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117章

技艺天王-第117章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根线条……

    嗯。

    大概难如上青天。

    “更可怕的是,这四根线条都不能用刻刀,而必须严格按照几何圆形用机器切割。

    所以秦淮等于一根线条也没雕刻。”

    李百尺继续补充道。

    这也是太极图玉雕很少被拿来作雨吊带原因。

    因为线条都不能雕,全靠机器切割,造出来的作品能有个人风格?

    不存在的。

    哪怕你玉雕技艺再登峰造极,艺术理念再浑厚,有什么用呢?

    没有线条给你雕!

    抛光,抛光能抛出个人风格来?

    不能。

    但秦淮这套太极图玉雕,竟然充斥着浓浓的个人风格!

    “怎么回事?你们能看懂原理?”

    “不能。”

    “我也不能。”

    老先生们面面相觑,这件事超出我的他们的理解范围。

    “山人自有妙招。”

    秦淮在老先生们灼灼目光的注视下,逼格满满的高深了一波。

    这些都是圈内奆佬啊。

    在他们面前装逼,真刺激!

    老先生们笑着摇头,秦淮不愿意透露,他们并不强求。

    毕竟这是隐私,他们转身继续品鉴玉雕。

    “老先生们喝茶咯,请慢慢看,不着急。”

    秦淮浑身舒坦,悠然自得的拎来一壶茶,给老先生们泡茶喝。

    “瞧把你给嘚瑟的。”

    商雅剜了秦淮一眼,悄声骂道。

    秦淮这一次雕刻成功后心态特别膨胀。

    都膨胀到老先生们面前了。

    不过呢,秦淮貌似有这个资本……

    老先生们接过茶,继续欣赏品鉴。

    看到欣喜处,便开始情不自禁的夸赞:

    “生命的感觉非常难以营造,所以就用涟漪荡漾的动态,来表现生命萌发的过程,从而造出想象空间。让观赏者误以为是生命萌发。

    真有你的啊,秦淮,这一招很巧妙。”

    须老先生拍案叫绝。

    秦淮的处理思路和‘踏花归去马蹄香’名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马蹄香无法直接描绘,便添加几只蝴蝶绕着马蹄飞舞。

    玉雕造不出生命,便将生命萌发的过程演化出来。

    让观赏者情不自禁脑补。

    非常高明的做法!

    须老先生作为国画界奆佬,第一时间联想到了画中典故。

    几位老先生颔首,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核舟还是秦核舟,名不虚传。

    “你们都说得对。不过,我的观点又有不同。

    秦核舟技艺高超是事实,但技艺是用来承载道的。

    你们看,这件玉雕的动态演化,并未局限在涟漪荡漾、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而是在这基础上,升华了一个层次。

    若你们以阴鱼衔阳尾,阳鱼衔阴尾;天与地,阴与阳循环往复;黑白互相渗透包容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

    这件玉雕它是有最中华底蕴的哲学思辨在里面的。”

    铜雕奆佬朱老先生温文儒雅的分析着。

    这位奆佬一致很低调,今天对于秦淮的这件作品,终于忍不住冒头了。

    秦淮开心的听着,神情舒坦。

    对对对,各位奆佬继续夸不要停。

    “对,朱老弟说得对,而且,它里面蕴含的哲学辩证理念都不是秦淮强行加的。

    而是自然演化,由衷的感触。这种感触能通过玉雕传达给观赏者。

    这比高超的技艺更考验玉雕师的胸襟、气魄与掌控力。

    因为格局一上升,就容易无病呻吟,讲些假大空的哲学。

    秦淮的玉雕则不然。阴阳生克,对立统一的哲学思辨理念都很自然。”

    老先生们一步步推进讨论的深度。

    从最开始的第一感官。

    到分析技艺。

    再到分析其深度,哲学理念,艺术规律。

    秦淮全场享受脸。

    这些都是最权威,最专业的吹捧。

    秦淮听得心态飘飘然若羽化登仙。

    有什么事情能比被一群业内奆佬夸上天还享受吗?

    没有!

    这就好比普通学渣和学霸一起吹,谁更爽?

    显然是后者嘛。

    普通学渣是高中生小妹,姿势有限,而专业学霸是成熟少妇……

    不过品鉴到最后,随着一层层的深意挖掘,老先生们也不知道如何定位它了。

    兹事体大。

    不做评论!

    老先生们如是说道。

    意思就是他们也不够资格再评说。

    秦淮:“……”

    别啊,还没听够!

    但老先生们果然就不再评论了,并且神态也严肃了几分,每个人都是昂首挺胸,对这件作品抱有基本的尊敬。

    额……

    秦淮无语凝噎。

    老先生们画风突变,他有些措手不及……

    “对了,阎老先生还没评价呢?”

    秦淮发现阎老先生从始至终都未说话,忍不住期盼的看着阎老先生。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二百一十四节 集中华美学之粹;显华夏哲学之华 下() 
“你还需要夸奖吗?”

    阎老先生笑着摇头,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不过呢,阎老先生刚才不说话,是因为他也被秦淮这件作品给惊到了。

    整件作品,透露着一股奇伟瑰丽。

    它不同于秦淮以往的任何作品,也不不同于其它任何玉雕师的作品。

    它是独一无二的一件孤品。

    首先。

    从美学来看,这件作品以几何美学为基础,在追求大道至简的同时,亦在黑与白、阴与阳的对立中寻到了一种平衡与和谐。

    多种美学理念揉在一起,却全然不冲突。

    一件作品能展示一种美学理念,都算精品了,而秦淮兼而有之。

    其次。

    毫不夸张的说,这件作品把中华传统的哲学思辨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阴鱼衔阳尾,阳鱼衔阴尾。

    对立统一。

    两性环抱相吸。

    阴阳相生。

    天人合一。

    这些规律,是中华家笔墨文化的核心。

    若翻开中华两千年的笔墨艺术史便会发现,无论是笔墨艺术的工具,还是笔墨艺术的形式,都在遵循着如上所说的辩证规律。

    譬如毛笔。

    本是由柔软毫毛组成,却并不软绵无力,反倒是处处见骨,软中有硬。

    虽以柔软的姿态示人,却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作为笔墨艺术的核心工具,它涉及了阴与阳,柔与刚,遵循的是中华哲学的思辨理念。

    而古人书法创作时,也会秉承‘计黑即计白,计白即计黑’的辩证统一思想。

    宣纸素白,墨汁纯黑,黑白渗透,对立中天人合一。

    所以秦淮这件作品,实际上是非常了得的。

    把中华美学与华夏哲学有机的糅合在一起,以千年的厚重底蕴为风骨,即将而来的盛世繁华为血肉,这就是秦核舟的模样。

    如果说后世会景仰这个时代,那么秦核舟会是绕不开的人物。

    阎老先生将手放在秦淮背上,欣慰的笑了,脸上皱纹舒展开来:

    “我觉得它堪称集中华美学之粹,显华夏哲学之华。”

    阎老先生语气温和,言简意赅。

    说完还看了一下四周,好像在说,我这样夸秦淮,你们没意见吧?

    闻言,在场所有老先生哑然无声。

    ‘集中华美学之粹,显华夏哲学之华’?

    “不偏不倚,中肯方正。”

    过了几十秒,须老先生敲定了阎老先生的评语。

    秦淮的这件玉雕,配得上‘集中华美学之粹,显华夏哲学之华’的评语。

    “嗯,确实很贴切了。”

    一群老先生颔首赞同。

    “哈哈哈,几位老先生谬赞了。”

    秦淮爽朗的笑出声,谦虚着。

    商雅抿了抿红唇,不忍直视秦淮那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情。。。

    嗯,秦淮是真的开心。

    开心到得意忘形了。

    庄子有一句话: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意思便是,捕鱼者的目的在鱼,得到鱼了,忘掉捕鱼工具多好呀。

    说话是为了表意,那我知道义理了,不妨忘掉语言本身。

    庄子的话本身并非贬义,而是褒扬。

    作协主席铁凝也有篇散文,叫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说的便是秦淮此刻的状态——卸下面具,情绪率真,坦诚。

    傍晚时分,老先生们走了。

    不过接下来七天,老先生们天天来秦淮家里做客。

    目的是为了欣赏这件玉雕。

    他们品鉴了七天,方才渐渐来得少了。

    第十天。

    秦淮把作品送到吟笙拍卖行。

    “真要卖掉?”

    商雅阻拦过多次,但秦淮坚决要卖。

    “必须卖掉。曾经的荣耀会让人迷失,我最近一看到它,就开始膨胀。所以我要卖掉它,眼不见心为净,力求再攀登高峰。”

    秦淮目光炯炯有神,虽然他隐隐约约有预感,在近两年内,它想超越这件玉雕都有点困难

    毕竟这件玉雕确实是耗掉他太多灵气了。

    经过四十天的颓废失败,尔后突然领悟,创作气势由低谷陡然攀向高峰,大起大落之下,亢奋到物我两忘。

    想要再重复一次,何其困难。

    这件作品,可以说是秦淮玉雕创作的一个休止符。

    至于要停顿多久,看秦淮的能耐了!

    “嗯,你这样一说,卖掉好像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商雅螓首轻点。

    秦淮小哥哥身上有股年轻气盛不服输的劲。

    显得秦淮小哥哥精气神都在燃烧。

    无形大撩啊有木有。

    有人说认真的男人最帅。

    可秦淮小哥哥已经不是认真了,比认真更帅,撩得她心花怒放。

    ——商雅又开始自我攻略了,目光落在秦淮身上,唇角笑意略痴。

    “这次的拍卖会是特展,只有一件拍卖品,而且开拍前会展览十天。”

    对于吟笙集团的安排,秦淮一开始不理解。

    但须裴说,前期造势必须轰动,而且本次拍卖会面相东南亚华裔等富翁

    反正有许许多多资本运作的安排。

    总之须裴说了,秦淮不必担心,一定将效益最大化。

    于是秦淮只能静等十天。

    闲来无事。

    秦淮便经常往紫金山上‘听课’。

    有时候会前往金陵博物院走一圈,看看别人眼中的秦核舟。

    期间,秦淮还到中华民间艺术家协会参加一次会议。

    说起来,自秦淮入协会后还从来没参加过会议呢,作为副理事会长,情何以堪!

    而在会议中,秦淮也是遇到了剪纸,皮影戏,烙烫画,面塑等等一系列非常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技艺的守艺人。

    每一种传统技艺,都是不可多得的璀璨,而且,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都比秦淮有阅历。

    因此,秦淮有了去见识这些传统技艺的想法。

    而最后一天,秦淮来到陈列太极图玉雕的展厅。

    因为这件玉雕的拍卖,其它拍卖品不得不给秦淮让路,偌大一个展厅内,孤零零的只有一个展橱。

    而展厅内藏家云集,平时难得一见的商贾权贵满地都是。

    随手一指,非富即贵。

    秦核舟盛名下的影响力,由此可见恐怖。

    “秦先生!”

    人群中,赵道元眼尖的看到了秦淮,忍不住高声喊了一句。

    一时间,无数看客扭头望向秦淮。

    “秦核舟来了。”

    “那就是秦核舟。”

    “白衣服的那位青年就是秦核舟。”

    有人开始指认。

    “秦先生,我今天刚到,就碰到你了,缘分啊。”

    赵道元哑然失笑。

    他有朋友在展厅逛了九天,可秦淮的影子都没见到,而他一来,秦淮立马出现。

    有点缘分!

    “秦先生的作品更上一层楼了。”

    人群中突然钻出一个光头,原来是玉雕湾宁致远。

    随即,苏杭江然,景德镇李运,蜀川道安都过来了,原来不仅是藏家云集,业内奆佬也云集了。

    这些奆佬的出现令秦淮讶异的挑了挑眉:“你们怎么也来了?”

    “凑凑热闹。”

    江然清冷的哼了一声。

    “秦先生已经炙手可热了,影响力突飞猛进,这次拍卖的热度能媲美全国性的颁奖典礼了。”

    李运不无羡慕的说道。

    年方二十二,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卖点,秦淮这小小的年纪,在传统文化圈内差不多是个小孩了。

    稀罕着呢!

    故而藏家们猎奇而来,被秦淮的实力折服,是以,秦淮的影响力迎风暴涨。

    “晚辈受宠若惊了。”

    秦淮揉了揉眉心,有点慌张,余光看到漆艺巨匠甘亦可朝他点头,便笑着回敬,真的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来来来,我给你介绍几位。”

    赵道元他一向喜欢给秦淮介绍朋友。

    “这位文化部部长。李武,李部长!”

    “秦核舟是吧?久仰。”

    对方伸出手来。

    哈?

    文化部部长?

    秦淮愣了愣。

    一秒。

    五秒。

    十秒。

    李部长惊讶的将手悬在空中。第一次见面,就这么尴尬的吗?

    他没想到秦淮竟然会杵着不动。

    见状,赵道元立刻推了秦淮一把:“李部长千万不要在意,我这老弟经常走神。”

    秦淮这才伸手握住文化部部长的手。

    “文化部部长,分管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工作,秦先生懂我意思吧?”

    李部长意味深长的紧了紧手掌。

    

第二百一十五节 一个人敌一座苏杭城() 
秦淮一脸茫然,目光疑惑的望着李部长。

    ‘我的作品并非文物,现阶段也没有收藏古董文物的爱好,所以国家文物局和他沾不上边。

    至于故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