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道田 >

第127章

道田-第127章

小说: 道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面有不少替换用的窗帘,自己拿上几张,然后把床上给隔开,还得再把那些蜂蜜什么的都盖好,避免污染。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想来这种菜、砍树和看书之外自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事儿,自己这么多年也没看过电视,自然这电影什么的也没必要下载了,自己倒是可以下载些需要的视频教学或者是图书什么的带到空间里面看,比如有关木工、植物、烹饪、蜜蜂什么的,再就是朱之文给自己的那两张光盘和那些书以及笔记就够了,这些当成消遣也算不错了。

    除了洗簌用品之外,别的貌似也不需要什么了,如果再有急需的东西,自己再出来找就是了。

    剩下就是仔细想想这些事情过程里面要用的东西,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设备。

    做饭的东西自然是不缺了,还有几个大的空桶,自己暂时也不想再取蜂蜜了,想来这用水的问题也算太不大,自己一次xìng多接几桶就行,用光了完全可以再出来接水用。

    徐毅想了想,然后不禁哭笑不得,思前想后,自己欠缺的东西,大多还是和吃有关,难道自己真有当吃货的潜质吗?

    自己需要面对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要解决这做菜做饭过程中可能会遇见的各种问题,比如说这面怎么吃,如果做面糊糊,那最简单,有个盆子就够了,如果要做别的东西都得在面案上面和面或者切面条,自己那张桌子这要是下刀的话,上面的漆皮一次就废了。

    当然这个跟别的需求比起来还真不是个事儿,这面案无非就是一块板子,除了正面之外的另外三个面各自加上一块挡板就是了,这么简单的东西自然是没必要买的,板子自己有,自己这半拉木工活儿也能派上用场。

    这要是这么简单的东西自己都做不出来,那干脆撒泡尿浸死得了!(未完待续。)

    。。。

0192 豆腐() 
至于做菜的工具,食材的处理,自己又不是要cāo持什么酒席,搞多少花样,绝大多数的材料只要一把刀、一块砧板足矣。

    只有一样东西是个例外:黄豆,真的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

    从豆芽到毛豆的吃法还好,这没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可是这豆子种下去总会变老成熟的。

    熟的黄豆,除了生豆芽之外,不做加工是根本没法吃的,谁会有兴趣吃一百个豆不嫌腥?

    当然最简单的加工无非是炒或者油炸,之后拿来当成零食可能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吃了以后胀气放屁也同样在所难免,而且这么吃的话,豆子太硬,对蛋白的吸收有一定影响,不算是什么太好的选择。

    当然炒熟之后的豆子可以碾碎了做豆面,当成做点心用的辅料,比如说京城传统食品驴打滚就是用黄米面卷上豆沙之类的馅料,在外面裹上一层豆粉做成的;再比如像豆面窝窝头就是拿着豆面和玉米粉两掺着做成的,不过这些东西自己一样也不会。

    而且原本国人拿着黄豆除了榨油之外,最主要的用法其实是百吃不腻的各种豆腐了。

    五谷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指代着不同的植物,但是不管这变化如何,始终有一种东西始终在这五谷里面:菽。

    菽: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豆类制品也是中国百姓们喜欢的食物之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有这样一个段子,很好地总结说明了国人对大豆的喜爱与食用方法。

    种黄豆总是没有风险的一个行当,因为种出来的黄豆可以直接卖黄豆;卖不掉的黄豆可以拿来磨成豆浆,卖豆浆;卖不掉的豆浆可以做成豆腐,做硬了卖豆干,做薄了是豆腐皮,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臭了卖臭豆腐,做没了还是卖豆浆!如果黄豆太多了,做豆腐用不光,那就捂上几宿做豆芽,卖豆芽,卖不掉还可以卖豆苗,卖不掉还可以再长出豆子,接着卖黄豆!如果还是卖不掉发霉了怎么办?那就接着做成豆豉做成酱接着卖!

    豆制品中品种最多的豆腐,同样是国人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绝对可以说这东西跟四大发明相提并论也不为过,而且它离老百姓的生活更近,更加具有普遍的惠民xìng。

    传说中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八公山珍珠泉炼丹,偶然间把石膏加到豆浆里面,没炼长生不老的仙丹,却创造出了豆腐这种千家万户同样钟爱的美食。

    自己想要吃豆子,自然也是想着做成豆腐来吃的。

    现在卖的这种盒装豆腐想也知道都是工厂化的产物,自己自然没必要去找这做法了,不过作为传统技艺之一的做豆腐在乡间流传可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了,就像自己村里少有的外姓人之一的刘宝胜家里还开过豆腐坊,以前自己也和他的儿子经常在一起玩,自然有机会见识过这东西的做法,只是后来刘宝胜生了场大病,所以这豆腐坊就停了下来。

    这几年虽说身体在自己的治疗下一点点好了,只是他的年纪也大了,这豆腐坊再也没有开过了。常来常往,自己有机会见识过这东西,而且来回给刘宝胜看病,有时候也会闲聊一些这事儿,所以徐毅对于做豆腐的过程还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要不然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难道这还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

    首先是泡豆子,这没什么好说的,随便找个桶就行了,泡好的豆子需要上水磨磨制,这事儿的话,自己拿几根钢管做个架子,架起来一个桶在上面加水就行了,当然这水磨自己没有,自然是需要再买上一个了。

    磨好的豆浆需要上锅煮出来,这过程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需要的,自己又不需要大批量生产,无论是用电饭锅或者是电磁炉加热也够了,当然这煮豆浆的时候还得再把上面的浮沫消去,刘宝胜以前说过,这要使用榨油时候剩下来的油脚,在上面淋上去一点点就够了。

    豆浆煮熟之后还得再过包才能再点浆,要不然这豆渣都混在豆浆里面,做出来的豆腐不好吃。这自然就得再有个四四方方吊起来的豆包布了,舀了豆浆在里面过滤,还得再用个夹棍来把豆包布里面豆渣裹挟的豆浆再给挤出来。

    过滤好的豆浆才能点浆,这个步骤也是做豆腐最重要的一步,做出来的豆腐的好坏,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一步的水平了。

    煮好的豆浆里面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需要使这些蛋白析出聚集在一起这样才能再进行下面的过程。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点豆腐自然也离不了这两样东西,传统豆腐做法里面南方使用石膏点卤,石膏的成分是硫酸钙,所以这才有豆腐含钙高的说法,而北方更习惯使用卤水来点豆腐,卤水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至于钙盐的含量相对比较少,所以这豆腐高钙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至于现在工厂化生产都是使用的葡萄糖内酯来点豆腐,这高钙的说法就更不成立了。

    这些东西加进去以后,使得分散的蛋白质团粒聚集到一块儿,这就形成了白花花的水豆腐。

    使用卤水或者石膏来点豆腐从本质上来说是没太大区别的,不过徐毅从小吃的就是卤水豆腐,所以自然就决定使用卤水了。

    点出来的水豆腐,其实再浓一点儿的话就是豆腐脑。跟南方人吃豆腐脑喜欢加糖不一样,徐毅喜欢的吃法是浇上用黄花菜、木耳等做出来的卤,这就是极好的美味了!

    徐毅想到这儿,不禁心头一动,自己这空间里面种木耳是不可能了,这东西是大型真菌,自己这空间管你是真菌还是细菌呢,全都给咩掉了,种植这事儿是不用想了。不过木耳在超市里面有得卖,野生的木耳价钱昂贵自己买不起,这人工栽培的自己总可以买上两袋嘛。

    黄花菜是植物,自然是可以种植在空间里的。

    这刚开或者未开的花就被摘下来了,自然是不能结果了,只是这黄花菜的繁殖并不完全依赖种子,这东西下面有着像是百合一样的肉状块茎,而这个根也是可以像土豆生姜这些东西一样切成带芽的块照样可以种植的。

    自己小时候每年夏天也都会到山上去采一点野生的黄花菜,带回家晒干以后,冬天拿来炒肉吃。

    小孩子嘛,采摘野菜与其说是为了野菜,更多的其实只是为了玩乐。自己记得当初有时候还会捡几段干树枝,再挖两棵黄花菜,拿着下面这块茎放在火里烧熟了来吃,烧熟的黄花菜根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吃起来有些像是百合,就连口感都是黏黏滑滑的。

    当初每次看到黄花菜都是一丛丛长在荒草里面,长得很茂盛,这自然也证明它的分蘖能力一样很强,自己完全可以隔上一段时间把这根挖出来切开再重新栽培,哪怕只有一棵,这用不了多久也会繁殖出一大片来。

    最方便的是这玩意儿是吃花的,这栽下去,浇上空间里面的水,想必开花是立竿见影的事儿,马上就能采收了。

    当然这黄花菜不处理,直接鲜食的话,有可能导致光敏xìng皮炎,这倒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者放在空间里面慢慢地等它干掉,又或者用小火慢慢烘干都行,这品质想必也是极好的吧?

    淀粉的来源就更好说了,虽说这买也不贵,不过徐毅觉得自己还是有理由去种上一片土豆或者是红薯。

    切土豆丝或者地瓜丝的时候,这盆子底下都会有一薄层的淀粉。更何况自己刚好还知道这东西怎么做,这同样也是用石磨把土豆或者红薯给磨成浆,过滤出去渣子之后放在那里沉淀,再把底下的淀粉晒干就可以了。

    在外界这土豆或者地瓜上面总会有些土是清理不净的,所以这淀粉同样也容易带上泥土,导致总有些淀粉因此而质量下降。

    这空间里面的土会化成水,这自然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了,所以只要把磨碎之后的皮子过滤干净,很容易就能得到洁白细腻的淀粉了,而这个同样也能更好地利用这石磨!

    这地瓜或者土豆的种子就更好解决了,自己完全可以在市场上买了这两样东西来栽。

    豆腐脑的材料算是完全解决了,剩下的自然是做豆腐时候需要的器具和物品了。

    点好的豆腐脑不管是制成干豆腐或者是大豆腐,都得在豆腐盘子上面架起来豆腐框,在豆腐框里面衬上豆包布再把水豆腐舀进去,再盖上压板在压板上面加压,把里面的水分挤出去,等到一定程度以后,这豆腐才算是做好了。

    当然这做干豆腐和大豆腐的豆腐框规格并不一样,而市场上卖的用来压制干豆腐的豆包布规格是一定的,只不过自己又不准备卖豆腐,,所以完全可以做一个大小差不多少的豆腐框,只要能把做干豆腐用的豆包布放到里面就成了。(未完待续。)

    。。。

0193 种豆() 
这些东西解决了,徐毅起身下床,直接跑到书房里面。

    以上各种所想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这就是:同样的物品,不管是从空间取出的或者是拿到空间里面的东西都不会改变其根本属xìng这一点上。

    自己从没有在空间里面吃过东西,正是因为不能确定这些东西在空间外面是安全的,只是在空间里面是否安全尚未可知。

    徐毅闭上眼睛,没一会儿,一个四四方方的纸盒子就出现在他的手上,如是反复,很快徐毅从空间里面把光谱仪的几个盒子都弄了出来,在桌子上组装起来。

    将仪器调整完成以后,徐毅直接进了空间,从空间中弄了一些诸如椴树种子、樱桃、青菜等等一些东西,之后再去厨房取了些油盐酱醋,甚至还拿了块冻肉出来,徐毅想要鉴定一下各种东西在空间内外倒底会不会有什么显著的差异。

    徐毅把一样样材料分别放进光谱仪里面检测了几次,把检测结果都保存下来,之后就再把光谱仪拆开,放回了空间,再取了一些同样的材料,在空间里面再次检测起来。

    之后,就把检测的结果一一对比起来。

    光谱仪能检测的主要就是元素浓度,至于具体的构成并不是特别擅长,而每次的检测总会存在相应的差异,比较结果的过程自然不是那么容易。不过在把所有的结果都检查过之后,徐毅长出一口气,心里存有的那点儿最后的担忧完全烟消云散了,这空间内外检测的完全一致!

    看到这样的结果,徐毅自然是再无顾忌,将事情再仔细地推敲一遍,考虑周详之后,拿着笔把要准备的东西都记在上面,随后沉沉睡去。

    早上起床,徐毅坐着公交车直奔食品市场。徐毅临睡前想起自己找栎树资料的时候看到的一个典故来:据说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将军路易。赫伯特。利奥泰回到出生地南锡,准备颐养天年。他想让园丁在庄园某处种一种橡树,园丁说那种橡树长得非常慢,要一个世纪才能成材。将军就回答说:“那还等什么?不要浪费时间,今天下午就赶紧种吧!”

    同样的道理,徐毅一样想着先把豆子买了,之后抓紧时间种下去,忙完以后再接着找别的东西,如果起早能种下去,有的品种到后天这个时候也差不多能够收获了,这刚好能够收获一批大豆。

    一大早就跑到食品市场,不过很显然他来得太早了,食品市场的几道大门统统紧闭着,市场里面更是半个人影都没有。

    徐毅自嘲地苦笑一声,自己这的确是有些太着急了,这又不是蔬菜批发市场,早早的四五点钟就能开门了,这六七点钟,只怕到市场进货的那些摊贩都快走光了。只是这里是食品市场,严格来说更应该叫副食品市场才对,除了极少数的摊位是批发零售主食业务,大多数的商贩都以食品批发商;食品加工,蔬菜深加工,食品设备,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为主,这些东西都不是急着下锅,又不会因为放上几个小时就会变质的,这才早上七点多要能开门才见了鬼了,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再让徐毅跑去找超市的话,他也嫌麻烦,反正这也快开门了。

    快到八点时候,市场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起早赶过来开店,希望来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