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道田 >

第23章

道田-第23章

小说: 道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就知道了,你考虑一下劫sè吧。’劫匪痛哭流涕:‘妹子,俺也是学临床的,快吃不起饭才出来做匪的,你走吧,拿好医师证,后面的会放你。对了,边上那条路千万不要走,更凶险,全是搞影像的,穷疯了。’这破地方,就是那让人穷疯了的地方!”刘海平伸手在房间里画了个圈,愤恨地说到。

    “一面是钱,一面是债,你说我干哪个?你是不是认为我太贪心,只想着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看着徐毅不说话了,刘海平问到。

    “那倒不是,我是被震惊的,还没回过神呢。”徐毅笑笑,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不是我真的猪油蒙了心,光想着钱。其实平心而论,我也觉的收回扣、卖过期药品不好,但是你看看现在工资水平什么样?不说别的,万一哪天,你刘哥我生点啥大毛病,靠我这点儿工资和保险,我能不能看得起病!”

    “唉……”徐毅也无奈,当初只是想着给乡亲们看病,报考了这样的专业,根本没想着以后怎么样,这样想想,刘海平似乎并没说错什么。

    “真心不是我想赚这昧心钱,只是我不赚,总有人赚,就像咱门口的小饭店,什么时候能断了地沟油,如果使用真材实料,成本增高,而且吃的人不一定知道,你总不能跟吃饭的说‘我这都是真材实料,XX家都是用的地沟油……’吧,那样,吃的人都不信,返回来用不几天,你这店就得被人给砸了。”刘海平说到。

    “你不知道,这些年我读书,每年光学费就得好几万,还得经常往省城跑,一趟下来没多少,但是架不住这次数多呀,我这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一年的路费的!大部分还是你嫂子和两家老人贴补着,这样我才能安心读书,我就一直咬着牙,拼了命的读书,只求将来能报答他们。”

    “就连买房子的首付,这才十万块钱,我都还是东拼西凑才凑够的,你想光靠我正正经经上班拿这点工资,我哪年能堵上这么大的窟窿?光讲良心,赚这点儿钱,又哪里对得起两家老人,又怎么对得起你嫂子!”

    “你嫂子学历不高,但是她认可我这个人,她就认为当年我是冤枉的,愿意跟我过rì子,可惜你刘哥也没什么本事,还得让她自己cāo劳。”刘海平哽咽着说,“她也没个稳定工作,又没个保险什么的,还是跟她爸妈要的钱开了个早餐店,每天起早贪黑的忙活着,大冬天的四五点钟就得起来和面,蒸包子,手都冻得全生了冻疮,这赚点钱容易么!”说到这里,刘海平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

    擦了把眼泪,他接着说“这个社会,越是清白越难以生存,比如成绩出来以后,真的去了骨伤科,比学历什么的,我最高,比职称,我也不比那主任低,他也才是个主治罢了,而且这年纪也不小了,我想如果医院真安排我去进修,迟早主任那位子也是我的,如果我坐那位子不收回扣,也不让下面人收,那我这是断人财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我能有什么好结局?我能保证的,也就是尽可能不用假冒伪劣的医疗器械,不使用过期药物罢了,这就算是我的良心了。这个社会,不是每个人都想学坏,只是这社会在逼着你学坏。”

    徐毅很想反驳,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刘海平所说的,的确是这个社会的一大弊端,而且医务人员责任重,风险高,待遇低这也是现实。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年代,从医本身看起来已经不像早些年,真正想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jīng神”就行,剩下的,你穷我穷大家都穷,没问题。但是现在,这句话更多的,只像是一个口号罢了,人总是要吃喝拉撒睡,这些东西可不会因为你的道德底线更高,从事的职业更伟大,就能免费得到的,无怪乎类似医务人员“不让我家孩子再学医。”这种说法风头一时无双,医学累专业,岂是穷人家孩子应该读的?

    。。。

0035 风险() 
“刘哥,那你科里现在该知道你准备回到骨科的事儿了吧?”徐毅问到。

    “只有主任知道,而且他也希望我能回去,他也觉得我再待在这儿太浪费时间了,我是想等等。”刘海平说到,想到什么,突然笑了,“要不然我也不至于这么本书还得套上个皮子,呵呵,其实这也是这些年的习惯了,一时半会儿也改不回来,我就猜等着我中级出来,估计很多人会传我这同等学力不是造假的,就是花钱买来的,这年头儿,都怕别人有本事,如果都跟自己一样,甚至不如自己才好呢。”

    “这反正考试也没多久了,等我进了中级再说,这去进修的话,又得一年,不过如果真不让我去骨科,我也就真的直接回家自己干去了。”刘海平说到,“这年头儿,做人难,救死扶伤难上加难,还革命的人道主义jīng神呢,什么时候社会能对我们这些小医生多点儿人道主义jīng神!闹个SARS、闹个禽流感,把医生捧成天使,等着真有医疗纠纷,医护人员都被说成披着羊皮的狼。”

    “这活儿太难干了!说真的,如果没有合适的位子,我真的不想再在这里干了,我今年考西医骨科的中级证书,明年准备再去考中医骨伤了,等着证书拿到手,或者干脆咬咬牙就辞职不干了,自己回去开个诊所,风险一样的,如果再考虑我之前那无妄之灾,和我这些年在放shè科看到临床出了事故,多少都要推到临床辅助科室来,让更多的人承担责任,以开脱、减小自己的过失,甚至可以说自己干的话风险更小,但是效益完全是自己的,何必再给医院卖命!”刘海平恨恨地说。

    徐毅这几年在医院,这些事儿多多少少也知道一点儿。

    就像过年前那会儿,普外科住进一个病人,因为肚子疼,以“胆囊炎”收进来的,之后就术前检查,准备手术,结果开进去,胆囊根本一点事儿没有,然后关腹后,重新再查,结果发现病人是自发xìng气胸,

    然后这普外科主任就找到医务科,恶人先告状,怪罪超声科报告上面有“胆囊壁略毛糙,请结合临床”这么一句话,又怪罪说放shè科平片上根本没发现气胸,根本就不提自己的责任,医务科找来超声科和放shè科的两个主任,调出来他们检查时候留的图片和放shè科拍的片子,超声科只能说这是因为病人进食过了,为了慎重,在岗的几个人都看了一遍,也没发现什么异常的东西,根本就是一个餐后胆囊罢了,没有明确的炎症征象,但是看临床科室考虑胆囊炎,这急xìng刚发作的胆囊炎,超声根本检查不出,所以才报了这么个结果;放shè科的片子就更简单了,上面根本就是正常的,只是关腹之后的那张床边片上才有一点气胸的表现。

    也不知道医务科怎么考虑的,反正最后结果是病人赔钱,做好家属安慰工作,负责免费治好气胸,误诊责任,放shè科和超声科各占百分之三十五,普外科只占百分之三十,损失从各科当月奖金扣除。

    无怪乎刘海平会有这样的愤懑了:同样是医生,而且是临床科室做的诊断,动的手术,凭什么需要两个没犯错误的科室负责,而且责任反倒比误诊开刀的人还要重!

    “我倒是觉得你回骨伤科应该没问题吧,我觉得咱这届领导还算不错,至少医院现在整治的好多了,病人什么的也都多起来了,这样下去,发展前景还是有的,再等新大楼盖好,哪个科室不缺人,你想回去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吧。”

    “鬼知道呢,早些年那样对我,我是对这医院一点儿感情、留恋都没的,有没有都无所谓了,反正这穷rì子,我是过够了,我也该想着早点让老婆享享福了。”

    “自己开家诊所也好,至少收入会是现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当然这风险也不小,不过只要认真审慎一点儿,其实风险大多数都是在可控范围内的,更何况我是打算以中医为主,兼顾西医,这样治疗速度有保障,但是远期效果更好。

    “不过恐怕这也要在干出一定名声的基础上才行,否则要么跟普济医院那种滥用激素,滥用抗生素,坑蒙拐骗这种一样,谋取更加血淋淋的昧心钱,要么就是无以为继,开不下去,这样的风险,刘哥你想过吧?”徐毅问到,随即想起来好像别人说过这方面的事儿,“还有这进修不是要签协议的么,到时候你提前走的话,那不是还得自己出进修费。”

    “自己开的话,我也以中医为主,基本不涉及什么器械了,不过就是凭良心干活儿,赚辛苦钱罢了,而且这样的话,风险也不大。至于赔偿金,真有那一天,这点儿小钱我用得着心疼肉痛么?”刘海平笑吟吟地看着徐毅。

    “那倒也是,对了刘哥,我买了个电话,给你留个号码,有事儿打我电话,你号码没变吧?我五一也该回学校,也得忙着要考试呢。”说着徐毅掏出手机来。

    “嗯,没变,你存了没,没存的话,我报给你,你再打一下就行了。”

    “我记得呢,呵呵,我喜欢这样记号码,这样可以提高记忆力。”徐毅按着记忆的数字将刘海平的号码输进手机,然后把屏幕转向刘海平,“刘哥,对吧?”

    “对,你可真行,我就连你嫂子的号码都记不住,下回我也试试,这也省着以后老年痴呆。”刘海平看着手机上的号码,然后存到手机里,嘴上说着:“你这号不错,好记。”

    “嘿嘿,我也是晚上刚拿到,这号码还没记住呢。”

    “哦。”

    “刘哥,快九点了,我先走了,你也收拾下,准备下班吧。”徐毅看时间,就卷起片子起身跟刘海平道别。

    “还真是,但愿我今晚上不用再往这儿跑了。”刘海平掏出手机,耸耸肩。“去吧,这几天好好休息,也许睡一觉也就没事儿了,明早儿还是不舒服的话,再找我,咱明天去做磁共振看看。还有今天咱俩说的事儿,你也别往外传了,我暂时还得在这儿干呢,这传出去,到时候我们主任脸面上不好看。”

    “放心,我心里有数,刘哥,我走了。”

    回到宿舍,徐毅洗漱一番,定上个五点半的闹钟就赶紧躺倒床上,这一天——严格来说只有半天的匪夷所思,根本让他无法相信这真的发生在他身上。

    拿过来CT片仔细看了一遍,徐毅彻底排除了这东西还在那里,而且密度比水小的可能,脂肪窗位上,脑室内一样都是很均匀的水样密度。

    不过等着徐毅闭上眼睛去想,却无奈地发现这本以为自己待着腻了,想搬家换个环境的那个光点,却仍在原处,银光灼灼,而内里也根本没有任何变化。

    “不说自己貌似曾经大量失血,就算半个月以前的献血都没留下什么太多影响,这是为什么,即便有一些储备血液,但是献血之后半个月也不可能红细胞就完全恢复正常了吧,我可是献了四百毫升的血呀,难道和这个有关,可这怎么可能!”

    “你用得着表现得像水一样么,你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

    就在这样的胡思乱想中,徐毅陷入了梦乡。

    早上,徐毅醒来,感觉了一下自身的变化,也没发现有啥异常的,就换上一身运动装去了病房。

    没等着到楼下,就听到门口停着的一辆白sè面包车那里有人叫自己,抬头看,却是主任在车窗里伸出头来冲着自己摆手。

    “上车吧,后门没锁,老李去上厕所了,等一会儿他,咱还得去接你王姐她们俩呢。”林正天说到。

    徐毅刚坐稳,林正天就扭过身子,递过来一个保温不锈钢饭盒,“给你带了一份煎饺,一杯豆浆,都是你阿姨自己做的,这年头儿不在乡下,啥都不敢吃了,不是地沟油就是农药,可能只有乡下才能好点儿吧。”

    “差不多呀,其实这也都一样,像现在条件好了,不止城里的小孩子,乡下的小孩子也一样,哪天不买点儿零嘴。就算咱这县城里偏一点的小店,里面东西都难保证质量。这些东西在乡下的店里面属于三无产品的都不知道多少了。毕竟农村消费能力有限,这国家质量标志、生产批号什么都有的,哪种不得花个三五块钱才能买一点儿;反过来那些杂牌子,两块钱就能一大包,味道也差不多,至少这村里面的人也认这个。倒是这吃的青菜什么的倒是真的还好,用化肥、农药的也有,但是总是自家吃的东西,用得也有限。”徐毅说道。

    “这也是为啥这年头儿农家乐这么火爆了,乡下没什么厂子,空气好,环境好,再加上这出去玩,不说跋山涉水,至少也得舟车劳顿,大多都得绕一大圈儿,费些周折,等着到了地方,早早就觉得饿了,再加上食材新鲜,滋味纯正,所以更加觉得这东西的味道就是好。再者看看这山、这水,这绿树,这红花,也是调剂心情的好办法呀,还能能体验乡土风俗,而且花的钱也不多,一举多得。”

    “我还没去过农家乐呢,总听着人家说,我这也算是开开眼了,农村我待了20多年,也就是有山有水有农田,没觉得怎么样呀,好多地方就连这山和水都没有呢。”

    “这就是那首诗里咋说的‘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sè。’”

    “这啥诗呀?”

    “我也不知道,以前在报纸上看来的。仔细品味倒也是这么个理儿,这身边的啥地方都没太好的风景。”

    。。。

0036 启程() 
没一会儿,驾驶位旁边的车门打开,李二壮弯腰坐进驾驶位,转过头来笑笑,打着招呼:“小徐医生好!”

    “李老板,你也好。”徐毅回应道。

    “叫啥李老板,呵呵,叫我老李就行了。”

    “主任能那么叫,我哪能,我还是叫你李叔吧。”

    “那也行,反正你看着也就比我家小子小个两三岁,小徐医生今年有二十岁么?”

    “哪儿能呀,我今年都二十四了,呵呵,周岁也都二十三了呢。”徐毅笑笑。

    “那还真巧,跟我儿子同岁。”李二壮说着,扭动钥匙,发动了车子。

    李二壮一边说,一边转动方向盘,绕到了门诊前面的正门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