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121章

技艺天王-第121章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景洲沉吟思索了片刻,然后竖起了拇指:

    “秦先生说得有道理。生活来源于艺术,敦煌艺术工匠们的兰花指灵感从何而来呢?

    当然是有艺术氛围的生活场景,比如插花,比如喝茶。”

    黄景洲先生朝秦淮竖起了拇指,从刚才泡茶少女的表现来看,兰花指确实有仙气。

    说明秦淮的猜想没错!

    黄景洲大师默默记下手势。

    秦淮这一手装逼清新脱俗,淡然如水却逼格爆满,值得学习。

    他要记下来,回家也装一波逼。

    同时,黄景洲先生也对秦淮有了一个深度的了解:能从壁画中天马行空的联想到仙气飘飘的献茶手势。

    这应该是头脑风暴了。

    如此活跃的思维,难怪秦淮创意不断。

    不愧是名盖江左的天才雕刻师!

    “这是我的四个徒弟……”

    黄景洲先生给秦淮介绍了一遍,与此同时,少女也在这段时间内给每位宾客都献上了茶水,方才静悄悄的离开。

    黄景洲先生抿了一口茶,施施然开口:

    “我研究过秦先生的巨型木雕作品,虽然把施漆木雕工序简化了足足九成,但作品却依旧精妙、生动,新意很足。”

    “可惜的是,秦先生的面向世人的木雕作品只有一件,出于好奇,我非常想和秦先生坐下来聊一聊。”

    “好,我也想与木雕佬多多交流。”

    秦淮点头,心思一片宁静,准备和黄景洲大师交流木雕理念。

    “现在被谈论最多的四个字便是‘个人风格’,秦先生如何看待‘个人风格’,要如何发展出个人风格呢?”

    个人风格吗?

    秦淮略微思索了片刻,这个话题确实有很多工匠在不断的争论。

    但至今众说纷纭,不得要领。

    没想到黄景洲大师竟然一上来就给秦淮抛出一言难尽的问题!?

    秦淮皱着眉头,陷入思索,脑海中浮现在玄武湖上观雨时带给他灵感的满湖涟漪。

    回想起紫金山上的林老爷子带着他看遍满山古木。

    亦回想起林老爷子给他讲述的自然哲学、审美情趣与精神境界。

    几个月的积累,厚积薄发组成了最佳答案。

    于是,秦淮手指轻扣桌面,胸有成竹的问道:

    “黄先生喜欢木吗?”

    “身为木雕师,当然嗜木如病。”

    黄景洲先生不容置疑的回答到。

    “那黄先生嗜名贵木料还是普通木料呢?”

    “名贵木料年轮致密,芯材细腻,木纹华丽,我当然也喜欢名贵木料。”

    黄景洲一边回答,一边露出郁闷的表情。

    明明是他询问秦淮的看法,怎么反倒成了秦淮提问?而且都是些缺乏营养的问题。

    “黄先生为什么喜欢名贵木料呢?”

    “名贵木材在生长过程中经历磨难,如崖柏,栉风沐雨几百年才生数尺,金丝楠千年难长……而普通木料往往膨胀性的生长,材质疏松,没什么优点。”

    秦淮颔首,唇角微微勾起:

    “名贵木材几十年直径才生长十几厘米,故而十分珍贵,我们知道每一种名贵木材都有四时、朝暮、风雨、明晦、纹路的差异。

    譬如琼南黄花梨,就有行云流水纹,鬼脸纹,象形纹,水墨纹的区分。

    行云流水纹,清雅通幽,澄江静如练。

    鬼脸纹,扭曲夸张,如同欣赏张旭书法,醉轻王侯,妍美惊艳。

    象形纹,仿生自然,即有蝴蝶的俏丽,熊猫的憨态,亦具备猴子的灵巧,喜鹊的轻盈。

    水墨纹,咫尺分浓淡,高深见渺茫,以自然瑰丽的笔触,绘制出令人不可思议的木中水墨丹青画。”

    黄景洲大师连连点头,这些关于琼南黄花梨的专业知识,浸淫木雕多年的他能倒背如流。

    不过……他不明白秦淮说这些有什么深意。

    这些常识貌似和‘个人风格‘的问题差了十万八千里吧?!

    见木雕巨匠黄景洲面带疑惑,秦淮并没有急于表达,而是照着自己的思路,不慌不忙,娓娓道来。

    黄景洲先生的四个徒弟默默注视秦淮,蓦然觉得秦淮就像是生活在木心‘从前慢’一诗中的人。

    早先少年时,说话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吐字,顿挫,句读都很慢,听着十分舒服。

    “工匠的生长过程其实和木很像,想成为名贵木料、拥有有精美木纹,必须不断压迫自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最终变成年轮紧凑,芯财致密的名贵树木。”

    闻言,黄景洲先生诧异的挑了挑眉。

    以名贵木料比作工匠,个人风格比作木料的奇特木纹。

    想要具有个人风格,必须像名贵木料一样,不急着膨胀,二十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压迫躯干,方能形成紧凑的年轮、致密的芯料,成为人见人爱的名贵木料。

    这深入浅出的小比喻,不仅把怎么看待个人风格形象的表示得清清楚楚。也阐述了要想培养自己的个人风格,就必须像名贵木料那样,给自己一处可以压迫躯干的山崖。

    没有比这更形象贴切的比喻了。

    黄景洲大师觉得秦淮的灵魂在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意犹未尽的同时想要继续询问交流……

    然而。

    手机铃声突然响了。

    “糟了!”

    黄景洲大师连忙掏出手机,当看到备注时,忍不住脸色煞白,快速按下接听键。

    “喂!小赤佬!你是要死在外面?!”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剽悍狂暴的女声。

    黄景洲大师被吓得面如土色,唯唯诺诺赔礼道歉了许久,方才心有余悸的挂掉电话,面带难色的望着秦淮,欲言又止。

    “家有河东狮?”

    秦淮笑问了一句。

    “嗯……我必须立刻回家,对不住,下次再和秦先生聊,我留下名片,电话中谈也可以……”

    黄景洲大师慌张的站起身,带着四个徒弟匆匆忙忙离开,一路如飞,似乎非常畏惧。

    而两人的木雕交流,自然也是戛然而止。

    秦淮扭头与商雅对视了一眼。

    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们好像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内幕啊!

    木雕巨匠黄景洲竟然畏妻如虎?

    哈哈哈哈哈……

    茶室里响起连绵不绝的笑声,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第二百二十一节 打假卫士的诬陷() 
“你是不是五十步笑百步?”

    商雅捶了秦淮一拳,很纳闷秦淮居然笑得这么开心。

    五十步笑百步?

    秦淮摇头否决商雅的说法。

    “我家是贤惠知性美娇妻,而黄景洲先生家里那位是河东狮吼老悍妇,完全不同的。”

    秦淮认真的分析道。

    商雅眼睛弯弯的一笑,嗯……小嘴还挺甜的。

    如果对上文化部部长能有这么嘴甜就好了。

    不过显然很难,因为秦淮完全懒得对其它人或事上心。

    ……

    “黄先生走了,还要继续留下来喝茶吗?”

    商雅询问道。

    “回家或者陪你逛街,任选其一。”

    秦淮决定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当然,休养生息不代表懈怠,而是不会再拼命研究了。

    首先将心态放宽。

    试茶、静坐、尝酒、阅书、临帖、诵经、对画、鼓瑟、焚香、听雨、莳花、候月、瞻星、负暄、看鸟、观鱼、漱泉、濯足、倚竹、抚松、游山、玩水、荡舟、眺云、访古、寻幽、消寒、避暑……

    把中华家千年的风雅,筛成一粒粒晶莹透亮的粟米,藏进窑窖中,经岁月尘封而酿成飘香的酒。

    “逛街啊……名牌包包买了很多年,已经索然无味。至于衣服,满满一柜呢,这些事情早厌烦了,所以才把零花钱买房出租当包租婆的,那几年姐姐就是一条失去了梦想的女咸鱼。”

    后来就盯上了未成年的秦淮小哥哥,贼刺激!

    商雅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目光落在秦淮脸庞上,露出姨母笑。

    秦淮:“……”

    “那我们回家。”

    秦淮拿起茶桌上的名片,起身离席,走出茶艺工作室。

    ……

    ……

    “师父,还没聊几句呢。”

    四位徒弟叹息了一声,有些依依不舍。

    师父问秦淮,什么是个人风格,如何形成个人风格?

    这本是一个极为复杂,需要追本溯源,难倒一片大师的问题。

    可秦淮却能从木雕最基本的木料出发,以木喻人,深入浅出的把问题阐述得明明白白!

    若没有一定的底蕴与境界,绝无可能把老师的问题解答得如此巧妙。

    从第一个回答就能看出来秦先生的才华。

    所以很想继续听秦先生讲道啊!

    四位徒弟愁眉苦脸,竟然有些不情愿离开金陵了。

    “秦核舟被人赞为‘一个人敌一座苏杭城’,一套巨型木雕,让我心驰神往,我比你们更想留在金陵……

    可是,唉……”

    木雕巨匠黄景洲一脸的有苦说不出,摆了摆满是刀茧的手,匆匆忙忙上车,火急火燎的奔赴高铁站。

    车走过几个路口。

    黄景洲突然叫停司机,面色涨红,似乎下了很大决心:

    “不行,我今天就是拼着死,也要和秦先生把交流进行到底。”

    秦淮的思想闪着光芒,同时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敢于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打破俗套的雕刻师。

    有机会不交流,更待何时?

    木雕巨匠黄景洲咬紧牙关,河东狮又怎么样?!

    “调头,调头。”

    “师父你不害怕吗?”

    “师父我腿已经软了……”

    四个徒弟脑袋在震颤。

    “没出息!不就是回家跪搓衣板么?这些年我跪得还少吗?”

    黄景洲鄙视的瞥了一眼四个徒弟,尔后回头望向茶艺工作室的方向,一脸视死忽如归的神情。

    况且,那并非简单的跪搓衣板,而是为了真理跪搓衣板。

    哥白尼为了真理能够被活活烧死,他为了真理跪个搓衣板怎么了?

    怎么了!

    就问怎么了!

    ……

    下车。

    黄景洲大师整理好酒红色的西服,大步走向茶艺工作室,飘逸的长发无风自动,画风清奇,骚气扑面而来。

    不过,迎接他的却是前台告知秦淮已经离开……

    黄景洲大师愣在原地,没有失望,而是打了一个冷颤,尔后心有余悸的长舒一口气……

    刚才他是昏了头,石乐志,竟然敢违抗老婆的命令!

    还好秦淮救了他一命。

    黄景洲大师拔腿就往车里钻。

    回家回家,狗命要紧,狗命要紧。

    ……

    ……

    玄武湖畔。

    秦淮本来是打算陪商雅逛街,可商雅对购物兴致不高。两人去超市买了一些菜,便直接回家了。

    秦淮坐在书桌前,书桌上放着唐代花艺史料《清供录》、明代花艺专著《瓶史》、以及《瓶花三说》、《瓶花谱》……

    都是关于插花艺术的理论著作。

    当然,插花是通俗的说法。

    古代权威称呼为‘清供’,即清雅的贡品。

    故而古人的插花艺术,不仅仅指插花,还指各种盆景、时令水果、奇石、工艺品、古玩、精美文具的摆设。

    花艺对中华家的人来说,其实并不遥远,只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罢了。

    譬如小时候过节时在门框上插的艾叶与香草,也是清供的一种。

    而且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广、流传时间最长、民俗文化最浓郁的一种插花形式。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秦淮记得,端午插艾的习俗,在他十几岁的时候都还薪火相传呢。

    秦淮翻阅了一阵,总觉得一件玉雕把他的灵气掏空了,心里空空荡荡的,需要静养才能恢复元气。

    “不行的话,就休息一段时间,毕竟你已经疲惫了将近四个月。”

    商雅从背后抱住秦淮,秦淮心中一阵古怪。

    额。

    好像枕在了安全气垫上。

    能感觉到两团沉甸甸的胸脯盖住了后脑勺。

    真·忍乳负重。

    商雅丝毫没有意识到她给秦淮带来的压力,动了动身体:

    “我刚才看到微博上已经在讨论你上午拍卖会的事情了,热度好高,蹭蹭的涨,要不要看看?”

    “看看也行,反正无聊。”

    秦淮低着脑袋。

    于是商雅趴在秦淮背后,藕臂圈住秦淮,捧着手机放到秦淮面前。

    “对了。上次榫卯结构研究协会受你启发。

    开始制作榫卯结构的立体建模视频呢。

    现在已经完成了三十三种常用榫卯结构、十七种罕见榫卯结构的建模。”

    商雅将视频点开。

    悠扬的背景音乐下,楔钉榫、挖烟袋锅榫、夹头榫、云型插肩榫、扇形插肩榫、传统粽角榫、圆香几攒边打槽、走马销……五十种榫卯结构粉墨登场。

    “不错,十分专业。”

    秦淮十分满意,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

    而且该视频曾一度被转发三百万次,同时亦被转载至许多网站和app,吸引了无数网友对榫卯结构的关注。

    秦淮微微一笑,对此十分满意。

    当初为了让专家组看明白他的解决方案,他使用了建模方法,没想到竟然是带起了一波榫卯热潮。

    也算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有没有发现,小哥哥总是不经意间就给行业做出了贡献。

    比如玩玉雕,就能引领玉雕潮流。

    研究玉器,就可以将笔记本出版,

    帮忙重组古建筑,顺手启发榫卯研究协会用现代科技建模,用于推广传统榫卯结构……”

    商雅趴在秦淮耳边,口吐兰香,秦淮小哥哥的作品总不是一个人获利,而是能够带来广泛的正面影响。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秦淮小哥哥被人称赞‘一个人敌一座城’的原因吧?

    确实是有一座城的实力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