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12章

技艺天王-第12章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旁边坐着的是金陵市的市高官,齐辅秦。多多关照。”

    阎老先生说破不点破,坐在一旁的齐书记,露出深思状。

    由于秦淮给阎老先生行的是晚辈礼。一开始,齐书记根本不重视秦淮。

    他来此是有要紧事找阎老先生相商,秦淮多余了。

    但没想到阎老先生竟然直接将秦淮放进客厅。

    并且亲自泡茶、隆重介绍……这种规格的接待,他身为书记都享受不到的。

    而这位年轻人,不仅享受到了,连旁边的小女友,都受到了特别关照。

    秦淮,究竟是何许人也?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第二十二节 宗师过招;神仙打架 上() 
“喝茶。”

    阎老先生将茶水冲泡好,端到秦淮面前。

    “谢谢阎老先生。”

    秦淮接过清茶,一杯递给商雅,一杯端在手里,轻轻吹皱一碗碧绿,施施然抿了一口。

    清香沁肺,口齿留香。

    茶是好茶,但气氛不是好气氛。

    所谓书记,显得有些多余了。

    “小友在哪里高就?”

    齐书记率先打破沉默。

    能享受阎老先生特殊关照的年轻人,他有兴趣结识。

    “懒散在家。”

    “呵呵……”

    齐辅秦尴尬又不失礼节的笑了笑,刚才还不愿意重视人家,结果转眼风水轮流转。

    “我们先说小友的事情。”

    阎老先生同样把齐书记晾在一旁。笑呵呵的坐在秦淮身边。

    双重暴击。

    齐书记有苦说不出。

    好尊贵的年轻人!

    亲自泡茶,隆重介绍,并且招待优先,能享受其中之一,就算脸上有光。

    这秦淮,竟然独得恩宠,究竟是何许人也?

    齐辅秦的好奇心被撩到了极点。

    “嗯,这是我的学生,应该不见外吧?”

    阎老先生见秦淮迟疑了片刻,忍不住说道。

    “无妨,这次来拜访呢,是想给阎老先生看一件我的藏品。”

    既然是阎老先生的学生,那秦淮也不便赶走,从纸盒中取出真空袋,开始展示核舟成品。

    他并未明说这枚核舟是自己作品,其实也是有心想试一试:

    以阎老先生这般心思与专业技艺,会不会看出端倪?

    如果阎老先生都打眼了,那这枚核舟瞒天过海冒充正品完全是小意思。

    当核舟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时候,阎老先生咦了一声,取出随身携带的指套,做好防护措施,便迫不及待的托起核舟,细细品鉴。

    “明朝风格,落款是王叔远……嗯,有些许古韵,耐人寻味。”

    阎老先生赞不绝口。

    “这枚作品不如阎老先生。阎老先生的技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齐书记也凑上前观摩,以他业余、但还算懂些皮毛的知识拍着马屁。

    阎老先生抬起手拍了齐书记一巴掌。

    “别瞎说!这应该是王叔远的作品吧?纯粹看风格,看朝代,看损坏,看技艺的话,假不了。你从哪弄来的!?”

    阎老先生万分诧异,这件原作,早已遗失在历史长河中。

    若是还保存着,不应该现在才被拿出来。

    但这份雕工,以及核舟上的痕迹,以及核舟用料,都指向了一个不可能的事实……

    铁证如山,就算拿给鉴定机构,也无法证明这是赝品。

    再仔细观赏,阎老先生发现,除去损坏的部位,有些线条出现得莫名其妙。

    虽然不影响整体观赏性,但宁缺毋滥,追求精准,是核雕师们自古而来一脉相传品质。

    若是明代核雕宗师王叔远,不可能如此毛糙。

    可光凭借这一点,还不能判断真伪。

    也许这些线条有妙用呢?身为核雕宗师,王叔远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阎老先生的眉头皱紧,他竟然不敢肯定了……

    秦淮勾唇微笑,看来他的仿造技术,确实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瞒天过海的境界。

    秦淮喝着热茶,和商雅对视一眼。

    “你怎么不关灯……关了灯的效果不是更有感觉?”

    商雅的小声问道,同时也有一点自得,瞧,我男朋友雕的作品,把一位宗师都唬住了。

    想到这里,商雅脸上的错愕缓缓浮现。

    吓。

    难不成……真的能卖出两千万?

    ……

    另一边。

    “越看越古怪,是不是还有另外的奇特之处?”

    阎老先生端详良久,终于吐出了心中的疑惑。

    “不愧是阎老先生。”

    秦淮洒然一笑,拉紧窗帘,关掉了室内灯光,然后站在阎老先生身后,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

    随着洁净光芒落在核舟上,仿佛核舟四周都是江水,月色融在水中,波光粼粼的倒映在舟蓬上、人物脸上……

    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月光,经过流动的江水过滤,再以反射折射的方式,雕刻出最终的光影效果。

    由此让观赏者想象出隐含在波光粼粼下的月色和流水。

    耳目一新!

    阎老先生久久无言。

    齐书记的不动声色终于破功。相比于阎老先生的巅峰作品,这枚核舟,就像用全息投影加了特效一般。

    明明是静态雕刻,却给人一种动了起来的错觉。并且,还延伸出了渺远广阔的想象空间。

    古人的奇思妙想,究竟是从何而来?

    “这不会就是那枚传说中的核舟吧?技亦灵怪矣哉!”

    齐书记文绉绉的叹了一句。

    阎老先生曾经复原过王叔远的核舟,不过与此对比的话,还逊色了三分——这是实话。

    “应该是原作,阎某自愧不如。原来还可以这样利用光的效果!活了八十岁,第一次领悟到这一点。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阎老先生面带惭愧。

    小时候下河游泳,河面将阳光反射到岸边,就会出现这种动态的波光粼粼,淡淡的,透明的,十分空灵曼妙。

    不过这么多年来,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阎老先生从未想过用到雕刻核舟上。

    就好像苹果成熟落地是稀疏平常的事情,然而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惭愧惭愧,古人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啊。”

    阎老先生爱不释手,好像这枚核舟是他雕的一样,满面红光,再三观赏。

    看完整体看局部。

    看完局部看细节。

    看完细节看线条。

    看完细节再开始感受创作者的下刀轨迹,从刀痕中感受创作者情绪的变迁,以及思考方式。

    开心得像个老顽童。

    “阎老先生因为站在核雕界巅峰,一直未逢对手,已经好久没这么忘我了。”

    齐书记也想把玩观赏一下这枚传说中的核舟,可惜阎老先生让他靠一边站着,他只能假装个绅士,跟秦淮说说话。

    “不对啊,秦老弟,我怎么感觉……这枚核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奇怪。”

    阎老先生孜孜不倦把玩了半个小时后,终于又发现了不对。

    扶了扶老花眼境,凝神,翻来覆去瞧了一阵。

    阎老先生先生越是把玩,心中的古怪就越是滋生。

    这枚核舟,再三确认不是伪造;而且它在灯光下,表现出来的意境摄人心魄,恐怕就是王叔远的作品无疑。

    但阎老先生就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直觉。

    这种直觉找不到根据,就但又并非空穴来风。

    就好像一则轶事中记载的那样:

    国学巨匠王国维请废帝溥仪去家里玩,给小皇帝秀自己淘来的古董,如字画、金石、瓷器……

    溥仪随手指了几件,说这、这、这都是假的。

    王国维吓了一大跳,心说我也不至于眼力这么差?你都没仔细看,就能鉴别真伪?

    后来王国维找同行鉴别,找老板那里套话,果然溥仪指出的那几件都是赝品。

    王国维顿时惊了。

    他这种老炮玩了几十年,都打眼了。

    溥仪年纪轻轻,竟然一看一个准?

    后来溥仪若无其事的回答了王国维的疑惑:‘其实,我根本不懂你们那些个鉴别的方法、技术,我就是看你那几件玩意和我家里的那些个不太一样。’

    这就是直觉。

    可令阎老先生抓耳挠腮的是,他有一份直觉,但找不到证据来证明。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第二十三节 宗师过招;神仙打架 下() 
阎老先生将核舟翻来覆去的品鉴,一副深思状,想要找到证据佐证猜想。

    但很可惜,秦淮出神入化的仿造技术,让阎老先生铩羽而归。

    “惭愧惭愧,仿造者技艺精湛,我竟然找不到破绽。”

    阎老先生颇有些汗颜的慨叹道。

    浸淫核雕六十余载,连故宫博物馆都呆了二十三年,专业知识,偏僻理论何其多,莫说核雕,其它文物古董,也能辨个**不离十……

    然而遇上这一枚鬼斧神工的核舟,他竟然束手无策。

    若不是有几十年的阅历撑着,恐怕得打眼了。

    看到阎老先生焦头烂额,秦淮嘴角微微勾起,七分内敛,三分奸诈。

    “阎老先生,这枚核舟还是赝品?不能吧?

    我觉得它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技艺,都非常贴合《核舟记》的描述啊。”

    齐书记满腹狐疑:“如果这枚艺术品还是赝品,那正品该如何的不可思议?”

    “正品?通过脑洞大开的光影处理手段,将静物化为动态,留给观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我想,不会有比这枚核舟更符合人们想象中的核舟了。恐怕王叔远的原作,都要稍逊风骚。”

    王叔远所创作的核舟,也就是《核舟记》描述的那一枚,阎老先生无缘一观。

    但阎老先生想象中的核舟,和秦淮的‘收藏’如出一辙。

    甚至这枚核舟表现的意境,还超出了想象。

    “您就这么相信自个儿的直觉?也许会有感觉出错的时候吧?再说了,核雕技艺比您还出神入化的核雕师,从明代到现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您稍微分析分析。”

    齐书记出谋划策。

    闻言,阎老先生也陷入冥思苦想。

    心中把历史上那些核雕名师滤了一遍。

    会是谁仿造了这枚核舟?

    如此一件瑰宝,竟没有一星半点的记载。

    “哎!你这一说,我还真想到了一个人!”

    阎老先生猛得恍然,神色怪异的看了一眼秦淮。

    见秦淮神色自若,阎老先生举起核舟,更加细致的品鉴起来。

    二十分钟后。

    阎老先生的视线从挂在核舟内壁的蓑笠上收回:

    “这枚核舟,全程下刀拿捏得严谨古派,沉稳老练,不落窠臼。然而就在这一处细节……”

    阎老先生顿了顿,指着蓑笠旁一根线条的开端部位。

    “就在这里,一刀落下,大概一毫米距离,与整体风格截然不同……倒是和秦淮小友的技法有几分神似!”

    “这一小刀应该是秦淮小友想到了什么妙招,正得意忘形的时候下刀雕的!虽然随后迅速调整风格,但还是留下了破绽。”

    “蓑笠后面,大有文章吧?我说得对也不对?秦淮小友?哈哈哈哈……”

    阎老先生不等回答,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姿态,大笑三声,笑声爽朗,感染力非常强。

    商雅和齐书记都情不自禁跟着笑了起来,屋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秦淮很惊讶,仔细看了一眼阎老先生指出的地方,这处破绽只有毫厘。

    秦淮是无心之失,当时也并未在意。

    不想竟然被阎老先生发掘了出来。甚至连他当时雕刻这一刀时的心情都摸得一清二楚!

    惊了。

    这就好像学霸做高考数学卷的压轴题。

    第一步,先把正确答案猜出来。

    第二步,摸清出题老师的思路。

    第三步,写出过程,取得满分对,学霸就是有这种骚操作。

    阎老先生的操作与学霸解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果然是宗师!

    秦淮不得不敬佩,笑着跟阎老先生商业互吹:“阎老先生火眼金睛,慧眼如炬,晚辈自愧不如。”

    “说笑了说笑了,秦淮小友差点害我晚节不保啊。”

    阎老先生敞怀酣笑,反手也是一个商业吹捧。

    两人相谈甚欢,有点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俨然已经变成了忘年交。

    齐书记一脸懵圈,他这位亲徒弟竟然被晾在了一旁,完全插不上话……

    惹不起惹不起。

    宗师过招,神仙打架,他连拍马屁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憋了半天,齐书记喟然慨叹道:

    “我都想辞官回家搞艺术了。”

    其实不难预见,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正是国家亟待发展精神文明、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段。

    秦淮这位宗师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只要靠着秦淮做文章,不愁做不出省级文化项目。

    甚至还可以试试国家级文化项目。

    记得历史上的巴金和叶圣陶先生,都身担要职,譬如全国政协副主(和谐)席,教育部部长……

    如建设中华文化馆这种全国性项目,就是叶圣陶先生提出并且实施的。

    还有某春晚文艺兵,如今已经是上将……

    国家缺这种人才,便会给这种人才优待。

    以秦淮的才华,正属于被优待的行列,而且秦淮能享受到的,还会是顶尖级别的优待。

    要不要先拉拢一下?

    正在齐书记思考时,大厅门被推开了。

    “你们在干什么?不开灯还聊得这么起兴。”

    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女人搀扶着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走向这边。啪的一声把灯打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