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道田 >

第55章

道田-第55章

小说: 道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什么的多了都不赚钱,这基本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你要知道澳洲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地方,说得不夸张一点儿:普通的红酒和牛nǎi的价钱赶上促销时候连瓶装水都不如,你说这开办牧场真能赚多少钱?我这也就是想着给大伙儿留条后路,而且手里的钱转换成实业才能真正保值,如果能够增值更好。”

    “这两年看着国内毒nǎi粉啥的事故频频,就有这么个开个大型的牧场,购置设备从事nǎi粉制造的想法,想着出了产品之后再返销国内,这也算为国家做点儿贡献了。”

    “这样呀,那郑哥,我敬你,祝你早rì成功。”说着徐毅举杯一口喝了下去。

    “好,我就喜欢你这样爽气,来,咱都干了,再满上!”郑怀远错愕了一下,毕竟拿着拉菲这么豪爽地喝的,自己还是第一次见到,随后就不动声sè地端起酒杯,招呼起其他几个人来。

    几个人喝下去之后,再吃了点菜,郑怀远说到:“我最早做留学咨询和代理,之后这行人太多了,就转行做国际劳务输出的,村里的人基本都是那时候从我的公司出去的。我这牧场才开了不到三年,总的投资换算chéng rén民币的话还不到一个亿,业务也都是刚刚起步,还得再大力投入呢。”

    “天呐,一个亿还刚起步,做代理这么暴利呀!”徐毅不禁惊叹连连,这真是隔行如隔山,这完全陌生的行当,自己没想到会这么赚钱。

    “呵呵,哪儿呀,代理是赚钱,只是我这钱,其实不是单靠着做代理赚来的,如果真的只靠着规规矩矩做代理的话,这辈子恐怕也赚不到这么多钱。”郑怀远笑笑,摇头表示否认。

    “哦,难道还有别的途径?”徐毅不解了。

    “这赚钱中间要有不少弯弯绕在里面,而且现在这法子现在没用了,咱吃着,边吃我边简单跟你说下,你当个故事听听就得,这龙虾做得不错,大伙儿都尝尝。”郑怀远招呼几个人吃东西。

    “当年我大学毕业就在出入境管理局上班,后来辞职自己开了省里第一家留学咨询代理公司,那时候正好赶上第三波的留学大cháo的高峰,那时候我也没啥钱,雇佣不起业务员,更打不起广告,我都是油印了宣传单,挨个小区张贴栏的贴广告,只靠着一个人,每天从早忙到晚,连着几个月没白天没晚上的做,连着几个月总算是打出了点儿名气,也赚了不少钱,就咬着牙直接租了一层商务楼,雇了十几个员工,发展起来。可以说现在省里做留学代理的,基本都是当年我那里的业务员。”郑怀远笑笑。

    “现在好像留学代理的公司好多,人家都说这里面猫腻太多,都不知道找哪家好呢。”

    学校里每年都有些人会办理出国手续,类似某某被骗,某某几年没出去这种事儿倒是从来不算什么新鲜东西,就算再不关心八卦,徐毅也还是听到过一些。

    “是呀,早些年我做那时候还都很正规,而且顾客也够多,除掉所有费用,我每送出去一个人,去掉所有开销,最少也能净赚四五千块,一年最多都能赚到上百万。这些人都看着这行当门槛低,更是有利可图,纷纷自立山门,不过水平和素质都不一样,一点儿点儿地连唬带蒙,各种乱七八糟的手段都出来,一直就把留学代理这行当做臭了。”

    “郑哥,那你不是做得最早的,应该信誉不错,哪干嘛要转行?”

    “这省城人就这么多,真能有多少人有钱留学呀,这市场几年下来,沉积下来的客户自然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且国内也一点点地看透了,这留洋回来的,学的东西也未必就适合国内市场,辛辛苦苦出去,回来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也越来越多,这也更加使得这市场变小了;再加上后来这些人坑蒙拐骗,造假,转包,将垃圾学校鼓吹成一流名校等等无所不用其极。花了钱能办出去的还算好的,很多人钱被骗了,还出不去,那太坑人了,而且他们的价格明显更低,我这儿也没啥生意,不关门快连费用都赚不回来了,所以干脆就收手不干了。”

    “那你怎么想着做国际劳务输出呢?”

    “我这不是没事儿干,手上也不差钱,就出去玩了两年。回来就发现国内大力发展钢铁,水泥等基建项目,我测算了下国内矿产的开采和钢铁的年产量,预测到铁矿丰富的澳洲一定会受到国内各大钢铁集团的重视。特异到澳洲主要几个矿区去考察了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做铁矿生意,却无奈地发现这铁矿收购是个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是这铁矿买了想要运回国,总是需要基础建设和港口、货运的支持,当时澳洲的这些基础设施根本就跟不上。”

    “澳洲最缺的是人,所以就想当地如果想扩大铁矿出口,一定会需要大量的各种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以及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基础建设工作。而国内别的不多,就是劳动力多,经过培训以后,如果能拿到当地承认的技术认证,办理技术移民的可能很大。”

    “仔细考虑了之后,我就把那些年的积蓄全都都投资到澳洲,开办了专门的培训基地,专搞澳洲当地相关行业的技术认证,在省城和国内几个省会都成立了专门面向澳洲的海外劳务派遣,培训以及技术认证的公司,与澳洲当地多家信誉好的猎头公司合作,一同开发澳洲劳力输入业务。”

    “果然,没用两年,国际的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涨,澳洲的铁矿越来越吃香,这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各种技术工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我的劳务输出公司每个月的收入也迅速增加着,就像村里面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那时候从我这里出去的。先在我这儿培训,只要能通过澳洲的证书考试,然后在那面的猎头公司那里直接就能上岗,干上两年就能申请雇主担保移民了。”

    “也就金龙他们几个笨蛋,什么证书都拿不下来,只好再回来种地,早知道你们都这么没出息,我还不如收你们点钱,也给你们点儿压力了。”说到这儿,郑怀远横了一眼金龙,吓得他直接就是一缩脖子。

    “不过两年,我的手里的资本就累积了几千万,就让你嫂子辞职出来,寻找投资理财的项目,她毕竟是搞金融专业的,弄这个比我强得多,而且钱生钱才是最好的赚钱方式。

    “那时候咱省城的房价最贵的也才四五千一平米,像是现在江滨公园那一带,当时刚开发,三千块都不到,而且当时云江的环境整治还没开始,真正的江景房更是臭大街的价格,现房一平米也就两千多块钱,一次xìng付清还能打个九折,算起来一套房子二十万都不到,而且当时政策有漏洞,根本不限购。我们俩干脆就把钱全都投资到zhōng yāng大街那一带的沿江房地产上面,然后让你嫂子开办了一家房屋中介公司。

    “只要过户手续都下来之后,就简单地装修下,直接在你嫂子开的中介挂牌出租。反正自家的公司,挂着也就挂着,能赚点儿是一点。真的租出去还能节省和回收一定的资金,方便继续购买。”

    “毕竟劳务派遣公司收入的大头是劳务管理费用,而且我这公司开办早,信用好,又有自己的培训中心,手续正规,所以签证率还是能保证的,最多的时候,劳务管理的费用一个月就能收上三四百万。”

    “收入都投入到房地产上面,基本上沿江一带房子只要一开盘就去买,不管房型,不管朝向,只要能拿下的,统统扫光。小徐,沿江大街那一带的房子你知道现在多少钱一平方么?”

    “不知道,我没钱,也没打算在省城买房。”徐毅摇摇头,这年头儿,就连老省城人都叫苦连天说房子买不起,自己这光俩爪子的,更是不用提了。

    “我在澳洲看到,去年省里一家报道,说省城房价这十年平均上涨了五倍,只是你不知道,省城房价上涨最多的是哪儿吧?呵呵就是沿江大街一线,上涨了差不多三十倍,以前我们买的时候十几二十万买的住宅,现在一套最便宜的都能卖到五六百万,地段好,真正的一线江景房或者是江滨公园边上,一平米都得十万以上了,上涨了五十倍都不止!这商铺的话,呵呵,上涨得没这么厉害,但是随随便便二三十倍还是有的。”

    “我的天,这要是当年有一套,放到现在的话,真的卖掉,这辈子吃喝都不愁了!”

    。。。

0084 出行() 
徐毅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以前只知道这省城的房子贵,没想到贵到这种程度,不过再想想也释然,毕竟云江流经省城就这么一段,这两岸适合建房子的也没多少地方,也算是稀缺资源。自己也去过沿江广场,每天人流如织,确实热闹,这有人就有市场,不过这房价能涨到这程度,也说明这省城有钱人是真多呀。

    “是呀,所以这个才是真正的暴利,当然其实也没必要真的非要说说哪个行业是暴利,真的投身其中,只要掌握渠道,没有一行不是暴利,只是各行各业对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罢了。”

    “这倒可能,呵呵,不过这房子的确说得上是城里人一辈子最大的事儿了,这结婚生子,孩子的上学什么的都可能受到这个影响,再两情相愿,也可能被丈母娘一句:你先买了房子再说,给彻底拆开。”

    “是呀,国家整顿房地产市场的力度也一定会越来越大,如果任由房价上涨,可以说是遗患无穷,所以我早想把手上的房子全都处理掉了,以免哪天被彻底调控了,这次即使不是我母亲的的事儿,我也准备要回来的,而且沿江一代的房价基本都差不多到顶了,再留着也没啥意思,我已经让房地产公司把房子全都挂牌出去了,这次回来,基本上都能签订销售合同,收回的现金,我准备全投入到澳洲去,过个两年,再回来开发国内nǎi粉市场,让那些nǎi协无作为,利yù熏心的家伙们体验一下什么叫国际竞争力。”

    “那好呀,我就拭目以待了。”徐毅心有戚戚焉,国内还没哪个行业的负面新闻比nǎi业更多,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就算前两年的毒胶囊都没三聚氰胺造成的后果深远,长此以往,只怕真的没有安全的nǎi可用了。

    “说来劳务派遣我比留学咨询做得还短,毕竟这个市场不可能一直火爆,而且受到国际环境影响太大。前几年,澳洲培训市场炒作最火爆的时候,我就把培训学校做了个高价卖掉了,同时也逐步停止了劳务输出的业务,陆续地把钱输入回国内,做了最后一次房地产投资。”

    “那时候,我们手里商用房加上住宅大大小小有几百套房产,而且那时候沿江一带的商圈也已经初现雏形,房地产也开始快速上涨,我们最早买的那批房子差不多都翻了十四五倍左右。不过我们都看好这市场还有上升空间,所以还是硬着头皮买了最后一批商业用房。没过多久,省城也开始调控房地产市,控制炒房,这房地产的生意也算到了头儿了,不过省城大范围内房价上涨的势头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大幅度加速的。”

    “三年前澳洲经济危机也大面积爆发,很多牧场无以为继,纷纷倒闭。我和你嫂子就出手了几十套升值空间不大的店铺,拿着钱买了片牧场,在澳洲直接办理了投资移民。”

    “其实我办这个牧场还有另一个用意,那些年村里不少看着这雇主担保移民挺划算的,赚得也比在家种地强多了,纷纷移民出去,却不想着如果自己以后失业怎么办。别人我也管不过来,这些人我还能管得过来,毕竟没哪一份工作一定能干一辈子的,谁能保证他们这技术以后会一直有市场,万一失业怎么办?”

    “其实澳洲用工收紧的苗头早就已经出来了,基本上普通工种的雇主担保移民移民局就不会再批准了。雇主想要担保?好,你先在报纸上登三个月广告,确定在市场上招不到人才可能准许你担保移民。万一以后澳洲这经济进一步回落,我也怕他们一下子被断了后路,有个牧场,这技术高的不行,不过有些工作总是用不到太多技术含量的,不能有以前赚得多,但是至少能让家人不至于挨饿吧。。”

    “所以这次回来,我就准备把所有的房产全部处理掉,然后钱全都投到扩大牧场规模和购置nǎi粉干燥设备上面,还准备在国内找几个业内的资深人士,毕竟产品想进入国内,不止要符合澳洲本地的规定,同样也要满足国内的相关强制xìng标准。”

    除了徐毅,剩下几个人显然都是酒jīng考验的战士,所以酒桌上倒是一点儿也不沉闷,再加上郑怀远时不时地讲一些这些年的趣事儿,以及澳洲别样的风物人情,一顿饭一直从四五点钟吃到差不多晚上八点钟,几个人这才结账出来,雇了个代驾将车开回了医院。

    “小徐,明早上你有空么?”郑怀远想起一件事儿来朝徐毅问到。

    “有空,那我明天探视时候再过来给阿姨检查下。”

    “呵呵,不是这事儿,我母亲基本上没啥事儿了,要不我也不可能放心医院一个人不留,一直陪你们喝到这个时候。”郑怀远笑笑,一顿饭吃下来,自己对于徐毅这个人的品行还是有了一定了解的,托付给他,这应该也算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且这人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好意,自己给钱什么的人家肯定会拒绝,弄不好心底还会留下芥蒂,不过等下还是回去打几个电话,连夜把能弄的材料都弄好,尽可能少占用徐毅的时间,毕竟再怎么样,人家还是个学生,而且马上就要毕业考试了,为这事儿再弄个补考什么的,只怕让人家。

    “哦,那就好,别的事儿呀,那我啥时候过来?”

    不是这事儿,那能是什么事儿?徐毅也有些好奇,这总不能是游山玩水就是了,自己就一个穷学生,虽说自己救了他母亲,算是场善缘,不过这请自己吃顿饭也算尽到心意了,更何况这郑怀远看着就是个孝顺儿子,母亲重病总不可能撇下她,领着自己去逍遥。

    “那我们八点钟在医院门口这里见怎么样?我带你去个地方。”郑怀远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