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修仙帝国 >

第107章

修仙帝国-第107章

小说: 修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巢还梗撇徽创剑呷詹坏剑阒列蜗橇ⅲ坏靡讯常徊≈链恕O胛业忍焐瘢淙幻邢晒偅莸贸どH葱胧苋思湎慊稹J廊斯┵河球希业刃位瓴诺眉崂巍H缃袷兰湟持来蠡担蠼鸩鹤骼切墓贩沃健N叶缡巧惺持伲慊鸩恢粒琉獗阒亍K溆辛榈っ钜┮材阎嗡!
“原来如此。”楚煌感叹道:“这般道理却是闻所未闻。今天听霓裳姑娘一番话,真如皓月扶出,乌云尽散。”
“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礼崩耻丧,国便不国。衣食住行,人之四体,四体皆丧,人又岂能久存?”阿云摇头苦笑,不胜唏嘘。
尚居庭实道:“前日路遇那陆灵枢先生,言谈之下,颇得我心。他言桃源谷中有一药王,医术通神,能挽救天下气运。我兄妹喜这陆先生磊落,一闻此言,深信不疑。我二弟中了饮食之毒,已然至此。今日人间,岂惟饮食,衣裳,停居,行走俱日益靡烂,殆将不可救药。我兄妹乃掌衣食供俸之神,香火乏绝,命岂能久?因此抱着一线生机奔涉而来,谁知听那老圃一番言语,此事只怕也是空谈,只不知那陆先生何以开此玩笑。”
“哦?”楚煌沉吟道:“这位陆灵枢正遍天下约请豪客,声言天道崩坏,九夏道丧,托言五柳先生邀请世间人杰参详什么【九歌真解】。说是可以挽救气运。这话倒和你们所闻的一般无二。此事若是属实,或许真能救四位的病症也说不定。”
“谈何容易。”尚行千里摇头苦笑:“我四人奉天帝之命匡助下界,实亦如同贬逐。只是天帝念我们素行勤谨,又非战之罪,并未多加责罚罢了。如今天界也是乱象纷呈,虽由人间之变所启,实在也有其根源。天帝都无可奈何,何况我等小神。”
“四位尚官游迹人间,观我人间乱象究竟如何?”楚煌问。
居庭实沉默片刻,慨然道:“方才霓裳已说了饮食之局大坏,我身为尚居,便来说说这居停之事。自大将军高玉柱执政中朝,手下一干关城军横行无恣惮。更有所谓‘破字营’,专为朝廷大吏当帮办。”
“这破字营为首乃是破家四将,老大作破武,据说是当朝第一武将,天剑帝御赐金牌天宝无敌大将军,锋芒之盛,隐隐还在高玉柱之上。二弟破梁,三弟破栋,都有万夫莫敌之勇。四弟破强更是了得,号称无强不破。这四人深得天剑帝宠信,以为泰西之强,在于商业,商业繁荣则国可富,而其根本则在于通忂大邑,于是遍天下毁民之产,建为通衢大邑。”
“四人之父破秋风,乃当朝亚相,朝歌城守。此人曾言,李太白有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小民之乐无过于登仙,使守百金穷活不如天宫一游,于是广建‘摘星楼’,高百丈,斗室之仄可值千金。因有个浑号,唤作仙人掌。令小民倾家入住,室产却非为己有,必锱珠累积,续其供俸,二三十年才得一室产。”
“破秋风又言,上寿百二十,七十古来稀,世上既无百岁之人,便无百年之产,地利乃天赐君有,岂为小民生。是以定期限为七十年,七十年后,必为再生之人,室产亦应收回。此亦是天道行健,小民理应自强不息之意。”
“天下官吏乃同声良法,无日不拆,无岁不建,自古耕地为衣食之本,一买一卖才得为商贾,今皆收耕地以为商业,民无耕地,何能自养,自养不及,岂有余力负贩?是以,泰西之商业皆远过重洋,以求贾利。因商业非立本之道,其本国已无自给之力。今九夏贾利虐于天下,气焰之高,百世所无,兰泽、赤火皆受其害,遂使物利大涨,望而兴叹。一药之费至于倾家。是以泰平道长乃以符水活人之术结连天下,一朝起事,半壁倾动。江山动摇,是谁之罪?”

第199章 四大美女之奇与悲
更新时间2012217 21:25:31  字数:3200

 “这破秋风身为当朝亚相,霜台御史,不思为民治产,反而挖空心思,百计搜刮百姓。残虐至此,实在可恨。”
涟岚‘啪的’合上帛书,面上现出怒忿之色。
“诗云: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今连容膝之地也不可得,更别谈庭实了。我为天帝尚居,一字一号皆成虚诓,又安得不病?”居庭实摇头苦笑。
楚煌淡淡道:“饮食已如彼,居停又如此。可不是食不甘味,居不得安。”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在家之事已是百般厮扰,说到我这尚行,便是天地间一大艰难了。”
行千里喟叹道:“我字安步,古云: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本是人生一乐事。又说,父母在,不远游。而今尽成虚话。”
“当年始皇扫六合,统一文字,度量衡,收金铁,筑驰道,陈兵咸阳,驱向边关,可朝发夕至。后来陈涉首难,楚汉争雄,强秦夷灭。驰道之事便只见于古书。今时今日又不然,自泰西诸国跨海越洋而来,交通日益便利。有人便以鼍龙壳造出火云车,驰道废而复兴,一日夜便可从朝歌开到淮阳。此举原也无可厚非,只是巨利一来,倾轧便至。当年运河始兴,便有盐帮,漕帮,现今火云车得势,便有铁擘帮代兴。在七大左道中号称第一。”
其实这左道之意,原本也只是指不得修仙正法而已。譬如天元正宗,蜉羽门主张修五行,太乙门主张修三垣星象,秋水门主张修八种愿力,龙象门主张修四灵之力,皆是取法自然之意,虽然途径各殊,总是别无后患。七大左道则凭借自己的势力,招览一辈湖海豪客,为其所用。麾下虽然龙蛇混杂,却也好手极多,不可小觑。
涟岚娥眉微凝,慨叹道:“说起天下仙道门派,皆推尊天元正宗十大道门,下有三千旁门,为其辅翼。八大魔宗素来和正道分庭抗礼,势成水火不必说了。这七大左道虽混迹世俗间,却能勾连权贵,依托势力,自成一体。不但正派魔道对其侧目而视,便是大景朝廷也奈何他们不得。”
竹谷六友行走江湖,于典故异闻所知甚夥。七大左道名声赫赫,涟岚对其自不陌生。
“七大左道与朝廷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汉时大司农、少府同为九卿,一管田赋,供政府开支。一掌山泽之利,供皇室之用。其后,商业渐兴,山泽之利远过田赋,政府财政反而拮据。于是有盐铁之论,议定少府所掌之盐、铁、酒、糖等物收归政府。”
楚煌又道:“古来盐帮、漕帮虽然与官家有些纠葛,到底不过是些呼啸山野的草莽罢了。如何能跟铁擘帮之流相提并论,铁擘帮的几位帮主和供俸都有官家印信,入朝为官,在野为雄。虽有官诰,却可不受官家节度,几千年来,何曾有过。便是十大道门的掌门宗主也皆有官诰在身,一边修仙得长生,一边坐享人间富贵,天下尽是这等不劳而获之事,安能不出妖异?”
“大景朝廷原本也只是从盐铁专卖之义,用七大左道掌管其事。谁知这些帮派一经发展,便成尾大不掉之势,便是朝廷也很难拔擢其间。”
行千里说至此处,顿时颇为感慨,“我们兄妹掌管天帝衣食,也颇经眼了一些人世盛衰,我看九夏之政,多是腐败亡国。李义山所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敛破由奢,可谓至言。至于外族入侵,不过是内自虚弱,然后外邪侵之。观汉、唐、宋、明之事,岂不显而易见。汉惟吸取亡秦之教训,又相沿诸子百家之精神,故能成一世盛名,征逐匈奴,封狼居胥,至今名我族,岂不宜哉。唐盛时百战百胜,惟不知夷夏之防,衰于安史胡患。一厥不振,五代十国乃成至无文之世。宋世不求制人,勇于制己,有一岳武穆则冤死,数凌于胡虏之手,国君北狩,谁能救他。是以贪腐乃国之毒瘤,官民之产过百倍,必亡其国。晋有一石崇、王恺,败亡可知。今日之世,乃不知国为谁有,人人皆惟知谋利于国,奸邪丛生,危殆已极。”
“千里先生所言,固然是金石之论。不过,我等闲人也只是徒发议论而已。不管是天下形势,还是世道人心,皆非一朝一夕所至,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数千年来,致力补天者,三数人而已。可叹功皆不成。”
楚煌拂了拂衣袖,淡笑道:“其一为新莽,亦是当时硕儒,可叹泥古太甚,想要一蹴即靖全功,卒至天下大乱,兵败身死。其一为王荆公,亦是过于自信,被小人所卖,功亦不成。此二王,要之皆非奸邪小人,而谤名遍身后。新莽俭德过隋文,后世指以为伪。若炀帝之前俭后奢,其伪亦显矣。若是始终如一,伪又何在。新莽之败,虽由其措置不力,衰世之积弊亦难返矣。至于荆公留心变法数十年,也知实证其效,可谓是吸取新莽之教训了,而新法仍败。大约人力有时而穷,扭转乾坤之事非一人之力所能成吧。假如当时王荆公能择善而从,或许能行其一二也说不定。其一为康长素,也是往史有名之人。”
“肉食者鄙,由来已久。世事如此,议论也可废。”涟岚浅浅一笑。
楚煌自己安慰道:“饮食,居停,行走之事,确已不惬人意。衣裳之事,总还能得保暖吧。”
“衣冠之事,让人痛哭。”云霓裳淡淡一语,让人心头一凉。
“愿闻其详。”
“八大宝卷,你可知道?”
“传闻是八极图,太极图,周天云图和璇玑图。”楚煌想了想道。
“八极图是开辟之宝,太极图是先天之宝,周天云图是定云之宝,璇玑图是定海之宝。我问的却不是这四件。”云霓裳淡淡一笑。
“另外四件,我却不得而知了。”
“其一为【四美人图】,我闻东都公子作【四美人传】,传唱天下,单道这四女子的奇与悲,举世以为知人。”
“哦,却不知何奇?何悲?”涟岚听闻此事,大感有趣。
“自文五岳创为游侠之书,天下津津乐道,又有翡玉继西厢、红楼之体,发为言情。数十年间,龙城、翡玉之文盈天下。恰值人文大凋丧之后,百姓腹下空虚,乃被此辈乘虚而入。也不知起于何时,此辈游侠书但逢汉人必为机诈,说到无文之族则美其率真,至于龙城,因其笔下颇有造诣,发为此论乃至其极,浸染人心实亦良多,根要不过以康、雍、乾为圣主而已。若要观瞧此辈,只须知道称扬圣主者,必是好奴才便可。至于翡玉尤是空腹无文,声嘶力竭者不过是一不知所谓之情爱,观其对心无城府之理解仅限于拿无知当有趣,亦可知其人。今龙城、翡玉虽老,后继之人却循此路鼓噪求进,九夏沉疴益重。”
云霓裳美眸流转,不慌不忙地接着说道:“观九夏女子,声名之盛,无过于四大美女,而称引四美者往往限于皮相,而忽其志业。若论往史美女,无逾千万,四美独为特出,可不思哉!观其事迹,亦奇女子而矣。后世仅称其美,所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云云,岂知言哉?”
涟岚微微一愕,轻笑道:“云小姐这般口才,也有评书的机趣,原来还须先有一段称引评论,我可非要听个仔细不可了。”
“呵呵,”云霓裳笑道:“东都公子作四美人传,一时都下竞为传唱,真可谓有功于四美者。”
“当汉室倾危,董卓乱朝纲,关东十八路诸侯结盟进击而不能胜,反自戕害。吕布以虎狼之姿,为其羽翼,刘、关、张三英战之不能下。皇帝任废立,大臣被其害。貂婵受计于王允,离间董卓父子,使吕布杀卓,以安汉室。千载以下,亦属仅尔。”
涟岚点头道:“貂婵做成这般大事,确实可称为奇女子。可惜古史向来不重女子,观其作为岂非赫赫一女将军。只不知悲又何在?”
“貂婵行此离间之计,必已抱必死之心。当此家国危亡之时,岂暇有他念哉?后世却以为貂婵对吕布动了儿女私情,此实貂婵之悲。”
“此言有理。”涟岚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想了想道:“西施之事和貂婵倒有几分相似,王摩诘有【西施咏】‘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虽是别有寄托之作,也可见后人单重其美艳搏宠,不重其志业所在了。这想必也是西施之悲。”
“西施之结局,有说和范蠡相携归隐,所谓‘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也有说被勾践所害,不知是否从文种之死而来,若此说实,功成之日反被君王所害,西施之悲正同文种一般,只是千古之下,几人将此二人合看?”
两人相对感慨片刻,涟岚笑道:“昭君自请远嫁,自然是奇女所为了,却不知悲又何在?”
“古来吟咏明妃者也是数不胜数。倒是东都公子极称马东篱之【汉宫秋】,此作虽与史实不甚相符,却极有节慨,让人拍案。”
“胡虏临城,献妃请和,中途殉难,死杀祸首。”涟岚叹道:“马东篱当遍地膻腥之时,发为此作,确为寄托遥深。”
云霓裳微微点头,“后世却以为和亲能带来太平,这却是昭君之悲。”

第200章 人道四图
更新时间2012220 21:50:13  字数:3139

 “娄敬劝汉高定都长安,又迁六国之后充实之,可谓有功。汉高派遣使者探察匈奴之虚实,匈奴藏匿其壮士肥牛马,汉使十辈皆说可伐,独娄敬持异议。汉高不听,遂有平城之困,七日才解。及其和亲之策,虽是以夏变夷之计,亦无异于坐谈。古来两国之交战,惟有以强弱为攻守,当匈奴盛时,控弦三十万,娄敬既知其以力为威,不可以仁义说,又妄想妻以公主,以礼节讽谕,此好比诵诗书于虎狼之侧,以激其狂癫而已。”
云霓裳说到此处微微苦笑,顿了顿才道:“及汉元帝时,五单于争立,呼韩邪内附,匈奴已是一衰不能复振,到五胡乱华之时,汉化已久。而昭君独以和亲擅美名,若使和亲真能化胡,汉高之时,汉匈已该亲如一家,其后数百年之攻战,又作何解?”
“虽然如此,昭君不出塞,不过汉宫一白头宫人而已。当时远嫁之人百辈,名为两国亲和,其实不过是无主之游魂,家国不能自强,反责之纤姿弱女,让人不胜伤怜。此百辈游魂附于昭君,而得享两国亲和之美名,后人或效之或戒之暂且不论,这些女子故可因昭君而长垂青史矣。”
涟岚叹了口气;忖思着问道:“不知玉妃之奇之悲又是如何?”
云霓裳摇头笑道:“当年东都公子作【四美人合传】,亦是感于天下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