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118章

技艺天王-第118章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作品并非文物,现阶段也没有收藏古董文物的爱好,所以国家文物局和他沾不上边。

    至于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我从未踏入京城一步,能有什么交集?’

    秦淮郁闷,看看赵道元,再看看宁致远,然而赵道元和宁致远都是局外人,不知道李部长打什么哑谜……

    巧了。

    秦淮这个当事人也不知道李部长打什么哑谜。

    “什么意思?”

    秦淮只能如此回答。

    闻言,李部长脸上的笑容缓缓凝固……

    这一手装傻充楞简直登峰造极。

    就连李部长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赵道元,道安,李运,江然面面相觑,都在暗暗捏汗。

    老弟,你看看四周的同行对李部长是什么态度再说话行不行?

    傻夫夫的!

    “须老师早和我说过,秦淮这个年轻人比较迷糊,跟他交流,必须有话直说,我不信,结果还真吃瘪了……”

    李部长略带一些自嘲的说道,其实须老先生压根没跟他说过,不过他肯定要先给自己一个台阶。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嘛。

    “对,须老先生的眼光非常毒辣,秦老弟才华横溢是不假,但脑海中全是创作,生活上就会迟钝一些……愿李部长理解。”

    宁致远立刻送上润滑剂。

    “秦淮确实非常迟钝,上次中华工艺美术颁奖典礼上,上台才说了一句谢谢,就想下台……”

    李部长自给台阶,宁致远立刻铺红地毯,道安,李运,赵道元则是撒花,全是人精不约而同的配合。

    李部长这台阶下得十分舒服。

    唉,如果秦淮有宁致远、赵道元一半人情世故都不会如此心累。

    不过……如果秦淮像宁致远,那世间就只是多一个亿万富翁罢了。

    亿万富翁数不过来,然而秦核舟却只有一位。

    如此一分析,秦淮还是国宝稀有动物。

    于是李部长用看国宝的表情看着秦淮:

    “我也不拐弯抹角了。秦先生可还记得前些时日,我曾向金陵博物院发出邀请,想将秦先生的作品送到故宫展出,然而直接被秦先生拒绝了的事吗?”

    说罢,李部长目光落在秦淮脸上,好像在等一个说法。

    直接拒绝故宫博物院?

    刚才还在为秦淮开脱的一群人目瞪口呆。

    道安:“……”

    李运:“……”

    赵道元:“……”

    宁致远:“……”

    江然:“……”

    秦老弟你怎么尽干些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

    救不了。

    等死吧。

    告辞。

    “哦,是这件事啊。”

    秦淮恍然大悟,后知后觉的笑了,笑声爽朗。

    见状,李部长目光直勾勾的盯着秦淮。

    你还好意思笑得这么开心?

    不会觉得于心有愧吗?

    李部长板紧面孔。

    他看出来了——秦淮心思颇为纯粹。

    现如今这个金钱至上,人人拉帮结派的社会,别人遇见他都会想:啊!这是文化部部长,必须好好巴结,以后好办事。

    然而秦淮则没有。

    像秦核舟这种纯粹专心做好一件事的,为数不多了。

    从这方面来说,秦核舟确实是国宝。

    既然如此,不妨对秦核舟多一些理解。

    别让这些琐事影响了秦核舟的纯粹。

    是以李部长不再纠结这些,另找一个话题:

    “秦先生的新作品,会不会考虑故宫博物院呢?”

    “可以。”

    秦淮干脆利落的回答道,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闻言,李部长露出满意的笑容。

    和秦淮这样不兜圈的聊天,竟然莫名很舒服!

    没有半点弯弯绕绕和心机的感觉。

    “免费捐赠吗?”

    “多数不行,我也要靠作品换原料、还欠款……”

    “秦先生还会有欠款?不是说核舟和青玉夔龙纹茶具卖出天价吗?”

    “实不相瞒,积蓄全砸进新作品了,还欠了几千万。”

    “一个多亿?!”

    李部长诧异的问了一句。

    “八千万左右。”

    秦淮思索了片刻。

    话音落下,周围的藏家和同行们尽是错愕的神情,小小的一件玉雕,耗资近亿?!

    难怪玉雕给他们的观感如此瑰丽奇妙,越欣赏越是妙趣横生。

    难怪阎老先生不吝盛赞:‘集中华美学之粹,显华夏哲学之华。’

    秦淮感受到周围灼灼的目光,脸蛋有些烧。

    ……

    ……

    “砸了这么多钱啊,预算会不会够呢。”

    李部长细声嘀咕道。

    然后似乎想起了什么,目光落在秦淮身上:“我还有事先走,以后再和秦先生和各位坐下来谈。”

    李部长说罢,火急火燎的离开了。

    赵道元和宁致远暗暗擦掉冷汗。

    “秦老弟,可以啊,文化部部长面前也是铁骨铮铮。”

    “我一开始真没听懂李部长的意思。”

    秦淮小小的囧了一下。

    “说话是一门艺术,要委婉含蓄。

    简单的做法就是在‘我不懂‘前面加个职位,如‘李部长,我不懂’。这样有一个缓冲,画风便不会僵硬。”

    宁致远如是建议。

    秦淮:“……”

    说得好像很有道理,果然是商界巨擘。

    “我觉得秦先生不必改,只要与秦淮交谈了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和秦淮聊天其实是非常舒服的一件事。”

    “对,不用改了,也不是致命缺陷。”

    秦淮迷糊的性格很难叫人反感,深入交流了还会觉得有趣。

    这算是一个萌点了。

    挺好的。

    并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圆滑世故。

    有些纯粹的人,需要世界温柔对待。

    ……

    ……

    “这是我见过热度最高的私人艺术品拍卖会。”

    李运扫了一圈周围,哪怕是景德镇和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器,也不会受到如此程度的追捧。

    “内地拍卖很少出现三十位以上的华侨。一般他们都集中在香江的拍卖会,但这次,却是来到了金陵。由此可见,秦先生的影响力已经十分可怕了。”

    “以前人说玉雕,必言‘有良玉虽集京城,工巧则推苏杭’,而现在说玉雕,秦核舟一个人就是一座苏杭城。”

    江然来自苏杭,有着千年的玉雕骄傲,可对秦淮却是十分敬佩,确实有名盖江左的实力。

    一个人,一座苏杭城?

    秦淮老脸一红:“我都没听过这类说法……夸张了。”

    “不夸张,真有秦核舟一个人敌一座苏杭城的说法。”

    宁致远和赵道元肯定的说道。

    

第二百一十六节 ‘秦核舟式作品’() 
“这句话已经广为流传,你就从了吧。x23u更新最快”

    江然勾了勾嘴角。

    以秦淮的影响力,确实足以与苏杭城平分秋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苏杭城虽说能工巧匠不少,但是出类拔萃、创意新奇的大师寥寥无几。

    哪怕创意新奇的大师,也只是几年才出一件顶级精品。

    毫不客气的说,苏杭城这十年来完全没引领过潮流,只是在吃老本。

    而秦淮呢?

    先是还原、改良平面减地法,再出版玉器研究笔记,提出了多项新奇的理论。

    同时,每一件作品都在力求超越自己,每一件作品都走在创新的前沿,前前后后已经引领了足足三次玉雕潮流!

    每一次作品面世,都能迎来一次影响力暴涨,故而截止目前为止,秦核舟已经变成顶尖玉雕创意的代名词了。

    当世最用心创作玉雕的玉雕师,非秦核舟莫属。

    ……

    “个人觉得那句话显得我十分嚣张。”

    一个人敌一座城这种话,莫名其妙的羞耻有没有?

    好像在说,我不是针对苏杭城的玉雕师,我只是觉得苏杭城的各位都是垃圾!

    秦淮喜欢被人夸奖不假,但秦淮一向以作品说话,而且老先生们夸赞也是夸赞作品,秦淮听得蛮有成就感,心态非常膨胀。

    但直接夸秦淮本人的话,秦淮没办法坦然接受。

    “你想低调都不行啊。我还听说玉雕界出了一个新的褒义词,叫做‘秦核舟式作品‘。

    意思呢,就是兼具顶尖创意和顶尖技巧的作品,现在玉雕工匠们都以做出‘秦核舟式作品’为荣。”

    赵道元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秦核舟式作品这个词的出现说明秦淮已经受到了业内一致的推崇。

    毕竟只有佬才配享受这类称号,比如‘欧亨利式结局’。

    秦淮狐疑的看着赵道元,懵逼兼茫然:“我怎么没听说过还有这种褒义词?”

    “你深居简出,能听说过才见鬼了呢。”

    “我们在场所有人都听过不下十遍了,惟独你这个当事人迷得一塌糊涂。”

    李运、江然、道安瞥了秦淮一眼。

    好像在说,你村里通网了吗?

    秦淮窘迫的笑笑,连忙转移话题。

    于是几人在展厅内慢慢踱步,从日常琐事,聊到传统手艺合作的事情。

    讨论中,随着矛盾与问题的不断出现,道安和李运的热情都被浇灭了不少。

    景德镇的瓷器早已享誉全球,形成了工艺体系,而银花丝传承一千七百年,用银花丝技艺焊接出来的作品,也自成一派。

    它们其中的一个单独拿出来,皆是光芒璀璨,美轮美奂。

    正因为两者都过分细腻惊艳使得一山不容二虎,故而真要合作的话,两者的光芒互相倾轧,可能会导致作品的观感大打折扣。

    “磨合不易,有机结合更难。”

    道安和李运眉头紧锁,苦恼的慨叹道,

    秦淮也是面露沉思:“合作艺术品必须相互包容,才有变成精品的可能。银花丝只能是明亮银白色,那么瓷器最好选用釉红,而我的玉雕则选用青玉料。在鲜明的颜色变化下,才有深层次感。或者干脆都选用白色材质,打造一件同质艺术品。”

    “秦淮说得对,可是三种形式的传统技艺,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相同的主题!”

    道安和李运表情逐渐严峻。

    确实太难合作了。

    瓷器本来就独立性强,银花丝也不赖,加上秦淮的玉雕艳压群芳。

    若没有一个核心的理念将三种截然不同的传统技艺紧紧糅合在一起的话,合作完成的作品肯定会产生分崩离析的分裂感!

    这场合作,必然要以失败告终……

    总而言之,他们亟需一个可以在银花丝,玉雕,瓷器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的核心创意。

    就像唐朝镶金牛首玛瑙杯一样,在金属与美玉之间找到平衡,使得金镶美玉有良缘,

    那是唐朝现存唯一一件俏色巧雕玉器。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粲若星辰的千万珍贵文物中,六十四件禁止出境展出的国宝级文物之一。

    但是,想要复制唐朝镶金牛首玛瑙杯,何其困难?

    俏色巧雕本就是巧合的事情,加上要与错金工艺一起使用,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不过……

    秦淮倒是很会玩俏色巧雕!

    想到这里,道安和李运目光灼灼的望向秦淮。

    “秦先生可以借鉴唐朝镶金牛首玛瑙杯吗?玉雕中镶嵌瓷器,再镶嵌银花丝。”

    秦淮脑海中浮现唐朝镶金牛首玛瑙杯的容貌,随即摇头:“只能看缘分。”

    闻言,道安和李运叹了一口气,真正有创意的作品,果然强求不得。

    合作的事情便因此搁浅了,但道安和李运很明显是不甘心的。

    “要不,我们退一步,先不追求精品,而是定位于推广传统文化,造一个传统技艺微观小镇,不仅把银花丝、瓷器放进来,还把皮影戏,剪纸往里面塞。”

    秦淮提议道。

    如果不能以创意取胜,就以繁复的工序取胜,如十里红妆万工轿,如大禹治水玉雕。

    道安和李运眼前一亮。

    是啊,他们从未进行过合作,一上来就想冲刺顶尖作品,确实步伐迈得宽了。

    而先构造一个传统技艺小镇,不仅能够展现各项传统技艺,而且能够在合作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在了解加深的同时,或许也会碰撞出灵感。

    “好,我到时候联系蜀川的传统技艺守艺人。”

    “我联系南方地区的传统技艺守艺人。”

    “我也联系我这边的。”

    三人一拍即合。

    ……

    ……

    第十天。

    也就是秦核舟玉雕正式拍卖的时间!

    吟笙拍卖中心。

    秦淮和商雅珊珊来迟。

    会展中心的门口树立着极具后现代色彩的宽阔银屏,太极图玉雕的全息视图循环播放,画面清晰,把太极图玉雕的美感全部展现得淋漓尽致。

    广告词很醒目:秦核舟,一个人敌一座苏杭城。

    秦淮:“……”

    这句话果然深入人心,摘都摘不掉了。

    “秦淮小哥哥,很厉害啊,一个人敌一座苏杭城。”

    商雅笑着打趣道,尔后挽着秦淮的手腕,随着秦淮走进经过精心布置的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座无虚席,唯一剩下的位置,便是秦淮和商雅的席位。

    落席。

    安坐。

    商雅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她被周围寂静的紧张气氛感染到了。

    忍不住对这一场拍卖会升起浓浓的期待。

    青玉夔龙纹拍卖的时候,她有‘一件大事’不得不做,所以没跟着秦淮一起参加。

    而这场拍卖会,不能再错过了!

    商雅要全程不眨眼的看着!

    等待了片刻,拍卖会正式开始!

    上台主持的是一位身材丰腴的肉感少妇,挽着高蝉鬓,五官柔媚,红唇鲜艳。

    “诸位来自海内外的顶尖藏家你们好。想必经过十天的预热,诸位对秦核舟新作都了然于心了。

    这件作品,是秦核舟玉雕创作的一座高峰,收藏价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