就是使人去告诉了李庶人,也在情理之中,谁叫李庶人从前薄待她,李庶人一家子要她的命呢,气一气人又如何了。她自家不说,儿子也明白,是为着叫圣上喜欢,可她不独自家不说,还强令不许人说,这未免太奇怪了些。

    昌盛正用膳,手上拿着筷子,听着这话时操起筷子就往如意头上抽,怒道道:“我怎么会收了你这样个蠢东西。如今李庶人算什么东西?便是给她一条命,也翻不过身了,踩死她有甚好处?!没有!娘娘何苦惹这眼!”如意叫昌盛打得疼,缩着头道:“娘娘不亲去告诉也就完了,还不许人去说哩。”昌盛冷笑道:“这才是宸妃娘娘呢!”

    李庶人如今活着,且活受罪哩。她被废是因巫蛊,是绝不可能翻身,留着人受苦,还能搏个良善的名头,何乐不为。若是连这些也想不到,宸妃又怎么能短短四五年就从个小小采女做到如今的无冕之后,为着抬举她,圣上都新设了宸妃这个份位,可见宸妃手段了得,这会子宸妃保全李庶人,圣上多半儿又会怜惜宸妃了。

    果然叫昌盛料个正着,乾元帝听着玉娘命封锁消息,就拉了玉娘的手道:“我怎么听着你不许人将李家阖家伏法的事告诉她知道?她往前那样对你,如今又想要你性命,你何苦怜惜人呢。”

    在李演武没举发李源陷害沈如兰时,李媛一个掖庭废人死不死的,乾元帝全没放在心上,皇家不怕白养个人。且乾元帝也有他自家的心思,若不是当年看见那个所谓的罪证,他也不会疑心沈如兰衔恨因而通敌,将他们两人之间的隐秘传扬出去,也不会将沈家一门屠戮。固然沈如兰因此屈死,阿嫮更是可怜无辜,是以如今李家死剩李媛一个,在乾元帝看着也不过是因果报应罢了,便是这时李媛立时死了也不值当可惜。

    玉娘看着乾元帝待李媛竟无半分夫妻情谊,心中愈发冰冷,脸上却依旧是往常的模样,缓声道:“妾哪里是怜惜她。妾是为着圣上呢。到底庶人曾与圣上有渊源,她若有个长短,知道的,是她自愧父母罪衍,无颜苟活;不知道的,倒要说圣上无情,不念昔日情分,倒是白白污了圣上圣明。”

    乾元帝叫玉娘这几句说得倒是笑了,捏一捏玉娘素手:“傻孩子,做皇帝的哪有不被贬驳的,你何苦操这个心。”话虽这样,可看着玉娘肯替他周全,乾元帝又怎么能不喜欢。

    只这时的乾元帝哪里想得到在他眼中温柔体贴的玉娘却是睚眦必报的阿嫮。固然阿嫮生而聪慧,却是心胸狭窄,最肯记恨,睚眦必报,性子甚至可以说得上刻毒。一旦恨起一个人来,必要毁了这人顶看重的。譬如玉娘对李家做的那些:李源一心要推李媛做这个皇后,玉娘便将李媛拉下后位;李源一心恋栈权位,她便叫李源一无所有;李源害她满门性命,她便要李源阖家的性命来偿,如今桩桩件件都做成了。

    如今听着乾元帝为着他名声计,不肯为沈家昭雪,玉娘便将因儿女有些软化的心肠又硬了起来。乾元帝不同与李源,李源固然是国公,是皇后亲父,可他头上还有掌握着他身家性命的乾元帝,只消乾元帝动怒便好使李源一无所有。

    虽以乾元帝如今对玉娘再无半分戒心,正如阿嫮当年所说,趁着乾元帝睡着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也是轻而易举,可以阿嫮的脾气,哪里肯这样便宜了乾元帝,必要乾元帝悔不当初,竟是尽改了原先的主意,另有了个盘算。

    又说自乾元帝料理完了李家,过得半月,朝野上下就有上书,道是《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今后宫无主,长秋虚位,合该议立新后,以母仪天下,敬承宗庙。

    乾元帝原想等着玉娘有孕,再册玉娘为后,也算师出有名。如今不断接着劝他立后的本章,也就顺水推舟,在某日朝会上道是:“宸妃婉顺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贵而不恃,谦而益光,四德兼备,法度在己,夙有奇表,宜加正位,卿等如何?”

    乾元帝只以为他册玉娘为宸妃时,朝上虽也有些异言,到底还是顺从了,这回他要册玉娘为后,也一般能成。不想满朝上下,除着与承恩候一系来往密切的那些人,竟是反对的多。都说是宸妃虽有贤名,却是采女出身,更无子息,非要扶庶妃为正,莫非天下就没淑女了吗?

    实在虽乾元帝从前有个皇后,可已废为庶人,且无子息,新后虽是继立,于元配也无甚差别了。倘或新后生个皇子,自是储君,未来的天子,是以满朝勋贵文武怎么肯将皇后之位白白让人,便是明知乾元帝宠爱宸妃也要争上一争。

第225章 知道() 
谢显荣查着这些时,也颇为头痛。要说高鸿此人,从前也对自家使过许多绊子,可为你愈挫愈勇,机巧层出不穷。直到高贵妃失宠,他才偃旗息鼓起来。只他的沉寂却也不安分,旁的不说,只说乾元帝这回使他与赵腾两个联手查案,听说他倒是比赵腾还认真些就能知道,他心上犹有算计。即高鸿是这样的人,他又怎么能将这样明显地证据放在面上,叫人疑到他身上去,可要不是他,又是哪个?

    还是冯氏劝谢显荣道:“这才几日,老爷就能查着这些,可见烛照。便是娘娘知道了也要喜欢的。且娘娘如今手握宫权,宫中又有什么事儿能瞒过她呢?老爷不如将这些话送到娘娘面前,请娘娘亲自定夺。若是高鸿图谋不轨,总不会不与高贵妃联络。”

    谢显荣听说,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这事虽看着与高家关系甚深,可我心上总不放心,你和弟妹在外走动时也要多留心些,别叫人抓着错漏去。”

    冯氏便道:“老爷只管放心。弟妹出身甚好,人又聪明稳重,我倒还能依赖她一二。”谢显荣点了点头,又问冯氏何时进宫,冯氏略想了想,道是:“过两日吧。到底李氏才废为庶人,我们就急急地进宫,叫人看着了不雅相。”谢显荣想一想也就答应。

    他二人原想得好,梁氏在京中长大,熟知各家典故,到了玉娘面前好帮着玉娘参详参详。不想到了次日,梁氏忽然躺倒,说是头晕眼花,以起身就吐个天昏地暗,倒是靠着还好些。冯氏忙拿着承恩候的名刺往御医署请了太医来一瞧,却是梁氏有孕,已将两个月。梁氏母体健旺,胎像也稳,并无大事,梁氏晕得起不来,不过是一时血气太盛,静养静养就好,直将梁氏臊得抬不起头。

    梁氏起不来床,马氏喜欢这个媳妇,自然要来看,她生育过两子两女,听着太医的话,再看梁氏形容,也就明白这是小夫妻俩恩爱才闹出的笑话,原要笑几声,到底知道梁氏年轻面嫩,臊了她没什么,伤着孩子就不好了。是以反劝慰了梁氏几句,满脸堆欢地出了乐居堂。

    如今的马氏也非阳谷城时的马氏了,也知道不少规矩体统,在她看来,这个孩子身上多少都有当今皇室的血脉,等这孩子长大,看着他的出身,凭着玉娘的盛宠,指不定还能再讨个爵位来,到时谢家何等风光,想在这里,马氏的脚下似乎生风一般,赶往福厚堂告诉谢逢春知道。

    又说乐居堂里,梁氏与冯氏妯娌两个脸上都带些笑容。在梁氏也是满心喜欢,,她与谢怀德成婚一年有余,夫妇甚为相得,可说是琴瑟和鸣,只少个孩子罢了,谢怀德虽口中不说,可梁氏看他回来几回提及齐瑱的小妾翠楼生的那个儿子齐兆嘉肥壮可爱,就知他心中羡慕,无如喜讯迟迟不至。如今有了消息,要不是冯氏在,梁氏恨不能立时打发人去告诉齐瑱知道。

    在冯氏,她膝下已有一子一女,长子谢骥已然入学,梁氏这胎是男是女又有甚个要紧,且她与梁氏倒也说得,倒也替梁氏喜欢。

    只梁氏这一有孕,这两三个月中便不大好乘车坐轿,进宫不大便宜。冯氏先将谢显荣探查到了消息一事与梁氏说了,又道:“我们夫妇都觉着,此事不会如此便宜。可我们夫妇都是新晋,虽知道京中勋贵高官们之间联络有亲,可也难厘清哩。娘娘又在深宫,想来也不能知道的仔细,原还想劳动你,不想你有了好消息。”

    梁氏听说自然明白了冯氏意思,含笑道:“我倒还知道些,嫂子不嫌麻烦,我说与嫂子,嫂子再回了娘娘也是一样的。”说着,便请冯氏将谢显荣查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