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167章

九州造化-第167章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空大师摇头道:“那位五族长伤了诸派多条性命,须接受诸派审讯,恕老衲难以答应。”

    廖无尘道:“那位五族长杀人纯属佛家僧人逼迫所致,乃是佛家种的因,为何要他一人承担这个果呢?”

    了空大师一滞,竟一时难以回答。

    廖无尘心知说多亦是无用,哈哈一笑,道:“廖某告辞!”遂御空向着山外飞去。

    眼看廖无尘去的远了,了空大师突然问道:“真人可相信这位廖施主之言?”

    长阳真人竟点了点头,道:“自从上次囚困此人之后,贫道按其所说,寻访九州各地,的确现了许多异象。而且这些异象,与道家千年以前所收集预言的情形,一般无二。‘万年轮回,九州必亡’。万年时间已至,或许九州真的逃不过此劫了。”说到此处,不由得一声长叹。

    了空大师一脸慈悲之相,道:“难道真的没有转机了吗?”

    长阳真人道:“心不灭,生不息。转机无处不在。或许,此人可造就一个转机也说不定。”

    ◇◇◇◇◇◇◇◇◇

    肖逸原以为今日之事必难善了,以道家囚禁廖无尘之事来看,廖无尘想要离开必然千难万难,谁曾料到,廖无尘仅凭几句话就让二位掌门断了抓他的念头,轻松离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事后想来,三人话锋尖锐,各以局势相搏,其内之凶险,丝毫不亚于真刀真枪的武斗。

    但见廖无尘出了少室山,仍无停步的意思。肖逸不禁焦急道:“廖前辈,可放我出去了吗?”

    廖无尘却冷冷地道:“莫要乱呼前辈,廖某可不认识你。”

    肖逸急道:“前辈怎么忘了,天脉山时,胖厨师走后,是我一直给前辈送的饭。”

    廖无尘道:“原来偷学我华阴术的小子。”

    肖逸喜道:“前辈记起来了。不过,那华阴术可是前辈传给小子的,不能算偷学。”

    廖无尘道:“亏你还记得我曾传你功法。到头来,你却帮着那些秃驴围攻我(下)阴界之人。”

    肖逸登时明白道:“廖前辈是在生我的气。”忙道:“当时那位赵族长为了突围,杀人无数,小子只能拦上一拦,并无故意为难之意。”

    廖无尘却冷然道:“那些不开眼之人,死了也就死了,何用相救?你可知道,赵族长此行有重大使命,一旦被囚,影响极大。”语气之中,颇有怒意。

    肖逸当即不能再言语,沉默下去。

    廖无尘却道:“小子是不服气,觉得自己有理吗?”

    肖逸叹道:“无论有何要事,皆不能以牺牲他人生命为代价。我知道廖前辈和赵族长有大事要办,但是如果重新来过,我依旧还要管上一管。我只是痛恨自己,本能低微,不能和平化解此事罢了。”

    廖无尘一听便理解了其心思,哈哈一笑,道:“想不到当年的小乞儿,竟有了大志向。”而后,再不说话。

    肖逸心有所思,亦不再问。只是暗自戒备,以防廖无尘翻脸不认人。

    一路飞出近百里路程,又到了一座小山之上,远离人烟,廖无尘才停了下来,将阴阳袋往空中一抛,即把肖逸放了出来。

    未等肖逸开口相谢,廖无尘已道:“小子,我可不能白白放了你,你想要离开,须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肖逸早有心里准备,并不意外,说道:“廖前辈数次有恩于肖逸,无须前辈要求,肖逸亦有报答之心。不过,肖逸本领有限,可帮不了什么大忙。”

    廖无尘笑道:“小子倒变聪明了,但是这个忙,你帮也得帮,不帮也得帮。”

    肖逸心中咯噔一下,道:“什么事情,前辈请讲。”

    廖无尘盯了肖逸片刻,才道:“把赵族长救出来。”

    “这……”肖逸登时大惊,一时难以回话。(。)

第361章 自然(加更2/5)() 
“听了空大师的意思,还要将赵天伦交由诸派审讯,此时定然严加看管,就凭自己这点能耐,如何能将其救出?”肖逸听廖无尘提出如此条件,登时惊得无言以对。≥

    廖无尘道:“赵族长被抓,与你可有莫大关系。”

    肖逸忙道:“不是我不肯帮忙,只是本领实在有限……”

    廖无尘打断道:“你无须过谦,你的事迹,我已听说了不少。在此,我还得谢你化解了两界恩怨,救了柳大哥等人性命。”

    肖逸摇头道:“谈不上化解两界恩怨,不过是插科打诨,拖了些时间罢了。赵族长之事与其不同,以我这点修为,怎能救得出赵族长来?”

    廖无尘笑道:“你休要再推脱,我已说过,这个忙,你帮也得帮,不帮也得帮。”顿了顿,道:“你帮我救出赵族长之后,我会告之一些天地间的秘事,作为酬谢。”

    肖逸脸色微变道:“廖前辈误会了,肖逸岂是势利之徒?”

    廖无尘笑道:“不是便好,后会有期。”说罢,竟御空而走。

    肖逸大急,追问道:“前辈还未说应该怎么救赵族长。”

    廖无尘头也不回,道:“我还未想到什么好办法,且行且看,需要时,我会联系你。”话罢,人已去得远了。

    此时,东方既白,天将大亮。肖逸回思这一夜所见所闻,当真恍若梦中。望着那青色身影消失在天际,长叹一声,回头向少室山下的小镇赶去。

    想到静姝不辞而别,心情瞬间大坏。虽然心知静姝重回小镇的可能性极小,但仍不愿放弃这一线希望。

    回到客栈,他先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鼓起莫大的勇气,才向房门推去。

    房门大开时,他已做好了最坏打算,只准备瞄上一眼边走,绝不多看一眼。然而,一眼望去,只见一位长飘飘、白衣胜雪的女子,坐在窗前,正值梳妆。

    女子闻声回过头来,一双妙目似笑非笑地望来,一时间风情万种,仪态万千,不是静姝,又能是谁?

    这一刻,肖逸感觉心跳好似停止了一般,怔怔地望着眼前之景,久久不能言语。

    静姝莞尔一笑,道:“稍等我片刻,一会儿便好。”回头继续梳妆。

    肖逸忙道:“不……不着急,你慢……慢慢梳头。”竟突然现自己如此笨口拙舌,连一句简单的话也说不完整。

    静姝道:“还不进屋,站在门外像什么样子?”

    肖逸“哼”了一声,跨进房门,依旧站在边上,怔怔地看着静姝梳头。此时,他大有失而复得之感,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心中感觉。

    静姝突然问道:“你为何不问我昨夜去了哪里?”

    肖逸道:“回来就好,何须再问。”

    静姝却解释道:“昨夜我想练习琴谱,又恐打扰你修炼,所以就到了附近山中练习。原以为我练完之后回来,你也不可能收功,谁知回来之后,你竟然不知所踪。”

    肖逸忙道:“我以为你走了,只好出去找你去了。”

    静姝道:“也亏得你还知道回来找我,我以为你就一人走了呢。”话中竟颇有幽怨之意。

    肖逸听罢,暗自惭愧,好似当真是自己错了。

    静姝忽然柔声道:“你我约定,日后谁也不能不辞而别,若事突然,便在分手之处相候可好?”

    肖逸再笨也明白其意,顿时激动万分,便要说“好”,岂知静姝随即便摇了摇头,叹道:“还是算了,世事无常,将来之事谁又能说得准。若是有缘,即使相隔万里,亦能相见;若是无缘,便是天天在一起,也总有分别的一日。”

    肖逸从其语气中听出了落寞酸楚之意,不禁愣然,一时说不出话来。

    二人结了房钱,但觉百家论道大会已然临近,再不敢耽搁,直向洛龙城飞去。

    路上,二人指点云下风景,载笑载言,倒不觉寂寞。不过,肖逸始终怀有心思,兴致不高。

    静姝见状,忽然笑道:“我不过是随口一说,你莫往心里去。”

    肖逸微笑着摇了摇头,心中却是轻轻一叹。

    静姝忽道:“修道之人,心胸怎如此狭小,你的心境可退步了。”

    肖逸心道:“自从见到你之后,我的心境又一直在退步,自控能力也愈来愈差,不过,我心甘情愿。”忽然想到一事,便问道:“师姐,我有一事求教。”

    静姝听其唤自己“师姐”,知其心情已好,泯然一笑道:“师弟想求教什么,尽快说来。”

    肖逸将昨天夜里长阳真人的一些情绪变化简略说了,问道:“清静无为,方能追求自然大道。像掌教真人这般,喜怒随意,丝毫不知收敛,又怎能悟得大道?”

    静姝略作思索,反问道:“何为自然之道?”

    肖逸道:“自然之道即顺应天道,摒弃人伪(伪即人为之意),清静无为,自然而然。”顿了一下,又道:“南华真人主张,人能齐物,方得自然。”

    静姝却摇了摇头道:“你说是天道之自然,不是人道之自然。”

    肖逸被静姝说的一愣,不解道:“这有何区别?”

    修习人道,其最终目的亦是为了参悟天道。在所有道家弟子意识之中,人道自然和天道自然应毫无区别。

    静姝却道:“道家出世,出世即摒弃了人伪。以出世之心态,无论修天道,还是修人道,诸法相通,并无区别。可是像长阳真人那般,既要出世修道,又要入世处理俗务,那人道和天道便有了区别。”

    肖逸忽然想起胖厨师所说的“体悟”,如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只听静姝继续道:“人有七情六欲,出世之人,无亲无友,无牵无挂,自然可以轻易将****摒弃。可是入世之人,时常要受到俗事、亲友之干扰,又怎能做到清静无为?”

    肖逸念及自己当前境遇,当即认同道:“师姐所说极是。”

    静姝忽然话锋一转,忽道:“所以,修习自然之道,要结合自身情况,关键悟其自然之意。而不是,死搬硬套道教那一套修行之法,将修行自然作为人心之枷锁,如此,不仅不自然,反而做了自然的奴隶。”

    静姝这一番话,直说到肖逸的心坎之中,顿令其冷汗直流,大为震动。

    肖逸镇定片刻,才道:“修行大道要自然随心,不可为了求道而求道,那样,必将背道而驰,修行愈久,离道愈远。”

    静姝点头道:“不错。天地生有万物,包罗万象,各不相同。不同,即是自然。人有七情六欲,有情有欲,即是自然。人天生是人,不是物,人若齐物,天地一片死寂,又造人何为?”

    “这……”肖逸听闻此言,着实惊的不轻,身形一歪,竟险些从高空坠下去。(。)

第362章 自己的道(加更3/5)() 
静姝之言颠覆了肖逸以往对道家的认识,岂能不惊?他怔怔地望着静姝,感觉这等话实不该由一名道家弟子口中说出。

    静姝见了其惊疑之状,亦觉失言,道:“我现在已不是道家弟子,言语无忌。再说,我也并非说道家之道有误,相反,道家之道,参天地之造化,悟宇宙之真谛,其思想之远大,已非人力所能企及。道家创始祖师实乃人中龙凤,神人转世。”

    顿了顿,继续道:“只不过,后世之人不自量力,妄想以常人之资参悟大道,其结果可想而知。尤其是成立道教之后,诸派以九州割据,各派之间,为防止其他门派做大,便明争暗斗,无休无止。这等行径,对于其他门派而言,不违背自家之道,并不为过。但是对于讲究无为而治的道家而言,一旦起了争雄之心,其道法便误入了歧途。现如今,道家虽然还是自称道家,但其实已沦为一味追求修行的道教。”

    肖逸点头道:“不错,道家之法虽好,只是后人念歪了。”此前他便深有此感,经静姝一说,思路更为清晰。想了想,说道:“如此说来,道家之道,非惊世绝艳之辈不可修习;凡人妄自修行,必然堕入‘自封圣人’的彀中。”

    静姝点了点头,道:“无论伯阳老祖讲究无为,还是南华真人追求齐物,皆是圣人的境界,我等凡人无论怎么修行,都无法到达那样的境界。试问,世上有几人,死了妻子之后,还能鼓盆而歌?所以,修习圣人之道,应因人而异,万不可执迷。一旦执迷其中,到最后,不但无法令内心清静,反而为其所累,更添烦忧。”

    听到此处,肖逸忽问道:“以你之言,那道法该如何传承呢?何人该学,何人又不该学,这可为难的紧。”

    静姝道:“其实,道法人人可学,只看会不会学而已。”

    肖逸听其自相矛盾,顿时不明所以,讶然道:“此话怎讲?”

    静姝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之道,囊括了天地人之道。人们要学道法,只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便可,万不可以道法的最高境界来束缚自我。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只要找准了自己的道,就能畅游于道法之中,顺应自然,无拘无束,得享自在。”

    肖逸忽地明白过来,长叹一声,道:“不错,道法人人可学,只不过需要找准自身位置。我绕了一个大圈,才总算找到了自己的道。但是,世人混沌迷茫,又有几人能找准自己的道呢?”而后,问道:“难道说,掌教真人喜怒不羁,也是找到了自己的道?”

    静姝道:“那是自然。长阳真人虽然治教无方,但是其个人道法修为却是极高,当今之世,出其右者,屈指可数。”

    “治教无方……”肖逸顿时一惊,感到静姝此言太过胆大了。

    静姝却未在意,忽说道:“身在佛家之地,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佛家的故事,讲于你听,或许你就能理解长阳真人的道了。”

    肖逸听其要讲故事,登时一喜,道:“洗耳恭听。”

    静姝道:“佛家有八戒,这第三戒就是戒淫邪。所以,佛家弟子对女子从来都是敬而远之,唯恐犯了戒律。相传,一个小和尚跟随其师父一起外去游历。一路上,小和尚听师父讲经说法,觉得师父字字珠玑,句句有理,内心对师父敬仰有佳,无比崇拜。当他们到了一条小河边时,看到一个姑娘想过河。河水稍急,那姑娘试试探探,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