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

第487章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487章

小说: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许下了“上不封顶”的金融杠杆政策,绝对算得上是诚意十足了。

    如此优厚的条件和有力的支持,企业要与主力银行维护双方合作关系,自然是要有限度的向银行开放自己的商业信息。主力银行对企业有审慎监督的权力,企业也有向主力银行提供信息的义务。

    黄宗瑞想要确认胡文海的投资思路,作为新科投资主力银行的融资经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当。r

第六百四十章 调整计划() 
胡文海想了想,点头道:“没错,新科投资将手头这些筹码出清之后,差不多就要退出石油市场了。”

    “我能问一下,为什么胡总会选择在这个阶段清空手中的期货合同吗?”黄宗瑞小心翼翼的问道:“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观点,在战争开始之前,石油价格应该还有十美元的上涨空间。”

    胡文海晃了晃手指,撇了撇嘴,笑道:“我对金融投资其实并不太了解,只能说是门外汉而已。”

    他虽然说得都是事实,但在场的不论是黄宗瑞还是陈发,显然都是一脸的“呵呵,您在逗我吗”的表情。

    “但我至少知道一点”胡文海没有介意他们的样子,坦然的接着说道:“在金融市场上,如果有什么准则能够取得共识,那就是没有什么是一定会发生的。”

    “当所有人都认为石油价格还有十美元上涨空间的时候,我认为石油价格就已经到达它的最高点了。”

    黄宗瑞有些惊讶,忍不住瞪起眼睛,连忙问道:“这么说,胡总认为石油价格会转而下跌?”

    “这要看美国人的态度,这场已经投入了上千亿美元成本的战争目的是为了什么?”

    胡文海目光炯炯有神,决定将自己的决策依据和盘托出:“是为了伸张正义?是为了让欧日能源集团捞上一笔,还是为了维持美元的金融地位?”

    “我对金融业并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让我预测哪一只股票会有多少盈利,这在我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我知道,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欧洲人曾经获得了一次反抗美元的胜利。但是这一次,美国人将要卷土重来,利用武力优势建立一个新的控制全球经济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石油。”

    “赢得这场战争,美国将会在国际能源体系建立起强大的影响力,进而将里根制造的一系列金融危机转嫁到全球化的市场上来。这与萨达姆是否邪恶、科威特是否无辜,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为了控制全球能源市场,布什可以付出任何代价。美国本身就是产油国,而且其庞大的石油储备,并非没有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能力。我的判断,美国人很可能在接下来一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里,向市场投入他们的石油储备,将油价打落到开战之前的水平。”

    美国向国际市场投放石油储备、平稳石油价格,这基本上可以说是无需质疑的行动。然而美国究竟会选择什么时机来投放自己的原油储备,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国际市场上普遍认为,这个时机会是联合国规定的伊拉克撤军最后时限前后。然而在1990年10月这个时间点上,联合国连对伊拉克的撤军截止日期都还没有确定,武力授权的提议更是在进行着艰难的外交工作。后面两个海湾战争的法理依据,联合国660和678两份决议,更是要在11月29日才获得通过。

    布什的美国能源集团代言人的身份,那是未来人向前看放的马后炮。搁在他仍然坐在总统宝座上的时候,谁能知道他究竟与美国能源集团利益结合到什么程度?

    像是战争准备和对联合国成员国各国的外交工作,尤其是对苏联的外交工作,以及何时介入国际能源市场这种机密情报,谁知道老布什向美国能源集团泄露了多少消息?

    局外人是很难想象的,老布什并非是对美国能源集团泄露了多少消息而是整个战争工作,都建立在能源集团的支持和推进之下。

    人家自己的工作进度,哪还需要老布什转一道手再去告诉能源集团?正相反,ia恐怕还要从老布什的生意伙伴那里拿到活动经费呢。

    老布什作为扎帕塔外海钻井公司的大老板,在沙特和科威特有着极为广泛的上层关系网。而整个美国的能源领域重量级企业,都与这家公司有着大量的业务、合作关系。

    而美国的能源集团与金融财团之间,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欧日等国的资本悲哀就在这里,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资本投入到这场盛宴中来。然而这场战争归根结底掌握主动权的主角却是美国人,凭什么美国大兵流血牺牲,却让你们得利呢?

    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这些美国能源集团和金融操盘手们,早就已经得到了内线消息。尤其是苏联出人意料的软弱,对海湾战争这场发生在家门口的美国军事行动竟然没有干涉的意愿,这可真是出乎所有人预料。

    想想也不奇怪,在苏联最困难的时候,美国也没想到过苏联竟然会解体。在苏联人干出这种事情之前,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苏联不行了,但也就是“不行了”而已。

    世界两极之一,当然需要给与尊重。但谁能想的到,苏联竟然是戈尔巴乔夫带头自我否定,自然是没有心气在海湾战争体现自己的存在感,更加已经无法对萨达姆施加影响。

    外交努力的进展超乎想象,这个消息当然被严格的保密起来。老布什和能源、金融集团们打算借这个机会做个套,从欧日财团身上再割下一块肉来。

    在联合国决议通过之前,就向市场投放大量的石油储备,将油价打落到伊拉克入侵之前的水平,这可是上千亿财富转移的大生意!

    黄宗瑞的消息自然没有那么灵通,不过联系到胡文海的身份、展现出来的情报搜集能力,以及他在苏联的关系网络,目光早就已经超越了石油市场这个层面。

    他或许真的对金融和经济的专业知识没有什么了解,但整个世界的运转体系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比任何专业知识恐怕都更加有力。

    黄宗瑞深呼出一口气,心下实在是难以抑制的有些激动。他抿了抿嘴,嘴唇微微颤抖,带着紧张到有些变调的声音说道。

    “也就是说,胡总认为国际石油价格将很快因为美国放出石油储备,而回落到战争开始之前的水平?既然如此,那、那为何不,不反手做空呢?”

    “嗯?”胡文海略微一愣,微微皱起了眉头:“黄经理的话是什么意思?”

    黄宗瑞舔了舔嘴唇,眼睛亮的如同夜晚的探照灯:“我的意思是说,既然胡总认为油价将会出乎意料的下跌,那么何不在出清了手上的合同之后,再反手做空呢?毕竟,谁也不会嫌钱赚的太多吧?胡总在前期做多的过程中,少说赚了一百多亿美元。哪怕是求稳拿出一部分来,我们大中银行也愿意继续跟进。之前提供的一比三杠杆,也完全可以提高到一比十的级别。这样一来,胡总不是又可以再赚上三百亿美元吗?”

    这次反倒是胡文海和陈一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三百亿美元的预期收入,再加上前期做多的一百多亿,也就是说这次海湾战争在石油市场的操作,很有可能获得五百亿美元的收益?

    五百亿美元!

    麻蛋的。

    就是胡文海,都感觉菊花一紧。

    1990年的五百亿美元,胡文海还以为进入九十年代,他已经没有能够“富可敌国”的机会了。

    面对这样一笔生意,说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胡文海没想到反手做多,是因为对金融市场不熟悉,将精力主要瞄准了做多的过程。而陈发和方剑阁干脆是不敢,一开始提心吊胆的做多,心脏跳到嗓子眼,哪里敢有一丁点会跌的想法。

    不得不说,黄宗瑞算是盲生发现了华点。

    黄宗瑞这一番话,无疑是捅开了窗户纸,让胡文海顿时眼前一亮。

    谁也不会嫌钱赚得多,何况是反手再赚三倍收益,五百亿美元,想想都让人兴奋的不寒而栗。

    和陈发、方剑阁他们提心吊胆的不同,胡文海知道历史,对油价会下跌到什么程度心知肚明。对别人来说是风险的问题,对他来说却是十拿九稳。

    “这个,我需要考虑一下。”胡文海心底虽然已经有了决定,但表面仍然不露声色。

    黄宗瑞说完这个话题之后,便也不再多言。训·剩下的时间里三个人随意的说了些话,这次会面便算是告一段落了。

    等到黄宗瑞被送出了门,胡文海转过头来便在房间里渡起了脚步。

    他想的很多,想到了新科科学院新一年的科研计划,需要从国外大笔进口的先进仪器设备。想到新科晶圆厂面临的设备升级压力,正在建设的i设计中心计划

    更是想到了江和甫和屠基达他们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精神诚然可嘉,然而富裕奋斗不是更好吗?

    支持s…10a的开发还要搞分期、分批投入,他真的是信不过江和甫的能力?究竟因为什么,他心里清楚的很。未来需要花钱的地方那么多,美金当然是越多越好。

    没有什么好想的了。

    胡文海停下脚步,看向陈发道:“陈秘书,通知方剑阁,我要调整计划。”

第六百四十一章 弱点() 
“我看这次的事情,八九不离十。”

    黄宗瑞从胡文海那里出来之后,立刻就转了个弯,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皇冠。里面早有人在后座上等待,见他上车立刻就询问起来。

    “胡文海对买空的提议很感兴趣,虽然没有当场就下决定,不过我觉得他一定会有所行动的。”

    说到这里,黄宗瑞忍不住得意的笑了起来:“那可是三百亿美元!如果不是知道要与谁做对,就连大中银行,恐怕都会忍不住下场去捞一笔吧。”

    坐在他旁边的人也忍不住露出了喜色,点头道:“黄经理不用担心,配合我们做好了这件事,贵银行得到的伊利·利益未必就会比直接下场要小了。何况如果黄经理本人有兴趣,完全可以拿出一些个人资金投入进来。”

    黄宗瑞等起了眼睛,呼吸顿时急促了起来:“哦?贵方愿意为我个人运作投资?”

    “只要不超过一千万美元,玩一玩还是没有问题的。”

    “太好了!”

    黄宗瑞喜不自胜,手足无措的慌乱点头道:“一千万、一千万美元,也、也足够了。不过如今石油价格已经这么高了,还能再上涨吗?”

    黄宗瑞对面的人微笑着,神秘的说道:“这个嘛,谁能说的准呢?”

    黄宗瑞默默盘算着,要想拿出一千万美元,单他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不过像他这样的身份,最不缺的就是认识有钱人的渠道。开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拉进来几个层次不高的暴发户,凑出这一千万来完全没有问题。

    问题是这一千万的盈利究竟能达到多少。

    正如胡文海所说,石油价格肯定会回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问题是如今的价格还有多少上涨空间,还能涨到什么时候。如果要跌,会跌到什么程度,会从什么时候开始下跌。

    即使按照现在的石油价格作为最高价,一千万美元的投资配合银行的十倍杠杆,石油价格每下降一美元,他的收益就会有三百三十三万美元。下降十美元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保守收益至少三千万美元!这些钱除去必要的分红,他至少能留下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

    发了,这次真的是发了……

    任是黄宗瑞多么的城府深厚,都忍不住露出了傻笑的笑容。

    一千五百万,在八十年代末、就是年代初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咳咳,当然,这个任何人里不包括胡文海。

    只要这次能够在石油市场上席卷五百亿美元,胡文海相信自己在未来十年里都不会再为财政情况担心了。

    有五十亿美元,他就能让国内光刻机水平与国际技术保持同步。

    有十亿到三十亿投入到生物领域,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就不用再受制于孟山都这些危险的跨国企业。

    有两三亿美元,凭借中国的人力成本,他就能培养起一百万程序员出来,将微软在软件领域压的抬不起头来。

    再有一百亿美元投入到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领域,将项目的主导权从格鲁门和罗尔斯罗伊斯手中拿回来,而且彻底捏在自己人手里。

    当然,航空母舰也断然不能少了。这次未来的历史上,中国的发展必然会更加迅速,而面临美国的压迫也只会更加严重。

    这么一想,好像挺宽裕的五百亿,实际上似乎并没有那么充足吧?

    钱永远也赚不光,而只要想,花钱的地方也总能发现。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别说三五百亿美元了,三万亿美元在外汇账户上躺着,也没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相比美元,时间才是真正宝贵的资源。八十年代的中美蜜月是战略机遇期,新世纪美国陷入反恐战争的十年是战略机遇期。

    中国抓住了这两个战略机遇期,然而这其中的遗憾却也并不算少。

    胡文海自问也没什么太大的野心,只要在第二个战略机遇期能够再少些遗憾就好。

    哪怕是救回一个81192也好……

    就在黄宗瑞发愣的空档里,汽车在路边又等了不长的时间,一个穿着长城饭店服务员工作服的人迅速的钻进了汽车的副驾驶位置上。

    “31号,有什么发现?”

    后座上的神秘人挥了挥手,汽车开始换换开动起来。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一号”将身上的工作服脱了下来,神情振奋的转过身,点头道。

    “头,有消息了。”

    31号是个从美国长大的华裔,是ia在中国一个行动组的精英行动人员,他手上处理过无数次重大的情报侦查和传递工作,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像是今天这种行动,在他看来就和去公园里晨跑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我在饭店里找到了负责总统套房打扫卫生的服务员,胡文海的弱点终于让我给发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