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超星空文明 >

第3章

超星空文明-第3章

小说: 超星空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蛋蛋已经完成了对舰队的巡检,虽然声音中透着对舰队的一丝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强烈自信。

    要知道蛋蛋原来可是整个奥多文明的中央智脑,那地位放在“智脑群体”里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标标准准的高富帅,平时的座驾更是文明的中央旗舰!

    此时落草为寇,屈居在一艘稍大些的补给舰里,说不委屈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好就好在未来还是光明的呀!

    对于自己升格为“指挥官”,周晨心里充满激动。当然,他也注意到蛋蛋语气中的淡定,奥多文明的残余舰队,虽然杂牌了些,但好歹是一只成型的舰队。

    在此基础上稍加休整与升级,未来总归是有希望的。

第四章 初步计划() 
初获舰队的喜悦,在接触到了舰队的具体状况之后,才渐渐隐退下来。

    摆在周晨面前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他很清楚自己将要面临的环境,说他掌控着地球的未来,以及整个人类的未来,也一点不为过。若说还有谁能够拯救费罗文明坚船利炮下的地球人类,舍他其谁!

    从一开始成为舰队指挥官的喜悦,到面临费罗文明三大舰队威胁的迷茫,再到静下心来,一点一点规划舰队的走向和人类的逃亡。

    周晨一个人坐在指挥官的宝座上,不停沉思着。

    渐渐地,他心中那副模糊的框架逐渐饱满了起来,到最后总算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计划。

    周晨霍然从位子上站了起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舰队改名!

    事实上一直到现在为止,这支由蛋蛋组建的杂牌舰队,都还没有一个的名字。

    奥多文明已经成为过去时,它已经湮灭在宇宙的历史长河中,自周晨接管这支舰队开始,它就不再是奥多文明的残余舰队了,它是属于周晨的舰队!

    “蛋蛋,从现在开始,舰队更名地球舰队!”

    至于以后是不是还会改成其它名字,那是以后的事,总之在周晨的心中,这支承载着整个地球人类希望的舰队,叫地球舰队,名至实归。

    “遵命指挥官,舰队更名成功,指挥体系正在生成中。”

    严格的舰队应该是由各个指挥个体组成,每个指挥个体都拥有一定层级的指挥权限,这些指挥权限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缜密的指挥体系。

    由于现在整个舰队只有周晨一个人,因此除了他拥有舰队的最高权限外,其余权限都处在空悬状态。

    好在这些权限的空悬,并不会影响舰队的整体运行。

    事实上,宇宙间越是成熟的舰队,往往越是朝着智脑的方向靠拢。一艘舰、甚至一个舰队,哪怕只有周晨一个人,在蛋蛋的协助下,依然可以有条不紊地运行。

    ————————————

    “这是什么东西?”

    在周晨进一步了解舰队状况,为未来的计划做准备的时候,蛋蛋派遣一个机器人送上来一份“一红一绿”两种颜色的注射液体。

    “这是奥多文明文明个体都需要注射的基因液,红色这份是生物营养液,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强个体免疫力,激活代谢,延长个体预期寿命。”

    “这份绿色的基因液,则是链式数据库,它是传承文明信息的媒介。注射了链式数据库,相当于将整个文明现有的科技成果都注射进个体体内,剩下的只需要个体自己去掌握、去开发……”

    一个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何其漫长,对于高级文明而言,动辄便拥有数十万年、数百万年的文明史,在这么漫长的时光中,究竟产生了多少文明成果?

    想想就是个让人头皮发麻的数字。

    如果让一个人从小去学习这些东西,哪怕他天赋异禀,估计直到老死都未必学得完。

    因此,但凡上了档次的文明,都会采用基因注射的方式。这样,学习本文明的成果,就不那么困难了。

    也因此,这种不修改自身基因,只是携带本文明科技样本的基因液,往往都是各大文明的终极瑰宝,轻易不允许外泄。

    蛋蛋之所以有这基因液,还多亏了蓝琼本身的属性。

    它原是隶属奥多文明中央舰队旗舰队第3后勤补给队的总后勤舰,日常的任务就是从中央科学院配送基因液,到各大居住舰供新生儿注射。

    与费罗文明爆发战争时,蓝琼刚刚完成一次配送,正在返航途中。因此舰仓里还保留着为数不多几管为防止意外情况而额外准备的基因液。

    “这个基因液是为奥多文明个体准备的,我注射进去不会出事吧?”

    了解了基因液的来历后,周晨知道这是好东西,但为防意外,他还是忍不住问。

    “指挥官请放心,奥多文明与地球人类一样都属于灵长类个体,天然具有基因上的共通性,而且蛋蛋已经做过基因试验了,可以肯定注射后不会对指挥官造成不适。”

    “链式数据库原本是与奥多文明基因绑定的,不过蛋蛋已经解除了它的基因锁,现在注射进去绝对无痛无害。”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球人类和奥多文明都属于碳基个体,又同属于灵长类生物,在茫茫宇宙中算得上远亲了。

    要是换作费罗文明那样的硅基个体,那真是连八竿子都打不着了。

    至于基因锁的问题,毕竟是一个文明的底蕴所在,总需要严格的保密措施,一旦基因锁匹配不成功,基因液便相当于毒药。

    “这样啊,那么注射吧。”

    有了蛋蛋的保证,周晨就不再顾虑那么多。

    随着两管基因液注入,周晨顿时感到一股燥热,同时意识渐渐变得模糊……

    三天后,周晨才从昏睡当中清醒过来。

    他看了看四周,发现自己正在一间宽大的房间中,房间的布局有些像五星级酒店的套房,华贵得让他目眩,如果不是看到一个虚拟的太阳系投影在他面前漂浮,还真以为自己回到了地球。

    “指挥官你醒了?”

    蛋蛋的声音在大脑中响起。

    和以前不同,周晨发现蛋蛋的声音中,少了之前那种金属感,变得柔和了,有些像十三四岁的小孩。

    “蛋蛋,你的声音怎么变了?”

    “指挥官,蛋蛋的声音没有变,只是指挥官感觉到的声音变了。也就是说,蛋蛋依旧像以前一样给指挥官发送信,只是指挥官对蛋蛋信的处理方式变得更加高级了。”

    周晨渐渐有些懂了,这应该是注射基因液之后的某种表现。

    难道自己的大脑进化了?

    抱着这样的怀疑,周晨尝试着心算一道复杂的数学题,结果令他很惊奇,那道他原本要动用纸笔算上老半天的题目,现在几乎没费多少工夫就得出了答案,前后对比竟如此巨大!

    不愧是三级文明的产物,稍稍一表现,周晨只得叹服。

    接下来的几天,周晨在蛋蛋的辅助下,不断完善人类撤离的计划。

    通过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演算,尽力将每一个细节算计到,只为确保整个过程不会留下重大疏漏。

    现在距费罗文明来到地球大约还有45年时间,这段时间放在宇宙的尺度下,是极其短暂的。

    周晨将这45年大致分成了三个阶段:头20年为准备阶段,之后的15年为撤离阶段,最后10年则是逃亡阶段。

    准备阶段里,周晨将依托现有的地球舰队的力量,在太阳系及太阳系外建立起若干个中转基地。

    同时,还要建造足够数量的居住舰和物资运输舰,以确保后期撤离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之后的撤离阶段,任务转为对地球上的人进行选拔与疏散,组建撤离地球的正规舰队。

    最后的逃亡阶段,这个阶段其实什么都不用做,那是留给舰队保持与费罗文明三大舰队的安全距离用的。

    三个阶段依次对应大搞建设、组织实施以及星球逃亡,具体实践中又各自分为几个时期,对应的解决几个问题。

    就拿准备阶段来说,头几年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在太阳系内扩增现有地球舰队的规模,不然仅凭3艘大舰、9艘小舰,如何做到全局性的铺展?连数量都不够!

    打铁还需自身硬,数量与质量并增,全面武装起来才是真理!

    再一个就是地球舰队临时基地的选择!

    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毕竟太近了,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活跃,尤其各国探月工程的实施,往后一段时间里,这里都将是地外探索的热点区域,显然不适合作为舰队的临时居所。

    虽然地球舰队的存在,总有一日会曝光在众人面前,但是在没有准备妥当之前,周晨不打算过早地暴露地球舰队的存在。

    为此,周晨最终将舰队基地,选定在了木星附近。

    这是考虑到木星距离地球不远不近,中间还隔着小行星带,加上它那1316倍于地球的庞大体积,可以更好地为舰队庇护。

    此外,木星周边丰富,不仅拥有已发现的68颗卫星,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天然卫星最多的行星。

    其本身也拥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太阳系内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7。89倍,而且组成主要为氢和氦,都是相当的能源物质!

    再有就是在木星的轨道上,还有与它共用轨道的特洛伊群小行星。初步探测,规模较大的小行星,就有2000余颗。

    这些都将是可利用的。

    所以将舰队基地选在木星附近,确切的说是选在木卫三附近,既是出于隐蔽考虑,又是出于考虑,是再合适不过的地点了。

    选定了舰队基地之后,接下来还要确定几个,供舰队离开时使用的中转基地,不过这要等到地球舰队发展出一定的规模之后,才能陆陆续续派出去建造。

    在周晨制定的计划中,第一个中转基地暂定是位于柯伊伯带中的鸟神星上,在那里将修建一处可供整个舰队落脚、休整的临时基地。

    第二个中转基地则选的更加遥远,是距离地球518个天文单位之外的“外海王星天体”塞德娜上,已属于奥尔特云区带。

    这里将作为舰队离开太阳系的最后一个落脚点。

    ————————————

    Ps:天文单位英文:Astronomiit,简写AU是长度的单位,约为地球跟太阳距离的平均值,天文常数之一。

    2012年9月份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大会IAU上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重新精确测定了太阳系中最的距离。

    从此,1个天文单位的定义值被确定为:149,597,870,700米——为固定数值。

    鸟神星,距离地球约42个天文单位。

    位于柯伊伯带中,直径约1770千米,是一颗同冥王星、谷神星、妊神星、阋神星一样的矮行星,是太阳系内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亦是经典柯伊伯带天体中最大的两颗之一。

第五章 论文() 
朝阳初升,随着第一缕阳光射来,天空渐渐放亮。

    中科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东区宿舍楼前的湖泊此刻被照得波光粼粼。

    早上八点多,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燥热气息。

    昨夜刚从外太空回来,一大早周晨就去食堂买了些早餐。走出食堂,迎面就看见李开岩与另一个人正有说有笑地走过来。

    李开岩身边的那人留着一头寸板,个子中等,偏瘦,周晨远远看着有些眼熟。

    李开岩这时也看到了周晨,他走上前惊讶地打量了周晨一圈,看得周晨有些莫名其妙。

    “怎么了?”周晨问道。

    “周晨,可算是见到你了,一个多星期不见人影,电话也打不通,还以为你被外星人捉去做实验了呢。”李开岩啧声道。

    周晨笑了笑,并不急着解释,说道:“外星人捉我去有什么用,就算要捉也是捉你啊,谁叫你老是监听它们来着!”

    李开岩主修的是射电天文学,平时没事的时候就爱监听来自外天空的各种信。

    这几年下来,北京天文台密云站那台28元9m天线米波综合孔径阵系统射电望远镜可没少被他鼓弄,不过听李开岩自己讲,他听到最多的还是噪声,外星人的悄悄话什么的,连影子都没有。

    李开岩知道周晨是在揶揄自己,摆摆手不再说这个话题,转尔介绍起身边的朋友。

    “周晨,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师兄安峰胜,现在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工作,这次回校是有个课题想要找我导师参与,这不,导师吩咐下来我也一并参与进去,上海那边估计是去不了了。”

    嘴上虽然说着上海那边去不了了,好像挺惋惜样子,不过周晨却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几分自得。

    兴隆观测站位于河北兴隆燕山腹地,主峰雾灵山的南麓,虽然比不了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不过因为设有一台国际领先地位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而闻名中外。

    显然,李开岩心底对自己能够与导师一起到兴隆观测站参与即将展开的课题是充满期待的。

    “原来他就是安峰胜!难怪觉得有些眼熟。”

    周晨惊讶的看着这个有些消瘦的年青人,脑海中立刻闪现出关于安峰胜的事迹。

    安峰胜曾经参与并改进了空间站红外天文望远镜装置,使得红外天文和亚毫米波天文学取得了巨大进展,被誉为中国天文界青年才俊。

    要说天文界中青年才俊当然有不少,但像安峰胜那样取得非凡成就的却没有几个,在年轻一辈的人当中,还没有谁能够与安峰胜相提并论的!

    周晨记得自己读研二的时候,电视新闻里不定期就会出现安峰胜的身影!

    比如:独立完成红外类星体的认证、参与并发现碳星的存在、团队观测到类星体300nm的隆起以及星系际云的氢91。2nm吸收等等。

    以上这些成就哪怕只完成一件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事,而安峰胜居然一股气完成了这么多!而且的是,安峰胜今年才30岁!

    “你好,我叫周晨。”

    周晨看着眼前这个男人,淡笑着伸出了一只手。

    有时候两个人的相遇就是如此微妙,如果历史的轨迹仍是他未得到蛋蛋之前,那么他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