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空间田园记事 >

第23章

空间田园记事-第23章

小说: 空间田园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黄哲也坦白说了,他这么卖力也不只是为了帮助胡晓雯。桃溪村所在的乡镇大部分的土地性质跟桃溪村一样,都是林地性质。

    林地的承包价格制约了这里的发展,使得很多年来根本就没有人前来大规模承包投资。就是来,也只敢承包几十亩,就像是之前的那个桃园主人。

    这个申请提上去,能够成功的话,很有可能整个临水县符合条件的土地都要从新划分。黄哲能够参与其中,一是涨涨经验,一个是增加资历,对他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

    黄哲一心想要在明年聘期结束之前促成这件事情,很快就整理了报告打了上去。这种事情镇政府根本做不了住,只能继续向上反映。

    胡晓雯现在所能做的,也只是先把村子里的事情先完成。

    她先去找了表舅,跟他把这个事情跟他说了一下。事情说清楚讲明白了,表舅在饭桌上喝了好几盅酒,喝的表舅妈直皱眉。

    一开始表舅也转不过来这个弯来。毕竟如果按照林地算,最后胡晓雯把钱交给村子里,每一家都能分到不少钱。一旦改成荒地,缩水的就不是一点半点。

    结果最后还是表舅妈嘀咕了他几句,说:“是荒山就成不了林地。既然不是林地,凭什么要交林地的承包费。那山上的树什么样,你不知道啊?真要把那些歪脖子碗口粗的树当做好料子卖,拿着这钱不觉得烫手?心里不觉得羞愧?”

    表舅这才醒过神来,不该他们得的钱,硬是得来了也花的不安心。

    表舅惭愧自己被这笔巨款一时迷住了心窍,还没有自家婆娘想的明白。他拍胸脯向着胡晓雯表示,这件事情他会亲自去跟七舅公去说。七舅公就是周家的管事儿的,排行七,老一辈的都管他叫周七。

    表舅妈笑眯眯的看着胡晓雯说:“三道弯有上千亩地呢,放以前晓雯这可是真正的地主啦。”

    表舅妈想的明白,到时候胡晓雯发展的好了,她家长喜也能跟着沾光。再说了,胡晓雯那里有活干,总会想着他们这些亲戚。能在家里一边侍弄田地一边打工赚钱,可比在外边漂泊强多了。

    表舅和胡晓雯一起去了七舅公那里坐了一晚上,谈了好长时间的话,七舅公点着头说:“这是好事,好事。该办,该办。”

    七舅公别看话不多,但是心里清楚的很。钱多了也不是好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踏踏实实地工作,亲手赚来的钱,才会让人更加的珍惜。

    七舅公出面和村里的其他几个管事儿的去村委大院和赵贵还有黄哲开了好几次会,还通气跟各家的男人,能回来就回来,回不来就让别人家代表,开村大会。

    这事儿胡晓雯就完全插不上手了,毕竟她不是桃溪村的户口,这开会的事情到不了她的头上。

    这些日子以来,没有了桃园里的采摘,来旅游的人次一下子下降到了每周五十人次一下。

    胡晓雯还以为村子里的旅游项目会办不成了,在黄哲的努力宣传下,每个礼拜还是有不少人来桃溪村钓个鱼,捉个虾,爬山采摘山货。

    黄哲这么卖力的帮她出主意又去跑文件,虽然也是有着为自己增加资历的心思,但是他对胡晓雯的帮助是巨大的。胡晓雯知恩图报,她没什么能为黄哲做的,干脆就每天凌晨稀释灵雾,从山上轻飘飘的蹭过去。

    秋天里,正是野果成熟的日子。每一个上山的游客都玩的很开心,人人能采摘回来一大捧的野果子。

    有酸枣、毛樱桃、野山莓、山葡萄、龙葵、野山梨除了这些酸甜可口的野果,还有大量成熟的野山菌。落云山上的野山菌让这些游客们非常惊喜。不仅肥美鲜嫩,味道浓郁,偶尔还能遇到市驰格昂贵的菌类。

    桃溪村水多,原本气候就非常湿润,非常适合菌类的成长,再加上胡晓雯特意的去山沟里边滚过,这些野山菌以一天一个模样的速度疯长。

    别说平菇、草菇、黄菇、绿菇这种市惩野外常见的菌类,就连带队的老猎人也惊喜的发现那些少见的,名贵的菌菇也多了起来。不说黄绿环菇和松蘑,就连花菇和木耳,每天都能有人发现。

    虽然现在市面上也有花菇和木耳,但是那都是人工培育的――就这还不便宜,野生的花菇和木耳市驰格高达几十元、几百元不等。

    出来玩,还能收获到名贵的野山菌,游客们纷纷表示今后有时间还会再来。

    除了每天外出在村子各处的山头和溪流里边蹭一蹭,滚一滚,胡晓雯现在最专注的还是每天跑去搬运水道里的石层。

    因为灵雾的产生不是那么容易,胡晓雯又要每天去“滋润”山林河溪,灵雾就要使用的特别的谨慎。

    她每一块石头都是反复挑淹比较过后,尽力去找体积小的石头去动。拒这样,还是消耗了不少的灵雾,并且胡晓雯甚至用这些石头岸边垒了一个平台。她的那个浮台总算是不用继续泡在水里了。

    终于把泉水的水道打通了,胡晓雯的灵雾也只剩下了薄薄的一层。好在秋收桃溪村的农作物大批量的成熟,玉米、大豆、高粱夜色中纷纷扬扬的飘起一片绿色的光点,激动的玉坠空间连续三个晚上接连的去吸收。

    农作物可不比果树,成熟之后要及时的收割。

    胡晓雯玉坠空间里补充了足够的灵雾,心情好的不得了。表舅一家又玉米,她就跟着去帮忙。

    中间休息的间歇,表舅妈对胡晓雯说:“你家里的两块旱地闲着也是浪费,你不如随便种点什么。”

    胡晓雯抽了一下嘴角,说:“我哪是种粮食的料啊。果园里那是由人帮我,种粮食我什么也不懂的。”

    表舅妈是个地道的农家妇女,明明有地却不种闲置着,让她浑身都不舒服。她说:“种地很简单的,我教你啊。”

    胡晓雯顿时苦着脸说:“我还有果园要打理真没有那么多时间。”她这就是说瞎话了,现在泉水口开始出水,虽然水流不大,但是几天就能够灌满整个水潭,足够桃园使用。

    自从打通了水道之后,胡晓雯让人在山上修了水泥房,连去开抽水泵的事情都不用她自己亲自去,而是交代给蔡胜了。

    表舅妈说:“你可以不种那些麻烦的作物,种点省事儿的。像是玉米,大豆,土豆,花生之类的。那姥姥那块地虽然是旱地,但是并不是太干,种这些作物也不用你天天去浇水,只要不干旱,下的雨水就够了。”

    胡晓雯顿时有所异动,她之前愿意去弄那土地,就是觉得浇水不方便。她又不能像在果园里那样,专门修个水管往那边浇水。

    “那明年开春种点玉米好了。”胡晓雯说。

    表舅妈嘴唇动了动,没再说别的,点了下头说:“那行,到时候我教你。”要是换做是她,冬天也不闲着,直接种点大白菜也是好的,不过胡晓雯跟她家情况不一样,她还是不要多嘴了。

    9261314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第36章() 
说好了明年种点玉米,胡晓雯回了家就兴冲冲的去杂物房,打算拿着农具,去姥姥的两块旱田看看。那土地闲置了一年多了,肯定会有较大的土块需要粉碎,她反正现在没什么事情,就当时提前体验一下下地劳动的乐趣。

    结果她打开杂物房,看清里边的情况,顿时惊呆了。放在角落里的篮子里竟然有一窝小猫!

    这些小猫刚刚出生没有多久,有的还没有睁开眼睛。四仰八叉、憨态可掬地拥挤在当初淘淘生病时给它弄的那个铺垫着棉布的篮子里。

    胡晓雯傻傻的站在原地,看她不动,淘淘摇着尾巴跑了过来:“汪汪。”

    胡晓雯赶紧蹲下把它抱住了,害怕淘淘会把这些小猫给惊吓到。另外她不知道母猫在哪里,听说母猫都很护崽,也有的很极端,发现情况不好,甚至会把自己的小猫咬死。

    胡晓雯也不打算进去了,以免留下她和淘淘的气味,让母猫不安。

    这一窝小猫是什么时候出生在她这里的?胡晓雯一点都没有注意到。

    她回了房间,打算偷偷的观察。半夜里胡晓雯用用意识驱使着灵雾,跑到杂物间里去。

    稀薄的灵雾顺着杂物间的窗户飘了进去,这个时候母猫已经回来了,它有所感应的抬起头,滚圆的眼睛夜里发着光,死死地盯着淡淡的灵雾。

    它叫了一声:“喵呜”

    胡晓雯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只母猫,正是清明节小长假从亲戚家抱来的那一只花猫!

    花猫从毛篮子里站起来,窝在它肚皮下边睡觉的几只小猫,伸伸胳膊伸伸腿,并没有醒来。花猫走到淡淡的薄雾里边,窝在门口,不动了。

    胡晓雯还在奇怪它这是在干什么,就看见灵雾若有似无的随着它的呼吸进入到它的身体当中。

    “!”胡晓雯惊讶不已。这只花猫也太聪明,太灵性了,竟然知道这灵雾的好处,主动跑过来吸收。

    现在想想,那天晚上桃枝上桃花落了,结出了桃子。而跟桃枝共处一室的花猫很可能也吸收了灵雾,甚至它看到了灵雾。

    胡晓雯这才明白,为什么这只花猫会跑到她家的杂物房来生产小猫。就因为沐札灵雾,知道它的好处,花猫才选择了这个距离灵雾产生最近的地方。

    想明白了这些,她主动的控制灵雾向着小猫们睡觉的篮子飘过去。母猫见状就回到篮子当中,几只小猫感受到了母亲的体温,蠕动着翻滚着,重新挤在母猫的肚皮底下。

    胡晓雯白天没敢靠近,这会儿数了一下一共有五只小猫。一只黑的,两只三花的,一只黑白花,还有一只是黄白花。

    弄清楚了事情,给杂物房留下了一些薄雾,胡晓雯就回去睡觉了。

    **无事,她起得特别早。洗漱过后,吃了早饭,喂过淘淘。胡晓雯摸着淘淘的脑袋教育:“淘淘,你不能靠近杂物房,知道吗?看见花猫也不要咬它,更不要汪汪叫,明白吗?”

    淘淘湿漉漉的眼睛看着胡晓雯,摇着尾巴,也不知道听懂没听懂。

    胡晓雯不知道,淘淘早就见过这只花猫不知道多少次了。这只花猫甚至在它刚来家里的时候就经常在半夜出没,淘淘早就把它当成这个家的一份子,怎么可能会咬会叫。

    也是胡晓雯后知后觉,一只陌生的猫要是跑进她家里――别说还生了小猫,地盘意识强烈的淘淘早就叫着驱赶了。

    因为要给五只小猫哺乳,再加上刚生产完的时候花猫一直守候着小猫没有离开,很久没有好好吃一顿的花猫瘦了很多。毛发没有什么光泽,还被小猫蹭的一绺一绺,看起来有点可怜。

    胡晓雯跑到陈子嘉那里,向他打听刚生产完的动物该怎么照顾。

    胡晓雯把花猫的事情隐去灵雾的部分都跟陈子嘉说了,陈子嘉对她说:“这只母猫看来不是第一次生产,它会自己照顾好幼崽,你不用担心。你只要把母猫的营养补充好,让它吃饱喝足就够了。”

    胡晓雯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陈子嘉给了她一些罐头,还有一些袋装的食物:“这些都是猫可以吃的。里边有多种肉类,含有很丰富的营养成分。另外你也可以弄点小鲫鱼,炖一下给它吃,有点味就行,不用放太多调味料。”

    农村里养猫都是给剩饭吃,早就跟着人类吃的习惯了,不加点调料它们还觉得吃不惯了。

    听了陈子嘉的叮嘱,胡晓雯回了自己家。找了一个干净的碗,撕开一袋食物倒进了碗里。她没有进去里边篮子的旁边,只是把碗放在门口,猫能够看见的地方。

    花猫看见她进来还挺紧张的,不安的动了动。好在胡晓雯没有靠近,把碗放下就走了。

    胡晓雯听陈子嘉的,一天少量多餐的喂花猫。第二次,第三次进去的时候,碗里的食物都被吃光了。除了喂这些,胡晓雯还从空间里抓了些小鲫鱼,用叙炖。炖出来的味道不算特别好,有些腥。花猫也不嫌弃,吃的一干二净。

    这只花猫是亲戚家的,胡晓雯必须跟主人家打一声招呼,她拎了些东西去了村南。

    这家人跟周家是远亲,胡晓雯跟这家人也不熟。只是这一家人是除了老姨和表舅一家走的最近的亲戚,只不过对方的长辈去的早,周青又不住在桃溪村,姥姥就不怎么和这家走动了。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两家人会互相探望一下。

    农村里边养猫从来都是散养,平常不怎么喂,性子野得很。母猫还好点,公猫常常跑着跑着就不回来了。不过母猫往常也有一两个月不回来的,一般回来都会领着半大的小猫。

    所以这段时间不见花猫,这家人也不着急。这会儿胡晓雯过来了,才知道竟然跑到她家里的杂物房下了小猫。

    这挺让人稀奇的。一般这猫下小猫,会找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桃溪村多的是空着没人住的房子,怎么就跑到人家里边去了?

    这家人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但是这会儿母猫正是护崽的时候,小猫连眼睛也没有睁开,也不好从胡晓雯家里的弄回来。

    虽然是家养的,但是在这种时候,存有野性的花猫是不会让人靠近的。

    这家人只好跟胡晓雯道了声过意不去,就一起上周家的老宅子里看了看花猫。

    虽然花猫见了主人也让人往前看看小猫,但是想要上手那是绝对不行的。无奈之下,这家人只好让花猫留在胡晓雯家里。

    这正好合胡晓雯的意思。她乘机说道:“我挺喜欢这猫的,就让它现在我家里待着吧。就是这窝小猫,要是长大了我想要一只。”

    跟胡晓雯回来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胡晓雯叫她一声嫂子。这嫂子能干,为人也爽快,她笑着说:“你要是喜欢就都留下。这小猫崽这么多,我家也养不起,大了也是让人来捉走。”

    这村里的人家差不多都有猫,最近也没人说要小猫崽。这位嫂子正发愁该如何打发这些小猫呢。

    胡晓雯迟疑了一下,这些小猫她看哪个都挺喜欢的。虽然都很喜欢,却也没有想过要都留下自己养。

    “这样吧,我就确定要一只。你那要是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