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梦回清明上河图 >

第109章

梦回清明上河图-第109章

小说: 梦回清明上河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事也不懂,看来以后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了。

    “呱呱!”河岸边的柳树上传来几声凄凉的老鸹叫声,柳逸玄抬头看了看西边的天空,一道如血的残阳渐渐褪去了亮色,柳逸玄又听到军营里传来嘹亮的口号声,知道这是城外的禁军要去城门换防,柳逸玄用泥土抹了抹脸,只扮成灰头土脸的样子,然后牵了马匹,悄悄跟着这队换防的士兵去了城门。

    眼下这个时节,宋军不到酉时三刻就开始换防了,最后换防的这队士兵只要再值一个时辰的班,便要关闭城门留在城内,与城内的禁军在城门上巡逻值守,柳逸玄在禁军待过许多时日,知道军士们在换班时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守了一天门的士兵急着要回军营吃饭,而前来换班的人又不想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因此两拨人在换班时往往会说笑打闹一番。

    此时天色将黑,白天出城办事的人也都赶到这个时间点回城,因此城门口的行人倒也是络绎不绝,这对柳逸玄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他完全可以跟着别人偷偷混进城去,再者说,宋朝的城防盘查从来就不怎么严格,外城门还好,内城门根本就没人看守,平日里看门的士兵只盘查一些过往的客商和形迹可疑的人,因为客商们往往有自己的驼队或者车马,载着大量的货物京城格外显眼,对他们盘查为难一番,就能顺利盘剥些酒肉钱,进了城门往往会有几家像盐铁司、转运司之类的税务衙门的办事处,这些虽税务机关是大宋财政的主要来源,但他们办公的地方也就是沿街的一两间小木屋,按照北宋税务法的规定,各地商旅进了城门,都要先到此类地方登记交税,然后才允许他们的货物在城内销售,不过眼下时局动乱,根本没有多少商旅到京城做买卖,因此这城门口也就冷清了不少。

    “哎,你是干什么的!”一个正在吃烤地瓜的年轻士兵发现了柳逸玄的身影,也许是由于他嘴里吃着东西,并不急着换班回营吃饭,便在两拨人马交接的混乱时刻盯上了路上的行人。

    “我?”柳逸玄指着自己问道。

    “对,就是你!”说着就赶上前来盘问。

    柳逸玄见这士兵岁数也不大,一脸稚气,手里还拿着啃了半个的地瓜,柳逸玄笑道:“回小爷的话,小人是城里的客商,上个月出门去做买卖了,谁料买卖没有做成,还把本钱搭进去了,这不,只能乖乖回城了!”

    这小兵一脸威福地说道:“噢,这么说你是京城的人士?你家住在哪儿啊?哪条街哪座坊啊?”

    “回小爷,小的住在住在朱雀街永安坊”

    “永安坊?永安坊不都是京城里当官的住的地方吗?你怎么”这小兵还要盘问,却听到背后有个年长的士兵正在唤他。

    “二蛋,还不快走,磨蹭什么呢?”

    这二蛋扯着脖子答应道:“哎!我这正在这盘查行人呢!”

    “盘查个屁,赶紧回营,回去晚了就没饭吃了!”

    “哎!”这小兵连忙答应了一声,急忙转身跟着那队士兵回营去了。柳逸玄瞅准时机,连忙牵了马匹,低头快步往城里走去。

第四十七章 劝父辞官(上)() 
柳逸玄悄悄溜进城里,从城南拐了几条街道才来到相国府。柳逸玄离着相国府老远的距离就探着头往府门口张望,却见相国府门外有几个开封府的衙役正在悠闲地走动,柳逸玄知道这些官差肯定是来蹲守的,便悄悄沿着坊间小路绕道相国府的后门。

    柳逸玄来到后街,此时街上已是漆黑一片,柳逸玄不敢贸然前去敲门,只在小门附近的一棵槐树下偷偷观望。因为据柳逸玄所知,相国府里的下人们有些是直接雇佣的本地人,这些厨子伙夫们会在做完晚饭之后陆陆续续从小门离开柳府,柳逸玄只需在门外稍等一会儿便可见到有人出来。

    约么过了半个时辰,柳逸玄果然听到院门内传来人的谈笑声,柳逸玄仔细去瞧,却见府里的一个小厮打着灯笼正出门来送这伙下班回家的佣人们,那小厮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小跟班发财。

    几位厨房里的佣人说笑着出了门来,与发财道了别便各自散去,发财在送完这伙佣人之后便掩门进院,因为按照范夫人的交代,入更之后,各院的小门都要关闭,防止有盗贼潜入府中行窃。柳逸玄见发财正要关门,连忙过来轻声唤道:

    “发财!发财!”

    那发财打着灯笼,听到暗处有人叫他,连忙探头往黑漆漆的胡同里去瞧。“谁啊,谁在叫我?”

    “是我啊,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柳逸玄边说边从那槐树阴里走出来,发财举着灯笼一看,便认出是柳逸玄来。吃惊道:“少爷?您怎么回来了?”

    柳逸玄嘿嘿笑道:“这话说的,这里是我家,我怎么不能回来呢?”又问道:“我父亲母亲可都还好?”

    那发财一边帮柳逸玄牵了马匹,一边叹道:“唉,别提了。老爷他今早已被皇上罢了相位,回府之后一直在书房里闭门谢客,老夫人她一直担心您的安全,这一天都在屋里流泪伤心呢!”

    柳逸玄听了这话,也知道自己这次闯的祸不小,连忙进了后院去见他母亲。升官掩门之后上了门闩。急忙打着灯笼往范夫人房中报信,此时的范夫人正在房中流泪伤心,一听丫鬟们来报自己的儿子回来了,反倒是不信,直到看见柳逸玄一身褴褛的进了房门。这才相信下人们的话,急忙抱住儿子大哭起来。

    “玄儿啊,你怎么还敢回来啊,这府门外可都是开封府的衙役,你这时跑回来为何啊?”

    柳逸玄含泪言道:“娘,都是孩儿不好,连累您为我担心了,孩儿这次闯下大祸。又不想连累您和父亲,这才跑回来看个究竟,若是皇上把你们二老给关押起来。我就上殿去自首,换回你们二老!”

    “傻孩子,跑都跑了,还回来干什么啊,皇上不会把我们两个老骨头怎么样的,我与太后娘娘是表姐妹。即便皇上要来抓我,太后也不会同意的。倒是你父亲,他已被圣上罢了相位。光降三级,这会子也正为你担心呢。”又言道:“玄儿,你可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假传圣旨,要不是太后向圣上求情,我想我们柳家这次可就遭了大殃了!”

    原来昨日柳逸玄劫走灵儿之后,那张邦昌火速回京向钦宗禀报了此事,钦宗闻言大怒,下令御林军前去追捕,无奈柳逸玄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御林军只在城外转了一圈便无功而返。钦宗责问柳安国是否知情,柳安国便将昨夜家中绑子之事说了一遍,又把柳逸玄破门而逃的情况做了个说明,钦宗闻言,便知此事并不是柳安国蓄意安排,无奈太师朱范与张邦昌在一旁煽风点火,要求钦宗治柳安国之罪,并说子不教父之过,要让柳安国代子受罚。

    钦宗无奈,只得要将柳安国打入大牢,却不料太后及时派人去见了钦宗,太后得知灵儿被柳逸玄救走之后,便对钦宗言:“此正是老天之意,柳公子与灵儿本来就有婚约在身,那柳逸玄舍命铤而走险,正说明他对灵儿感情至深,不应该过多加罪于柳家。”钦宗本来也不情愿将妹妹嫁给金国皇子,见到柳逸玄劫走自己的妹妹,便也相信这是天意,也狠不下心来治柳逸玄死罪,便领了太后的旨意,只将柳安国官降三级,贬为礼部侍郎,并让刑部画影图形,说要四处追拿柳家公子。

    柳逸玄来到书房去见柳安国,此时的柳安国正一个人呆在暖阁里唉声叹气,他恨自己养出这么个不听话的儿子,但他也为自己儿子的这次出阁的举动感到佩服,柳安国倒是不在乎自己被免了官,他只担心自己的儿子今后又该如何生存,他本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帮助儿子一把,至少在仕途上让他少走一些弯路,毕竟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都会怀有的梦想,谁知今日他儿子竟敢假传圣旨,自己葬送了自己的仕途,现在儿子成了朝廷的钦犯,过起了四处流亡的生活,他作为一个父亲,怎能不跟着担心。

    “父亲,我回来了!”柳逸玄对着灯下的柳安国轻声唤了一声,却见柳安国泪眼模糊面色憔悴,双鬓的白发竟比平日多了不少。

    “玄玄儿?”柳安国以为自己老眼昏花思念儿子时间太长眼睛出现了幻觉,连忙将桌上的烛台举起,以方便自己看清儿子的面容。

    柳逸玄连忙走上前去,又唤道:“父亲,是我,我回来了。”

    “你你怎么回来了?”柳安国的反应和范夫人几乎一模一样。

    “孩儿不放心您和母亲,这才跑回来看看。”

    这柳安国放下烛台,长叹道:“还回来看什么,在你眼里,哪还有我们这当爹娘的?”

    柳逸玄听了这话,心里无限愧疚,言道:“都是孩儿不好,让父亲受了连累,可是孩儿也是没有办法啊,我与灵儿情投意合,实在难以接受让她嫁给什么金国皇子,我之所以冒险假传圣旨,是因为我知道即便灵儿嫁给了金国皇子,也救不了大宋的江山,金国人亡我之心早已路人皆知,何必又要拿灵儿前去陪葬呢,孩儿此举,实属万般无奈啊,还望父亲能体谅孩儿。”

    柳安国听了此话,倒也坦然接受,也只是长叹一声,并问道:“那公主现又在何处,你把她从半道上劫走,不好生保护她,怎么一个人跑回来了?”

    柳逸玄道:“父亲不要担心,我已把灵儿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安全的地方?哪里是安全的地方?公主打小就在深宫里长大,吃饭睡觉都要人伺候着,你若不在她身边,她哪有什么安全?”

    柳逸玄便把钧州鸿来客栈一事告诉了柳安国,又言那张三夫妇都是些老实本分的百姓,值得自己的信任,这柳安国才勉强放心下来。柳逸玄又对柳安国言道:“父亲,如今圣上已罢了您的相位,您今后有何打算?”

    柳安国一听这话,心里倒是吃了一惊,平日里都是老子问儿子今后有何打算,不想今日竟反过来了。“有何打算?还能有何打算,你此次犯下的罪过本是死罪,那朱范等人一心要让圣上把我抓进大牢,幸得太后求情圣上才饶恕老夫的罪过,只让我做个礼部侍郎,待朝听政而已。”

    “父亲,依孩儿看,罢了您的相位反倒是件好事。”柳安国听了这话眉头一皱,瞪了柳逸玄一眼,想听他把话说完。

    “您想想看,现如今这局势都到了什么地步了?金国人在西线破了洛阳俘虏了肃王,东线又包围了济王,我看这大宋也撑不了几天了,这宰相就是让您接着干,也没多少日子了!”

    “放肆!又胡说这些无厘头的混账话!”

    “父亲,您先别着急啊,是,儿子说这些您肯定不爱听,但是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了啊!您看看现在的朝廷都成什么样子了?金国人都打到家门口了,还有人高喊着要议和,还有人做梦一样祈求金国人撤兵回国,父亲,您想想,如果您是金国的元帅,您会在这个时候撤兵回去吗?

    不说眼前,咱就数数这一年来宋金两国发生的事,年初的时候金兵围攻太原,王太尉带了十万大军前去救援,可大军还没到太原呢,就被金兵给打残了,紧接着那完颜斜渡河南下,我们咬牙死守了半个月,才保住了汴梁,可这次情况却大不相同,金兵东西两路足足有二十万大军,他们没有直奔汴梁而是先与山东、关西一带的兵马决战,目的就是消灭京城之外的有生力量,等外围兵马清理干净之后他们再来包围京城,到那时我们的皇帝除了开门投降,绝无其他的路可走。

    再来看看这朝里的大臣们,除了整天斗嘴根本拿不出一点可行的方案,您当宰相这一年多来,跟您的那些政敌费了多少口水您比我清楚,可是结果又如何呢,您给圣上提的建议他又采纳了几条?现如今儿子犯了事情,您也被降了职,索性您就辞职别干了,跟着孩儿逃得远远的得了!”

    “混账话,老夫岂是那种遇事退缩之人?”柳安国见江山有难,并无辞官之意,连忙厉声斥责。

    (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章 劝父辞官(下)() 
柳逸玄费劲口舌想劝说他的父亲辞去现在的官位,因为他知道北宋朝廷存在不了几天了,若是自己的父亲还在朝中任职,少不了会跟着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柳逸玄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他只能尽力让他的家人少遭受一点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折磨。然而柳安国作为一朝老臣,对国家的命运还多少保留一些希望,虽然自己被罢了官,但他却不愿意轻易离开自己的君主,在这个“学而优则仕”、“达则兼济天下”的时代,没有哪个读书人真正能放下功名利禄,更何况还是国家危难之际。

    柳安国对儿子的言语表示理解,但他毕竟是老子,不可能就那么轻易的被儿子说服,正当父子二人激烈争论之时,却见柳逸玄的母亲范夫人带着春兰等丫头拿着一个食盒给他们爷俩送饭来了。原来柳安国今日因被免了相位,又担心儿子的安全,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用晚饭,这范夫人见儿子回来,又担心他丈夫过度操劳饿垮了身体,便让丫鬟们留了些夜宵,又加上柳逸玄一路赶来,也没怎么好好吃饭,便把饭食给送到了柳安国的书房。

    柳安国一见他夫人来送饭,便问道:“你怎么过来了?”

    范夫人道:“我怎么不能过来?你们爷俩儿有什么机密事相商,还不能让我听听?你这一天也没用饭,现在玄儿回来了,你也赶紧吃点吧!”又对柳逸玄言道:“玄儿,你赶来一天的路,也饿坏了吧,这些酒肉点心是我给你们爷俩准备的。你快来吃点吧。”

    柳逸玄早就饿了,因为事情紧急,他进了府门之后也没想着要吃饭,现在见着这些饭菜,早就口水直流了。说着便走到桌前吃喝起来,范夫人知道柳安国素来喜好清净,便让几个丫头们各自散去,自己留在屋里伺候他们爷俩。那柳安国见儿子平安无事,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便也来桌前用饭。范夫人给他们爷俩各自盛了一晚米粥,又将几盘切好的牛肉、烤鸭、火腿等物端来,在一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