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超星空文明 >

第5章

超星空文明-第5章

小说: 超星空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宿舍,周晨很快沉浸到文山题海般的资料当中去了。

    很快周晨发现,每当自己在现实中汲取并掌握了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之后,那注射到他体内的奥多文明链式数据库总会相应的浮现出与之对应的。

    掌握得越多,浮现得越多。

    而浮现得越多,他就了解得越多。

    一时间乐此不疲。

    “指挥官,你带回来的文献当中有不少错误的地方,蛋蛋建议你不要拿它们作参考……”

    就在周晨拿着梁致远教授给他的素材看得兴起的时候,蛋蛋那顽皮的声音十分煞风景地出现了,同时蛋蛋的全息投影也出现在了周晨面前。

    周晨轻轻咧了下嘴,被打断思维的感觉颇不好受。

    “我知道这些文献中存在不少错误的地方,我只是用它来启发自己的思维而已。”

    “嗯,指挥官这么做就对了!地球上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失败是成功的妈妈,总结死掉人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看蛋蛋一本正经的样子,周晨顿时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那Q版的鸡蛋造型根本就不适合说教好不。

    “前人跌跟头,后人防滑”的道理到了蛋蛋口中,似乎就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当然,在蛋蛋的眼中,周晨手里拿着的所谓“科学界前沿论文”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那根本是误人子弟的歪书,早就应该被扔进垃圾桶了。

    周晨的性格向来是言出必行,行之必果,既然答应了杨教授要对论文进行修改,那他势必会静下心来专注于这件事情。

    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周晨的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除了往返于宿舍和食堂的校园绿道,他再也没有去过其它的地方。

    整个人********扑到对论文的整理与修改当中。

    这种苦行僧般的生活让周围很多人都不理解,毕竟三年读研生涯好不容易才告一段落,理应给自己放松一下,哪有像周晨这样,毕业了反而变得更加刻苦的?

    每一次从楼道中走过,周晨都能感觉到与他住在同一楼层的其他研究生看他时的异样。他们中除了一些人抱有一丝钦佩外,恐怕更多的还是不解。

    对此周晨淡然笑之,根本没放在心上。他们不是自己,又怎么能知道他心中的感受?

    自从发现链式数据库的学习方法之后,周晨整个人都处在激昂的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当中。

    奥多文明的科技成果对地球而言完全就是碾压式的,这几天下来,周晨非但没有因为自己学到了新知识、新公式而沾沾自喜,反而越发地觉得自己渺小。

    在这片浩瀚的星空当中,哪怕是区区三级文明强度的奥多文明,也比地球强大了太多太多。

    可就是这样强大的奥多文明,不久前却被费罗文明征服消灭了,事后也不见有什么文明站出来为它主持公道。

    宇宙是这么的现实!

    无形中,这便是一种极为深刻的鞭笞周晨无论什么时候都充满动力。

    他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然后将这些知识转变为现实中的“武器”。不然有朝一日,当人类在他的带领下走出地球,岂不立刻沦为高级文明刀下任他们宰割的羔羊?

    宇宙是讲究实力的,要在宇宙中混,没有自保能力,跟藐小卑微的蝼蚁有什么区别?

    在那些强大文明的眼中,包括地球和奥多文明在内的低级文明,与那些蒙昧、未开化的原始文明又有什么区别?

    它们的衰亡,兴许一声惋惜的感叹也就过去了。

第八章 聚散() 
几天下来,周晨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那篇研究生论文已经被修改完毕,关于极端克尔黑洞旋转速度与宇宙监督假设的解释也差不多定稿了。

    说是在原来的论文基础上进行修改,可实际上周晨所做的已经不亚于重新写了一篇论文。

    研究生毕业论文,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篇幅上,与期刊论文都有非常大的差别。

    剩下的,只差翻译了。

    而这对周晨来说,是一件轻松的事。

    总算从忙碌中解脱了出来,周晨心里一阵舒畅,他靠向座椅,正准备伸一个懒腰。这时搁在桌子上的响了,拿起来一看,是李开岩打过来的。

    周晨一拍脑袋,这才意识到这几天自己光顾着修改论文,居然把一些的事忘记了。李开岩明天一早就要离校了,自己说好今天晚上要给他送行的,居然给耽误了!

    “喂,小开,现在在哪呢?哦……已经到地方了,别急,我这就过来了……”

    挂断电话,周晨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不由地露出一阵苦笑。起身将电脑关闭,又简单换了身衣服,便朝着约好的地方赶了过去。

    李开岩的告别宴设在距离中科院大学校舍不远的一家酒楼里,一路上走过来,道路两旁到处可见三三两两摆宴席告别的场景。

    没花多少工夫,周晨便赶到了包厢。

    此时包厢里共有七人,四男三女,都是周晨非常熟悉的朋友。

    人们常说怎么样的人就有怎么样的圈子,周晨本人在中科院大学读研,他的圈子里自然也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

    包厢里的四个男性,除了天体物理学射电天文方向的李开岩外,还有三个分别是凝聚态物理学方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于承东、原子核物理方面的许明,还有激光物理方面的宋左辉;三女则是高能物理学方面的王媛及其闺蜜林静,另外还有主修广义相对论方面的唐雯欣。

    “抱歉抱歉,我来晚了。”一进包厢,周晨连忙赔罪说道。

    “周晨你可算来了,别人都是毕业了就变得轻松了,你倒好,越毕业越忙碌啊!”

    看到周晨走进来,包厢里一个操着东北口音的男人调侃着说道。

    这个男人就是于承东,凝聚态物理学方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一口字正腔圆的东北普通话,听着极为爽朗。

    这边话音刚落,只见坐在于承东边上的王媛就笑着接道:“要不怎么说周晨可跟我们不一样呢!我们都是混日子的,而他……才是干大事的!”

    周晨听完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的迟到竟然让他成了被调侃的对象。

    “什么干大事啊,这不是没办法么,不趁自己还年轻打点基础,以后挣个奶粉钱都要落在别人后头……哪像东哥那样,过几年出来就是博士了……”周晨开玩笑的说道。

    王媛瞪着眼睛,惊奇道:“像你这样还担心挣不到奶粉钱?我听说你的论文已经被评为优秀论文了呀,这可是非常扎实的资历,以后无论是当老师,还是进研究所,都好说话得多!”

    周晨愣了一愣,他这几天忙着修改论文,这时从王媛的口中才知道原来优秀论文的名单已经放出来了。

    他脑筋一转,郑重道:“当然担心!除了奶粉钱,讨老婆也要钱呢,我听说吃奶粉还不如喂纯天然的母乳有营养,唉……再苦再累也不能委屈了孩子啊,我估摸着咱孩子的未来,也得给他挑个条件好一点的,成材要从娃娃抓起,可不能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所以……是真心愁啊!”

    这时他眼睛一亮,盯着王媛看了几秒钟,惊喜道:“哎呀,我才发现你的条件就不错啊,反正咱俩都这么熟了,知根知底的,也不怕假冒伪劣,要不便宜我家孩子算了,我也正好省了奶粉钱和老婆本!”

    “你……想得倒美!”王媛目瞪口呆,没好气瞥了他一眼,脸颊上不自觉腾起一片红霞。

    “哈哈哈……”

    人也反应了过来,一时间整个包厢里充满了笑声。

    “周晨,你也太逗了,你看王媛都让你说得不好意思了。”

    一旁,王媛的闺蜜林静满是笑容地调笑道。

    她与王媛一样,都是今年高能物理学方面的毕业生,目前已经确定会留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李开岩左顾右盼,一副贼精的样子,他哪里看不出周晨这是在调戏人家女生,也便在一边鼓噪了起来,道:“不过还别说,如果你肯加把劲的话,说不定人家王媛真会答应跟你……”

    “你可以闭嘴了!”

    王媛眉毛倒竖起来,厉声喝止了李开岩,随即却像欲盖弥彰般捧起面前的碗开始喝汤,整张脸都快埋到碗里面去了。

    周晨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将这样的玩笑话当真。朋友之间开开玩笑可以,平时调侃调侃也挺有意思,主要还是活跃气氛。若把玩笑话当真了,却只会徒增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接下来大家果然不再开这方面的玩笑了,转尔说起了未来的打算。

    包厢里一共八个人,除了要留校读博的于承东外,其他七人都要走向社会,在接下来的聊天中,周晨也知道了他们的去处。

    首先是王媛、林静两个女生,她们会留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搞科研项目。李开岩则要和他的导师一起去河北兴隆观测站“看星星”。

    剩下还有三人,研究广义相对论的唐雯欣会去北师大当讲师,听说要从从助教做起;原子核物理方面的许明会去沿海某座新建的核电站工作;激光物理方面的宋左辉则是到一家兵工厂参与激光武器的研究。

    总的来说,包厢里的八个人都选好了自己的方向,今天这场聚会成了他们走向各自岗位前的最后一场聚会,一时间气氛中有股淡淡离愁。

    看着众人在倾述以后的打算,周晨平静地在旁聆听,从始至终没有谈自己正在修改论文准备投《Nature》的事。

    吃完饭,已经是八点多,李开岩提议去附近KTV唱歌,周晨自知五音不全本不想去,但却不想扫大家的兴,于是勉为其难跟过去,当了一个晚上木头。

    一番闹腾下来,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

    ————————————

    第二天,从沉睡当中醒来的时候,周晨发现里收到了几条道别的短信。

    李开岩一大早就坐上了开往河北的班车。

    唐雯欣也已经赶在去北师大办理相关手续的路上。

    许明和宋左辉两个,预计今明两天也要离校。

    至于王媛、林静、于承东他们,估计和自己一样才刚刚睡醒吧……

    “呼,又是新的一天,那么在今天争取把论文翻译好!”

    周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接着,他随便找了些东西将肚子填饱,便精神饱满地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

    他今天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却又很难,就是将已经写好的论文一五一十地翻译成英文,然后按照《Nature》的投稿要求,对它进行一定的排版和格式方面的转换。

    说它简单,因为也就这么一回事,但说它难,却发现这真心不是一件轻松的活!

    一定程度上,这定稿的要求可真是难倒了不少搞学术研究的人。

    ……

    ……

    Ps:求一下收藏,求一下票!!

第九章 一篇关于黑洞的论文() 
在《Nature》上,科技类的论文一般可以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学术论文Articale、研究报道Letter和通讯Correspondence。这些论文都有篇幅方面的限制,并不是说你想写多少,就可以随心所欲、洋洋洒洒的写一大片的。

    其中学术论文篇幅最长,一般可在5到7页左右,研究报道相对要短一点,一般为2到4页,通讯则最短,一般不超过1页。

    因为版面有限,所以投稿时要对论文的页数做出限制,文章必须简明扼要,将研究的要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这样的文章非常考验的写作功底,书写起来会比较困难,因为每个字句都必须经过仔细推敲,相对来说也会费时许多。

    周晨的英语水平还算过得去,大学时期便过了英语六级,不过要将自己这篇极具专业性的论文翻译成英文,难度还是不小。

    就好像翻译一篇文言文和翻译一篇用文言写成的佛经一样,前者是单纯的古今对比,据词翻译,而后者除了要懂得文言的翻译外,还要深刻懂得佛经当中蕴涵的佛理,没有一定的修为实在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好在现在可以借助互联网解决一些论文当中出现的专业词汇,极大程度地降低了论文翻译的难度。

    再加上《Nature》通常要面向非英语国家的,反而更需要用简单明了的英语来写作,所以除了必要的专业词汇外,周晨尽可能让自己用一种近乎“白话”的方式在书写。

    能不深涩的,尽量不深涩。最大限度的做到对友好。

    毕竟,科技文章的第一要素是清晰,要明确告诉你要讲的事,而不是绕弯弯,凸显语言上的高大上。说到底,一篇论文的好坏,最的还是研究的本身,而不是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周晨深刻懂得,一篇好的科技文章,不仅要让本专业的人能理解,还要让非专业的也至少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意义,这是非常关键的。

    尤其文章开头的一段,更是要开宗明义一眼看懂文章的背景,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这篇论文注定了只能在小圈子内流传,也就做不到科普效果,无法引起社会效应了。而这类文章,是无法通过《Nature》的审核的。

    当然了,除了论文本身的质量外,向《Nature》投稿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许多细节,比如《Nature》不允许“参考文献”中,在一个参考文献下列出一个以上的文献,也不允许在参考文献下加入简要的注解说明。

    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投稿时必须注意,不然导致的直接结果可能就是被《Nature》退稿。

    当然,投稿论文时还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那就是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能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不仅反映出投稿者的职业素养之差,同时其品德也会遭到编辑们的质疑。绝大多数期刊都有这方面的规定,一旦发现一稿多投,不仅所投的稿件会被枪毙,其本人也极有可能登上期刊的黑名单,数年内不接受其投递的稿件。

    对于一个而言,这显然是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