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空间田园记事 >

第8章

空间田园记事-第8章

小说: 空间田园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个就想起了赵大军。

    他来了之后跟老黄牛一样卖力,是个非常棒的壮劳力。

    “行,那大军你以后就负责一天两遍的浇水。”胡晓雯明白了赵大军的意思,她点了点头。

    浇水要浇透,最是不能马虎。三个员工当中蔡曙光年岁太大,主要负责技术方面。另外一个人比较年轻,胡晓雯怕他不细心。也只有赵大军能干这个辛苦活了。

    另外一个人叫蔡胜,今年二十三岁。去年在外边打工右手无名指和小指被意外截断,虽然及时送医接上了,但是却没有以前那么灵活了。在家里边养了一年,才刚刚养好伤。

    黄哲推荐他因为他脑子比较灵活,性格也踏实。应该能够更好地配合胡晓雯的工作。

    山下,村子里。

    周晓雯的表舅推门进了屋,看见自己的婆娘在家里,顿时就来气了:“我不是说让你今天去给晓雯帮忙,你怎么还没去?!”

    表舅妈没说话,沉默的洗毛巾打算递给表舅擦擦。表舅看她这样,叹了口气:“算了,今天下午你去地里,我去帮晓雯收拾果园。”

    “她一个大学生,不在省城上班,回来干嘛?!”表舅妈一听表舅这么说,就把手里的毛巾摔进了水盆里。

    打从听说胡晓雯要回来包果园,表舅妈的心里就一直被一件事情揪着放不下,整天整天的难受。

    原因就是为了地。

    姚惠香是有地的,地还不少。总共有两亩水田,两亩旱田。这些地有胡晓雯姥姥姥爷本身的的和继承的,也有一部分是胡晓雯亲舅舅的。

    以前的时候,桃溪村耕地少,每个人分到手里的就很少。最少的甚至就只有几分地,勉强能够种种菜吃。桃溪村给宅基地给的大,未尝没有让村民们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边种菜吃的意思。

    后来随着人们纷纷外出打工,甚至在外边安家落户不回来了。这村子里的地转让的转让,租赁的租赁,这才让村子里的人手里的地够种了。

    不只是够种,甚至还能富裕出来。只不过再怎么富裕,水田也不会闲着,只有一些旱田荒着。

    以前地紧张,像周青这样嫁出去,连户口都不在村子里的,土地就会被收回。近年来田地富裕起来,就让这个规定作废了。姚惠香去世之后,这些田地的使用权就被周青继承。

    周青当然是不种地的。周青跟胡新民居住在城市里,就把这两亩水田地借给了胡晓雯表舅一家耕种。

    多了两亩水田的耕种面积,一个家庭能增加几千块钱的收入。

    现在胡晓雯回来村子里务农,表舅妈就一直紧张这地会被要回去。

    一下子每年要减少几千块钱的收入,搁谁身上不难受呢?也怪不得表舅妈一看见胡晓雯就堵心,根本就不想去给她帮忙。

第12章() 
其实表舅妈的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别说胡晓雯不知道这回事情,就是周青也没想过要把这两亩水田要回来给自己家用。毕竟现在在她看来,女儿这个果园能不能办成都不知道,光是果园的事情胡晓雯就忙不清,给她田地也是白瞎!

    到了第四天,表舅妈到底是上了果园去给帮忙去了。

    农村里边就是这样,亲朋家里缺人手的时候除非是关系特别淡薄的才不去。在桃溪村里跟胡晓雯家亲近的就是表舅一家和老姨一家,头几天地里边有事儿不去还说的过去,这两天都不怎么忙,他们家要是没有人出现才会让人嘀咕起来。

    周青一天打一个电话,指点胡晓雯如何在村里跟人来往。

    要不是周青说,胡晓雯原本打算等果园初步整理完成,给来帮忙的大舅大妗子还有表舅妈一些工钱,不然她也不好意思让人家白干活。根本没想过原来在村里生活,人情来往比金钱更重要。

    周青打消了胡晓雯的念头,只是让她以后在大舅一家和表舅一家有事的时候伸手帮一把。胡晓雯从这件事情上学习到了在农村怎么积累人脉和人缘,在这个地方生活人情往来必不可少。

    第五天,胡晓雷开着车带着胡新民和周青上了桃源村,随着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台电冰箱和一台洗衣机。

    “这都是给我的?!”胡晓雯惊讶的看着胡晓雷帮着后边送货的伙计把冰箱和洗衣机搬下来。

    “尽说傻话!不是给你买的,拉回去自己用还不够费油钱的。”周青没好气的说。

    胡晓雯四肢不勤的,又要整天钻来钻去,一天功夫下来衣服就脏了。胡晓雯可不比那些常年劳动的村民,还有力气打水洗衣服。周青就想着给她买一台洗衣机,而那台电冰箱,则是胡晓雷对胡晓雯事业的支持。

    胡晓雷还指望胡晓雯真种出桃子来,面面现在整天惦记着吃姑姑种的桃子。胡晓雷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那么大的执着劲。

    胡新民在院子转了转,自从老太太没了之后,也就只有烧纸的时候他们回来过。这回一来变化还挺大的,尤其是院子里的花椒树今年长得贼好,门口还多了一株差不多一人高的桃树。

    “这桃树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胡新民摸着下巴,迷惑的回想上一次来的时候有没有在门边看到一棵桃树苗。

    胡晓雯正摸着冰箱和洗衣机高兴,一听她爸的话顿时一头冷汗。

    可能是灵雾吃多了太补,再加上后续的一大瓶空间水,让那桃枝长得很快,现在已经有一元钱硬币那么粗了,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当年刚刚扦插长成的。

    “可能上次来的时候刚出苗吧,这桃树刚出苗的时候也看不出来什么。”胡晓雯轻描淡写的说。胡晓雯只能让这棵小桃树冒充果实落地之后不小心在院子里长成的。

    胡新民弯下腰看了看:“实生苗?难得。”完后他直起腰说:“那就好好养着吧,也别拔掉它了。”

    周青也过来看了看长势很好的桃苗:“都长这么大了,拔掉多可惜,反正院子这么大,多它一棵也不怕。”

    胡晓雷和胡新民去桃园看了一下,觉得形势还是很不错的,很为胡晓雯高兴。父子两个看园里正在修剪桃枝,手痒就跟着学了学,一天的时间都消耗在了山上。

    而周青则是和胡晓雯两个人一起平整了院子里的菜园,翻了一下地,把胡晓雯买回来的蔬菜种子都播种了下去。

    胡晓雯就记得自己那些天怎么想吃菜了,就买了好些种子回来。院子里的地根本就用不到这么多菜籽,周青也没说她,只是挑拣一些春天常见的蔬菜给种了下去。

    种完了这些,周青又教了一下胡晓雯平常怎么照顾这些菜。虽然现在住在城里,周青没结婚前可没少接触这些农活。周青也知道胡晓雯现在忙得不可开交,只说一点最必要的,只要水浇的足足的,这些菜就长得差不了。

    “你啊,光买蔬菜种子,大蒜、小葱、香菜,这些你都不吃啊?”周青无奈的摇了摇头,一看就知道没经验,村子里可没有地方给胡晓雯去买,这些调味的都是农户自己种。

    下午周青和胡晓雯两个一起去了镇子上买回了这些种子,种了下去。

    胡晓雷还要上班,周青和胡新民还得接面面放学,只在这里待到周日下午,三个人就回去了。

    拒爸爸妈妈还有哥哥来很高兴,然而在一切起步的初期,还是独自一个人,让胡晓雯更自在。

    胡晓雯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用空间水直接浇到地里,傍晚回来的时候再顺手浇一边。有空间水的滋润,这些种子大部分都发了芽,以一天一个变化的模样生长着。

    桃园的树枝修剪完了,草也处理干净。大舅两口子和表舅妈就回家了,桃园里只剩下胡晓雯和她的三个员工。

    原本蔡曙光是建议胡晓雯多招几个人的,因为一个这么大的果园,只有四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胡晓雯却觉得暂时就他们四个人足够,胡晓雯打算忙的时候再请人。果园里工作的人如果多了,早晚会有人发现泉水口的不对劲。

    对于日常果园里的工作太多人手不够的问题,她可以去买一些自动设备铺助解决。有她和蔡胜两个年轻人相信很快就可以学会操纵使用,然后再等赵大军和蔡曙光慢慢学。

    有了这些设备,四个人照顾三十亩的果园一点都不累。看着胡晓雯买回来的自动设备,蔡曙光直感叹科技的了不起,以前他在外边打工就是傻卖力气而已。

    有这些东西很省力不错,不过动起来就是在烧钱。这些设备用的都是柴油,再加上泉水口那里的抽水泵也是个吃油的,光是油钱就让胡晓雯肉疼的不行不行的。

    桃溪村一直是个贫困村,村里的大型农业机械也就是拖拉机还有脱粒机,胡晓雯的大手笔让村民知道了都很新奇。有人说她大手笔,不愧是大学生做事情有气魄,是个有出息的;也有人说她败家子,不懂得节俭,才刚开始就铺这样的大摊子,一个弄不好都要赔进去,后力无继。

    这天,胡晓雯没有去果园,难得的休息了一天。

    回来一个多月了,胡晓雯已经完全适应了这边的生活节奏,每天睡眠踏实,一天的劳动干完虽然很累,睡一觉起来就精神抖擞。要不是这好似天赋一样的恢复能力,胡晓雯早就累的脱了形,说不定会受不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打起退堂鼓。

    虽然每天暴晒,胡晓雯却没怎么变黑。胡晓雯正站在镜子面前看自己的脸,她对于父亲说的皮肤变得粗糙还是很在意的。

    “奇怪,怎么感觉最近皮肤反而变好了?”胡晓雯百思不得其解,这些天有的时候她会忘记涂抹护肤品,一点都没有变粗擦不说,皮肤还变的更细腻了。

    “胡晓雯,你在吗?”门外响起黄哲的声音。

    黄哲来是问胡晓雯要不要把户口迁到桃溪村。如果胡晓雯把户口落回来,黄哲就可以为她争取一笔农机器械补贴。

    黄哲对这个破釜沉舟辞职来到农村承包果园的胡晓雯很是敬佩,也愿意竭尽所能的帮她。

    胡晓雯很心动,最近她被柴油机械烧钱烧的眼睛都有点绿了,农机补贴发下来至少能买不少柴油用。

    然而不行。

    “我妈原本很反对我回来,现在同意也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胡晓雯遗憾的说,“我人回来了,户口档案还留在省城。要是调回来,我妈肯定会弄死我。”

    周青还想着如果胡晓雯承包果园失败,还让她去省城找工作,所以调动户口档案什么的决不可能!

第13章() 
送走黄哲的时候,他无意间看见了院子里边的菜地,夸赞道:“你家的这些菜长势很好啊。”

    胡晓雯这段时间并没有怎么打理这些菜地,也就是每天浇水两次,隔几天就把野草拔一拔。

    因为空间水的原因,原本有些植物种下需要40天才成熟,现在一个月的时间就长成了。让胡晓雯每天都能有点小油菜、油麦菜可以吃。

    虽然周青让胡晓雯去大妗子家解决吃饭问题。但是胡晓雯的脸皮并没有那么厚。偶尔去吃上一回还行,老是在人家家里吃饭,又不要伙食费,胡晓雯就觉得不自在了。

    去镇子上买了液化气和燃气灶之后,胡晓雯也能自己炒个青菜煮个挂面什么的。有电锅也会做个粥,闷个大米饭。

    除了这些生长周期短的,其他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等等长势也非常好,看样子也可能会提前成熟十天半个月的样子。

    胡晓雯由此推断,一样浇灌空间水的桃子,很可能也会同样提前成熟。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能提前十天上市,桃子就能够卖出一个非常好的价钱。

    虽然有母亲给的十万块钱,但是烧柴油花费的钱,还有三个员工的工资开支,都让胡晓雯很有压力。

    胡晓雯今天没去果园主要是为了给地里那些会爬架子的把架子弄好。

    这些架子都是赵大军和蔡曙光前两天给弄好的,胡晓雯只要插下去就行。

    要说这村里的员工就是人情味足。胡晓雯在城市里边待得久了,深知在城市里雇工给老板做点分外的都觉得不痛快,更别说主动想着了。但是也可能跟年龄经历有关,跟蔡曙光和赵大军相比,蔡胜虽然也很勤快,就想不到这些。

    虽然院子里边的小油菜、油麦菜长得很好,但是总是吃也会觉得腻。胡晓雯就打算上镇子上去买一些别的菜。

    胡晓雯想了一下,就拿了钱包锁上门,离开了家。

    “陈子嘉,我借下你的车。”胡晓雯敲了敲刷着红色涂漆的大门。

    随着她的声音,一连串狗狗的叫声响了起来。不一会儿大门就打开了,里边出来了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

    这人年龄跟胡晓雯差不多,长的眉清目秀,很是清俊。他就是在桃溪村开了一个狗场的陈子嘉。

    说起陈子嘉,他在村子里边的评价是一个怪人。

    他虽然跑到这边来开狗场,可是三年多的时间了,他那狗场也不见有什么人来买狗,那门也经常关闭着。要不是里边能听见汪汪叫的狗声,那些村民都要以为他是不是干什么不正经的营生了。

    有一天胡晓雯偶然跟他遇见了,作为村子里唯二两个做事业的大学生,彼此之间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等知道了陈子嘉的身世背景,连胡晓雯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陈子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二代,他家里是开房地产公司的。这家公司连不怎么了解的胡晓雯都知道,在她家所在的城市开发了好几个小区。

    他本身学的是金融的,毕业之后没有继承家业,也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反倒是不顾家里边的反对跑到桃溪村里开了一个狗场。

    他养狗也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训练出来一只冠军狗。据他本人来说,这是他的梦想。而在他家里人的眼中,这完全就是不务正业!

    胡晓雯跟陈子嘉认识了之后,也参观过他的狗场。他的狗场里养了很多名贵的犬种。有猎狐犬、拳师犬、杜宾犬、宾利犬林林总总十几种,有的胡晓雯压根就没听说过。

    他之所以养这么多种,是因为这些品种都是历届比赛当中经常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