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

第116章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116章

小说: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个主意好像也不错……”

    听到不是要搞政治斗争,其他人也就松了口气。政府门前请愿这种事情风险要低的多,但在影响上却大的多。到时候市府门**通被堵住了,不用一天时间这消息就能传遍整个绣城。

    等到苏岩请了救兵来,这也是一笔重要的砝码。看看,胡文海倒行逆施,我们渤船是有正义之士的!事后论功行赏,也不至于让苏岩独吞了所有的功劳。

    “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剩下怎么从这军营里逃出去了。”

    “这个嘛,我有一个主意,听说工程处的王处和保卫科的李科平日里关系好像不错。要不,咱们先做做王处的工作?”

    ……

    十天的封闭培训已经过半,大概是每天好吃好喝又有笑话和管理知识听,培训班里的气氛也好了很多。本就不想把人得罪太狠的郭文,也就顺势撤去了大多数守卫,给与这些渤船的领导更大的活动自由。

    也就是在第五天的晚上,营房背后的围墙外面突然甩进来一截打着绳结的麻绳,就落在了猫腰弓身警惕四周的孙海吉脚下。

    “哥几个,咱们今天可得过把特工的瘾了。”孙海吉苦笑,拽了拽脚下的绳头,看着身边围过来的几个同事:“你们在下面可扶着我点,一把岁数了,摔一下真不知道把哪个零件给摔坏了。”

    说起来看孙海吉这幅样子,还真有种慷慨赴义的感觉嗯,如果他掉下来,以他的身材,那还真不知道会是他倒霉,还是接住他的那个人更倒霉了。

    “放心吧孙主任,有我老李呢。”好在保卫科的李科长比较仗义,啐了两口唾沫,揉了揉手掌,做了个托举的姿势。不过天黑视线不好,谁也没看到他的脚跟分明向后挪了一步,随时都能离开孙海吉可能掉下来笼罩的范围。

    孙海吉颤颤巍巍的拽着绳结向上爬,好在围墙也就是两米多高,他扑腾了四五下,竟然也拽到了墙沿。

    就在这月朗星稀的晚上,五六个渤船的中高层领导好像一只只肥鼹鼠一样,翻墙从军营院子里跳了出来。

    “胡总,人出来了。”郭文收起了手上的望远镜,拿起电话问道:“接下来怎么做,要我把他们抓回去吗?”

    “嗯,好,我明白了。”

    郭文撂下了电话,最后用望远镜再看了一眼已经熟门熟路向厂外跑去的几个人,竟然什么都没有做。

    第二天,渤船配套企业的岩棉厂通勤车在载了工人上班之后,就被人从厂里开了出来。

    一群穿着渤船海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在绣西的城郊路口鱼贯登上了岩棉厂的大巴车,一路沉默的向着绣城的方向驶了过去。

    坐在车上,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陶青,一脸斩钉截铁的表情说道:“孙主任,咱们这次准能杀市里一个措手不及!”

    陶青陶处长是和孙海吉一个营房的同事,他是采购处的处长,在渤船里算是绝对的实权派了。胡文海入主渤船,他算是最紧张的一个。

    而孙海吉本人则是原厂长的办公室主任,整个渤船的运作都是通过他向厂长传达的。如果要选出一个人,对渤船内部利益纠葛和人际关系最熟悉的,那就是非他莫属。

    至于说苏岩,他算是技术部的特殊。渤船技术部主任是军工系统专门负责“大黑鱼”项目的,民船这边的技术部就是副部长主持工作。

    另外两个领导一个是负责生产调度的徐建,还有一个则是负责行政管理的谷峰。再加上工程处的王处长和保卫科的李科长,这六个人在渤船能够动员起相当可观的力量。

    “没错,市里虽然早就和胡文海穿了一条裤子,不过这种事情毕竟是能做不能说,最怕放到太阳底下来。”行政的谷峰对这种事情门清,也是最看好孙海吉这个计划的人:“还要闹的影响大了,最好能上个什么报纸、电台,国家肯定要给我们监督的权力。马胜利承包造纸厂,也没听说把原单位领导都关起来的!”

    三辆岩棉厂的通勤车载了上百人,带着孙海吉他们的期待,飞驰在绣西通往绣城的公路上。

    绣城市府大院的面积不小,内部布置的环境也相当不错。花园、绿地还有个小凉亭,楼门前还有一个充作停车场的小广场。以绣城市府的汽车保有量,这个停车场最多也不过能填满三分之一而已。

    市建筑总公司的一队工人刚刚将剩下的设备和材料搬上卡车,他们根据市长的命令,给市府大院里安装了一套游乐设施。滑梯、秋千、跷跷板、小转盘之类的游乐设备,俨然将市府大院变成了一个儿童乐园。

    嘎吱一声,岩棉厂的通勤车一辆接一辆的停在了市府大院的“原”门口。孙海吉他们的人鱼贯着从车里下来,望着“市府大院”目瞪口呆。

    “门呢,市府大院的门呢!”孙海吉疯了一样的四处张望,看到的却是一个已经将围墙全部拆除的市府广场。

    没有门……

    那他们堵哪里啊!(……)

第一百八十二章 墙() 
“孙主任,怎么办?”

    “是啊老孙,这市府的门呢?门呢?”

    孙海吉黑着个脸,很想大声咆哮。尼玛,我和你们一样被“封闭”训练了五六天,鬼知道市府的大门跑哪去了!

    全中国这么大,就没听说谁家市府把自己的院墙给扒了的。

    不用问,这市府大院改市府广场,自然是胡文海给王以纯出的主意。市府广场对三十年后的中国来说并没有什么稀奇,甚至还成为各个城市互相攀比的一道标杆。市府广场的精致与否,成了判断一座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

    可在八十年代,市府大院改成的市府广场,代表的包容和开放,对当时人的冲击力这是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的。

    “要不我们去堵市府办公楼的门?”有人探头探脑的提议道。

    “你傻啊!”不等孙海吉反对,他身边就有人抬手给了提议的的人脑袋一下:“市府大门和市府办公楼大门能一样?你这个主意,都相当于一巴掌糊在王以纯脸上了,信不信他把你给专政了?”

    提议的人缩了缩脖子,看周围一圈人逼视的目光,只好偃旗息鼓了。

    八十年代是个很神奇的年代,一方面工人敢和厂长、甚至市长拍桌子,可另一方面却没有后世那种“越闹越滋润”的风气。醉心章&节小。說就在嘿~烟~格

    没别的,你一个人找领导骂街那是你的“统治阶级权力”。可煽动旁人闹事,那说不定就变成“政治事件”了,上个资料片殷鉴不远,不镇压你镇压谁?

    不见郑磊他们工人组织“请愿”,都是规规矩矩的在市府大院大门口两边,既不堵门又不喊口号,偏玩“我沉默的注视你”么。

    这是王以纯管了,不管晾着他们也就那么回事。为了不让这种“非主流”的方式引起效仿,胡文海只是提了一嘴,这不王以纯就干脆的把市府大院的围墙给扒了?我连大门都没有了,看你们能堵哪去!

    别说,王以纯还真有这股狠劲儿。

    “你们,说你们呢!”就在孙海吉这群人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在旁边响了起来。

    “干什么,又是你们渤船的人?没完了啊?”

    一个带着红袖箍的老太太掐着腰,一伸手:“得了,先把钱交了吧。”

    “交钱?什么钱?”

    “停车费!”老太太神气活现:“我刚才可都看到了,你们来了三辆大客车,市府停车场停车每辆十五元,快点交钱啊!”

    “每辆十五?你怎么不去抢!我们就是临时停一下,怎么就要这么多。”

    孙海吉急了,这可是1985年的十五块钱,三辆车四十五块钱,都顶上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了!

    “呵呵,这是王八的屁股,规定!”老太太一立眼睛,瞪道:“怎么,想耍赖啊?市府门口你试试?”

    “要不,给了吧?”

    “是啊,四十五多了点,但是大家凑凑……”

    说到底这年头公家的威慑力还存在着,若非是没办法了,谁也不想和公家硬扛。被老太太理直气壮的训了一顿,不少人就打起了退堂鼓。

    没有办法,孙海吉自己身上也是没带多少钱,只好周围凑了凑,这才凑出了四十五块钱,交给了带着红袖箍的老太太。

    老太太当面点清了一堆五毛、一块的杂票,这才满意的哼哼两声,转身走了。

    交了钱,孙海吉和周围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总觉得就这么回去很不甘心。不管怎么说,总要见见王以纯,至少表现一下自己“不畏强权”的风骨吧?

    “要不,我们来个绝食抗议?也不堵门,就在这广场上坐着,时间长了肯定有人注意到咱们。”总算有人想出了一个主意:“我听说人家国外就流行这么搞,外国政府好啊,为了怕自己的人民饿坏了肚子,就会答应他们的要求……”

    “嗯,这个主意好!王以纯要是不答应我们的要求,我们就绝食个十天八天的,非得搞出个大新闻不可!”

    “哎?饿肚子啊,这多难受啊……”

    “笨,咱们这么多人,不会轮流绝食?比如说我上午绝食,你下午绝食。一替一换轮流半天绝食,这不就行啦?”

    “哦,好主意啊!”

    “不错,不错,这个主意好!”

    孙海吉见越来越多人认可,连忙趁热打铁:“那就这么定了,咱们去市府大楼门前静坐绝食抗议去!”

    “走走!”

    说着,渤船这百来号工人就迈开脚步向市府广场里走了进去。

    然而不等他们走出多远,突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站住!”

    红袖箍老太太又站到了他们面前。

    “交钱!”

    老太太的手往前一摆,孤身一人拦住了渤船的上百人。

    “交钱?还交什么钱啊!”

    “门票啊!”

    老太太从身后拿出一块木板,上面分明写着:“团体票每人十元,家庭票免费。”的字样。

    “开什么玩笑,十块钱一个人!”孙海吉懵了,停车费就够夸张的了,这团体票一般不是应该更便宜么,怎么到了这里反而更贵了?十块钱一个人,八十年代就没有这个价位的地方!你当你人民大会堂呢!

    “什么狗屁门票,我们就不给,孙主任咱们走!看她能把咱们这么多人怎么了!”

    “别惹事,你看那!”渤船这边也有眼尖的,连忙把要发飙的人拽住了,偷偷指了指市府广场旁边林荫下。

    市府广场旁边的一条原本没什么人走的小街巷上,赫然蹲了七八辆刷着“公安”两个字的面包车。显然,这边如果有什么冲突,分分钟就能被人平了。

    “孙主任,要不咱们先回去吧?今天的情况好像不对。”有鼻子灵敏的,从下车之后这几件事里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孙海吉到此也已经知道事不可为,只好咬牙点了点头。

    ……

    “呵呵,王市长你看,我就说这些渤船的人成不了什么事情的。”胡文海从床边收回目光,摇头笑道:“用行政命令去规范人是最糟糕的做法,中世纪的时候中东国家就已经明白,强行要求人改信是愚蠢的事情,而是应该让异教徒多缴税。这样哪怕不逼迫他们,异教徒也会主动改信了。”

    虽然拆掉了现实中存在的墙,但经济上的墙更让人难以跨越。如果孙海吉还能掌握渤船的账目,哪怕是总经理办公室的收支权力,也不会对这千把块钱放在眼里。但他昨天晚上联络了一圈,却发现渤船的情况让人感到非常棘手。

    工人倒还了银行这边,孙海吉却发现自己竟然有手续都无法从账户里取出钱来。这个事情,说出来就太可怕了。

    这已经不仅是渤船自己的问题,而是除了渤船以外,整个社会都在和他们这群人作对。王以纯以大局名义动员起来的力量,大的吓人。

    “所以说对不愿意搞标准化和质量管理的企业,千万不要通过行政命令让他们去搞。牛不喝水强按头,效果最后只会是双方相看两厌。”

    胡文海摊着手,笑道:“对这些企业其实很简单,通过经济手段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做就是。比如说这次的军工招标和船厂招标,在打分中对竞标企业的标准化和质量管理纳入评价体系,这比什么红头文件都好用。否则看着别人吃香喝辣的,自家企业喝西北风,领导层还要不要干了?”

    王以纯深呼出一口气,摇头道:“胡总不了解,下面这些厂长,说不定真做的出来这种事情。”

    “不是说不定,而是肯定有食古不化的人。”胡文海信誓旦旦:“那又如何,跟不上形势的,就让他被社会抛弃好了。”

    “那怎么行,工人怎么办,国家的企业怎么办?总不能不管。”王以纯惊讶的摇摇头。

    “合并啊,工业局本来不就有一个将同行业企业合并的计划?只不过谁合并谁的问题上还游移不定。经营情况差的破产,然后被经营情况好的企业合并。反正肉都在锅里,工人也不会失业。绣城的企业数量如果缩小到目前的十分之一,反而会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新技术的开发和提高管理水平。”

    “这个……”

    王以纯苦笑一声,摇头道:“过后再说吧,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这个。”

    他回头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递给胡文海:“你赶走那个苏岩,真是让人想不到,能量竟然有这么大。”

    “交通部和中船总公司不算,甚至连国务院都联合派出了调查组。渤船这些人只是跳梁小丑,这个调查组才是真要命的角色。”

    胡文海冷静的接过文件,这还算好了,至少是从正规程序支应了一声,没有搞暗访。

    暗访的话就说明是要整人,明察至少说明上面有了解问题的态度。只要不是政治斗争,胡文海的身份就不用太过担心。

    但显然调查组的结论,对最终渤船能否顺利租赁是有决定性影响的。

    “调查组什么时候来?”胡文海草草看完手上的红头文件,问道。

    王以纯深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