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88章

技艺天王-第88章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我还真有一个本事。

    那就是我准备做鐻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

    斋戒三天后,臣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

    斋戒五天后,臣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

    斋戒七天后,臣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

    正当此时,臣的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专一。并且,外界的扰乱尽皆被摒弃。

    尔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外形与体态最与鐻相符的,这时,我已胸有成竹,方是动手加工制作。

    若非完成以上的斋戒步骤,我便放弃制造。

    用木匠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这或许便是在下制成的器物能被民众称赞巧夺天工的缘故罢。

    哇,原来是这么有意思的小故事。

    厉害了。

    厉害了。

    扑面而来文化内涵与底蕴啊!

    而此时,旁白缓缓响起,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男性配音演员,拿捏好了语气,吐出沉稳的气息:

    “两千年前,中华家的工匠们劳作一天后,点燃膻油灯,于竹简上刻下他们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科普与旁白一同食用,

    观众们懂了。

    这是两千年前的古老匠心!

    老祖宗们借着膻油灯的微光,刻下智慧的结晶,真是令人感动!

    ……

    画面继续推进。

    这一次,观众随着镜头来到一千年前。

    盛唐!

    一片素帛缓缓铺开,唐人的书法绘行其上。

    大唐的自信在素帛与书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右上方依旧是一段对古籍内容的旁注:

    郴…州刺史王琚刻木为獭,沉于水中,取鱼引首而出。盖獭口中安饵,为转关,以石缒之则沉。鱼取其饵,关即发,口合则衔鱼,石发则浮出矣。

    这段文言文出自武则天时期的古籍朝野佥载。

    讲述的是一位唐代木匠,他能打造机关木獭,木獭造好后,往獭嘴放饵,鱼进入其中吃饵料时,獭嘴会立刻闭上,并且木獭里坠着的石头脱落,木獭由此带着捕获的鱼儿浮出水面……

    看到弹幕解释,观众们情不自禁脑补出那具木獭。

    能想出这种精妙设计,并且在一千年前就造了出来……

    只有佩服二字了。

    匠心,依旧是匠心!同时还有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想象力与科学实践能力。

    画面再转,时间跳回现代,在人来人往的博物馆中,秦淮蹲在地上,时而抬头凝眉注视陈列的玉器,时而埋头奋笔疾书。

    一页页密密麻麻的绘图与文字铺陈,积累成三百页厚厚的一本。

    旁白将前三段画面连贯了起来:

    “当代,也有一位刻苦的工匠坚持不懈的研究玉器,并写下了厚厚一本研究心得。

    从两千年前的工匠到一千年前的工匠,再到现在……

    两千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加工机械在改变,审美在变迁,不变的是薪火相传的咫尺匠心。

    泱泱五千年的大国工匠,阙盛千年!”

    旁白突然亢奋,听得这解说,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观众们入戏了。

    旁白,仿佛真的跟随镜头跨越了两千年时光,在战国木匠的身后观看他记录心得与体会。

    在刺史的屋内,看他一刀一刻的设计木獭。

    也仿佛透过屏幕,看到了当世秦淮在博物馆孜孜不倦的研究玉器。

    那厚厚的笔记本,有整整三百页罢?

    全部写满了小字,那该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去研究啊?

    工匠一脉,阙盛千年,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是我泪点太低,太多愁善感了吗?

    我也被戳中泪点……

    回头再看一遍,敬佩之余也泪目了,作品优秀到被它国工匠仿造,一定是呕心沥血过的,秦淮小哥哥不容易,尤其是在他这个年纪。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啊。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得到这些弹幕深深的慨叹。

    磅礴大气且有深厚底蕴的片头缓缓过度,背景音乐响起。

    镜头从书本扉页猛得一转,变成从金陵城鸟瞰而下,尔后腾云驾雾的下坠。

    焦距拉进,可看到整个金陵省博物院的仿古建筑与现代陈列馆。

    俄而,镜头从门庭中穿入,一道道门往后飞掠,颇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既视感。

    而镜头便以观众第一视角的身份,款款落在了陈列的核舟面前。

    小小的橱柜内,空间一片漆黑。

    没有明月,却有月光,没有流水,却有涟漪!

    意境荡漾,仙气缥缈。

    观众们无不惊其美艳,撼其神工。

    恨不能神魂附着在核舟上,在如水的月光上顺流而下,恨不得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商雅的烧钱拍摄法,果然震撼。

    这一连串镜头,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哪怕我从来没了解过核舟,我也能一眼看出来,这枚核舟简直是碾压了东瀛核雕师的那件作品。

    同感,三刷的我回头再看依旧震撼。我决定啦:下个星期奔赴六朝古都,去博物馆看实物!

    有弹幕嗷嗷乱叫,这核舟看得她魂牵梦绕。

    这有点过分夸张啊,是不是打了特效?

    金陵本市人现身说法,这不是特效。

    求求求求问背景音乐啊。

    

第一百六十一节 壮哉() 
'背景音乐,卢小旭:峨眉金顶,从一分零一秒开始。'

    '背景音乐和这一段也太圈粉了,处处都是细节啊,我仿佛看到了经费在燃烧。'

    '大国匠心,阙盛千年,原谅我膨胀!'

    '我也膨胀了,我大天朝无所不能无所不擅!什么都要争一争世界第一!'

    '三刷老粉丝在这里,秦淮小哥哥的侧脸超帅啊啊啊~'

    '我一个男的,也觉得秦淮好帅哦。'

    '我一个基佬,也觉得秦淮好帅!'

    看到这则弹幕,商雅噗一下笑出声,乐不可支。

    而秦淮直接忽略了这一则弹幕,恍若未见,哪怕被商雅瑶了摇胳膊,也不为所动。

    “认真看!”

    秦淮正襟危坐。

    而此刻,在悠扬的背景下,镜头缓缓转过十几件传统技艺的连环画核雕,俄而画面缓缓升到云端,朝玄武湖方向遨游。

    大片既视感!

    质量依旧保持在疯狂燃烧经费的水准。

    镜头在云端时,旁白出现了:

    “过去三十年,经济腾飞,传统技艺的发展不再举步维艰,一位又一位工匠从学徒起,或从业余起,或从家传起,继承发展着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技艺。

    而事到如今,我们却发现:传统技艺工匠的实力与宣传渐渐不成正比。

    在业内被称为神话的核雕师、玉雕师秦淮,竟在外界无人知晓。

    故而现在,请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中华神工,我们的大国工匠。”

    旁白抑扬顿挫,感情充沛的讲述着。

    而镜头在空中向前推进,六朝古都金陵城,尽数落入眼底。

    “一直以来,媒体上的工匠们似乎都很清贫、衣着简朴,安贫乐道……不过。

    哼哼,这一次我们要见识一位有些不同的工匠。”

    娓娓的讲述中,镜头跨越参差十万人家,飞渡烟柳画桥、碧波荡漾的玄武湖,掠过一栋栋别墅、一颗颗景观树,最终兜兜转转定格秦淮的别墅门口。

    '住……住……住豪宅?我惊了?'

    '视频引起我强烈的不适。玄武湖旁的别墅,还自带一片桃源……妈妈,这里有人炫富。'

    '嫉妒使我面目丑陋,嫉妒使我氧化分解!'

    '嫉妒使我生殖隔离,嫉妒使我诱变育种!'

    '呵呵,其实生活就是这么简简单单,不过是一杯清茶,一间小屋,一亩良田,一亿存款罢了。'

    段子手出现了,毫无疑问,他们的三观已被颠覆。

    一直以来,工匠给他们印象不是这样的……

    那些工匠是淡泊名利的,住在简陋的小院,一身脏衣服。

    正因此,从事传统技艺的工匠甚至还有点遭受歧视。

    然而现在看到这一栋鹤立鸡群的别墅时。

    '这是什么伪冒工匠?工匠不是这样的!'

    '对啊,工匠怎么可能贪图享受,这已经被资本主义腐化了!'

    '不看了不看了,恶心人。'

    有些低龄弹幕跳了出来。

    '前面的ky有病!难道工匠就必须住在脏乱差的地方?就不能穿好衣服?'

    '谁规定工匠就要安贫乐道?时代在变,ky的智商却还没变。'

    '秦淮小哥哥作品一览。

    高仿明王叔远核舟拍卖成交价:三千万一百万。现代核舟拍卖成交价:两千七百万。青玉夔龙纹茶具:一亿两千万!

    秦淮小哥哥赚几千万上亿,还不能买栋好别墅,安安静静的养养花,打理打理桃树了?'

    '对啊,这是秦淮小哥哥劳动得来的,一不偷二不抢,全靠才华。'

    有许多弹幕反驳ky。

    ky于是缄口不言。

    '突然想学习传统技艺了,我也要住豪宅啊!'

    '好想学啊,这么有潜力的职业,而且听起来好厉害~玉雕师,核雕师,木艺师,香艺师……'

    看到这则弹幕,秦淮神色动容。

    果然只有这样宣传,才会有新鲜血液涌进来。

    买惨一万遍,不如炫富一遍……

    ……

    这时,纪录片的镜头闯进了小木匠车间。

    只见车间内吸尘机全力鼓动,台锯哒哒哒响,秦淮带着口罩,全神贯注的切割着木料。

    镜头只照到侧脸,但剑眉星目,恍惚有神。

    一刹那间,整齐的弹幕刷屏了。

    '此生无悔入华夏,但求一睡秦核舟!'

    '此生无悔入华夏,但求一睡秦核舟!'

    '此生无悔入华夏,但求一睡秦核舟!'

    期间夹杂着'这是我老公~'和'这是↓我老公'这样的弹幕。

    节奏带得飞起。

    “你好受欢迎罢?年少多金,颜值高有才华气质佳,妥妥的男神。”

    对于商雅的吹捧,秦淮一脸平静,受欢迎对他而言并没有吸引力但凡不能给他带来灵感,或者不能利于创作的东西,在秦淮眼里都属于残次品。

    不过,这也算慢慢扩大传统技艺的影响力,慢慢达成阎老先生们的期待了。

    秦淮倒也不抗拒。

    秦淮望着屏幕,记录片中的他摘下口罩,拿起了木刨,动作熟练的刨出微卷的浅色木花儿。

    一举一动藏着节奏感与细腻感打动了,尤其是那全神贯注的神情。

    是真的在发光啊。

    '小哥哥认真刨制作品的时候,我看得浑身酥软。'

    '同软,觉得被撩到了。'

    '有这么夸张吗?我一个男的看得鸡儿梆硬!'

    '下面请哲♂学家登场,哲♂学家呢?'

    '我和你们不同,我很纯洁,我就觉得秦淮小哥哥像一个邻家男孩,阳光帅气,然后才华什么的才是最加分的。'

    '邻家男孩?(滑稽)你说的邻家男孩是boy♂next♂door吗?'

    弹幕是什么人都有,腐女,哲♂学家,纷纷登场。

    而商雅精致的五官绽开,嘴角含笑,津津有味的看着。

    当看到邻家男孩boy♂next♂door时,一下笑得抽搐,直不起腰。

    “这什么意思?”

    秦淮一脸茫然。

    “就是夸你阳光帅气呀。”

    商雅抛了一个媚眼,随即在秦淮狐疑的目光中,一脸严肃的盯着屏幕。

    ……

    “尽管秦淮颇负盛名的核雕师和玉雕师。

    但实际上他还发展了很多爱好。

    譬如品茗喝茶,譬如书法,有时候还会尝试写一写梅花篆字……

    院子里的木匠车间,其实是秦淮亲自搭建的。

    屋里的家具,如花几,茶具,棋案,仿明桌椅,也是秦淮亲手刨制。

    都说木匠做的器具,有利于人的称为巧,无利于人的只能叫做拙。

    秦淮觉得有利于人不仅是能使用而已。

    同样必须带来美的享受。

    用稍微文艺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

    故而时至今日,秦淮依然喜欢用绳墨画线、拿木刨刨木料,骨子里总透着一股属于木匠特有的执着。

    虽然相较于先进的工具,这样的刨制木材耗时耗力。

    但秦淮觉得:一件家具将陪伴你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时光,没有理由不讲究一手一工一尺的纯粹。”

    听得这些有趣的言论,观众们由衷的自豪。

    原来一件老祖宗做一件家具,也可以藏着这么多文化内涵。

    而看到这里,观众们突然发现,他们慢慢的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们能记住一些有趣的理论,他们对传统技艺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血液中潜藏的东方美被激发了。

    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触摸到东方艺术之美,并为之欣喜若狂,为之感慨万千。

    壮哉。

    

第一百六十二节 自我打脸是最骚的() 
当然,整部纪录片并不是形而上学、空口无凭的讲述。

    也并非尊古卖古,而是自然的讲述观点。

    即专业且易懂,清纯不做作。

    随着纪录片缓缓推进,好像一本越品读越有深意的散文诗在向观众摊开。

    虽然文艺,但不是故作高深。

    时而引经据典,令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亦普及一些知识。

    它不是妖艳贱货的卖惨纪录片,而是在传播一种气度,一种审美,一种文化自信。

    提到爱好时,旁白会引经据典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但是愈精炼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