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27章

九州造化-第27章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广场正面台阶上,转身站定,只比长丹真人等低了三个台阶,占据了观战的绝佳位置。

    听旁人众人谈论得知,这些元字辈弟子,是崇真教的未来栋梁,故而特殊照顾,让其全场观摩学习。肖逸心道:“道法才是修道的根本,不聆听道法,反而观摩道术,功利之心昭然若揭,这种行为与截教思想有何不同?”

    这时,又见一大波女弟子结伴到来。这些女弟子个个身材窈窕,美若天仙,同样是月白道袍,穿在她们身上,却显得圆润合体,异常精致。果然,所有男弟子的目光皆被女弟子们吸引,纷纷上前套近乎,殷勤之极。在众人拥挤之时,铭浩率领数名弟子排众而出,向着为首的一名女弟子,拱手道:“多日不见,静灵师妹一向可好?”

    静灵道者乃是长靖真人之徒,与静姝并称灵姝仙子,颇受众弟子追崇。但是静灵与静姝气质截然不同,脸色平和,未语先笑,令人心生亲近。

    静灵莞尔一笑,道:“铭浩师兄常年在外,为教奔波,可是个大忙人,小妹今日可是特地来观瞻铭浩师兄的绝妙道术的。”

    一众男弟子闻其声如百灵,委实动听,个个均想:“也只有静灵道者才配得上这一‘灵’字。”

    又听铭浩道:“师妹言过了。为兄今日倒想看师妹如何技压群雄,夺得魁首呢。”静灵笑道:“静灵哪有那样的本事,我们姐妹中出了一个静姝师妹就够了。”

    肖逸左顾右盼想从中找到静姝的身影,可惜未能如愿,于是兴趣索然,又向别处看去。

    俄而,突闻一声洪亮的“静”字,盖过了所有嘈杂之声,广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只听长丹真人朗声道:“按照过往规矩,比武前三之人,将获得三件宝物。今年,恰逢掌教真人二甲子华诞,经众真人商议,特请出本门重宝——湛天剑,作为魁首的赏赐。”

    此言一出,登时群情哗然。人人不可思议道:“湛天剑,可是与通天、风雀、灵武、钟离同名的崇真五剑?”肖逸一听“通天”之名,心中一惊,暗道:“崇真教果真有通天剑,如若那天之事不是梦境,可通天剑又在何处?”

    长丹真人继续道:“湛天剑是崇真五剑不假。也正如传言一般,湛天剑在数千年前的一场较量中,有所损伤,伤及元灵。这数千年来,我教数代真人不停地为湛天剑注入精气,重铸元灵。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湛天剑在数日之前,再次焕发光彩。虽然其身尚有一些缺憾,但是只要寻一位道力精纯之人,精心孕育淬炼,湛天剑必将重新成为一件天地重宝。”说话间,长丹真人将手在身前虚抓一下,一柄黝黑的沧桑古剑就出现在众人面前。

    湛天剑并不华丽,反而略显普通,但是众人无不露出垂涎之色。湛天剑是举世名剑,更是仙剑之中的上品。获得一柄普通仙剑,都能令持剑者武力大增,而且还能在今后的修炼中,获得不小裨益,更遑论这柄湛天剑。在此重宝面前,若说不心动,无人可信。

    随后,长丹真人又各摆出一件道袍和一艘木船。据说,道袍刀枪不入,可抵挡一定程度的法术伤害;木船则是一件飞行器具,可载人五十,日行八千,都是一等一的的宝物。但是众弟子的心思都被湛天剑吸引了过去,对这两件宝物视若无睹。

    肖逸见过这三件重宝之后,心生凄楚。此次盛会名为比武论道大会,其实论道不过是一个陪衬罢了。道法弟子苦熬数十载,即使在论道大会上夺得魁首,也不过是得到一个道号,成为真正的道家弟子,而道术弟子却能得到如此重宝。两相对比,何止云泥。长此下去,只怕道法一脉将愈加凄然。

    肖逸忽然产生了一个梦想,心想着有朝一日,当自己学有所成,必然要重正道家之风,将道法作为道家弟子的第一要学。此时此刻,他心中的欲火竟是如此强烈。其体内真气仿佛也得到感应,阳属真气轰然聚集,全然释放开来,灼热无比。周遭之人也感觉到了肖逸的变化,纷纷侧目来看。

    但是很快,肖逸就又想到自己体内的古怪真气,铭哲道者“快则半年,慢则三五载”的话语犹在耳畔。凄楚之情顿生,将浴火浇灭。阴属真气瞬间又占了上风,令其突然如坠冰窟,冰凉一片,其身旁之人也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

第55章 比武大会() 
(新的一天,朋友们有推荐票的使劲砸吧)

    ————————————————————

    随着长丹真人一声令下,钟鼎齐鸣,比武大会正式开始。

    四个高台上,四对弟子相互见礼后,一起念动口诀,动起手来。相较昨日的切磋而言,今日的比试更加激烈,引起一阵阵的叫好声。

    肖逸见台上你来我往,比拼斗法,感觉自己也蠢蠢欲动,热血沸腾。不过与众人的看点不同,他更多地观察各人的出手动作,希望从中看出调动真气的技巧。

    正看的出神,忽然感觉人潮涌动,纷纷朝东边高台奔去。肖逸扭头去看,但见高台上站着铭冉道者。登时明白过来,心道:“看高手过招,收获必多。”于是也跟了过去。

    铭冉平静的神情中透着一丝冷酷,对面之人颇为客气道:“请铭冉师兄赐教。”他只是将手一挥,利落道:“动手就是。”而且说动手就动手,但见他拔剑、迈步、近身,几乎在一瞬间完成。待他将剑抵在对手的喉头时,对手只将剑拔出了一半。

    只听得“当、当”连着两声响,结果已见分晓。众弟子人人错愕,互相在问“这是道术比试吗?”“他用道术了吗?”。而此刻,肖逸也面露震惊之色,心中反复道:“好利落的伸手,原来道术也可以这样运用。”

    众人意犹未尽,纷纷谈论着散开。肖逸却直直地站了近半个时辰,一动未动,脑海中不停地回忆着铭冉的出手动作,近乎痴狂。直到众人一声雷鸣般的叫好声,才把他从沉迷中惊醒。

    但见台上一边是静灵道者,一边是一个相貌不俗的青年弟子。静灵手握一柄三尺窄剑,身如飞燕,每一次引诀出剑,都好比踏着奇怪的步子,翩翩起舞,姿态优美之极。难怪台下一片叫好声。

    与别人斗法又自不同,静灵仙子以轻灵迅捷的身姿,绕着对手游走。剑前不断幻化出不同的飞禽形态,有云燕、有白鹤、有黄雀、有百灵,虚虚实实,令人目不暇接。

    对面的青年男子被静灵密集的攻势所困扰,已完全处于被动防御之势。以肖逸看来,青年男子道力要比静灵高出许多,只是运用技巧上不够娴熟,手法也不够多,这才处于一直挨打的局面。

    果然,坚持不了多久,青年男子突然向后退出一丈开外,摆脱了飞禽困扰,拱手道:“为兄不是师妹的对手,甘拜下风。”洒脱之致,丝毫不因落败而沮丧。

    肖逸见青年男子如此轻易就摆脱静灵的束缚,才知道青年男子一直让着静灵道者,若是以命相搏,静灵仙子恐怕挡不住他的一击。

    果然,台下已有人谈论道:“铭文师兄可是本届最可能夺魁的三人之一,怎地就这样认输了?”另一人道:“对着静灵师妹,你忍心下手吗?”再一人道:“就是,换作是我,我也认输。”

    静灵当然知道对方在让着自己,忙还礼道:“多谢铭文师兄承让,改日小妹为你做一个香囊,算作回报。”

    铭文哈哈一笑,道:“一言为定,为兄可等着呢。”说罢跳下高台,潇洒而去。

    一听静灵要送香囊做报酬,台下登时炸开了锅。纷纷表示,自己宁愿以湛天仙剑换这一香囊,至于能否真将仙剑换香囊,不过是一句玩笑罢了,无人当真。可肖逸却望着铭文的背影,自问道:“换作是我,能有这般洒脱吗?”不禁对铭文心生羡慕。

    整个下午,各个高台都激战近十场,淘汰了一半参赛弟子。其中铭浩又以其弹剑之术获胜,毫无悬念地晋级。而昨日败在铭浩手下的铭成,竟也轻松了赢了一场,进入下轮比试。

    是夜,肖逸回忆着各种道术技艺,一时竟无法静下来修炼。尤其是铭冉道者的近击身法,令其感触良多。不自不觉间,他依着记忆,手抓一木棍,模仿着铭冉当时的动作比划起来。当时看似简单的动作,此时做来,却总感觉极度别扭,漏洞百出。不是脚步跟不上,就是手中木棍慢了半拍,而且每做一次,都感觉体内真气松散无度,力不从心。

    同一个动作,来来回回练了近一个时辰,直练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总算摸着一丝运用真气的诀窍,能够勉强调动真气为己所用。有了真气灌输,其动作明显灵活了许多。

    后半夜里,肖逸先以阴阳颠倒之法,吸收月华之力,后又吸食阳属灵气,使真气达到平衡。待到天明,体内真气充沛,精气十足,当下大笑三声,出门而去,迎接属于自己的论道大考。

第56章 魁元之争() 
(协议今天已经寄了出去)

    ——————————————

    今日因要产生论道大会的魁元,围观的弟子相对多了一些。

    吴凌子接着昨日“自然”之题,继续立于台上,迎接挑战。经过昨日一天的备战,今日上台之人的论断明显又比昨日高出许多,颇有新意。虽然此番休战,对吴凌子有些不利,但是吴凌子也准备的十分充分,沉着应对,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知不觉间,又将中午,吴凌子连胜九人,只需再胜了最后未出场的肖逸,便可摘得头筹。吴凌子愈战愈勇,将这第九个对手比下之后,道:“自然即随心。我等修道之人,当效仿鲲鹏一般,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无所束缚,以游无穷,至无己,至无功,至无名。如此,方显我修道之本心,独享自然之乐。”台下之人听罢,纷纷点头称是,颇为受教。

    吴凌子突然对着台下喊道:“肖逸师弟,你可有看法吗?”如今,只剩下肖逸一人,而且大家都知道,肖逸只是一个刚入门的新人,能有多高的修为,能够背诵半本道德经就算不错了。吴凌子根本未将肖逸放在心上,眼看着魁元非己莫属,多少有些得意忘形。

    肖逸见问,只好上台应战。众人只当肖逸直接在台下认输了事,不料还当真走上台去,于是纷纷露出不解之色。有些败得较惨的弟子,更是幸灾乐祸,巴不得有人比自己输的更惨。唯有吕为道面露疑惑,摸不透这位新师弟到底是否有真本事。

    但见肖逸不慌不忙,步到吴凌子之前,先向吴凌子躬身见礼,然后将胸一挺,把手一背,道:“依师兄刚才所言,自然即随心,随心而为,无所束缚,此即是老子无国无政之思想,亦是我等修道之人之所愿。随心即自然,小弟也颇为认同。”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台下哈哈大笑。此台之上,名为论道,实质却是辩道。总要找到对方不对或不足之处,究其一点不放,驳斥到底,方可取胜。肖逸上台,首先认同了对方之言,这就等于未开始论道,就已然认输了。

    吴凌子也微笑道:“难得师弟认同,为兄当诚谢才是。那么师弟可是认输了?”

    肖逸摇头微笑,道:“小弟只是说颇为认同,却未说认可。小弟认为自然之道,有随心一层,但是未尽其真意。”他突然转头向着台下,道:“修道之人,当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欲既不生,即是真静。如此清净,才渐入真道。老子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这论道夺魁,已然是争,诸位师兄不仅乐此好争,还纵欲嗤笑同门,可还记得自己是修道之人吗?”

    台下多数弟子闻言,先是大惊,而后羞愧难当,低头不语。有少数弟子仍不知内省,嗤之以鼻道:“小小处子,竟敢口出狂言。”一时间,敌意甚浓,若无真人在场,恐怕要冲上台去报以老拳了。

    台上四位真人和长清道者此刻却有两种看法。长靖、长和、长谷三位真人皆想:“此子可是头脑不清吗?竟然故意与诸位师兄弟为敌,日后可要怎生相处?”长恒真人和长清道者却想:“好小子,忒也能耐,竟教训起师兄来了。但愿你能有真本事。”

    肖逸不管众人如何想法,又回头向吴凌子问道:“既然自然即随心,那么敢问师兄自修道以来,师兄可曾随心而为?再敢问师兄,在修道之中可曾感觉到乐趣吗?”

    吴凌子一愣,道:“你这是何意?”

    肖逸道:“如师兄所言,自然即本心,师兄当以心之所向,诚实以对。”

    吴凌子虽悟到自然随心这一层次,但是突然间念起自己苦修数十载,竟然连真正的崇真弟子都不算,一股酸楚登时涌上心头。而且自己苦修道法,唯一目的就是获得道号,成为真正的崇真弟子,这本身就与道法之宗旨相违背。

    众弟子皆是从小入道,自被道术之门拒收后,只好一心学习道法,争取早日成为崇真弟子。除此之外,他们并无愁苦之事,于是为学道而学道,也不知道法于世人有何用处。肖逸则不然,他半路出家,经历了世俗冷暖,明白世事之艰难,如今学道,更懂得道法之精妙,乃是引人入道,摆脱世间之所欲,达到内心之平静。故而,他在研习道法之时,才有这般多个人感悟。

    肖逸观察吴凌子表情变化,又道:“师兄可扪心自问,修道何为?”

    吴凌子如受重创,蹬蹬蹬退后三步,喃喃道:“就是啊,修道为何啊?我为什么要修道啊?”一时间,竟不知道自己修道有何意义,感觉自己过往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眼前一片迷茫。良久,才反问道:“依师弟之见,我当如何?难道放弃修道吗?”

    肖逸微微一笑,道:“师兄可是认输了?”

    只是这一小会儿的工夫,吴凌子突然变得心灰意冷,道:“我悟了这么多年道,明白道中之意,却做不到顺道而行,像这样言不由衷,表里不一,我又怎配这魁元之名。”

    台下众弟子闻言哗然,实想不明白,肖逸寥寥几句话,就让吴凌子将魁元之位拱手让了出去。

    肖逸心道:“被世俗纷扰,有几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