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133章

九州造化-第133章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逸心中一动,忖道:“此人好深的城府!此人不简单,日后当加倍防范才是。”他对林月河殊无好感,此时更加交恶,便冷冷地回道:“鬼家试人修为,原来喜欢偷袭,肖某倒是长见识了。”

    林月河丝毫不以为意,抱拳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肖逸道友,后会有期。”说罢,招呼静姝和邹忌道:“静姝师妹、邹兄,咱们走吧。”

    邹忌也向肖逸辞别道:“肖逸道友修炼之快,实在令邹忌汗颜,日后还是不见为好,省得打击于我。”说罢,自顾哈哈一笑,向远处走开。

    肖逸对邹忌的印象不差,忙以礼相送。只是听说静姝又要和林月河一道离开,心中颇不是滋味,十分难耐,神情略有些恍惚,口不对心地应付了两句。

    但见静姝走到他跟前,樱唇微启,轻声问道:“你今后作何打算?”

    “打算?”肖逸张大了口,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从百万大山到此,他不是身不由己,就是大势所趋,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今后有何打算。虽然在伯阳画府中,玄悟真人口口声声说,将九州命运交在自己手中,但是如何担负九州命运,他却一概不知。被静姝这么一问,顿时哑口无言。

    静姝叹了口气,道:“你从道家出来,便没想着回去吧?”

    肖逸怔在那里,一声不吭,似傻了一般。

    静姝又问道:“那百家论道大会,你可还要参加吗?”

    提起百家论道大会,肖逸方想起这一次出山的目的来,细想片刻,摇了摇头,道:“我已无心做道家弟子,这百家论道大会不去也罢,省得在会上出言不逊,反给道家丢人。”

    静姝眉头一蹙,薄怒道:“你为何总是妄自菲薄?”

    肖逸已为其神态所吸引,强自镇定后,才道:“我并非妄自菲薄,只是实话实说而已。道家的道已非过去的道,而我的道也已非道家的道。我去参加百家论道大会,只怕也无法代表如今的道家。”

    他这番话说的甚是绕口,也难为静姝能听的明白。

    静姝道:“你既知如此,就更当代表道家去参加那百家论道大会。”

    肖逸讶然道:“为何?”

    静姝道:“你出山已久,当知晓道家在九州的地位已大不如前,若是此届大会再输于别家,日后道家声誉恐一落千丈。你曾经作为道家弟子,道家对你有恩,希望你能念在这份恩情上,参加此次大会。”

    肖逸无奈一笑,却道:“道家对我有恩不假,但我只感念你和师父二人而已。”说着已望向别处。

    静姝暗叹一声,知道肖逸心意已决,甚难转变。顿了片刻,忽然轻声道:“你可知道,我想看到你在台上自信论道的样子,希望你能在九州论道大会上大放异彩。”说罢,转身即走。

    她也不招呼林、邹二人,御空而起,转眼已去的远了。林、邹二人忙自后跟着去了。

    肖逸怔怔地望着那远去的单薄背影,忽地嘴角上扬,一丝温馨的笑意爬上脸颊。(。)

    ps:朋友发的新书《西游大圣归来》,参加新寻仙杯的作品,洪荒类。“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天下无佛”,很霸气的。喜欢洪荒、喜欢西游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一看。

第285章 农家() 
肖逸发了一阵呆,才收拾心情,向着九州行去。

    因铭冉之死尚未定论,无长靖真人庇护,贸然前去豫州与道家人汇合,很可能会自投罗网。心中仍存顾虑,不知此去参加百家论道大会是对是错,便舍去御空飞行,徒步跋涉。一来,好好想想今后之打算;二来,也算是体悟道法。

    山岭并不高,只是山中无路,又潮湿泥泞,甚是难行。

    不过,肖逸想起胖厨师来,一路体悟,倒也不觉难耐。

    这般行了三日,终于遇到一个村落。到村中一问,才知此地是扬州和荆州的交界地,如今已是甲子年辰月末,距离百家论道大会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

    他心中暗叹一声,感到矛盾之极。大道无争,对于道家而言,传道讲经,弘扬道法,理所当然,但是要百家论道上争夺名次,其本身便违背了道法。这正是他不愿去参加百家论道大会的原因。

    然而,静姝最后的一句话却深深影响了他。回想静姝当时的神情,竟有一种忍不住的狂喜。他虽不喜欢与人争斗,但是在静姝面前,无论什么天道、自然,早已抛之脑后。只因,心已经乱了。

    虽还未下定决心要参加百家论道大会,但是所行方向,却是直指豫州。

    他脚程不慢,一日可行三百多里。这般行了五六日,已深入九州大地。

    但见满山嫩绿,繁花似锦,空气中散发着淡淡花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肖逸望着江南美景,不禁感慨道:“若能在此终老。该是多么美妙之事!”

    他还不到二十岁年纪,但是从小涉世,心性早熟。在经过“地问”考验后,更是心智沉稳。颇有老成之像,便生出了与之年龄不相符的想法。

    而就在这时,却听山间有人吟诵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肖逸听得入神,感觉此诗意境深远。超凡脱俗,令人向往,自语道:“这等乡野之间,怎会有如此高雅之人。”当下,忙循声赶去。

    此时,他灵魂修为大涨,只要以天人之境放开神识查探,方圆数百里之内,无有不知之事。但是,他为了体悟。竟如一个凡夫俗子般,全凭脚力前进。

    转过一个山头,但见山坡有一片花圃。一名普通百姓打扮之人,正在修理花枝,口中仍唱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听其口音,刚才的诗歌也出自其口。

    肖逸顿感惊讶,想起自己幼时所见的农户。都是些粗俗之人,哪有这般清雅。心中存了结交之心。听其唱罢,便拍掌赞道:“好一个‘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那花农吃了一惊,上下将肖逸打量一番,疑惑道:“小兄弟打哪里来?”

    肖逸早在进入梁州时,就换上了百姓衣服,只是梁州距此万里之遥,民俗风土不同,穿着也有差异,难怪这花农惊疑。

    肖逸不得不说谎道:“我原是荆梁边界人士,要到扬州投奔亲戚,在山中迷了路,听到大哥这诗歌唱的好听,就被吸引来了。”

    那花农是个忠厚之人,不疑有他,就笑道:“我一时兴起,就唱上两句,倒让你这外乡人见笑了。”

    肖逸问道:“这诗歌可是大哥所作?”

    那花农忙摆手道:“老弟可是挖苦我了,我一个乡下老农,怎能做出这么文雅的诗词来。这是我们农家代代相传的诗歌,据说是农家先人五柳先生所作,自古传唱。凡是农家子弟,人人都能唱上几首。”

    肖逸讶道:“农家子弟?”离开天脉山时,曾听长阳真人提到过农家,农家未在九州争得一席之地,声名不显。只是让他惊讶的是,在他想象中,农家应是一些山野农夫,想不到还有这么高雅的传承。

    但见那花农忙着修剪花枝,也不便再打扰,就径直向北而行。

    那花农见状,忽抬起头来,喊道:“小兄弟是要向北行吗?”

    肖逸点头道:“正是。”

    那花农道:“我劝你还是先向东进入扬州,绕开这段山林为妙。”

    肖逸奇道:“前面山林可是有什么危险吗?”

    那花农道:“前面五十多里,有一处百花谷,盛产各种药材。过去,乡农们经常到谷中采一些药材,近十几年来,那百花谷中突然多了一些鬼魅之物,凡入谷采药之人,不是失了踪迹,就是被困十几日,时间长了,人们便不敢再进谷了。那百花谷就在正北方,我劝你还是绕道好了。”

    肖逸听罢,忙谢道:“多谢大哥提醒,我省得了。”

    告别花农,他却并未改变方向,仍是径北而上。如今,他修为也算不弱,听了这等侵害乡民之事,又怎能坐视不管。

    又行了三五里,忽听得山中又有人歌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肖逸倍感惊叹,自语道:“这些农家弟子远离是非纷争,乐享田园生活,倒令人羡慕得紧。”但见那歌者正在田中锄禾,仍是个十足的农民,便也不再打扰,悄声路过。

    此时,他对农家看法已大有改观,但想道:“被认为粗俗的农家,亦有这等惊世之言。诸子百家,包罗万象,不知积攒了多少先人的智慧。今后,我当多行体悟,多学多识才是。”

    但凡听到山间歌起,肖逸便驻足倾听,一路上,听了不少田园诗歌。只觉得歌中意境深远,令人向往之余,又颇受鼓舞,实是受益匪浅。

    一路无话,行了五十里左右,但见前方出现一座大山。这山与百万大山中的山峰相比,实在称不上一个“大”字,但是在这等丘陵地带,却显得十分突兀。

    山下有一深谷,上空与云雾弥漫,看不清谷中情形。清风徐来,但觉风中夹带着浓浓的药香味,应是那百花谷没错。

    肖逸道:“能为百家做点好事,也不枉这身修为。”遂向着百花谷行去。(。)

第286章 神农氏() 
听那花农说,近十几年来,百花谷出了鬼魅之物,此地应当荒绝人迹才是。然而,当肖逸来到谷口时,却听到前方人声鼎沸,与那花农所说,大相径庭。

    肖逸略感惊奇,迟疑一下,仍旧往前行来。

    转过一处山坳,遥遥便望见前方空地上,聚集了数百号人。这些人多是普通百姓打扮,和先前见过的农夫并无异样。其中有一些衣裳华丽的,却也和其他一样,头上扎了一个汗巾,别着一根稻草。

    空地中央,建了一座下宽上窄的四方祭台。这时,很多农夫上下忙碌,往祭台上摆放祭品。

    乍一见祭台,肖逸立即想起那些妖兽建造的高台,警惕心大起。但是仔细一看,发现面前祭台面积虽大,却不甚高,与那妖兽高台区别很大。

    而且,看那些农夫捧着的祭品,除了三牲之外,多是些农谷之物,心中登即了然,知道是农家在此祭祀。

    他心知这是农家之事,应回避才是。可是刚要转身,已被人发现了。但听不远处一人招呼道:“那位兄弟可是从梁州赶来的?”

    肖逸心想,这时再走,反而引人怀疑,招来不必要麻烦,干脆硬着头皮走上前去,应道:“正是。”

    那人也不怀疑,递过一条汗巾和一根稻草来。肖逸当即领会其意,忙接过来学着旁人模样扎到头上。

    他行到众人中间,才注意到,这些人三五成群,各站一方。每一方的衣物肤色都有些诧异,才知道这些人都是来自不同地域。

    只听一人问道:“咱们这年初大祭向来都是在豫州举行,今年为何来到这偏僻之地来?”

    另一人也道:“就是。神农氏源自豫州,豫州祭天已成惯例,来此祭天。不怕神农怪罪吗?”

    旁人听到“神农”二字,立即显出敬畏之色。一人忙道:“你还是小声一点,莫要妄论神灵。”

    那人也知失言,忙闭上嘴。之后,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无不围绕刚才话题,皆露出惊疑之色。

    肖逸忖道:“原来是农家在此祭天。这农家千里迢迢,跑到此处祭天,当真有些古怪。”此时。他也不便进谷除妖,只好暂停此处,待农家祭祀完毕之后再行。

    此后两日,不断有农家弟子赶来,已达到千人以上。而且,服饰越来越繁,口音也愈来愈杂。肖逸甚至发现了雍州百姓的行迹,不禁惊叹道:“谁说农家没落了,这些人聚集起来,可不九州任何一派差。”

    肖逸听众人言语。方知道这些农家弟子并非全部都是村中农夫,还有医道、商贸、乐舞之人,十分复杂。而且。众人皆不知为何要将祭天地点改在此处,面露狐疑。

    谷口空地有限,渐趋拥挤。肖逸恐被人认出自己这个假冒弟子,便退缩在山脚的一颗大树下。

    又过了三日,大批农家弟子来到。一时间,人满为患,漫天遍野皆是人影。

    肖逸看着这些来自九州各地的农家弟子,心道:“九州诸派未免有些狂妄了。农家弟子遍及天下,可比偏安一隅的任何一派都强大的多。”

    但闻噪杂声四起。令整个山谷都瓮声作响,昼夜相继。热闹非凡。

    这日东方既白,突闻叮咚一声大响。这一声响。如鼓似钟,震人心弦。

    有人惊呼道:“是姜大哥到了。”刹那间,山谷中为之一静。

    接着,叮咚声大作,古朴沧桑之音勃发,连成一首乐曲。

    乐声锵锵然,曲风却悠长清扬,大有超脱世俗之意。倾听之下,令人能忘却一切烦忧。

    然而此时,肖逸却难以静下心来,惊骇之意仍旧没有平复。原来,那奏乐之人,就在他头顶之上。

    肖逸灵魂修为大涨之后,即便不入天人之境,周遭的风吹草动也难逃其感知。但是奏乐之人何时到头顶树上,肖逸却一无所知,自然心惊不已。

    但见那奏乐之人长发披肩,宽袍大袖,盘膝端坐于树梢之上,膝上横摆着一具约莫三尺六寸长的古瑟,两臂跳动,十指轻拨,好似初春少女般轻盈,风度翩翩,动作优雅之至。

    一曲弹毕,余音缭绕。肖逸暗惊道:“想不到农家有此高雅脱俗之人,令人好生敬佩。”

    良久之后,众人方大梦初醒,赞叹不已。只听一人咱道:“姜大哥的农桑曲意境深远,每次听来,都有不同感受,实在绝妙之极。”

    那奏乐之人泯然一笑,道:“葛兄弟谬赞了。葛天氏之乐,方是乐中大家,姜某人献丑了。”而后,将古瑟束在身后,长身而起,飞跃至祭台上。

    众农家弟子知道祭天仪式即将开始,忙闭口噤声。

    那奏乐之人已四十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