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

第335章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335章

小说: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把这个项目做下去,胡海的要求再高,军方肯定也要努力去试一试。

    关键的问题是,胡海必须能拿出一个方案来。

    胡海沉吟半晌,只得无奈苦笑道:“池秘书说实话,我暂时来说也没有什么主意。但是我既然在这里了,那肯定要尽力去解决问题。你给我一些时间,不管有没有办法,我肯定给你一个答复,你看如何?”

    “行啊!”池秘书干脆的点头:“胡总也别太有压力,不行就不行了,总不至于不赚这笔钱,咱们的海军就办不下去了。晚上你就住在海军招待所,都已经安排好了。”

    胡海默默的点了点头,心里恐怕和池秘书一样是绝不甘心就此认输。

    区域防空海6通用方案是他提出来的,拉着科威特人出钱是摊平成本的关键,而成本问题直接决定了穷的底掉的中**队能不能用得起。

    海凤凰和守门员的6盾8方案,胡海更是坚信一定能在两伊战争的袭城战阶段,让世界各国对中**事武器水平刮目相看的。

    错过了这个机会,中**工再想证明自己的价值,非得再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投入十倍、二十倍的精力不可。

    海军招待所专门开了一个小院,秦凯和王烨两人陪着他住了进去。

    胡海也没有心情吃喝应酬,拜托池秘书帮自己把闻讯而来的各路神仙都挡了驾,自己一个人躲在了房间里。

    表面上看就只有秦凯和王烨两个人在门外待命,至于更外面还有多少人在,那就是不可知的事情了。

    不过对于这些,胡海只要知道在他思考问题的时候,绝对没有人能进来就好了。

    胡海面前的书桌上摆着一个笔记本,然而笔记本此时已经被撕掉了至少一半的纸张,剩下的那部分也眼看着摇摇欲坠,不能称之为“本子”了。

    在书桌的周围,一个个纸团被他扔的到处都是。不难看出,这个过程中,纸和胡海双方都经历了一个相当不愉快的过程。

    “有什么办法能逼着美国人让步……”

    胡海手上的笔,无意识的在纸上随手写了两个字。但这并不是他已经有了办法,而是他根本没有把意识放在这里的表现。

    雷神和休斯公司,这是美**工联合体的两个巨无霸。他们对美国政府的影响力,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办成什么事情不容易,但搅黄了什么事情却轻而易举。他们拿不下美国国内的许可,但却绝对能封死中国接下科威特订单的可能。

    那么,既然正面对抗不行,选择让出一部分利益是否可行呢?

    恐怕,并不是太可能……

    胡海这个方案的最大特色,就是把原本用于f…14的凤凰,成了用于舰队区域防空的海凤凰。然后又把海凤凰搬到了6地上,结合荷兰的守门员近防炮系统,形成远中近的梯次防空体系。

    这套系统的关键,就在于凤凰的通用化。那么凤凰是谁的产呢?答案就是雷神和休斯这两家公司的产。休斯公司是凤凰的主承包商,雷神公司则设计了它的电子系统。

    换句话说,胡海的这个方案,本来就是在从这两家公司嘴里抢肉吃。

    凤凰增加一个6地射程序,这对休斯公司来说,甚至可以说是一丁点技术难度都没有。这么一个现成的方案,凭什么要让中国企业大把赚钱,而原版厂商却要在旁边看着眼馋?

    至于说中**工企业生产成本更低……

    对不起,这个恐怕还真不太容易。休斯公司从194年开始生产凤凰,十三年的时间里已经生产了多少枚?这个数据只有休斯公司自己知道。

    但有一点,休斯公司在规模效益上一定已经做到了极致。

    可对于中**工企业来说,凤凰却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产。国内要建立新的生产线,还要克服早期的成率问题,的雷达更是不那么容易生产。这种产,恐怕很难通过降低人工成本而获得竞争优势。

    所以只要休斯公司想压低价,中**工企业未必就能拼得过对方。合作共赢的基础,也就荡然无存了。

    除非中**工企业愿意把自己放到从属附庸的位置,赚上一些并不比手工费多多少的代工差额。

    而科威特对美国人来说,又不像伊拉克那么桀骜不驯和亲近苏联。不能给伊拉克的3,却是可以对科威特和沙特这些坚定盟友放心的。

    休斯和雷神公司完全可以拿着胡海的方案,只需要把中翻译成英语,这笔生意根本没有中国企业插足的余地。

    怎么办?硬的不行,软的也不行。

    胡海的能力,并不比为高层的其他智囊们更强。他的优势,在于他的见识和对未来的洞察力。

    但问题是,他曾经经历过的未来,或许能够将军工武器的数据姗姗到来,但却极难对军火交易的内幕有所了解。

    在这个领域,他的能力并不比其他人更强。或者甚至可以说,他连这个领域的真正专业人士还差的很远。

    对于国家大势,他或许能够一针见血、针砭时弊。但要说国家大势是如何形成,私下里经过了多少交易和妥协,这就更不是他能够知道的了。

    雷神和休斯这两家公司,他实在是有些老鼠拉龟无从下手。

    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已经把天边染红成了一片火烧云,胡海仍然是一筹莫展。对于重生以来一帆风顺的他来说,这样的经历还是第一次。

    “胡总,要不要吃点晚饭。招待所的同志送过来的,我让他们把饭放下先回去了。”

    冷不丁的,外面秦凯敲响了他的房门,有些担忧的隔着门大声问道。

    胡海摸了摸肚子,恰巧这时竟然腹中咕噜噜的响了起来。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从中午到现在,竟然是米水未进。

    “吃点,总不能饿着想东西。”

    胡海走到门边,拉开门向外面看去。秦凯站在客厅的桌子旁,正和王烨将招待所送来的饭菜挑选出一部分他平常喜欢吃的,装到一个餐盘里。

    “胡总,池秘书说如果一时间没有办法,也不用太着急。先散散心,别把自己憋坏了。”秦凯端着餐盘走到门边:“今天好多人想见你,不过池秘书都拦下来了。但是有个事情,他特别让我转告你。熊猫国产化项目组的屠老来了,请你有空到帝航去一次,像是有事找你。”

    “屠老?”胡海接过餐盘来,若有所思:“我知道了,你帮我问一下,一会儿吃完饭就过去行不行。”

    “对了。”胡海叫住要走的秦凯,突然想起来说道“先给我找个火机来。”

    胡海自己不抽烟,周围的人也不敢在他面前抽烟。突然要找火机,一时还真有些措手不及。

    直到胡海自己一个人在房间吃饭,过了许久,秦凯这才送来了个打火机。

    胡海将自己到处乱扔的纸团都重新找回来,然后扔在铝合金的纸篓里,最后用打火机将这些写满了不知所谓字的纸全部烧光。

    那是他能想起来的雷神和休斯公司的全部信息,很多项目和规划甚至还没有出现在当事人的脑海里。如果流传出去,结合他的事迹,肯定不会有人觉得纸上的东西是在胡言乱语。

    晚饭之后,秦凯找来了一辆车,将胡海送到了帝航的研究所。

    还是原来那个小楼,还是几十年都没有变过的陈设。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这里正孕育着中国第一种重型三代战斗机。

    “屠老、吴老,对了,没见到王老呢?”胡海一一和熊猫国产化项目组里的负责人握过了手,却现自己遍寻不着负责雷达方面研制工作的王小谟。

    “老王可是了不起啊!”吴大观竖起了大拇指,有些感慨的赞叹道:“说起来,项目组里压力和任务最重的,除了整机设计就是电子系统了。老王去年当上了38所的所长,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忙。但就是这样,现在熊猫进度最快的,就属他负责的…9雷达了。这不是今年国家有个活动,请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去北戴河疗养,我们项目组把他给报上去啦!”

    “中青年科学家?”胡海一脸懵逼:“我没记错的话,王老都五十出头了?”

    “刚五十,哪有五十出头!”吴大观满脸笑意:“在我们科研界,这个年纪也就是个‘中青年’!”

    “好。”胡海想想,对科研工作读到博士就要十年,三十岁刚开始事业生涯的人来说,五十岁也能勉强算是中青年了。毕竟未来中国评审的青年科学家,年龄上限还是四十五岁呢四十五岁的青年,其他行业也确实不好找。

    吴老看起来身体和精神都不错,和胡海兴致勃勃的聊了半天。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最近这两年国内航空动机技术的进步,确实让吴老颇为欣慰。

    从美国进口的大量f…41动机翻新工作,让国内仿制f…41和增加加力段的研工作进度很快。大量上马的大化工工程,更是催生了航空动机企业进入燃气轮机市场的能力。

    最后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胡海满世界找来的/29动机成和图纸,就更让人喜出望外了。/29动机在设计上的出色虽然有借鉴意义,但国内七十年代末就以涡喷1的编号已经完成了测绘和试生产,只不过因为没有装机对象而转入了技术储备。

    但实在是没想到,胡海当初提出的论“斤”买资料,让干脆搬空了图曼斯基局的备份资料室,装满了一整架飞机。

    这些资料里面,可不光只是的设计工艺啊!

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压机() 
“要说起来,胡总那一飞机材料,可真是一座大宝库啊!”

    吴老现在真是有越活越年轻的架势,虽然头发白了不少,但走路却是虎虎生风。 要看书 书 ·1   sh·

    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之后,等人走散了他连忙拉着胡文海的手,双目炯炯有神的问道:“胡总,你手里还有没有其他航空发动机的全套资料?像/29这样全套的最好,不然能够有一部分更详细的工装夹具资料也好,或者发动机的设计思路。”

    吴老摩拳擦掌,期待的看着胡文海:“你不知道,这套/29发动机的全套资料,全套到什么程度!不仅是用来生产发动机的设计图纸,甚至连生产的具体工序和数据资料都应有尽有。很多文件,甚至让我们能够窥见到一些苏联航空发动机的特殊生产工艺。而最可贵的,则是它第一次让我们如此直观的了解了苏联发动机设计的整体思路,这对我们彻底掌握涡喷发动机设计实在是太宝贵了!”

    胡文海被吴老说的一愣,当时他不过是怕b干活不认真没动力,才想出了这么一个看似“吃亏”的论斤收购的办法。谁能想到,竟然会有这样意外的收获!

    “既然吴老有需要,那我就再试试看!”胡文海振奋的点着头:“不过短时间里恐怕不行,咱们往长远了看。用几年时间铺路,然后来一笔大的!”

    “也好,也好。”吴老眉开眼笑:“这些资料足够我们消化一段时间了,几年时间还等得起。”

    胡文海忍着笑,一本正经道:“正好,过几年吴老您可就要退休了。我如果弄到了什么资料,您做了新科动力院的院长,到时候自然怎么处理都听您的。”

    吴老被胡文海惫懒的样子弄的哭笑不得,指着他无奈的说道:“好小子,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好好,我这一把老骨头,看来最后还能个好价钱。”

    “瞧您说的,我这可真是一片公心来的!”

    “好好,一片公心!你小子说是就是。”吴老作势踢了他一脚:“行了,快去屠总师那边吧,他的事情可比我这里的麻烦多了。”

    胡文海嘿嘿笑着,一副占了天大便宜的样子,向吴老摆了摆手,转身向着屠基达的办公室方向走去。

    屠基达站在门边,早就等着胡文海过来。他今年的年纪也已经不小,比王小谟大了十岁,堪堪迈过了耳顺之年。粗看起来,他和普通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什么不同。一件干净整洁的半袖白衬衫和布长裤,只是应了那句“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却意外的让人觉得竟然秃也能秃的这么帅气。

    “胡总来了,快进屋坐吧。”

    屠基达推开办公室的门,老旧的门扇发出嘎吱的声音。胡文海连忙快步走了过去,两人前后走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大概也只有六七个平米的样子。一张办公桌、椅子和沙发,门口摆着一个铁丝弯出来的脸盆架子,这就是里面的全部摆设了。

    胡文海左瞧右看,显然这栋楼的年纪已经不小。墙上有不少裂开的痕迹,地脚上的墙皮涂料也已经斑驳剥落了。

    谁能想得到,国内最重要的三代机仿制项目,竟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推进的。哦,也不对。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种情况反而是可以想见的。

    “我这条件不好,胡总多担待。”

    屠基达给胡文海倒了杯水,他连忙双手接过来,笑道:“屠老给我倒的水,我喝着倒是比茶还香的。”

    “胡总对我们熊猫项目的支持,我就不多客套了,见外!呵呵。要看书·1sh·”屠基达搬了把椅子,坐在了胡文海对面,开门见山道:“多的话我就不说了,这次确实是有个重要的事情请胡总过来。”

    “屠老您说。”胡文海坐正了身体,满脸正色。

    “是这样,对…14战斗机的仿制任务来说,我们现在的进度应该说是很不错的。国家也很重视,各方面的配合应该说都很到位。尤其是在…41发动机的进展上,可以说是解决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我们能有今天的成果,离不开胡总的支持啊!”

    说到这里,屠基达突然叹了口气:“不过前面的肉吃完了,现在到了啃骨头的阶段,困难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其他的困难倒还好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变通的方式来解决。但有一个技术难题,却是始终绕不过去的。”

    胡文海心中一动,作为一个…14战斗机的粉丝来说,他对这款飞机的了解应该算是水准之上了。当然比不了专业人士,但后世的分析文章至少能做到烂熟于心。

    屠基达说到国内迈不过去的技术门槛,他立刻就想到了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