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

第408章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408章

小说: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货膨胀的治理,限制职工工资增长是绝不负责的做法。我认为在未来十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增长必将会保持一个非常高的速度,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限制工资增长,将会对人民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更加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与其要考虑全面降低工资,不如考虑放开目前对各企业工资的控制。有钱的企业就多发工资,没钱的企业干脆破产倒闭,工人或者走向社会,或者有各地劳务派遣公司保持其基本生活待遇,根据需求重新分配到盈利条件好的企业去!”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也没说过竞争是错误的!如果企业凭本事给国家赚了钱,为什么职工不能多开一些工资?平均主义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平!相反根据业绩决定工资,一加一减之间,剥离不良资产之后解放了生产力,才能真正缩小社会总工资与消费之间的差距。”

    “放开工资控制,取消八级工资制,而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决定工资份额。那么如何让企业能够理智的制定工资政策?这就要求我们的国企,必须率先实现股份制!只有在股份制之下,才能真正打破大锅饭,让经营者受到约束又赋予他们合理的权力,制定出长远而合理的工资策略。否则企业经营不是受到上级主管单位的无端干涉,就是被职工挟持变成无底线的福利政策,这都是绝不可取的!”

    胡文海这一炮直接打到了国企的头上,在通货膨胀和国企改革的大旗下,似乎不实行股份制便没有其他道路可走了。

    当然,事实确实如此。国企股份制改革,是历史上已经证明的必然要走的一步。

    说到底,站在胡文海的角度来说,这才是真正符合他利益的做法。

    王文京坐在自己后排的座位上,忽然想起了胡文海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erp的技术怕不怕其他企业偷学了去?

    胡文海的回答,让他意识到,两者之间看问题高度的不同。

    他看到的是技术带来的财富,是市场竞争和商业利益。

    但是胡文海看到的,却已经是超越了国内市场。如果有哪个企业能够实现erp管理,那么说明中国企业真正的在管理上成熟了起来。

    到时候如今在国际市场上孤军作战的新科集团,才算是有了可靠的友军。为此牺牲一点erp方面的利益,又算的了什么?

    胡文海推动股份制改革,或许同样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吧?

    鲁冠球诚然是利用了胡文海做挡箭牌,但他之所以乐于去被鲁冠球利用,原因也是双方的视野不同。

    胡文海是如此热切的希望国内企业能够迅速成长起来,股份制对私企的意义非同凡响。只有推动了股份制改革,国企重新发挥出应有的生产力,私企从此海阔天空。

    中国的企业发展壮大,这才是胡文海所追求的。

    可见,新科集团在如今的中国,是多么的孤独。

    ……

    全国经济体制理论研讨会计划是要进行五天,但是在第一天的上午,似乎讨论就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会议特邀的企业界人士,在胡文海发言的激励下,轮番上阵对股份制改革大唱赞歌。

    其他人虽然对胡文海的反驳有气无力,但是在其他人发言的时候,还是讨论的有来有往。

    有人赞成股份制,自然就有人反对股份制。股份制之后的国企,必将导致上级单位对企业控制力的丧失,一些国企经营者也反对股份制,担心从此以往在银行贷款恐怕便不是那么容易。

    在这样的会议上,大家能做的就是各抒己见。作为主持者的体改委究竟是会采纳哪方面的意见,恐怕还要后面在台下继续博弈。

    这样的舞台,最多就是给了大家一个推广自己理念的机会,互相表达一下立场,准备站队然后接着较量。

    看到场上的表现越来越激烈,体改委李主任不失时宜的立刻宣布了休会。社科院早就在食堂准备了自助餐,人群开始跟着人流熙熙攘攘的向着会议餐厅而去。

    “胡总,胡总!”

    胡文海正在和王文京抓紧机会交流软件开发中的软件工程组织经验,软件工程的方法一旦在中国有了突破,对软件业的发展将是决定性的技术。

    王文京在这个时候,恨不得自己能变成六耳猕猴,多两双耳朵出来才好。对于突然出现打扰谈话的人,当然不会有好脸色。

    不过当他看到来人的时候,却是连忙收敛了自己的情绪。

    体改委李主任亲自向着胡文海走了过来,满面笑容的说道:“哎呀,胡总怎么还没去餐厅用餐?时间晚了,怕是剩不下什么咯。”

    胡文海笑笑,自然的伸过手去:“李主任不也没去,领导们总不是要开小灶吧?”

    “嗨,叫你说着了!”

    李主任拉着胡文海就走:“胡总跟我来吧,餐桌上就等你一个人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三章 走廊密谈() 
这个年代领导吃小灶,似乎也算不上是什么问题。

    李主任边走边上下打量着胡文海,笑着说道:“胡总的讲话,说起来倒是和体改委的想法很接近。实际上我们早就有股份制改革的想法,今年我们打算趁热打铁,在国有企业里找四家企业,作为股份制改革的试点。”

    胡文海就此恍然,鲁冠球的激进发言并非无的放矢,实际上早就已经在体改委取得了支持。他的发言,或许正是这位李主任的一次试探。

    从结果来说,显然李主任对胡文海的突然爆发,感到由衷的高兴。

    能够得到胡文海的强力支持,已经超过了李主任最好的预期。

    在他的计划里,从胡文海的过往表现来看,显然是一个不愿意卷入政治斗争的人。

    原计划里只要胡文海出现在会场,并且没有明确发言反对,那么这次计划就已经可以说是成功了。

    没想到胡文海不仅没有沉默,反而还明确的站到了股份制改革的这一边,大大的超出了李主任的预期。但是胡文海的表态,显然对股份制改革有着严重的利好。

    这样的惊喜,实在是让李主任有些对胡文海刮目相看起来。

    “国家在前两年大力推进承包制,但现在看来,承包制有其极限。”李主任叹了口气,像是有些失望:“从我们的调研结果看来,企业在承包之后,一旦解决生存问题,便会迅速失去动力。这其中主要是管理层的动力丧失,甚至会出现借住承包损公肥私的现象发生。很多企业承包前还能过得下去,承包了反而被承包者了一干二净。说到底,承包者和企业并不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没有为企业付出牺牲的觉悟。”

    “胡总说的很对,只有股份制改革,引入职业经理人类似的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恐怕才是国企改革的出路。胡总的支持,对我们非常重要。”

    胡文海想了想,决定还是尽自己所能点醒一下:“既然李主任已经发行了承包制的局限性,那么现在马胜利在全国各地搞的大承包……说实话,我看他已经有要支持不住的感觉了。”

    “以马胜利集团目前的经营团队和管理模式,以及国内的通信和商业环境。组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横跨全国南北的纸业集团,不仅不能实现强强联合实际上各地甩给马胜利的,都是要经营不下去的包袱,这些企业如果不能迅速改革管理层扭亏为盈,只会将马胜利集团的现金流全部吞噬干净,结果就是连马胜利自己也要彻底完蛋。”

    “如果不能早做准备,这将是一场灾难般的悲剧。”

    李主任想了想,不由点头道:“胡总说的有道理,我会找机会和马胜利谈一谈的。”

    说到这里,李主任忽然停下了脚步。他的手向前一指,一段空旷的走廊里,胡文海便见到了矗立在窗边的包秘书。

    李主任先行一步,将胡文海留在了这里:“包秘书有些话要对胡总讲,咱们小餐厅就在前面,你们说完了话,我和几位同志等胡总来开饭。”

    “胡总来了,不好意思,冒昧打扰。”包秘书笑的很是亲切,还主动的伸出手来,仿佛没有看到离去的李主任,径直向着胡文海走了过来。

    “包秘书找我有事?”胡文海有些不舒服的感觉。

    包秘书的笑和李主任的笑并不相同,李主任对胡文海笑,是志同道合的笑。可是在包秘书的眼里,胡文海看到的只有一片漠然。

    显然,他的笑仅仅只是一个礼节。

    “今天听了胡总的发言,受益良多啊!”包秘书握着胡文海的手,用力的晃了几下。

    “包秘气了,我这点见识,比不得你在首长身边视野开阔啊!”胡文海忍着些微不适,和包秘书寒暄了起来。

    不过大家都是时间宝贵的人物,这种没有意义的对话并没有持续太久。问候了两三句话之后,包秘书便进入了正题。

    “不知道胡总听说过米尔顿。弗里德曼吗?”

    胡文海皱眉,这是一个可以说他还算熟悉的名字:“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吧?”

    包秘书抚掌而笑,点头道:“不错、不错,胡总果然见多识广。弗里德曼先生受到香江大学张五常教授的邀请,正巧现在在国内做访问。”

    “弗里德曼先生提出来,希望能够和胡总见上一面。你是中国最有能力的企业经营者,他是西方经济学的泰斗宗师,首长对你们的见面非常感兴趣。”

    “不过弗里德曼先生毕竟远来是客,让客人主动邀请未免不够礼貌。我看首长的意思,大概是希望胡总你能亲自出面,主动邀请弗里德曼见面。”

    “我?邀请弗里德曼见面?”胡文海有些楞然诧异,问道:“我和他见面做什么呢?弗里德曼一个西方学者,他能给我带来外汇投资吗?”

    “这个……”

    胡文海这话让包秘书有些哭笑不得,简单的说,胡文海就差没指着包秘书的鼻子问:“弗里德曼这种穷酸,他有几个钱?说和我见面就见面,老子也是每秒钟上下几十万的人!”

    “弗里德曼先生对经济很有研究,这次来中国希望能够和各方面都接触一下,说不定会对我们的经济建设有一些建议。”

    “包秘书,这我就要问一个问题了。”胡文海干脆的说道:“我国目前最大的经济问题就是通货膨胀,而目前的通货膨胀是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导致的。请问弗里德曼是哪国人,他对计划经济有什么研究,他在哪个如同中国这般体量的计划经济国家担任过主要的政策制定者?”

    “我不认为弗里德曼对中国经济有什么深入的了解,我们自己的问题,还是要听取更了解我们实际情况的自己人的意见吧?”

    “胡总这么说,未免太狭隘了一些。”包秘书的神态出现了些微的不耐烦,微微皱眉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就算不采用弗里德曼先生的意见,听一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不是?”

    “首长对胡总在经济上取得的成绩,是感到非常赞赏的,几次和我说过胡总你对国家的贡献。”包秘书略抬了抬头:“弗里德曼先生也是来为中国建设做贡献的,你们双方在这一点上还是有共同话题的嘛。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中国的世界首富见面,也算是一场盛事了。”

    胡文海还真想说,老子事情多的连睡觉都觉得奢侈,哪t有美国时间招待一个穷酸?

    在他看来,研究经济学的差不多和研究塔罗牌的都是一类人。真有本事的经济学家,请先赚个几亿、十几亿身家来再有立场发言啊。

    连赚钱都做不到,还好意思说自己是经济学家?数学家赚钱的本事,都比经济学家有用。以至于好多数学家稍微不务正业一下,就挤掉了经济学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不过包秘书毕竟代表的是他背后的那位首长,弗里德曼放到国外,富翁们可以把他当个擦脚布。但是放到国内,却成了中央首长的座上宾。

    说到底,还是不自信。胡文海可以不给弗里德曼面子,但不能不给包秘书背后那位首长的面子。

    想到这里,他只好勉强的点了点头。

    “好吧,我在帝都还能停留大概一周的时间。如果这段时间里包秘书能安排下来,我”胡文海捏着鼻子,勉强道:“可以邀请见弗里德曼一面。”

    包秘书脸上总算露出由衷的笑容,点头道:“好,这个没有问题。”

    ……

    等包秘书就此离开,胡文海这才意识到,包秘书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次理论研讨会的现场。

    简单的说,因为胡文海也是临时起意才参加这次会议的。在此之前,他一直在王文京的用友服务社,大概是包秘书也找不到他。或者能找到他,但是就这么直接找上门来,目标太大了点。

    他要的是胡文海“邀请”弗里德曼,那就不能做的太明显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像今天这次会议就很合适了,包秘书完全可以说是首长关心会议内容才出现在这里。像现在这样,在没人的走廊里沟通一下,场合又很合适、又足够隐秘。

    说起来能找到这样的机会,包秘书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只是弗里德曼要和胡文海见面,这一点让人非常在意。

    弗里德曼想做什么,或者说包秘书背后的首长想要通过这次会面达成什么目的?这是胡文海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可惜前世胡文海只是在新闻里听说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来过中国,但是他在中国究竟做了什么,政治上有什么倾向,那时还在读书的胡文海实在没有注意过。

    虽然不知道弗里德曼的具体学术内容,但是有一点胡文海倒是清楚的诺贝尔奖在非自然科学方面究竟是个什么货色。

    既然把诺贝尔经济学奖给了这个弗里德曼,那他一定就是一堆臭狗屎!

    (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四章 物价闯关() 
“米尔顿弗里德曼先生辛苦了,我代表新科集团和胡文海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