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空间田园记事 >

第84章

空间田园记事-第84章

小说: 空间田园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晓雯也点头说:“不错,而且那个地方建房子也是为了村民回迁。在村集体土地上,村委出钱盖房子属于福利自建房,合法合理。卖了房子的钱是会回励村子里边,或者搞建设,或者直接分给村民。那边的房子除了分给回迁的村民之外,别的村民也可以购买,外地人想要在村子里边居住,也同样可以购买。”

    周青摇头说:“九十万,那么贵的房子,村里的人才买不起。”

    胡晓雯笑了一下:“妈,那可说不定哦。”

    她心想,至少田桂英、李国柱、华卫国、开超市的周胁这些家里边有营生有小买卖的,肯定买得起。

    田桂英和霍红霞都有桃花小筑的股份,到现在分到手里边的分红有几十万。田桂英还清了外债,霍红霞也把银行贷款一次性还了。

    田桂英这边有收入有稳定的工作,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还了借娘家人的钱。

    她暑假忙着桃花小筑的工作,她母亲就过来帮她看着两个孙子。

    这天,她娘家兄弟过来找她。想要让她帮忙,给她今年刚高中毕业的外甥找个活干。

    当初田桂英被公婆两个扣下了钱,她憋气委屈的跑回家里边,娘家兄弟毫不犹豫地就站出来帮她。她凑钱入股桃花小筑,也是家里边的亲人东拼西凑。

    家人对她的好,她一直记得,现在她兄弟找她帮忙,田桂英义不容辞。

    田桂英想了一下说:“要不然你就让我外甥过来先送送外卖吧。”

    田大哥迟疑了一下:“送外卖?”

    田桂英笑了一下,知道这是她哥觉得这个工作太过低微,觉得他孩子这是大材小用了。

    她说:“这孩子刚刚毕业,也没正经上过班,不会跟社会上的人打交道。要是一上来就让他负责工作,我怕他压不住底下的人。”

    田大哥的心头这才一轻,脸上的表情松快起来。

    田桂英又说:“他以前一直上学,不懂挣钱的辛苦,让他从底层干起,磨砺磨砺,对他的性格也有好处。”

    田大哥这才明白田桂英的苦心:“玉不琢不成器,我明白。”

    田桂英说:“等他干一段时间,就调回来在大厅里边学习学习。完后过个一两年接人待物有了经验,就让他自己在街上开个店,也当个小老板。”

    田大哥闻言大喜,连连点头:“好啊,这样也好!”

    他就是看着桃溪村这边发展的好了,也想要过来做生意,却不知道能干点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田桂英也没想着总是让这个外甥在自己手底下干活。

    那样的亲戚关系,总是会有点变味。

    更何况

第127章() 
桃花小筑创建的时候,田桂英和霍红霞一样是带着技术入股的。。 平板电子书//驴? 请搜索

    田桂英会做土豆米分,她从之前打工的店里学了调料方法,做得咸香可口,很是美味。

    只不过霍红霞的厨艺技能比她强多了,田桂英完全没了发挥的余地。

    那个时候田桂英还想着她的技术用不上就降低占股比例,还是胡晓雯说让她占一部分管理股份,才没有变动。

    田桂英现在总管桃花小筑的事物,这做土豆米分的手艺完全扔下了她又觉得可惜。

    正好娘家大哥来了,她就想着把这个手艺给了他们。

    田大哥自然欢喜万分。

    田桂英打算让侄子开店,田大哥就想着他们家里边也学华卫国他们家,包几亩田地,多多种植土豆。

    自己出料做土豆米分,然后再开店卖,这样能省下不少钱。

    田大哥一家并不会做土豆米分,甚至他们这边常吃的是红薯米分,对土豆米分知道的不多。

    不过都是米分,除了原料不一样之外,做工流程应该是差不多的。

    田大哥就打算明年之前好好琢磨一下怎么做这个土豆米分。

    田桂英母亲看女儿发达了也不忘记提携娘家兄弟,一家人和和乐乐,别提多高兴了。

    当然,要是没有那两个碍眼的公婆,自然会更好!

    田桂英在村子里边还是不怎么搭理那老俩口,只不过最近这老两口也不像以前保持距离,总是在田桂英家门前徘徊。

    田桂英不在家,他们就在左邻右舍门前待着,还说闲话。

    左右邻居自然知道田桂英家里的那些事,这老两口说田桂英不是好话,他们也就只是听听从来不往心里去。

    等田桂英下班回来了,就学给她听,田桂英自然是一肚子不痛快。

    可是,毕竟对方情理上仍然是她的公公婆婆,人家站在邻居门口左右说三道四,她又不能整天不上班,跟公婆两个耗着。

    老让这俩人在这里说闲话,她心情不痛快,两个孩子心里也会受到影响。

    田桂英就干脆把母亲请过来,让母亲看家门。

    她母亲可是一位很彪悍的老太太,年轻的时候相当泼辣。

    公婆两个再来,田母一个人战两个,骂得那两个人再也不敢往这条巷子里走。

    胡晓雯今年桃园丰收季一开始,就天天收到不少的货款。

    前两年是贡桃的数量不多,只在超市和精品店里****,能吃到的人还属于少数。

    这往市场一铺货,算是彻底引爆了人们对这种新品桃子的喜。

    今年的进货价比去年的高,在市场上卖,也达到了小的十三块五,大的十六块五的高价。

    然而这些年来百姓已经学会了享受,消费观念大为改变。只要东西是真正的好东西,他们并不吝啬。

    那些小水果商贩也跟超市里学,把桃子切开,请路人品尝。只要是尝上一口,就没有人不心动,不想买回去吃的。

    除了汤老板和张老板这两个云市最大的水果批发商,也有其他县的下游批发商找了过来,直接要货。

    今年暑期工请了三百多个,再加上原先的那些员工,每天采摘的分量才只够这两个大户。

    胡晓雯只能对其他人说抱歉。

    这些人并不死心,在村子里边转了一圈,也不知道从谁那里打听的,竟然学起了张老板,也戳个牌子在那里收购游客手中的水果。

    如今游客来得多了,也能被他们每天收到上千斤。

    这点数量对一个县城来说还不够塞牙缝的,不过却聊胜于无。这些人分一分,拉回去一卖,也能挣上一点。每天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也从这份大蛋糕上分得一杯羹。

    胡晓雯也接到了各地水果商的电话,每天忙得焦头烂额。

    周青看她这么忙碌,干脆什么话也不说,每天只是和大妗子、表舅妈做针线活。

    除了她们三个人之外,老姨也每天过来,再加上听说这边做活一定要来帮忙的赵大军的母亲,五个人每天能做出两**被子。

    她们从最简单,容易的铺炕被子做起。

    短短五天时间,所有的铺炕被子都做好了,铺到了**上。

    剩下开始做单人被子,被子比铺炕被子多一层被套,几个人分了工。

    两个老人动作慢吞吞,眼神也不好,就负责把棉花絮平整。周青和大妗子两个人就把棉花铺在软绵绵的内衬布上,包边缝上。

    表舅妈的手艺好,从家里把缝纫机搬过来,一个人砸被套。

    这个时候她们已经磨合好了,动作越发的娴熟,多了个被套,竟然也能一天做出两**被子。

    这个大工程,从七月下旬做到了八月上旬,历经二十多天。

    胡晓雯家里原本干干净净,现在走动起来时不时的就带个线头,或者是不小心蹭上点棉花。

    周青一开始带来的棉花用完了,又让胡晓雯开着皮卡车去塘口镇的集市上买回来一百斤,又挑了一些花色非常漂亮的布面。

    胡晓雯一开始还挺纳闷的,一开始不是说一百斤就够了?

    周青说:“红霞家的房子马上就要盖好了,她新家什么都没有,她父母离得又远,没有人给她想这些事情。反正我们人多,用不了几天的时间,就给她顺便做上。”

    周青这是屋及乌,霍红霞是胡晓雯的朋友,又是事业上重要的帮手,她自然要帮着胡晓雯照顾一二。

    霍红霞知道之后也很感动,幸福地在蓬松柔软的被子上滚来滚去。

    “谢谢婶婶!”霍红霞完全没有想到周青会想着她。

    她毕竟是个姑娘,看见漂亮的花布也很喜欢。只不过这些都是胡晓雯妈妈辛辛苦苦做给她的,她也只能羡慕的看一看,摸一摸。

    一想到有自己的份,霍红霞都恨不得在周青脸上亲两口。就是她亲妈都没想到这回事!

    当初买房子的时候,她妈妈过来就帮着挑了挑家具,买了空心棉的被子和**上四件套。

    而现在这整整一套,包括两条炕被、一个单人被子、一个双人大被子,全都是亲手做的。

    “又暖和,又绵软。”霍红霞蹭着被子傻笑。

    周青跟女儿对视了一下,互相笑了笑。

    “你看你喜欢哪个花样就挑哪个。”周青说。

    周青选的花样都很好看,霍红霞简直要得选择困难症了。

    纠结了一段时间,霍红霞衙了喜欢的花色。

    “真希望今年的秋天快点来。”她说。

    胡晓雯看着新被子也很想往身上盖,只不过现在天气还热的很,这会儿盖绝对是捂痱子。

    周青扭头对胡晓雯说:“还剩下点棉花,我给你做了个小褥子,还有小被子。”

    “嗯?”胡晓雯不明白的看她妈妈。

    周青笑得特别和蔼,眯着眼睛,嘴里轻轻的说:“等将来我有了外孙、外孙女,就可以用上啦”

    周青意味深长,充满暗示的看着胡晓雯。她们约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哦。

    她经过半年多的物色挑选,给胡晓雯准备了一连串的相亲人选,就等着时间一到,跟胡晓雯见面了!

    胡晓雯后退两步,被她妈妈看得夏天里生生打了个冷战,霍红霞捧着被子同情的看了她一眼。

    “”胡晓雯僵硬的扯了下嘴角。

    周青抱着被子开始整理,胡晓雯脸上发木的看了看都要几乎从母亲身上满溢出来的开心。

    要是她突然离家出走

第128章() 
按理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胡晓雯已经是老胡家上数三代挣钱最多的人了,可是她在家里的地位却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一方面是出于孝顺和谦和,另外一方面则是小时候被她妈妈揍的阴影面积太大,导致周青积威深厚,并不因为胡晓雯如今的能耐而动摇。

    周青说让胡晓雯去相亲,胡晓雯也就只敢想想离家出走,并不敢真的付诸行动。

    她讨好的冲着她妈妈说:“你看淘淘肚子都大了,见不到我它该不吃饭了。你总不能饿着它肚子里边的小宝宝吧?”

    周青面无表情的说:“现在喂它的不是你,是陈子嘉。我才去看过,它吃饭吃得香呢!”

    胡晓雯面不改色的继续说:“我这果园里的事情也是一大堆”

    周青说:“我看蔡胜干得挺好的,也不用你总是盯着。丰产期已经过了,现在又没有人整天给你打电话。”

    胡晓雯暗自咬牙,大概是从别的人那里知道她果园今年的产量就那么些,也没有外地水果商给她打电话来问了。

    “果园里边还有两个专家,正在进行贡桃变异的研究,这对我们的水果来说很重要,我要是走了”

    周青的脸色变了变,胡晓雯心里一紧,眼见她要怒了,最后却反常的平息了下来。

    周青慢慢的转过身,低着头,拖着脚走,那背影竟然有些萧瑟。

    “好吧,女儿大了不由娘。你还有自己的事业,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哎也不知道我这辈子还能不能看见你结婚生孩子”

    这状况不太对,胡晓雯从来没有看见过周青在人前露出这样脆弱的背影。

    她赶忙过去抱住她妈妈的肩膀,她妈妈双手插裤兜里,扭头看她,眼眶竟然带着丝水痕。

    胡晓雯顿时觉得坚持不下去了:“妈,你别这样!我去还不行嘛?”

    周青皱了一下鼻子,迟疑的看她:“真的?”

    胡晓雯点了点头:“真的,我现在就找陈子嘉借车去。”

    说完,胡晓雯拿上包就走了。

    现在是早上八点多,赶到云市正好中午,见个面吃个饭,一点也不晚。

    等她走了,霍红霞打着哈欠下楼了。

    她现在手底下带着两个徒弟,早就把一些工作分摊给别人做了,要不然她一个人干全天,迟早累死。

    霍红霞低头看着楼下的周青仰着脑袋,手里边拿着东西往眼睛里挤。

    “婶婶,你眼睛怎么了?”霍红霞奇怪的问。

    周青放下手,闭了闭眼睛,说:“前段时间做被子,用眼太厉害,干得很,就买了点润眼睛的药水。点了一段时间之后,眼睛舒服多了。”

    霍红霞一听,下了最后一个台阶,往厨房走去。

    “您辛苦啦!吃早饭了吗?”

    周青睁开眼睛,眼药水被她揣进裤兜里,回到:“还没。”

    “我给您做去”霍红霞准备大显身手,好好犒劳一下周青。

    周青慢悠悠的坐到沙发上,胡晓雯那点水平想跟她玩心眼,还不是乖乖地去相亲了。

    周青揉了下眼角,刚才低着头怕被女儿看见,动作仓促之间药水瓶戳到了。

    胡晓雯当然不可能知道她妈妈耍得花招,这会儿已经开着车从桃溪村离开了。

    开了三个小时到了云市,胡晓雯跟相亲对象联系了一下,决定在一家西餐厅见面。

    周青为了胡晓雯煞费苦心挑选了相亲对象条件都很不错。

    女儿现在身家上千万,看样子今后可能会更多。周青给她找相亲人选,眼光就挑剔了很多。

    首先男方不能太穷,要不然打从一开始俩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太大,真能够保持的住心性平等相待的几乎不可能存在。

    第二,男方要有一定的事业。有事业证明本事不差,至少在她姑娘面前不会有自卑情绪,俩人婚姻才能和睦。

    第三,人品和身体一定不能有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