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野心家诸葛亮 >

第52章

野心家诸葛亮-第52章

小说: 野心家诸葛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徽讲,诸葛亮已经没有长辈了,家里只有兄弟俩。诸葛亮花多少金银,他的弟弟诸葛均应该是懂得的。我们就是借口去家访,背地里盘问诸葛均,他的二哥诸葛亮到底交给庞德公多少的招收费。

    黄承彦讲,就是诸葛均不愿意告诉我们的呢。

    司马徽讲,到了那儿,我自有办法打听到的。

    司马徽和黄承彦两人来到了隆中,他们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诸葛茅庐。两人站在茅庐前面的柴门前,大声喊:“喂。里正在家吗?”

    糜秋听到有人叫里正,她就连忙走出看谁在外边喊话。却见到穿得很整齐,很讲究的两个官员不官员,商人不商人的男人在叫门。

    糜秋问道:“两位贵客哪里来?”

    司马徽先回答说:“我们两人就是书院的先生,锦亭特来家访,诸葛均在家吗?”

    司马徽早就听说,诸葛均已经娶了媳妇,他猜这个年轻的女子就是诸葛均的媳妇,所以他就将来找诸葛均。

    糜秋心里说,你们是书院教授又如何,你们又不帮我的丈夫找到官来当,于是她说:“小女的丈夫和二哥孔明出门去看田地了。两位有什么事,就跟我讲,等丈夫来了,小女再转告他。”

    糜秋讲的是真实。诸葛亮眼看自己将要去书院读书了,他就抓紧时间,带弟弟去各个方向认识一下自家的田地。

    黄承彦说:“姑娘,让我们先进去坐坐,然后,我们在谈话行吗?”

    糜秋说:“不行!丈夫不在家,家里一个男人都没有。小女不敢请陌生人进门来坐的。”

    糜秋心里想,你们要是刘表或者是刘备拍的官员,拿起就自动的请你们进来的了。可是你们却是书院来的教授。书院的教授收了我的丈夫的银子,要入帮我的丈夫金荆州集团里去做官。让你们进屋里来,白费我的茶水呢。

    司马徽说:“哦,那我们理解的。诸葛均和诸葛亮又去哪了?”

    糜秋说:“二哥孔明带诸葛均去看家里的田地。你们到底来干什么的?”

    黄承彦说:“我们来通知诸葛孔明。他被书院录取了。”

    糜秋说:“孔明早就知道了。”

    司马徽说:“那孔明应该去交学费。”

    糜秋说:“他早就交了学费。”

    黄承彦哦了一声说:“交给了谁?交了多少?”

    糜秋说:“交给庞先生。十八两金。”

    司马徽说:“交了就好。告诉他,十五天后,就去书院报到读书。我们是路过这儿,顺便来问一下的。”

    糜秋说:“这,庞先生也早就告诉二哥孔明了。用不着你们来说的了。”

    糜秋没有两位先生开门,她转身一往屋里走回去。

    黄承彦和司马徽在回家路上,他们都讲,回去就当面揭庞德公心贪一下。

    司马徽和黄承彦一回到书院,就立刻去见庞德公,见面就问道,庞主管,你背着我们去收诸葛亮将近二十两金子,怎么也说一声的呢?

    庞德公很生气的说:“造谣!道听途说!谁告诉你们的?”

    黄承就供出来讲,是诸葛均的妻子讲出来的。

    庞德公说:“诸葛亮只交到我手里十八两金子。怎么讲是二十两的呢?”

    司马徽说:“十八两就是将近二十两得了。那话没说错的。你收诸葛亮那么多的,应该告诉我们一声,让我们以后去招学生也有个底数的呀。”

    庞德公讲,那18两的金条里头有6两金条是一年的学费,他只收到手续12两金条。等到开学了,他就将诸葛亮的学费交到书院的账房先生那里去。

    庞德公还暗庆诸葛均的妻子没有讲出诸葛亮曾讲过要给书院里的3个教授每人都送一份相同的礼的话。他的同仁才不知道他独吞了诸葛亮的礼金。要是那个女人都把诸葛亮的话全讲出来了,他可是贪得无厌的领导人了,他在书院里可真的无地可容的了。他得需要封主诸葛亮不把此事说去才行。但是,他一转想,他就是书院里的头头,他怕谁的呢?他当头的就是多捞一点,不多占,他还当头来干吗?

    庞德公又说:“我只招一名学生,又不是全揽招完学生的名额。还留下许多名额的。你们应该赶快出去招学生。”

    司马徽和黄承彦一见到庞德公已经从诸葛亮的身上捞到了12两金条,觉得用免试的幌子去招生也能捞到金银,而且庞德公已经开了头,也弄到了金子,他们再不去做的话,他们就要就吃大亏了。他们觉得凭着他们个人的声望也能揽招到新生的。

    黄承彦就想起历年来求他的几个考生。他马上捎话去叫那几人来见他一下。

    黄承彦也快的揽到了三个学生,分别是;来自博陵的崔州平,来自颖川的石广元,还有来自汝南的孟公威。黄先生向学声收取手续费是每名两千两银子,共捞到了6ooo两银子,比庞德公还要多一倍。

    崔州平、石广元和孟公威是几次来报考过书元,次次都是名落孙山,他们的年纪都快奔半百年纪的了。现在一听,只要多交一点银子的免试费给黄老师,他们就能进书院之后他们就拿到大学毕业证书了,就有当官的机会了。他们凭着家里有钱,黄老师说要多少银子,他们就交多少银子。

    而另一位的先生司马徽见到两个同仁已经捞到笔银子,他急了,他只好捎话叫来颖川的徐庶,讲他可以帮徐庶办免试入学手续。

    后人有诗云;

    生源短缺书院慌,

    免试幌子诱味香。

    弄张文凭光耀组,

    破费千金心也甘。

    手机: 电脑:

第97章 招杀人犯来读书() 
野心家诸葛亮;第97章 招杀人犯来读书

    庞德公和黄承彦听到司马徽要找徐庶来读书,他们两人极力反对。濠奿榛尚因为徐庶上一届已经来报考,并且考得很好,成绩跟孔明不相上下。那时,司马徽出于珍惜人才,就主张录取徐庶。但是,庞德公认为徐庶是个在逃的杀人犯,没有圈下这名考生。这次,司马徽却招要这个徐庶进书院来当学生,这不是在撕他庞德公的面子的吗?所以庞德公就联合黄承彦来反对司马徽这样做。

    于是,书院就召开一次会议来讨论要不要找徐庶这名学生进来读书。

    书院那时是有很多教职员工的,但是,住要是是三个教授把权的,他们是庞德公、黄承彦和司马徽。会上,拿些做饭的和看门扫地的员工是没有发言权,他们只不过是来听热闹的,他们听说今年招不到学生,他们就有了被撵走的心理准备,还讲什么话的呢。

    会上,庞德公首先讲话,他吟唱了;书院者,造就人才之所也。书院是至高无上的造就人才的地方,历来都是招道德品质很好的人来读书的。但是,今年司马先生却不知道为什么,主张要招一个杀人犯的人来当学生。现在,我们就对招不招杀人犯进来读书讨论一下。黄承彦接着说,荆州书院是闻名天下的一所老牌的书院,桃李满天下,几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散布天下,有的学生已经是政治家,有的是军事家。现在如果连杀人犯也招进书院来当学生,书院就名声就败落得一文不值了。

    司马徽一听这两人的讲话,就懂得他们是联合起来反对他招徐庶的。但是他如果不招徐庶,那么他就招不到学生的了。他一定要招徐庶进来书院来当学生,他才有收入。他姚驳倒他们才行。管他是不是杀人犯,只要有金子交给他,他就招进来读书。徐庶是个聪明人,他司马徽就有办法教他成才,有办法推荐他出去当官的。

    司马徽咳了两声,然后才慢慢讲,杀人者,非全坏也。

    庞德公马上大声说:“杀人犯,怎么还不是坏人的呢?”

    司马徽说:“有理不在大声。请诸位耐心听我讲。”

    司马徽温揉的讲,一个人以前杀人是坏的,现在他不杀人了,他就不是坏人了嘛。再说现在的大官诸侯哪一个人以前没有杀过人呢?不用说人们都懂得现在的很多当大官的人都是杀了很多的人才升上来大官的。而有谁敢讲他们以前杀过人就是永远是坏人的呢。不但没有人敢讲大官杀人是坏人,反而还有无数的人去吹捧他们为他们歌功颂德的呢,极力的去巴结他们,哀求他们给安排给一个官为来当的呢。所以讲,杀人者,不一定是坏人的。

    再说我们书院能把一个杀人犯培养成为一个国家的栋梁,那么更加证明我们的书院育人有方,改造人有法。我们书院具备有这样的条件,为什么不使用的呢?

    司马徽又一转讲,徐庶是杀了人,但是他是为民除暴的。所以才有民众救他出来。这样的人,怎么定论他是坏人的呢?再说他的学问很高,应该进书院来读书。你们招多少名学生,我不反对。我就是坚决招他一名。

    司马徽讲徐庶是为民除暴,只不过是为徐庶辩护。他量庞德公和黄承彦也不会跑千里之远,去调查徐庶到底杀的是什么人的。

    庞德公和黄承彦还是以书院是育人才的场所,不是改造犯人的的方。为了保护书院的好名声,坚决不能招收徐庶为新学员。他们反对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妒嫉司马徽从徐庶手里弄到金银太多了。

    司马徽很生气的:“书院不是你们两人出银子办的,你们却借书院的名誉弄得了大笔的银子。你们反对我招徐庶来当学生,你们搞来的银子分给我吗?不分的,我就一定要招徐庶不可!我和你们同为书院的教授,不能你们两人能够吃饱穿暖,而我就忍饥挨冻。你们二人一定不让徐庶进书院来读的话,我就辞职了!”

    在书院里,司马徽教的是主讲史学和子学的两门课题。而他们两人呢,庞德公是主讲经学,黄承彦是主讲兵书兵法。书院真的没有了司马徽的话,书院就很难唱成戏的了。

    于是,司马徽说:“居然司马先生钟爱了徐庶,那就让徐庶进书院来当学生吧。不过,要是徐庶进了书院,还有不轨的行为,那就要除名!”

    黄承彦接着说:“我同意庞先生的意见。”

    徐庶听说书院要招他进书院当大学生了,很高兴。他这个杀人犯一成了书院的学生,就有一个安身之地,再不东奔西跑躲追捕的了。于是他一来见到了司马先生就马上给先声磕响头。

    徐庶在上一届曾经来报考过,但是是由于他是在逃的杀人犯,官府还张贴抓捕他的通缉令。所以没有被录取。现在他一听到司马老师能帮他进书院读书,他犹如见到了天开眼的一样。徐庶一进了书院,就能躲得过官府的追捕。因为官府不会来书院追查读书人的身份,社会上的人都是认为书院里的读书人是正人君子。

    司马徽又对徐庶讲,你这次进书院来当学生,是非常不易的呀。接着,他就把书院里的两个教授是如何极力反对的事情讲给徐庶听。最后他说:“元直呀,你进了书院,可要用功学习,力争成绩名列前茅。可别读书不上进,丢光了我的面子哟。”

    徐庶又给司马先生磕头说:“先生如此的关心元直,就是元直的再生父亲。元直终生不会忘记先生的大恩大德。今后,元直就是不吃不睡,也要读好书,绝不辜负先生的期待。”

    司马徽说:“只要你读好了书,五年之后,你一毕业,我一定推荐你到荆州集团去当带兵的将领或者当谋士,总而言之,你一定有官当的。因为刘表很相信我的话。”

    俆庶是个很有抱负的人,却因家里很贫穷没有银子去读书院。为挣到一笔银子去读书,他就在中平末年,拿了别人的一笔银子,就去当打手,替人去杀仇人。他杀人成功了,拿到了一笔银子了,却被官府抓了起来,幸亏他的铁哥儿朋友冒险去劫场将他解救出来。从那以后他就离开了单独一个人养育他长大的母亲,逃亡在外,远走他乡回不了家。

    如今,司马徽招徐庶进书院读书,五年后,有帮徐庶谋到官位,这样,徐庶就能从杀人犯摇身一变变成了正正堂堂的官员,就能洗刷掉杀人犯的污点。如果他在官场上再有建树的话,那么他就是有一个杀人犯变成了历史的名人。司马徽能给他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不非常感激司马先生的呢?

    徐庶为了感激司马老师,他主动交给了司马老师手续一万两银子。就是因为他给了司马老师这么多的银子,所司马老师就一直将他视为朋友和得意的门生。才有后来司马老师才配合诸葛亮将徐庶先于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的一事。这是后话先说的了。

    后人有诗云;

    少年鲁莽成罪人,

    官府应给他自新。

    犯人得到良师教,

    也许能成栋梁人。

    手机: 电脑:

第98章 杀人犯可怕如瘟神() 
野心家诸葛亮;第98章 杀人犯可怕如瘟神

    新生报到日期的最后一天,诸葛亮背着行李包去书院报到。濠奿榛尚

    书院是座落在荆州城外的一个山脚,书屋依山而建,高大的树木环绕书院的四周,十分优雅。书院的大门迎着东方。石头砌的大门口很雄伟,巨大的门匾关在门顶,大书着:“荆州大书院”五个字。进了大门就看见一间大屋,它就是讲书堂,也是书院里最大的屋子,几排小屋子绕着讲书堂而建,将讲书堂围在中央。右边的那排小屋,是坐北朝南,是教授们主的宿舍;左边那排小屋是坐南朝北,专供书院打杂人员住的和做仓库之用。讲堂屋的后边那一排小屋,就是书院学生们的宿舍。

    由于诸葛亮是庞德公负责招收诸葛亮的,所以诸葛亮到了书院有直接去找庞先生报到。

    庞德公看着站在他前面的诸葛亮,心里想,诸葛亮就我招进来的,他的人身安全,我要负责。现在书院里来了个杀人犯徐庶。就怕徐庶急性又泛起了,又红眼杀起人来的。黄承彦已经将徐庶是个杀人犯一事告诉了他招进来的那三个学生,叫那三个学生时时刻刻提高警惕,不叫徐庶杀害。唉,都是司马徽这个好好先生惹的祸。居然黄承彦已经把徐庶的身份告诉了三个学生,那我也有必要的把徐庶的事说给诸葛亮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