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 >

第470章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第470章

小说: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好比天要塌,可光凭想,天就不塌了?

    徒劳罢了。

    多尔深谙此中道理,自然也不会去多想,更不会感到惧怕。

    前方的路,仍要走,多尔要做的只是一刻不停。

    他从未放弃过。

    三生石归于平静,多尔又等了一会,仍未见到其中发生任何变化,想必再等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多尔知道,是时候离开了。旋即,一脚踏上了仅离自己不到一尺的奈何桥基石。

    这座桥是并列的三座石拱桥,以无数块奇石铺砌而成,两侧护以雕花石栏,至上而下,分三层,形制完全相同,皆是宽十余丈,长不见尽头,只是桥身弧度各自不同,而在其两端各有两级踏道,可通达二、三层。

    此桥与在俗世流传的奈何桥相仿,上层红,中层玄黄,最下层为黑色。令多尔不由得想起一个传说。三座拱桥分三种人行走,生前行善者走上层,善恶兼半者走中层,行恶之人则走下层。行善者若不愿渡桥,忘却今生过往,可选择化作奈何桥基石,永不轮回,永远保存这一世的记忆。

    真的奈何桥是否如此,多尔并不知道。只是桥下那条水呈血黄色的大河中川流不息的水流声像是一声声长叹,一声声哭泣,一声声哀嚎。哀怨凄凉。

    这条谓之忘川的大河,河中景象很是可怕。尽是密密麻麻的孤魂野鬼,还有令人作恶花花绿绿的虫蛇,伴随着波涛起伏的河水浮浮沉沉,哪怕胆气过人的多尔见后,眉头也半皱了起来。

    腥气扑鼻的河水拍击着河岸,点点河水溅在了岸边连成一片宛如红毯的彼岸花上,让人下意识地想,这彼岸花也许本非这般颜色。只是被河水染成了血红。

    “咦,那是什么?”

    忽然,多尔看见河岸上有点点晶光闪烁,十分璀璨,宛若星辰,似是什么东西被河水冲上岸来。

    定睛一看,这是一块玉石,椭圆形,比成年人拳头还要大上些许,通体透明。仿如水晶,绽放华光,其中有一丝神奇的力量在流溢。

    “仙遥玄玉!”

    当即。多尔便认出了此物,居然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仙遥玄玉,而且大小很合心意。

    本对仙遥玄玉早已放弃的多尔,实在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见到,用张祸害的话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呐。

    仙遥玄玉虽是近在眼前,唾手可得,但多尔也没有轻举妄动,通过周遭空间节点的变化。他察觉到忘川河中那些孤魂野鬼和虫蛇可是实实在在的真物,也不晓得有何种神通。但必定凶戾无比。至于那河水,更不用想。怕是沾不得毫厘半寸。

    多尔御空飞行,缓缓向河岸边上那块仙遥玄玉逼近。途中,未发生任何异变,而且原本在河水中不断蠕动的孤魂野鬼与虫蛇仿佛被定住了一般,一动不动,宛如木雕泥塑。

    多尔一想,立时便猜到这肯定是黑衣老人在暗中帮助自己。

    知道自己又承了黑衣老人一份情的多尔来到那块仙遥玄玉近前,双脚未沾河滩,悬浮在上,运起体内混沌神力,化作一只手掌,抓向半陷于河岸泥土中的仙遥玄玉。

    然而,就在手掌刚触碰到仙遥玄玉的一刹那,异变突起。

    其中的混沌神力被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力量所侵蚀,转瞬之间竟已被化去了大半,下一刻便荡然无存了。

    无疑,这是仙遥玄玉沾的河水在作祟。

    可怎么祛除这河水,多尔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若以太昊太元水的净化之力,或许有一点可能,但也有可能连带仙遥玄玉一起净化掉。

    不过如今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可多尔刚打算动手,天空中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这河水自阴间忘川河中取来,想要化去,以你的能力还办不到,还是我来吧。”

    这道声音的主人自然是徐长风了。

    下一刻,一丝丝呈血黄色腥臭无比的气体从仙遥玄玉体表扩散出来,随后又消逝无形,数息后其上忘川河水已全部被化去。

    旋即,这块仙遥玄玉从河岸上挣脱,未沾半分泥土,飞到多尔近前。这河岸上的泥土想来也是沾染不得。

    “多谢前辈。”多尔诚挚道,随后伸手拿起仙遥玄玉,将之放入腰间储物袋中。

    后者未语,但意思很明了,让多尔速速离开。

    多尔自是清楚,立即运转体内无重之力,刹那间出现于千里之外,向奈何桥尽头进发,正暗中观察的徐长风见此一幕,脸上并无什么变化,“破灭境,能有这样的速度,的确不凡,但比及天地中那些天赋异禀的奇才,还是差了点,不过他们的成就终究有限,受天命制约,而他不会,乱天之人,颠倒乾坤,逆乱阴阳,永登长生…”

    直至过了大概半炷香的时间,多尔才到达尽头,可想而知这奈何桥是有多长。

    如徐长风所言,桥的尽头是一口以青石砌成井口天圆地方可容纳一人进入的古井,在其右侧七丈开外是一口血池,并不大,如一方小潭,其内血气滚滚,污水翻腾,像是一锅煮至沸腾的开水,虽无异味,但依旧令人望而生畏。

    多尔几步走到古井前,没有半分犹豫,跳了进去,顿感周遭空间变幻莫测,数息之后,才停止下来,而自己已经到了古巫山麓脚下。

    “总算是出来了。”多尔长出一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深知凭真本事,他是无论如何也渡不了黑衣老人所设下的十道轮回。

    而黑衣老人放任自己离开,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找到了传人这么简单,其意图何在,仍有待考究。不过多尔可以肯定,黑衣老人设十道轮回,的确是为了择徒,否则在历史上根本不会有人能活着从里面走出来,且还俱是带着重宝,又神智疯癫,无疑是黑衣老人故意如此,吸引他人进入古冥矿脉,接受试炼。自己得到的那块仙遥玄玉,不过是黑衣老人抛出的鱼饵。

    这十道轮回中,肯定还有许多重宝,仙遥母玉正是其一,应该藏于忘川河底。其浸在那样的毒河中不知过了多少岁月,依然生机未绝,还可诞生出仙遥玄玉,绝非寻常仙遥母玉可以比及的,为此列中瑰宝。而忘川河水甚毒,必会有损其根本,但以老人的精明程度,必然另有深意。

    会不会与墓园中那座孤坟有关?

    还有那棵奇异小树,上结龙果,莫非是阴龙所化?

    丁半仙的猜测似乎成真了。

    多尔眯着眼睛,淡淡地说了四个字:“武帝王朝…”

    天牢山,位于皇极大地东域齐玄山脉,因山巅正中有一巨坑,深达千丈,宛如牢笼,飞禽走兽坠入其中而不渡,遂得名天牢。山中景色怡人,百草丰茂,一片青苍,峰峦耸峙,彷如巨人一般,撑起苍穹,山色空蒙,如笼轻纱,层层烟岚飘飘忽忽,一派诗情画意,但山高且险,多有悬崖峭壁,不易攀爬,林间花蟒毒虫、异种大虫更是不计其数。而且,这座山虽然风景绮丽,但终究比不上那些闻名遐迩的福地,所以少有人来此。

    此时此刻,在天牢山山腰处有一深邃幽谷,被绵绵雾霭遮蔽,显得很是神秘,还有安宁。茂密丛林间有一白衣青年盘膝坐于青翠的草地上,闭目冥思,气息出尘,神色恬静,宛如山中仙人。

    过不多久,这名唤作多尔的白衣青年睁开眼帘,自语道:“也不知那块仙遥玄玉是否能让我的雕刻技艺瑧至器匠的程度,虽然只有一线之隔,但总感觉是很难逾越的鸿沟。”

    器匠,是雕刻的第一个境界,顾名思义,也即是雕法成器。但这里的器,指的是天地一切有形之物。法,即是石料中的法则或秩序。若雕刻技艺达到随心所欲可将法则或秩序雕刻成心中臆想的器物时,再加上神识的境界与分裂程度,还有自身修为也达到一定的标准后,便算是在雕刻这一领域上初窥门径,可称之器匠,毕竟空有技巧,没有力量也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在器匠之后,还有五个境界,为灵匠,神匠,圣匠,天匠。灵匠者雕法化灵,神匠者雕法赋神,圣匠雕法显圣,天匠者雕法通天。

436() 
天蒙世界当中的圣匠与天匠,只是一种称谓,为下界说法。这里的天匠不过是器匠大成者,比起灵匠,还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

    不论是器匠,还是天匠,都可以统称为器师。因为雕刻这门技艺,最终目的就是雕物成器,天匠者所雕之器物,俱是无上神宝,有不测之能,神鬼莫敌。

    器匠对于神识的要求极高,特别是神识的分散程度,尤为关键,决定着一个器师能否到达另外一个境界,当然力量也包含在内,只是前者更困难一些。多尔想真正成为器匠,也就是天蒙世界所称的天匠,神识必须分裂为十八万道才行,且至少也要有变神境最后一境的地步,力量亦是如此。

    但是,多尔的雕刻技艺已无限接近于器匠,只有一线之隔,所以他想通过仙遥玄玉,来完成突破。

    这也是他当初为何执意要得到仙遥玄玉的原因。

    此刻,多尔的状态已经到了巅峰,心神一片空宁,万念不生,在他心灵中,除了自己之外,再无其他,处于绝对的唯我,唯心之道诸般妙谛之一在此时显现了出来,待多尔心境修为瑧至另一个境界时,还会开启更多的妙谛。

    一块神光灿灿的玉石从多尔储物袋中飞出,比拳头还要大几分,晶莹剔透,悬浮在他身前半丈开外。

    这块玉石正是仙遥玄玉。

    多尔心意一动,开启双生轮回之眼的穿透功能。一瞬之间,只见他双眼亮红无比,瞳孔不停转动,绽放血华,一尊朦朦胧胧似古佛坐莲的血色虚影在背后升起。开始吟唱古老的咒语,并在同时掐起玄妙法诀。

    被炽烈血华照耀的仙遥玄玉霎时由透明色变得五花斑斓,内部一切结构被看得一清二楚。其中灰色、黑色、绿色的如斑点的东西是杂质,需要剔除。火红色的是残破的法则,且有两道,一道形呈长锥状,手指一般,透发出凌厉的气息,应该是攻击一类的法则,另一道呈圆环状,宛如手镯。气息温润,无疑是防御类的法则。

    见此,多尔眉头一皱,没想到自己运势居然如此之好,一块仙遥玄玉中竟有两道残破法则。于常人而言,这是兴事,可以从中参悟出两道仙之法则,但对多尔来说,却不是,他需要的是一道更强大的法则。虽然雕刻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愈困难,才愈能磨砺自己的雕刻技艺。

    如今这两道法则。以多尔的雕刻技艺,随便什么器物,均可信手拈来,起不到半分效果。与他心目当中所想的法则相差甚大,结构太过简易。所以多尔决定,一心分二用,同时进行雕刻,以此来增加难度。

    多尔并未急于动手,而是开始仔细观察两道法则的结构、质地、密度、脉络等等一些因素。雕刻时,不论多祛一分。还是少祛一分,均会成为败笔。需小心谨慎才可。

    这一观察,就足足过了半柱香时间,此时此刻多尔对于两道法则的结构有了透彻的认知,即便不看,也可做到了然于胸。并知道自己该怎么雕,又要雕何种器物。

    不过,多尔发现到了一点,这两道残破法则遭到了破坏,内部有些地方是中空的,像是被什么力量腐蚀过,不用多想,肯定是忘川河水。

    两道法则本就是残破的,又遭忘川河水侵蚀,哪怕参悟了其中法则,威力也大不如从前,但这却让雕刻的难度剧增了几倍不止,对多尔反倒成了好事。

    不曾想忘川河水居然帮了自己一个大忙的多尔开始动手。

    只见一片混沌神力自多尔掌心飞出,在虚空幻化为一柄柄如蝇头还要小上十几倍的锋锐斧头,数目正好三千,不多不少,为三千鬼斧。

    旋即,多尔将神识分裂为十万道,其中三千道一一控制着三千鬼斧,剩余的分两股,一股是控制空间节点,让三千鬼斧在雕刻时,不与空间节点发生碰撞,否则因碰撞而产生的力量会对法则造成损害,此举是为了确保法则完好无损。另一股则是将在雕刻时祛除的杂质与法则本身被削去的部分,搬运出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秩序本身就具有凝聚力,法则作为秩序的一部分,同样也有。若不在第一时刻将这些废弃之物搬离,之后就又会被法则吸入其中,到时无异于是从头再来。

    一般人雕刻,哪怕是天蒙世界那些成名已久的名匠大师均是先稳定空间节点,祛除杂质,随后才进行真正的雕刻。

    但多尔却不同,他是同时进行这些步骤,并在同时完成。

    前者胜在安全保险,很少出现偏差,但会多了些许匠气,无法做到后者那般一气呵成,圆满自然,仿佛未经人手,是天然形成。

    这就是三千鬼斧的神妙之处,难度自然也十分之大。

    此时此刻,三千鬼斧在多尔的控制下,如鱼贯一般,通过外在的杂质部分,进入仙遥玄玉中心。或是斧如开山断岳,精准无比,恰好分开杂质与法则,或是直接对法则本神进行雕琢。有的斜斧勾彻浅沟以作纹,精妙入微;有的削以轮廓减起呈隐,大开大磕;有的旋转斧尖轻起轻落刻线划痕,如蜻蜓点水;有的以斧锋割划槽线行如游龙,百变莫测。

    足足有近两千柄鬼斧正在同时对两道仙之法则不断地进行切、磋、琢、磨、雕,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而且,每一把鬼斧所施展的雕刻技艺俱是不同,且精妙无比,没有做任何一丝无用功,可谓集百家之所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多尔雕刻技法之高超,怕是那些名匠大师见后也得自惭形秽,深感不如。

    皇极大地是雕刻圣地,绝大部分人都会这门手艺,而且其中有半数以上的人靠此养家糊口。名家大师更是无数,隐世高人也不少。至此也有许多关于雕刻技艺的秘籍流传在外。这三年来,多尔着实收集到了不少,如今他身上的海量灵药。已去之小半,很难用真实的数额来计算他到底为此花了多少灵珍。

    多尔悟性惊人。粗浅一些的雕刻技艺,一学即会,深奥点的也至多十天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