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超星空文明 >

第81章

超星空文明-第81章

小说: 超星空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希在本子上经过了一番测算,然后叹了口气说道:“从消耗的绝对值上,这样的也可以维持23亿人顺利抵达海神星系。但是相比于运载3亿人的宽松条件,多运载20亿势必造成最后几年舰队内部的供给呈现非常紧张的状态,恐怕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

    周晨一听,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眉头不由拧了起来。

    前面说了那么多,无论是最早的四十五艘居住舰极限运载10亿人,还是现在六十五艘运载23亿人,其实都预制了一个理想条件,那便是忽略了人类的利益性,完完全全将人当作机器人进行计算了。

    比如蛋蛋预计极限搭载10亿人时,会在三十六年内消耗完,那么地球舰队真的可以撑到第三十六年吗?

    答案当然不是,或许在第二十个年头的时候,便会呈现出循环不足的状况,到第三十个年头,循环已经极度紧张,到第三十六个年头,彻底循坏殆尽!

    那么作为生命的承载体,地球舰队非常有可能在第二十个年头就开始陷入人道灾难!这对于一个航行于枯寂宇宙中的舰队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虽然现在的计划变为六十五艘运载23亿人,居住舰的数量增加了,而且持续时间也只有短短的十四年。但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它的人道灾难开始时间却是第十一个年头!

    换句话说,如果以六十五艘居住舰、六十五艘补给舰运载23亿人,在第十一个年头就会出现不良的社会问题!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一个方案!”尹希摇摇头说道。

    “我们应该把更多的产能用于保障上,至于居住舰,可以少建几艘。毕竟多塞些人,虽然生活条件差一些,但总比留在地球上未知的命运要好!”

    周晨听完暗暗思忖起来,尹希说的其实有些道理,毕竟逃亡不等于旅游,能活下去才是关键,如果是向贪图享乐,那显然是来错地方了。

    如果将八十艘的造舰产能调拨四十五艘给补给舰,那么一共可以建成保障舰七十艘,应该足以保障23亿人所需了,但这样的话居住舰就只能再造三十五艘,算上在建与已经建好的,就一共有六十艘了。

    这六十艘居住舰中,因为有十五艘已经建成,内部居住环境基本已经限制了,多搭载两倍的人员,每艘搭载2100万人已经是极限了,这样便是3亿人。

    而剩下四十五艘在建的,倒是可以临时更改内部居住设施,不过20亿人要用四十五艘来运载,每艘差不多要搭载4400万人,居住条件显然算不上舒适。

    要知道一艘舰里不能无休止的增加人员,否则又会诞生另一种社会问题。)。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1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分配方案() 
最终经过一番复杂的计算与协调之后,舰队的后续建造任务也确定了下来。

    建造任务中,文明级战舰将按照既定计划建造四十五艘,各类工程舰和科学实验舰在完成已开工的十艘之后,将不再建造,多出来的产能,分别拨给补给舰和大型居住舰。

    预计撤离时舰队的整体舰只规模为:大型居住舰六十艘、补给舰七十艘、文明级战舰四十五艘,各类工程舰和科学实验舰各二十五艘,合计二百二十五艘!

    其中大型居住舰被分为两类:一级居住舰和二级居住舰。

    一级居住舰是在原先基础上进行轻微改动的适用型居住舰,每艘舰预计搭载2100万人;二级居住舰则是为撤离更多人而专门建造的密集型居住舰,每艘舰预计搭载4400万人。

    在会议结束之后,周晨紧接着将会议的通知给了地球上几个大国的领导人,然后邀请他们前来地球驻地商议具体名额分配和撤离方案制定的事情。

    几位领导人一听在14光年外发现了适宜人类居住的海神星系,更是得知一共可以撤离23亿人的时候,哪里还敢怠慢,立刻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心急火燎地赶到了地球驻地。

    “周舰长,你说一共可以撤离23亿人,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一见面,一个大胡子中年男子就一脸夸张地堵到了周晨面前,这个大胡子中年男子是现任的俄罗斯总统,名叫谢尔盖拉。还不到五十岁,是俄罗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

    “是啊周舰长,我的心脏不好,你可不能吓唬我……”英国首相马克西姆一副表现得“十分脆弱”的样子。不同于谢尔盖拉的粗犷,马克西姆长得要绅士了许多,今年也不到五十岁。

    周晨微微一笑道:“两位先生不要着急,等其他成员都到了我会细细说明的。<;>;”

    谢尔盖拉和马克西姆不禁对望一眼,然后马克西姆猜测似的问道:“如果真的能够撤离23亿人员,周舰长准备怎么分配名额?”

    “是啊,我们俄罗斯也是人口大国,可不可以,嗯……多考虑我们一下?”谢尔盖拉搓揉着双手,那样子像极了分赃的小偷,哪里还有半点大国领导人的架势?

    周晨挑了挑眼角,说道:“又来这套?当初只能撤走3亿的时候你们就这样,现在总共可以撤走23亿了,还这样?”

    谢尔盖拉和马克西姆愣了愣,随即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是讨价还价玩上瘾了,这次是23亿啊,就算把国内人都撤走都没有问题,还要这般低三下四干嘛?

    就好像有人说的,跪得太久了,不知道该怎么站起来。

    他们郁闷地瞥了周晨一眼,呵呵笑道:“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看来这次真没必要求情了呢!”

    谢尔盖拉和马克西姆都是年轻一辈的领导人,上任之前与周晨的私下关系就非常友好,所以在周舰长面前,他们也经常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周晨无奈地看了他们两个一眼,真想问一问以他们的性格是怎么当选为最高领导人的。

    这时候其他几个国家的领导人也相继来到了驻地,周晨便不再去理他们,错过身从他们旁边直接绕过,走上前迎接到来的其他客人。

    “有劳周舰长了!”中国、美国、法国、德国领导人见周晨亲自上前迎接,言行举止显得非常客气。

    “几位请随我来,我们去会议室详谈。”说完周晨走在前面带路。

    领导人们早已见怪不怪,却没有异样。到了地球驻地,他们没有一个再把自己当作领导者,因为纵然管辖着国内几个亿的人,到了这里,他们也得听这里的主人的。<;>;

    来到会议室,各方落座,周晨便开始了这次会议的讨论。

    他首先介绍了一下海神星系的发现过程和星系内的大致状况,然后围绕如何分配23亿人口的问题,各方又展开了一番唇枪舌剑。

    由于撤离计划需要再过几年才能展开,因此各国的人口基数也要按照几年之后的规模进行分配。

    粗略地估计了一下,到2050年时,全球总人口将接近90亿,其中中国12。5亿、美国4。3亿、俄罗斯1。1亿、英国6300万、法国7000万、德国7500万,六国合计20亿;除此之外,印度16亿、印度尼西亚3。1亿、巴基斯坦2。7亿、尼日利亚2。6亿、巴西2。6亿、孟加拉2。3亿……

    总的人口基数如此之多,如果撤离人数仍然只是3亿的话,各国单单是自身利益,便免不了要进行一场艰苦的谈判,但如今有23亿基数打底,这次谈判显得游刃有余了许多。

    整个谈判过程基本没有太多“谈判”的意味,几个人坐在一起,云淡风轻地便把事情商定好了。

    最终各国作出了相应的让步,会议结果决定,各国将撤离本国八成左右的人口,不纳入撤离的人口一部分是老年人口,以自愿方式选择留下或者撤离,还有一部分则是留守地球的军队和政府要员。

    具体额分配如下:

    中国撤离10亿、美国撤离3。4亿、俄罗斯撤离8800万、英国撤离5000万、法国撤离5600万、德国撤离6000万,合计撤离16亿。

    剩余7亿中,有6亿将在撤离前一年到两年,由六国协商分配给地球上的其余各国,还有1亿则是地球舰队的配属名额,可自主选择符合撤离条件的科学家及其家属,这些名额与各国分配名额不重叠。<;>;

    当然真的到了撤离的时候,进展肯定不会像想象中的这么顺利,到时候什么幺蛾子都有可能发生,这便要考验各国的执政能力以及处理危机的能力了。

    比如有些人明明达到了撤离的要求,但本人却偏偏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不愿意离开——可能是怀疑舰队的安全性,也可能是故土难离,到时各种光怪陆离的情形都会发生,谁知道呢?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当然要尊重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力,难道还要把他绑去不成?毕竟都是成年人,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总的来说,这是一场**裸的充满交易的分赃大会,几个人往那儿一坐,便决定了地球上大部分人的命运。

    很残酷,但很现实。

    社会的本质就是一种弱肉强食的野性竞争,从这点上讲我们并没有脱离野兽世界太久。

    强国抓住撤离的主动权,而弱国只能分享他们用剩下的残羹剩饭。

    周晨无法精细到二十几亿人统统由他来挑选,那是一件痛苦繁杂,同时又极容易得罪人的事情。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优秀的领导者最先学会的不是该怎么去领导大家,而是要学会非常娴熟的甩锅!那么挑选地球上的几个大国来操作这部分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这是一种最好的将自己从矛盾漩涡当中摘出去的方法。

    或许人生来真的是有贵贱的,但对他而言,带什么人不是带?又何必斤斤计较这些细节?

    况且,从地球人类的发展轨迹来看,以中国、美国为首的国家是地球上发展得最好的几个国家,用一个无情的视角看来,或许整个人类最精华的部分,便在于此。(。)

第一百三十六章 前沿抽调() 
骄阳当空,烈日炎炎,干燥的戈壁风沙吹着风滚草在地面上滚动与弹跳,一派生命禁区的迹象。

    顶着火辣辣的烈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止不住的从脸颊滑落,整个后背,也被汗水打湿,但即便如此,队伍中却没有一个人跑到阴凉处稍作休息。

    此刻,在西部战区某个大型训练场里,刚刚从东部拉练过来的一个团级单位正铺开架势,接受着体能上的严苛考验。

    这个团是一年前抽调东部战区各军好手组建的加强团,人数两千多,组建一年多来,这个团便一直在全国各地进行拉练。

    三天前,团机关接到上级指令,要其以最快的速度赶赴西部某训练场。接到命令后,团部随即指挥全团轻装上阵,这两千多年轻的士兵在第二天下午,便来到了两千多公里之外的戈壁。

    一天的时间过去,上级未下达新的指令,于是在团部的指挥下,部队便在这戈壁滩上开始了挑战训练。

    “老柳,你的门路多,你能不能跟我说说,上级让我们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究竟有什么意图啊?”

    部队拉练期间,身为团长的王冠腆着脸凑到团政治委员柳东之的面前,向他打探着部队调动到这里的目的。

    说起来王冠也觉得憋屈,身为一团之长,所在部队的最高军事主官,以往军队调动的目的他都是清楚的,但这次竟然连他也不知道上级给他们下达远程拉练的目的。

    王冠所在的团十分特殊,甚至有些另类。

    在中国|军队的设置当中,除了军事主官之外,往往还会设置一名与军事主官平级的政治主官,这要是放在古代便是监军的意思,而在现代体制中,政治主官的作用则是协助军事主官部队,负责思想与党务方面的工作。

    说王冠所在的团特殊,不是说它没有政治主官这一设置,而是说它没有其它军队常设的机构,那就是党委!

    一个团没有党委机关,这在中国|军队当中是不可想象的。

    就拿一个团级部队来说,党委的存在是这个团级部队的领导机构,一般由团长、政委、副团长、副政委、参谋长等人组成,工作分工则是团长负责军事、政委负责政治。

    王冠是一个年轻的团长,同样,柳东之也是一位年轻的政委,对于自己所在团的特殊性,两人已经从一开始的诧异,渐渐成了习惯。

    他们相信上级这么设置,一定有他的用意,作为一个士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王牌部队,这个部队从组建之始就透着一丝与众不同的气质,机构配置特立独行一点,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柳东之眼角瞥了王冠一眼,摇摇头说道:“做好你的团长,把部队训练干好就行了!”

    “这不是心里有些迷惑嘛,你想想,身为一团之长,心里没底怎么也说不过去吧。”王冠咧嘴露出了满口白牙。

    柳东之叹口气说道:“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上级的用意。”

    “怎么会!”王冠一脸不相信,出自农村的他虽说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却也知道柳东之身后有着庞大的助力,这次上级虽然没有告知部队到此的目的性,但柳东之怎么会不知道?

    “我确实是不知道!”说着摊了摊手,柳东之一脸无奈。

    王冠不由露出诧异之色,心说上级这次要搞什么鬼,不会是想搞一次没有准备的遭遇战吧?

    正要说什么,这时一阵隆隆的辎重碾压地面的声音由远处传来,两人回头远眺,却发现一行队伍正朝他们不断驶来,沿途烟尘滚滚,规模十分庞大的样子。

    “少说也是一个团级以上!”

    王冠心里略微估计,马上得出了结论。

    “全体都有,别傻乎乎的站着,全都给我拿上武器,作戒严准备!”王冠呵呵一笑,却是不能让兄弟部队们看笑话了,一声厉喝,全军两千多人立刻散发出肃杀之气。

    不多时,对方部队便来到了王冠不远的地方。

    一个上校军衔的年青军官走上前,王冠一瞧心中乐了,还是一个老熟人!

    “我说袁功言,今天怎么有风把你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