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

第411章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411章

小说: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型工口公司是借了黎明厂的一个车间做厂房,位置是比较偏僻的。燃气轮机的和自动化程度比较低,更多是要手工,所以并不需要太大的地方。

    就在这个不起眼的车间门口,并没有太过热烈的庆祝仪式,仅仅只是为一台国产1燃气轮机搭了个台子。

    左右一群穿着蓝色工作服的职工,大家热热闹闹的就把庆功会给办了。

    这么一个简单的场面,胡文海实在是没想到牛省长竟然就出现在了这里。

    “胡总是忙人嘛,想见你一面是真的不容易哦!”牛进宝拉着胡文海的手,上下打量着笑道:“不错,上次看到胡总的时候还有点面嫩。没想到现在再看,个子都长高了几厘米吧?”

    “嗨,牛省长没听说过那句话么?二十三、窜一窜,我可得抓住这个尾巴,好好再长高一点。”

    胡文海本身高中的时候就有一米七五左右,到了现在身高大概到了一米七八的样子。再加上这几年居移气养移体,正经已经是长成了一个大帅哥了。

    不仅没有同龄人的稚嫩,反而是给人以一种大器早成的感觉。

    “再长高一点好!”牛省长哈哈笑着,点起了头:“男人要站的高一点,这样才能有广阔的胸襟和强健的臂弯!能遮风挡雨呢!”

    说着话,牛省长忽然叹了口气,说道:“小胡同志啊,你知道我上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吗?”

    他不等胡文海回答,直接揭开了谜底:“我是哈工大电机工程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啊!虽然学校里的知识不少都还给了老师,但我还知道燃气轮机究竟意味着什么。”

    “想到我们今天竟然能自产这样先进的工业设备,这一天就跟做梦一样!”

    “牛省长,1燃气轮机只是英国人的落后产品,我们可没打算就此止步了。”胡文海有些骄傲的昂起头:“总有一天,我们会生产出我们自己设计的,世界一流、不,世界领先的燃气轮机!这一天不会太远,今天起,十年时间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

    “好,我想到时候我还不算老眼昏花,我等着你小胡同志的好消息!”

    两人说话的功夫,吴大观身边围着柏文瀚、卡特和沃特森小姐,齐齐走了过来。

    吴大观的身边站在一个略有些拘谨的“年轻人”,看起来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但站在吴大观身旁,他的年纪也确实可以说是年轻了。

    “说起来胡总也确实太不负责了,咱们重型工口公司的建设你就光知道出钱,这次都还是第一次到生产现场来亲眼看一看吧?”

    吴大观假模假式的批评着胡文海,然后把自己身旁、穿着重型工口公司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推了出来。

    “李广志是1的项目总工程师,1国产化的大功臣,你说说应该怎么奖励吧?”

    胡文海笑笑,认真的上下打量着紧张的李广志。

    他是吴大观晚年的得意弟子,实际上吴大观这个年纪已经很难有足够的精力进行科学技术工作了。他的价值在于他对工程的把握和经验,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真正去做实际工作的,是像李广志这样的年轻人。正是燃气轮机车间二百八十三个像他这样的人,才实现了1的国产化进程。

    “李工不要紧张,说说吧,有什么想要的?我代表公司表个态,绝对没有二话!”

    “我也没啥想要的,如果非要说的话,就是请公司不要解散了现在的项目团队。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将1发展下去,直到它不比英国原装货差上一点。甚至我们有决心,能在1的基础上,继续研发性能更好的燃气轮机!”

    “哦?就要这个?”胡文海装作为难的板着脸,犹豫不决。

    李广志果然上当,急的直跳脚道:“胡总,1的性能并不先进,我们如果就此志得意满了,很快在国际上就会又处于绝对的落后状态!公司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看着李广志痛心疾首的样子,胡文海不忍心再逗他了,连忙点头道:“好,李工说的有道理。请你放心,公司只要还是中方股份占优,就一定会在技术上继续投资下去!”

    李广志略微一愣,竟然深呼出了一口气,总算是露出了笑容:“有胡总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对了,胡总。”李广志侧过身,将身后为1燃气轮机搭建奖台露了出来:“咱们自己生产的燃气轮机,总不能还叫英国人的名字吧?请你给我们的国产燃气轮机,起上一个名字吧!”

    “对对,小胡同志你就起个名字吧。”吴大观连连点头,笑眯眯的看着胡文海。

    “嗯……”

    胡文海略微沉吟,说道:“我是不大会起名,选择困难症啊!要不我偷个懒,选个现成的,就叫悟空吧。希望我们的燃气轮机像孙悟空一样,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也分毫不损。”

    “悟空?这个名字不错。我们的燃气轮机和孙悟空的要求差不多,需要耐高温和高压嘛。”

    “现在是悟空一型,以后还会有悟空二型、三型,名字我看可以!”

    胡文海起的名字,当然不会有人不开眼的发表反对意见。李广志笑的也是合不拢嘴,这悟空燃气轮机的名字是胡文海起的,以后要起项目经费来可就理直气壮啦!

    谁说科研人员就全都是老实人的?高智商的人不是不会耍心眼,而是懒得维护和普通人的人际关系而已。需要的时候,一样能把智商转换成情商。

    “我认为既然p公司已经能生产1燃气轮机了,是不是可以考虑出口问题?”

    罗尔斯罗伊斯的大中华区总裁柏文瀚站出来,跟着笑了两声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罗尔斯罗伊斯这么着急吗?现在的悟空一型,性能距离英国产的原版还有10%的性能差距吧?”胡文海有些不解的问道。

    “是的,但换句话说,也只有10%的差距而已。”柏文瀚耸了耸肩膀,无辜的说道:“只要不用1的名义就行,罗尔斯罗伊斯在世界各地都有建设项目,但燃气轮机的产量却是固定的。我们可以一些非洲或者印度的项目,他们对价格比性能要更在意一些。只要的足够便宜,90%的性能以及足以让他们满意了。”

    胡文海和吴大观对视一眼,点头道:“这样的话,我想还要先确定一下悟空一型的产量再说。李工认为,我们现在全力生产的话,产量能达到多少?”

    “悟空一型的话,扩大生产规模,继续加大投资,我想最多能达到月产十台的产量。”

    “一年一百二十台?”胡文海皱眉,想了想说道:“那就拿出四十台用于出口吧,李工你们有没有这个把握?”

    李广志有些兴奋又有些犹豫,半晌才点下了头:“没问题,我们能达到这个产量。”

    “好,那出口价格呢?”胡文海转头看向柏文瀚,问道:“1的价格是多少?”

    柏文瀚对1的价格为莫如深,只说道:“悟空一型的出口价格,我看可以算到每台两百万美元。另外如果中方感兴趣的话,罗尔斯罗伊斯有意请中方代理一部分1的后服务。”

    “八千万美元吗?聊胜于无吧。后服务的问题,让李工和你们谈。”胡文海勉强的点点头,中国仿制的1只在国内有资格,跑道国际上没有专利权,多少还要看罗尔斯罗伊斯的脸色。能出两百万美元的价格,就已经算是值回票价了。至于后服务这种事情,胡文海和柏文瀚只会让下面的人去谈,他们俩没必要去谈这种小事了。

    “一年八千万美元的外汇收入……”

    牛进宝省长暗地里狠狠的咽了口唾沫,露出了思考的表情。

    庆祝活动进入尾声,胡文海忽然被牛进宝拉到了角落里,表情严肃的看着他。

    “胡总,我问你,你在帝都是不是惹了麻烦?”(未完待续。)

    ;

第五百二十章 家具厂的小故事() 
“哎呦师父,您怎么来啦?”

    刚刚连轴转了八小时的宋涛,刚从单位的车棚里推车出来,不想就看到了自己那位已经内退的老师父。

    当年宋涛刚分配到家具厂的时候,带他的就是这位王师傅。别看他那年才四十多岁,但已经是家具厂里的一把手了。

    老师父当年教徒弟也不藏私,该怎么教就怎么教。没有多久,宋涛就可以独立出师了。

    这要是放到旧社会,宋涛想在老师傅手上学点本身,起码先当二年学徒,再给师父白打三年工。学到的东西,也不可能超过了师父去。

    “您不是退休了,今天有空回厂里看看?”宋涛将自行车立在旁边,连忙掏口袋摸出一盒烟来,恭敬的递了过去。

    “不抽了,一会儿还得进厂干活,抽烟不安全。”王师傅摆着手,给宋涛的烟挡了回去。

    “干活?干什么活?”宋涛有些没有反应过来:“您不是退休了,还回来上班不成?”

    “厂里白厂长亲自找到我家去,要请我回来上一个月班。”

    王师傅背着手点着头,一付你们果然还是离不了我的样子。

    “哎,其实我是不想来的。城南有家村集体办的家具厂,工资给我是厂里退休金的十倍,平常只要去看两眼就行,日子过得别提多舒服。”

    “嗨,我也听说了。”宋涛点着头,一脸羡慕的样子:“听说在大集体工作,或者是给个体户干活,一个月有的能开七八百块。要不是看咱们厂是国营企业,我早就跳槽啦!”

    “你也别到处乱跑,我看厂里还是有点前途的。”王师傅露出一副有内幕的神情,指点道:“你看我这不是回来了?听说厂里有大生意,订单多的要这个月连轴转、三班倒。开的虽然没有那些非公企业多,可胜在一个安稳。说到底企业是国家的,国家不会不管你们。这不是,真有大生意还是要照顾你们的。”

    “怪不得了,我说车间主任跟上了发条似的,今天一个劲儿的催人干活。”宋涛长出一口气,点头道:“要是这么说,那还真不错。看来这次厂里是真要发财了,连您老都给请回来上工。”

    王师傅嗯了一声,露出得意的笑容:“嗨,我那孙子考上了国际交流生,我这不是为了给他出国攒点钱!”

    “哦?王大锤那小子,要出国了?去哪?是不是美国?”

    “美国!”

    王师傅眯起了眼睛,享受着宋涛羡慕的目光。老人家都是隔辈亲,何况王大锤这小子从小就学习好,奖状都挂满了一面墙。有这样的孙子,王师傅又怎么能不骄傲。

    “美国什么家里呆不下州,你说这美国人怪不得这么厉害。好家伙,厉害的家里都呆不下了,可不就得满世界的跑吗?”

    宋涛有些向往的说道:“什么啊,那是加利福尼亚吧?加州啊,听说可是美国最繁华的地方了。”

    “差不多、差不多,我孙子明年要去交流一个学期。这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我也没什么本事,只有出国之前多赚点钱了!”

    “那我就恭喜您了,您这孙子王大锤看来以后是有出息咯!连出国交流都赶上了,回国再考个好大学,您老就等着享福吧!”

    “还是得谢谢新科集团的胡总,不是人家资助的,我家王大锤哪有这种出国的好事儿?”

    “是是,是得谢谢人家!”

    要说起学生交流计划,这还是胡文海闹出了的大乌龙。

    当初他和杜邦谈判,锂离子电池交易的前提就有一个条件,要求杜邦每年安排十万人的留学名额。

    这可真是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因为他这是下意识的把二十年后中国的大学生数量,放到了八十年代末。

    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高校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百万都不止。拿出十万人出国交流和留学,当然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八十年代末呢?大学生可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不好意思,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可能连十万都没有。

    搞出来这么大一个大乌龙,胡文海当然不可能说对不起,我搞错了,不需要这么多的留学名额,那不是便宜了杜邦了吗。

    怎么办?

    其实也好办,既然是人数报多了,那就错有错着吧。大学生和科学家不够,没关系,咱们高中生凑!

    胡文海自己当初就差点参加过高中生的交流计划,这光是渤海省一年的高中生就何止十万?黑吉辽三省,再加上帝都、魔都的高中,每年这点名额都不够分的。

    虽然还是有些便宜了杜邦,但这些高中生出去之后多少能开拓一下眼界,也算是一件好事。

    至于说担心培养出一批小美分来,这个倒是不大需要担心如今中国社会上,美分才是主流,都很难挑出几个不是美分的来。

    何况等这些学生走上社会,恐怕都要等到九十年代了。没考上大学的出不了国,考上大学的出国以后就等着后悔。接受一下美帝高中的再教育,至少对于个人人生目标会更有追求,而不是混吃等死。一个曾经出国开拓过眼界的人,恐怕很难接受一辈子都默默无闻了。

    当然,最大的好处就是新科集团和胡文海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都发生了极大的提高。

    一个私营企业和私营老板,无私的送孩子出国见世面。这是什么精神?这简直是活雷锋精神啊!

    不管是出国学生的家长还是听说过这件事的人,没有不竖个大拇指的。当然说怪话的也不是没有,这种人是永远也不会绝种的。

    王师傅别了自己的徒弟宋涛,转身向着厂里走去。他熟悉的先在更衣室换了蓝色的工作服,带着深绿色的套袖和厚厚的眼镜,耳朵上别着铅笔,头上戴着蓝布工作帽,轻车熟路的向着工作区走去。

    “哟,王师傅来了!”

    和王师傅打招呼的,是如今家具厂的厂长唐林虎。人如其名,唐林虎的体格高足有一米八以上,一身肉走起来仿佛是一道会移动的墙,端的是壮的如同一头老虎一般。

    “是唐厂长啊,好久没来过厂里了,咱们俩可有日子没见。”

    “嗨,您要是想我,我天天请您来!”唐林虎说话的声音像打雷,看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