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208章

九州造化-第208章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人与小人同样是以利而行,唯一的区别在于,圣人选择的是事关天下苍生的大利,而小人选择的是一己私利,仅此而已。”肖逸想通之后,忽地叹了口气。他虽然认同了林月河之言,但是想到令人无比崇敬的圣人也是以利而行,总感觉心中不适。

    林月河这番论道完全颠覆了世人对圣人的看法,是以,现场气氛一时有些怪异。

    这时,却听长清道者说道:“避祸就福、趋利避害乃是人之天性,天性即自然。人生于自然之内,必然不可能脱出自然之性。鬼家对人性之探究,确已达到了至深至臻之境。不过,同为自然,却又有高下真伪之分。人为天地灵长,既生于自然,却总想超脱自然,驱自然为己用,此为伪自然,是以常人行事会经常出现了诸多不和之处。而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乃是达到了天人合一、我为自然之境,此为真自然。圣人之行,即自然之行。此行既有利己之嫌,又有何妨?”

    道家讲究清净无为,自然要摒弃私欲。长清道者恐鬼家之论对道家弟子造成影响,忙以自然之道化解。

    众弟子听罢,神色皆有好转。

    此时,其他诸家也和道家一般,纷纷为弟子讲道开解。

    肖逸听罢,眉宇渐舒,但是心中却有另一番见解,暗道:“圣人和小人之间,应是德之高低的差别。圣人有德,便是徇私,也必然不会损害他人。小人无德,所以才尽做些损人利己之事。”想到此处,心有所动,对报德报怨之事,渐渐有了不同想法。

    但见那林月河环视众人,忽地一笑,道:“其实,林某并非有意非议诸家之道。林某不过是想让诸位明白,不论报德,还是报怨,都将受到福祸利害的左右,并无成法定论可言。”

    此时已无人能够反驳,由其论道。

    林月河续道:“按理,受人德惠之后,报人以德原本应是天性自发所趋之事。但是由于诸家之道崛起,分别为报德报怨设定了规矩典范,从而该事从天性上升至道德层面,让人感觉,若不按规矩报答对方,将会冠以无德之名,或者违背了律法。久而久之,为了报德而报德,报德行为便变了初衷。德虽报了,但人们心中缺少了那份感恩之心。”

    众生细思其言,感到确实如此,不禁暗自心惊。

    林月河道:“报怨亦是同理。人之一生,将面临无数未知之事,谁能不犯错。原本,人犯错之后,自身即有羞愧悔过之心。可是依照规矩律法,对其施以惩戒后,其人不仅不会再自惭,反而会心生怨怼。如此,看似平了怨,但是天地间的怨念却又增了一分。”

    这时,那名家弟子惠通突然道:“以你之意,要废弃所有典章,重新回到与禽兽为伍的原始形态吗?”语带讽刺,企图想为名家扳回一局。

    林月河回之以冷笑,反问道:“像如今之世,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真情实意,只剩下了规矩律法。泯灭了人之天性,即便实现了太平之世又有何义?人无情义,与禽兽又有何异?”

    肖逸暗道:“他讲的也是自然之道!所谓殊途而同归,鬼家是从人性角度阐述自然之意。”

    那惠通一计不成,又话头一转,讥讽道:“按照论道规矩,每家只有一刻钟的论道时间,鬼家似乎已超时不少了。”

    林月河挨个贬斥诸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若非惠通提点,大家倒忘了此事。

    佛家作为东道主,自然要保证论道公正,当下轻哼了一下,就要说话。

    那林月河见状,忙抢先道:“鬼家以为,典章不可废,但是不可死搬硬套,应作为人性辅助之用,引导人类如何回报德怨。而德怨亦非必报不可,可依据福、祸、利、害决断,当相报之事有百害而无一利时,应停止相报。无论何时,皆不可磨灭人之天性。此即为鬼家之论。”

    说罢,林月河功成身退,返回到了孙伯约身边。。

第449章 论道(九)() 
林月河结束论道虽有些仓促,但是此前铺垫甚多,众人业已听得明白透彻。

    不过,鬼家之道以利为先,尽管众人无力反驳其道,也认为其道在理,可心中总有些抵触,不愿听从。

    肖逸思索片刻,忽有所感,心道:“以人之天性为主,以典章约束为辅,以典章之有为引导天性之无为,这不正是自然之道吗?可是”

    肖逸对自然之道再了解不过,深知自然之道虽妙,可是人类思想繁杂,总要做出一些非自然之事。诚如阴阳家所说,人类只能不断接近于自然之道,想要做到绝对自然,根本不可能。

    作为道家弟子,还未开始论道,就已然否决了自然之道。此时,他这等想法若被道家真人听到,不知该气到何等程度。

    正值神思之际,却听长阳真人回头问道:“你们谁来论道?”已轮到道家上场了。

    诸家论道时,除了肖逸沉迷别家之道不能自拔外,其他弟子都在深思如何论述自家之道,而且众弟子都与长清道者进行了交流,确保能够将真正的道家之道展现于世人面前。

    但闻要上场论道,众弟子无不神情激奋地望向长清道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此番是扬名立万的大好时机,众弟子自然谁也不想错过。尤其是吕为道和吴凌子二人,作为道法弟子出身,饱受冷眼,此次机会对他们至关重要。

    长清道者刚要开口,但是看了众弟子模样,却忽地一叹,道:“清静无为,方得自然。你们这等情态,如何能讲好自然之道?”

    此话如同一盆凉水泼将过来,顿令气氛一凝。众弟子愣然,无言以对。

    长清道者扭头向肖逸望了一眼,但见其仍旧冥想不断,没有上前论道的意思,不禁又是一叹,回头说道:“为道,由你来说吧。”

    吕为道心中一喜,但随即想到师父教诲,忙又平静下来,定了定神,迈步向前走去。

    可是,吕为道刚行了一步,却见一条臂膀突然挡在其前,阻住了去路。

    吕为道微惊,轻声道:“师兄这是何意?”

    却听对方道:“师兄稍待!”突然走上前去,向众人做了个四方揖,扬声道:“了空大师,按照论道规矩,可否先由别家论道,我道家最后上场如何?”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长阳真人微微欠了欠身,神色微怒,低声道:“胡闹!”

    恐怕自举办百家论道大会至今,还未曾出现过这等情形。

    经过短暂的惊愕之后,与道家不睦的数家已开始冷嘲热讽。

    有的道:“原来道家还未想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又有的道:“玄悟真人之后,道家无人矣!”

    更有的道:“连这等道论都说不出来,道家还有脸忝列九大门派之列吗?”

    嘲笑声一片,污言秽语更是不绝于耳。诸家尊己卑人,相互讥讽打压,也原是常事,并不为过,可是出现这等过分状况,明显是欺负道家无人。

    百姓不知道家已经势弱,见了当前事态,微感惊愕。

    初来听道时,百姓还将诸子百家弟子视为仙人,若猛然见了此景,定然心神震动,难以置信。可是经过这几日的闻道,百姓对诸子百家也有所了解,尤其是今日听了诸家对德怨的不同主张,见了鬼家贬斥诸道后,知道诸子百家其实和普通百姓并无太大区别,面对天地大道依旧迷茫,是以,对当前情形竟未有太大反应。

    而且,今日听了阴阳家和鬼家所论之道后,在场之人都当明白,无论人类如何努力,德怨恒在。诸子百家各执一道,立场不同,主张不同,为了弘扬自家之道这一私心,自然会出现眼前之景。这便是人之天性。

    不过,作为众矢之的的道家众弟子却不这般想,此时无不色变,又怒又愤,齐指那台前之人,低声喝道:“肖逸,你做什么?快快退下。”

    无用猜测,那阻拦吕为道者正是肖逸无疑。

    此时,前有天下人嘲讽,后有同门师兄弟自责,可是肖逸神情淡定,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只是平静地望着了空大师,等其回应。

    长阳真人虽然面显怒容,但毕竟是一家之主,见事已至此,不能让外人看笑话,当即道:“了空大师,诸家论道,从来是争先恐后。但我道家无为不争,若是同别家相争,倒毁了这不争之意。如佛家所言,乃是着相了。故而,道家甘愿最后一个论道,还望了空大师应允。”

    道家弟子听长阳真人发话,忙闭了口,安静下来。

    只听一人哈哈一笑,道:“好个无为不争,到底是未做好准备,还是真的无为不争呢?道家主动愿意续尾,我杂家可不承你的情啊。”

    循声望去,说话者正是杂家兼合学院院主尸义。此人年少气盛,血气方刚,颇有轻狂之意。

    长阳真人年高德劭,岂能与之一般见识,语气平缓道:“道家施德从来不求回报,尸院主无须挂在心上。”轻轻巧巧一句话便带了过去,同时还彰显了道家之德行,回击了讥讽之众。

    那尸义就好似一记重锤打在了棉絮里,颇感难耐,悻悻然坐了回去。

    这时,只见那了空大师面有难色,颇有些踌躇。因为史无前例,所以很难下决断。而且,佛家逆来顺受惯了,又非多谋善断之辈,所以倍感为难。

    诸派之人嘲讽片刻,见道家不接招,声音渐歇。

    肖逸忽然转头向农家问道:“姜族长对道家最后论道一事可有异议?”

    神农谷在豫州境内,但是按照方位,在道家和妖家之间,此时道家若退后论道,便该由农家登场。是以,肖逸先征求农家意见。

    那姜魁摆了摆手,道:“论道何分先后?道家自便就是。”

    肖逸道一声谢,又问道:“万谷主可有异议?”

    那万天妖身材魁梧,隼鼻鹰目,颇有枭雄之相。肖逸与之对望,竟感心中一颤,不由地暗吃了一惊,心道:“此人好强的气势!”忽感心中惴惴,不知这妖家是否会应允。。。。

第450章 论道(十)() 
妖家弟子常年与禽兽为伍,为人虽然豪爽,但是过于鲁直,很难相处。

    正当众人都以为肖逸要碰壁时,那万天妖竟冲道家抱了抱拳,道:“人皆有先入为主之念,越晚论道,越是吃亏。道家肯让位于我等,我等该当谢过道家才是,岂有不同意之理?”

    闻者讶然,这才恍然道:“原来此二家是一气。”

    不过,包括肖逸在内,众道家弟子皆有些茫然。道家与妖家比邻,但是因为妖兽入侵之事,二家闹得并不和睦。这万天妖当前天下人之面,对道家如此客气,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肖逸怔了一下,来不及多想,忙向其称谢。

    道家之后,也仅剩农、妖、杂等三家而已。刚才那尸义已然表了态,尽管语气不善,但是话中之意也表明了对道家轮后论道并无异议。

    至此,已无人反对此事。了空大师见状,遂道:“既然诸家同意,道家就作为最后一家论道吧。”

    洛龙城中心,阴气翻滚的祭台上空,四人、三秤,一天过去,那稷下学宫宫主仍在与妖王、廖无尘和风军师对弈。观看战况,也还是昨日之棋局。

    有诗云: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

    弈棋本来就是耗时之事,一日与五百年相比,不过弹指一挥间而已。

    棋秤上落满了黑白子,棋局已接近尾声。纵观三面局势,还是稷下学宫宫主占着优势,妖王等三人不愿就此认输,依然苦苦支撑。

    在三人苦思之际,那学宫宫主向论道会场望了一望,不禁微笑道:“此界论道大会怪事不断,倒比往届有趣的多了。”

    廖无尘落了一子,说道:“此子总是出人意表,但凡有此子在场,事情总会有所不同,确是有趣的很。”

    学宫宫主信手落子,登时将廖无尘刚冲出的一条活路给封上,道:“本宫也曾留意过此子。此子悟性绝佳,倒是块修道的好料子。只可惜半路出家,少了些底蕴。”

    廖无尘笑道:“若非半路出家,又怎敢于吸收百家之道?”

    学宫宫主道:“不错,成于斯,败于斯,凡事皆有两面。”

    廖无尘盯着棋局,一边苦思应对之策,一边道:“宫主乃是大智慧之人,能否看出此子命运?对我上下两界未来可有裨益?”

    但闻此言,妖王和风军师也同时一怔,向学宫宫主望来,关切之意溢于言表。

    岂料,学宫宫主竟摇了摇头,道:“此子身世奇特,周天之内无其命星,应是出生之前,被打散了三魂七魄中的生之魂和欲之魄所致。其命游离于周天之外,未有定数,未来之事在其身而不在天,恕本宫看不明白。”

    三人跟着摇了摇头,微感失望。

    廖无尘道:“难怪此子心境过人,能够平和诸家之道,原来是无欲之魄的缘故。”说着又摇了摇头,但是神色中却露出了羡慕之意。

    人有三魂,灵、觉、生有七魄,喜、怒、哀、惧、爱、恶、欲。三魂七魄主宰了人的生命运势,使人有了七情六欲。

    谁曾想,肖逸竟是缺少一魂一魄之人。正是因为少了这一魂一魄,才令其性情异于常人,取得今日成就。可是,又因为少了这一魂一魄,又令其命途多舛,磨难重重。如那学宫宫主所言,成于斯,败于斯。此时肖逸若在场,不知当作何感想。

    那风军师忽然说道:“我观此子也有些时日,最近却发现其欲念有增长之相,与过去大不相同。敢问宫主,这欲之魂是否有自生的可能?”

    那学宫宫主道:“自然万物,无奇不有。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长,就在于人类繁衍,总能不断突破常规,给天地以惊奇。阴阳五行,生生不息。三魂七魄也同是一理,其欲之魄再生也并非不可能。”

    顿了顿,又忽然微笑道:“只要爱之魄在,一切皆有可能。”

    妖王刚要落子,听到“爱”这一字,顿时愣在当场。片刻之后,才叹了一声,将棋子落下。

    那风军师最知妖王之事,忙岔开话题,道:“如此说来,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