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道田 >

第293章

道田-第293章

小说: 道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璃忙好以后,回到卧房提着包准备出门,结果就被徐毅叫住了。

    “这个一天两次,饭后服用。”说着,徐毅拿了一盒百忧解递给肖璃。

    肖璃接过药,把说明书抽出来看了一遍就在那里愣住了。

    她也自动对号入座地对自己的病情产生了怀疑。(未完待续……)

0441 礼物() 
看到肖璃拿着说明书发呆,徐毅自然也能猜到她会有样的疑惑,不过这也正常。

    要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过来直接就吃,这也只能建立在绝对信任的基础上,不过想也知道这绝对不可能。

    不过自己总不能跟她明说你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怎样怎样来的,不吃好不了,吃了这个……

    呃,也可能好不了!

    毕竟药物只是一方面,肖璃自己才是在这治疗中起到最大作用,也是变数最多的因素。

    不说三言两语解释不清,就算真的解释清楚,她也可能产生抵触情绪,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所以,绝对不能这么说。至于理由,徐毅早就已经想好了,至少不会有矛盾的东西。“别发呆了,你又没这些毛病,这不过是利用这药与神经递质结合,阻断神经因素对溃疡的影响,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溃疡愈合。”

    肖璃听了半信半疑,不过自己倒也用却也没再说,只是点了点头问到:“怎么吃?”

    “一粒就可以了。”

    肖璃点头转身去厨房倒回来一杯温开水,拿了一粒胶囊吃掉,把剩下的药放到桌子上。“今天是儿童节,小外甥女要礼物吵几天了,我要去买礼物给她送去。”

    徐毅点点头,“去吧,你中午回来吃饭么?如果不回来吃中饭,两点之前也得回来吃药。”

    中药一天得吃三次,真按着八个小时一次的话,那晚上那顿就得到半夜十二点。为了吃药熬夜显然也不是个好主意。

    都按着饮食习惯安排显然间隔太短。徐毅就准备让她六个小时吃一次。这样晚上那顿就可以在八点钟吃下去。

    吃好药休息一会再出去活动一下,回来如果困了刚好可以就寝,都不影响。

    肖璃沉默一下,随后说到:“我十一点左右回来。”

    其实所谓的送礼原本就只是她的一个借口而已,肖璃昨天就把礼物送给外甥女了。

    所谓的去表姐加也只是一个谎话,表姐和表姐夫两个今天带着孩子出去玩了,自己还去她家干嘛。她不过是随便找个借口回自己的住处而已,不为别的只为的减少跟徐毅独处的时间。

    说起来这几天提心吊胆的。倒真没发生状况,却也没让肖璃彻底放下心来。日久见人心,到底是心机深沉还是真的本分正直,这么短的时间根本就没办法判断。

    如果没有昨晚的事情,这么热的天也没必要折腾一趟,不过多了昨晚上那一出,这会儿相处时间总会让她觉得有些不自在,还是躲出去一个人静静也好一些。

    随后她也想到了,不管病能不能治好,真的不肯配合治疗那就是自己的错了。

    如果配合治疗也没改善。那就真的只能怪表姐和自己都看走眼了。

    肖璃出门走了,徐毅也开始忙活起自己的事情来。拿着电话拨打了秦国栋的号码。

    “我这要登机了,有事儿你说就好。”

    “秦哥准备出门呀,那你时候能回事务所?”

    徐毅想着自己这事儿不大不小,公事和私事混在一起,还是正式约个时间面谈的好。

    秦国栋笑着说到:“我这是准备回省城的飞机,有事儿的话你下午来事务所找我就行。”

    “你刚回来也肯定挺累的,要不就后天怎么样?”

    “我这出差都习惯了,也没啥影响,事务所还有几份案子要处理,所以不管你来不来我都得回去,搞不好下周我还得接着出门呢。”

    “秦哥你这也得注意身体呀,别这么累呀,有事儿让手下的人去做嘛。”

    秦国栋也笑了,“干这行不跑哪儿来的业务,整天跑来跑去的才证明业务多。说起来现在还算好的,手下几个人也能帮着跑一些案子。这要放在以前,忙起来我这个把月都没机会回家。”

    “那我下午两点多过去可以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那就这么说定了,等见面再说。”

    “嗯,秦哥路上保重。”

    挂了电话,徐毅想着给秦国栋带点东西过去,扭头看到昨天胖子爸妈送的茶叶,徐毅有了主意。

    伸手拿过纸袋把茶叶罐拿出来,撕开塑料密封袋从里面抓了一小撮茶叶出来,准备品鉴一下看看这所谓的狮峰龙井。

    胖子爸妈身处杭城,也不是那种看上去就很浮夸的人,想必送给自己的也断无可能是假货,自己倒是可以借机查看下高端的正宗龙井是样的。

    再怎么说这也是狮峰龙井,除了产量少这加工工艺也肯定更好,总比烂大街的钱塘龙井强上几分。

    自己这茶叶是按着龙井的手法加工的,虽说自己喝着不错,却也一直没机会跟真正的龙井比较一下。

    有比较才能发现差距,也能跟好地发现问题,如果自己一味地闭门造车,这水平肯定太大的成长。

    至于礼物,他也决定了,如果这茶叶的味道的不错,那就拿一些送给秦国栋。

    反过来的话,那就再到空间炒些茶叶送给他。

    自己这里大小也是个公司,有些事儿总该正规起来,不能一直这么公私不分,所以自己该花的钱也得花,不能一直消费人情。

    不过再怎么说这总是一个注重人情氛围的国度,要是事儿都公事公办那同样也是在消费人情,时间久了只怕也就真的没人情可言了。

    自己在省城总归人单势孤,还是维护一些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行,也省得再有之前那样进退失据的情况出现。

    说来秦国栋喜欢自己的“野茶”,自己不过辛苦点采摘再炒制一下就是不错的礼物了。

    自己之前也说过春茶没有了。那就完全可以说这是夏茶。反正可以说刚好有人来省城带来的。他也不至于刨根问底儿。没太大问题。

    毫无疑问,这茶叶不管采摘还是炒制都要比自己的茶叶精细得多,也均匀得多。

    徐毅这样想着,冲泡了一杯,发现比自己的茶叶形状好些,把茶叶放进被子冲泡上,又同样冲泡了一杯自己的茶叶。

    除了空间的茶叶以外,徐毅真没喝过多少好茶。却也可以确定这龙井肯定是好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大特点完全具备。

    只是跟空间出产的相比,这色泽和味道全都稍有逊色,更少了空间那种清幽的意味,或者这也和空间对茶树的改变有关。

    冲泡到第三遍以后,这茶的香气就基本消耗殆尽了。

    就连着茶渣也没放过,徐毅拿了一张纸把茶渣倒出来,小心地展开叶片查看这茶叶原本的形态。

    再跟自己采摘和炒制的结果相比较,反过去推想自己不足之处,一番琢磨之下倒也受益良多。

    打铁还得趁热,他也直接带着茶叶以及那些茶渣进了空间。在茶园里面按着二叶一心的标准采摘起来。

    毕竟外界已经到夏天了,自己真的再挑着一叶一心的茶芽采摘。那也显得有些奇怪了。

    茶树栽种这么长的时间,隔三岔五地打理之下,茶树上面发出的嫩芽也越来越多了。

    一圈采摘下来难免也有这采摘尺度掌握不好的时候,徐毅也不在乎——毕竟自己撒谎说这是野茶来着,更不是专门的采茶工采摘的,这要是真的规格太过整齐,那才显得有些太假了。

    小小的茶园转了一圈,徐毅的篮子里也装了小半篮子的茶叶。用手掂量一下,徐毅估计差不多能有五六斤重,想来按着五比一的产率差不多能炒出一斤左右的茶叶。

    照例先把前期的工作做完以后,徐毅仔细地清洗着锅子,这次他也准备改进一下炒制的工艺,干脆戴上手套来炒茶。

    不过炒锅炒茶总不如真正的炒茶锅方便,一次投料也只能炒制半两都不到。

    徐毅也不太在意,毕竟这不过就是增加自己炒制的次数,反倒有利于自己更好地改进技术。

    第一锅茶叶出锅以后,徐毅抓起茶叶对照着之前炒制的差异以及手边的龙井再来总结经验教训。

    至少这炒出来的的茶叶外观有了明显的改善,虽说离着那个龙井的品相还差得远呢,却也至少不那么难看了。

    当然这电磁炉火力总难完美控制,再加上茶芽也老嫩不一,所以火候方面欠缺不少。

    有些嫩芽炒得火候过了,有些老的却稍微差了点火候。

    反映在成品上自然是颜色有些斑驳,不那么一致。不过相比之前却也有了明显的改观,更没产生多少碎茶。

    再冲泡一点品尝,徐毅更加的满意了。这茶汤颜色嫩绿,口感更加的甘甜爽滑,唇齿留香。

    不过他也无从分辨这是炒茶技术完善导致的,还是因为遮蔽使得茶叶的成分增加的结果,总的来说这茶水的滋味竟然又有了不小的进步!

    看到这样的结果,徐毅愈加干劲儿十足地忙活起来。

    就算那些老师傅有人教,有人带;不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再牛掰的老师傅也都是靠着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勤学苦练才能牛掰得起来。

    自己这空间里面茶叶这么多,一年到头这都有茶叶可以炒制,花上更多的时间未必就不能炒出完美的茶叶!

    一锅一锅炒下来,徐毅不断地总结着经验教训,炒制的手法也不断地熟练着,而成品也愈发的漂亮起来。

    等到最后一锅倒出来,徐毅把它们倒进方便袋去称了一下,差不多有九两左右,产量相当不错了。

    从开始采摘的时候连炒制都没价值,一直到现在一次采摘的就能炒出一斤左右的茶叶,随着采摘次数增加,那些茶树生出的新芽也会越来越多。

    不过徐毅也不想再等着了,毕竟炒茶不过是小事儿,自己这更主要的目的是采摘叶片来制造茶粉。

    他也决定晚上回来就来采摘叶片,等着采完以后再把茶树适当修剪一下,揭去遮阳网让它们修养一段时间,想必能使产量再增加一些。

    徐毅掂量着手上的袋子,不由得也改变了主意,喝茶这事儿品的主要还是味道。既然自己这茶比龙井更胜一筹,那肯定还是拿着这个送人更好一些。

    这样的茶叶拿来送人档次够了,不过自己要用来装这茶叶才好呢?(未完待续……)

0442 包装() 
上次秦国栋从自己这里拿去的茶叶原本是自己炒了带出来喝的,所以也只是用塑料袋随便装了一下。一则是自己没合适的罐子,也图着取用方便。

    不过这次自己准备拿来送他的,包装总得讲究点儿才行。

    人靠衣装货靠包装,就像前两天看新闻,什么是青春,有大学生感叹“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像我们这种人就只有大学了。”

    不管什么样的茶叶,只能在冲泡以后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卖相完全不能指望了。绿茶也就这样,这要是黑茶或者普洱,更是黑漆漆的一坨,看上去甚至有些丑陋了。

    自己喝的,好多人都会看下这茶叶的包装如何,更不要说买茶来送人了,怎么可能随随便便?

    茶叶的特性决定了分明如果是极好的茶,如果包装太差,那人家就未必真的以为这是什么好东西。

    如果本身只不过中上等的茶叶,你给配个极好的包装就会让人家会高看一眼,甚至回头还会对这个念念不忘,自己脑补出这茶冲泡起来如何如何。

    所以当月饼和白酒包装一番就能卖出天价,成就年节重磅礼物的同时。那些倡导“健康生活”的消费理念,外加着茶叶厂商等的推波助澜,无疑也使茶叶做到了与时俱进,同样化身成贩卖包装的一种商品。

    不管茶叶好坏,首先这包装一定得上档次才行!

    虽说秦国栋爱喝茶,这送的也是他喝过知道味道的,不过这装茶的器物太随便了也不太好。

    看看窗外街头已是车水马龙。徐毅带上钱包直接出门去了。

    紧走慢走。在附近几条街转了一圈。最终却也悻悻地空手而归。

    出去转了几家店,徐毅跟店主交流了以后,也印证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猜想。

    从老家坐车到省城的火车经过的大半都是丘陵地带,一路上也有不少的茶园。不过平时去超市却很少能看到有本省的茶叶在卖。

    徐毅曾经想过,最终也只能这个归结成品质的问题。

    省内大部分地区的气候适合茶树生长,也有不少茶农,甚至有些区县还把茶产业当成重点产业来抓的。

    不过茶产业从古至今都不是发展的重点,就像那些种茶的区县也好多都是种植的油茶——专门收获茶果榨油的。

    这几年食品安全频频曝光。转基因油料也差不多被黑出翔来,所以茶油这种被包装成健康油脂的油料作物市场走势非常好,相比普通农业种植倒是好过许多。

    不过本省毕竟还是传统意义上的鱼米之乡,遍布的水网也使得农业种植更加倾向于水稻种植,旱田则以杂粮以及油菜、棉花这些经济作物为主,茶叶从来都不是太重要的支柱型产业。

    早些年,各地还有自己的茶厂,也出产一些地方茶种。

    不过商品流通的加速,外来品牌的冲击这使得地方品牌日益萎缩,外加着下岗大潮的冲击。这些以国营为主的茶厂关门倒闭转产也不奇怪了。

    近年来,省内大部分茶园多把茶叶外包给收购商。要么是用来生产低附加值的茶包或者是茶饮料,要么就是拿来制造茶粉或者用来提取茶多酚什么的,真正拿来制作成高档茶叶的就真的凤毛麟角了。

    这也愈加地使得本省的茶叶生产陷入低迷,彻底地沦为原料茶的

    更有黑心的茶商会根据不同的茶树品种,把不同的鲜叶买回去,然后冒充某地的某茶贴牌的现象存在。

    徐毅去的这几家店,也就一家店里面明码实价地说有省内出产的绿茶和茉莉在出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