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王牌鉴宝师 >

第95章

王牌鉴宝师-第95章

小说: 王牌鉴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龙的心事不止这些,如果这小子接下来的表现让他满意的话,邓龙还想把自己一身精湛的搏击术传授给他。不过,他也知道百里书香老头的怪脾气,即使自己答应他各种要求,也不见得会同意自己独霸一个资质上乘的学员。

    毕竟,古董鉴定以及回收才是他们需要加强学习的项目,像他这些技能培训,只不过是让他们能在恶劣的环境中多支持一段时间,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而已。

    眼前的篝火噼噼啪啪的跳动着火苗,一两声狼嚎不断地在周围响起,偶尔有几双发着绿光的眼睛在周围游动,面对着汹汹燃烧的篝火,只能悻悻的退去。夜枭的嚎叫声随风传来,让夜幕中的篝火不安分的跳动。

    半夜两点,疲惫的邓龙才把李志从睡袋中抓出,在跳动的篝火照耀下,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一副凶狠的模样。“小子,从现在开始你来守夜。记住,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让篝火熄灭,更不要离开篝火,你的命和篝火绑在一起,只要这堆火灭了,你离死亡也仅仅是一线之隔。”

    李志对邓龙的话深以为然,即使邓龙不提醒,周围各种让人头皮发麻的动物嚎叫声,也让他骨软筋麻。惊恐的扫了四周一眼,探手拔出腿上的匕首壮胆,连忙拿起几块枯枝,扔进篝火堆里。

    邓龙笑了,笑的很开心。这孩子够完蛋的,特么老子还站在这里,你至于紧张的猛烧篝火吗?“柴火也需要节约,不然不等天亮就被你烧没了。注意点,别引起山火。”说完便钻进帐篷,很快便响起了鼾声。

    惊弓之鸟般的李志,抓着匕首的手中都是一层冷汗。四周不断响起的古怪叫声让他心神不安,仿佛夜色中随时都会蹿出一头不知名的猛兽,把他撕裂成碎片。

    帽儿镇的李家村,因为修路的事情,村里的闲散人都被几个族老组织起来,轮班在修路的工地上执勤,既能帮助解决修路过程中出现的小麻烦,有能给修路的工人送茶送水。更重要的是,四爷他们信不过那些施工队,小志好不容易拿出血汗钱为村里修路,还是让直接受益的父老乡亲看着点才对。

    四爷岁数大了,白天晚上都在李志的老屋附近转悠,被派到工地的人每天都会和他汇报修路的情况,让他和村里几位受人尊敬的老人参考。

    也不是四爷不想去工地上走走,实在是感觉自己责任重大脱不开身。小志现在不只是对自己有恩,对李家村百来户男女老少都有恩,不但解决了李家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更难得的是投资数千万,为村里修路。

    从此后村里的各种水果不用在眼瞅着烂在树上,更不用走那条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的狭窄山路。为了替李志守住托付给自己的几车石头,四爷才打死不离荞麦地,天天守在门口。

    虽然村里的大人孩子都不会动这些没用的东西,但是四爷也不敢大意。李志对村子里的老少爷们恩同再造,自己别的忙帮不上,看住这些石头,还是能办到的。

    一帮老弟兄坐在院子里听年轻人一天来在工地上的见闻,也咂摸着修路中出现的一些事情。今天老六家石头就回来说过,说镇子上的领导曾经到过工地,让他给李家村能管事的人传个话,就说镇里的书记找他们。

    李家村虽然是个自然村,但是地处深山之中,交通不便,又都是李家一姓,从老书记辞世之后,便一直没有书记村长之类的闲职。有个大事小情的也都是村里的几个老人商量解决,这些年来一直没选过干部。

    对于这种穷的叮当响,住的又偏远的地方,镇上领导也懒得过问。隐然把李家村看成化外之民,大小领导都懒得过来。对这种坐车颠的屁股痛,吃饭只有玉米饼的地方,即使有点什么事情,领导们是能推就推,发扬广大太极拳的精粹。

    像这种领导主动找到门上的事,这十几年来还是破天荒的第一遭。这四爷他们觉得,他们这个被视为化外之民的李家村,在接下来的这些日子里,不再是风平浪静无人过问的荒僻山村。

    老哥几个商量了半天,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件事能让领导上心,那就是投资几千万,正在兴建的高等级公路,可能入了领导的法眼,让一向高瞻远瞩的领导,有了更深层次的想法。

第179章 :人老能骗鬼() 
几位活成人精的老人虽然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但是凑到一起略一商量,便也能大概猜到这领导们肚子里憋得什么主意。在大家的一致推荐下,选出德高望重的四爷,明天去镇里走一趟。至于家中的这些石头,则由这些老弟兄代为看管。

    第二天,年逾七旬的四爷赶着村子里的唯一交通工具――牛车上路,赶到正在修路的地段,和李志颇有交情的吴鑫见到受人尊重的四爷,特意用他的越野车把四爷送到镇上。

    被拦在镇委大院外的李四爷,和那个牛气哄哄的看门小子一番交涉之后,才在门卫防贼般的目光中走进镇委大院。不过,刚刚走进领导办公的两层小楼,耄耋之年的四爷便再次被人拦住。

    一位年过三十,身穿白衬衣黑西服,脖子上打着领带,脚上穿着锃亮皮鞋的年轻人很不客气的拦住四爷:“老头,这里是办公重地,闲杂人等不能随便进来。要饭去饭店门口,商店门口看看,这里是行政单位,进来也没东西给你。走吧,赶紧出去。”

    活成人精的四爷并不生气,乐呵呵的询问胳膊下夹着小包的年轻人:“谢谢你的好心,小伙子,你贵姓呀?”

    头发梳的能滑倒苍蝇的年轻人轻蔑的一笑,打趣四爷:“请叫我雷锋好了,扶老奶奶过马路,送乞丐找饭门这类事我干的不少。老头,赶紧走吧,在这里磨蹭没用。”

    也就是活到四爷这岁数的人,要是倒退二十年,说不定四爷会老大耳刮子伺候。四爷冷冷一笑,毫不客气的说道:“年轻人,请不要侮辱雷锋这个名字。别说你不姓雷,要是真姓雷的话,估计雷锋同志会从土里爬出来把你掐死。你不会为了一点点事,就把祖宗的姓也卖了吧?”

    “卧槽,你个老不死的,你给我听好了,老子姓胡,叫胡俊才!现在马上从这里滚出去,惹火了老子,叫保安把你乱棍打出去,滚!”胡俊才恼羞成怒,作为一阵之长间党委书记的秘书,他从没把这种山野村夫放在眼里。

    “嘿嘿胡俊才是吧?不用麻烦你了,老头子走就是。”四爷转身便走,像他这种经历过两个朝代的老头,岂能不明白民不与官斗的道理。“胡俊才?好名字,等镇上有人问起李家村为什么没来人的时候,我就说胡俊才让我滚蛋回去的。嗯,就这么说。”

    四爷神神叨叨的念叨着转身便走,仿佛是年纪大了自言自语。不过,这话听在胡俊才耳朵里就如晴天响起了霹雳,忙不迭的跑到四爷面前把他拦住。

    “小伙子,不劳你动手,我自己走就是。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可架不住你们年轻人动手。”连小孩子都知道光棍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何况活到80多岁的老人。四爷一边摆手一边侧身越过穿着体面的年轻人,知趣的向外走去。

    “大爷嗯,老爷爷,你说你是李家村的?”年轻人再次拦住四爷,很有礼貌的把称呼升了一级,诧异的问道。

    “年轻人,我是李家村的不假,但却不是你爷爷。你这样的孙子,我可承受不起,留下你这样的后代,可是要折寿的。”四爷可不是吃亏的主,乍听起来像在贬低自己,但是咂摸咂摸却不是那么回事。

    自称胡俊才的年轻人见拦不住眼前的老头,只能跨前一步挡住四爷的去路说道:“老爷爷,镇长魏海峰指名道姓的要见李家村主事的人,您看是不是跟我上去一趟,见见镇长再走?您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上去喝口水歇歇脚再回不迟。”

    四爷似笑非笑的看着眼前油头粉面的年轻人:“领导呀,你看我也不知道是这么大的官要见我,等我回去找件干净的衣服换上再来行不?免得被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当成乞丐。”

    胡俊才白嫩的面皮上涌上一阵红润,不过转眼间便恢复正常,眼中恶毒的光芒一闪而过,依然笑着说道:“老爷爷,这里只有人民的公仆,没有什么领导。艰苦朴素是我们的本色,不会有人笑话你的。你是不是跟我去见见镇长?为了等你们村的人,他老人家今天连去县里开会这么重要的事都推掉了。”

    “好同志呀,人民公仆为人民,这话说的多实在。胡领导,那就麻烦你带我去吧?老头子没出过门,找不到东南西北。”四爷那是见过大阵仗的人物,岂会看不出胡俊才的心思?挤兑人也要有度,小小的教训一下无所谓,但是不给人台阶下驴,往死里挤兑那就是仇人。这小伙子虽然可恶,但还算不上仇人。

    胡俊才喜出望外,想不到眼前这个糟老头子还挺上道,换上一副殷勤的表情,笑嘻嘻的前面带路。“老爷爷,你慢点,这楼梯有点滑。”

    “谢谢你呀小伙子,我老头子草木之人,没有你说的那么金贵。民国那会,老头子可是四处讨饭求生的。”四爷并不领情,自顾自的爬上楼梯。

    帽儿镇算是个穷地,来这里的领导也只不过是走走升官发财的过程。就这都快成危房的二层小楼,还是七几年的那会全镇的村民出工出力盖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也是帽儿镇唯一的亮点,唯一一座最高建筑。

    在二楼东头向阳的地方,胡俊才轻轻敲响一扇装潢精美的实木房门。在帽儿镇这地,老百姓口中有个说法,叫“东为大”。院子里的建筑,除了存放粮食的仓房可以健在东面之外,伙房厕所什么的只能建在西边。看来这镇上的大领导也不能免俗,深谙东为大的本地风俗。

    “魏书记,我是小胡呀。李家村的人来了,您是不是抽时间见见?”胡俊才一反刚才高高在上的神情,表现的像邻家三孙子般的温顺恭敬。

    “进来!”

    洪亮的声音从实木门后传出,即使未见其人,也能感受到那份领导者的威严。

    镇长40多岁,方方正正的一张国字脸,长的浓眉大眼,颇具领导者的威严。不过让人倒牙的是,居然和胡秘书一样,留着一头光可照人的头发,配上他那张方脸,让人感到十分别扭。

    魏书记牢牢地坐在大班桌后,扭动着屁股下的真皮老板椅让胡秘书倒水。然后才官腔十足的说道:“老人家,你既然来了,我就默认你是李家村的领导人。现在,我代表镇委镇政府宣布,李家村正在兴建的公路,从今天起,归镇政府领导。老人家,你知道咱们是个穷镇,正在修建的公路只是一条乡村路段,没必要建设的那么奢华。”

    魏书记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李家村的公路建筑面积破坏大量的耕种土地,以及诸多的绿化地带,经领导多次研究决定,修筑公路的资金调拨到镇政府监督使用,建筑面积减缩一半。老人家,你没有意见吧?”

    四爷只是一愣,随即笑嘻嘻的说道:“魏书记,我没有意见,我们李家村更没有意见。我们服从镇上的决定,保证支持配合各位领导。魏书记,你没事了吧?老头子早饭还没吃那,先出去找地方填饱肚子。”

    魏书记本来做好了各种准备,威逼利诱等措施想了一大堆,但是唯独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家村的人听到镇里的决定之后,居然心甘情愿的配合。一愣之下,不禁满脸带笑,十分热情地说道:“老爷子,你这么大岁数了,还劳驾你跑几十里山路。中午我请你老人家,走,我们现在去吃饭。”

    李家村离镇上本来就远,四爷虽然起了个大早,但是胯下的牛车实在不争气。等那头老牛优哉游哉的走到正在修建的路段,已经接近十点,在这么来回一折腾,也接近十一点半,魏书记心情大好之下,自然是慷他人之慨,主动邀请四爷吃饭。

    书记的吉普车就是比牛车快,虽然从政府到镇上最好的饭店不足500米,但是魏书记依然礼貌的把四爷让到车上,一溜烟的跑到饭店门口。

    见多识广的四爷虽然没来过几遭镇上的饭店,但是看魏书记和老板的熟络劲,应该是店里的常客。进门后熟门熟路的把四爷带进包间,胡秘书则留下来准备饭菜。

    这小店本来是没有包间的,自从李志带着吴鑫来过几趟之后,饭店的老板才意识到包间的作用。于是肉疼的拿出近千元大钞,在房间里做了两个隔断。还别说,一项不愿意光顾小店的镇领导们,自从饭店有了包间之后,也隔三差五的经常光顾,一来二去的为饭店带来不少人气。

    很快,胡秘书点的饭菜便流水般的送了上来。喜上眉梢的魏书记端起胡秘书斟好的酒,兴高采烈的说道:“李老爷子,为了我们的合作顺利,让我们提前庆祝一下,干杯!”轻轻地碰了一下四爷的酒杯,豪爽的一饮而尽。

    四爷轻轻地抿了一口,毫不客气的夹起一块糟溜鱼片扔进嘴里,吧嗒两下嘴巴说道:“魏书记好酒量,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老头子说句不该说的话,自古以来,这仕途都和酒量多多少少的有点关系。这糟溜鱼片味道不错,魏书记你多吃点。”

    刚刚放到基层镀金的魏书记一听四爷的话,顿时竖起了两只耳朵,和脑袋差不多粗的脖颈一伸,十分感兴趣的问道:“老爷子,把你的观点说说?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酒量和仕途有关系。”

第180章 :李家村的空城计() 
其实,秘书出身的魏书记深谙酒量于仕途之道。之所以对四爷的话表现的非常有兴趣,完全是为了找个共同的话题。像这种80多岁的糟老头子,魏书记别说和他有代沟了,两人之间简直是横着一条不可逾越的天堑。不过,看在钱的份上,魏书记还是愿意自贬身份,和他找个沟通的热点。

    倒是引起话题的四爷,嘴里吧嗒着糟溜鱼片把话题收了回来。“魏书记,胡秘书,你没吃呀,这菜做的不错,肉质滑嫩,鲜中带甜,糟香四溢。糟是香糟曲酒是绍兴老酒、桂花卤香郁鲜嫩,味美无比。不错,不错!”

    四爷的话恨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